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機遇

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21-01-05 05:05:31

1. 既是壓力又是機遇,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是怎樣的呢

近期,歐美國家不斷傳出第二波疫情的訊息,搞得全球上下甚為緊張。其實緊張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怕被感染,二個是怕影響經濟。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全球經濟大變局已經初現,我們該如何去把握。

首先,產業龍頭企業,會考慮整合上下游產業,這要做的目的是讓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得自主可控。這種情況下,為大企業服務的一些小企業,可能就會面臨不小壓力。其次,產業龍頭企業,也會考慮將有關配套產業,聚集到自己所在的區域,這樣的話會對區域經濟布局造成不小影響。最後,盡管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化,會帶來一些陣痛。但長期看,各種產業將會經歷一個整合過程,機遇也就隨之產生,本土化和區域化的新價值鏈會逐漸形成,原來的產業從業者從中受益可能性很大。

2. 從經濟角度而言,疫情所引起的消費觀的變化給商品經濟帶來哪些機遇

由於今年的新冠疫情,許多城市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個多月的時間了。從經濟角度,疫情的擴散對經濟也是影響巨大,但對我國而言,不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和動盪,只會帶來局部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得催促。中國目前經濟本來就處於轉型和調整階段,這次疫情只會加速調整的步伐,並且給局部企業加快調整節奏。當疫情結束後,經濟就會轉換成快進的加速模式。
這次疫情,很多人學會了在家裡學習和提升專業知識。傳統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必須加速轉型,就像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流通路徑,互聯網同樣也改變了知識傳播的路徑。線上教育將更優秀的教育資源平民化,普及化,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線上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以上這些,就是疫情對商品經濟所帶來的機遇,值得讓我們去探索!

3. 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機遇

轉,供參考:

1.疫情使中國經濟停滯下行的最壞情形有了實際模型,是對中國崩潰論的最好回應。

2.基層黨組織重新煥發生機,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為綜旨的執政理念。

3.更堅定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的道路自信。

4.國有企業疫情中發揮了社會穩定壓艙石的作用,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是穩經濟保民生的中堅力量。

5.再一次證明製造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也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不只是句口號。

6.顯示出強大的戰時動員、組織能力,讓中國的朋友更有信心,讓中國的敵人如芒在背。

7.從古老農業文明的強國,到進入歐美開創的工業文明初期的弱國,再到5G時代有機會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疫情將加速中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8.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家庭衛生習慣,公共衛生安全。

4. 疫情已告尾聲,復甦的社會生產中商用車企業機會將率先來臨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算,到今天(3月10日)已經過去快2個月了。氣勢洶洶的疫情,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奮不顧身的戰斗下,現在已經被有效的控制住。

從江鈴汽車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來看,2019年江鈴汽車較2018年有了不錯的增長。2020年,江鈴汽車更是有了不錯的開局。

不僅僅是負壓救護車,當整個社會開始全面反思此次疫情,開始重視公共服務領域的建設以後,像警車、清潔車、灑水車、物流用車都將有著旺盛的采購需求。對於像江鈴、北汽等這樣的商用車企業來說,2020年將會是實現增長的好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新冠疫情過後,汽車行業將會面對什麼樣的機遇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席捲全國。就在前幾日,CarFlow車流曾經發布一篇名為「無人看車等於清倉降價?那麼現在是買車的好時機嗎」的文章,就曾告訴過大家疫情過後一定會出現銷量井噴,然而這種情況會持續嗎?

所以說,2020年的車市看似艱難重重卻又柳暗花明,所以說未來極有危機又有機會。隨著吉利與沃爾沃合並、博格華納收購德爾福等事件未來也終究明朗,分久必合的群雄時代將要結束,等待我們的也將是更加高效、優質的大品牌時代將要來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簡述「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商務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是什麼

疫情沖擊世界,也帶來一系列深刻啟示。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團結合作是人間正道。
面對疫情大考,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合作成果逆勢上揚,不僅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經受疫情淬煉,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更顯光輝。後疫情時代,共建「一帶一路」必將獲得更強勁動力,迎來更廣闊前景。
加強合作,打造健康絲路
伴著冬日晨光,裝載有60個天藍色標准集裝箱的「蘇滿歐」中歐班列緩緩駛出滿洲里鐵路場站,開啟前往歐洲的上萬公里旅程。今年以來,在這里每天入境和出境的中歐班列平均接近10列。
風雨無阻,優勢獨特。在全球抗疫的危急時刻,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帶去寶貴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命運紐帶」。截至11月初,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萬列,運送集裝箱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通達歐洲21國。其中,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守望相助,命運與共。面對疫情挑戰,「一帶一路」朋友圈聚焦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分享抗疫信息和技術創新成果,進一步豐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內涵。
「中方願同意方一道,為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作出貢獻」「為克服疫情帶來的沖擊,我們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並將合作重點向健康衛生、復工復產、改善民生領域傾斜」「我們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發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傳遞與合作夥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堅定決心,為增強各國抗疫信心、加強協調合作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第一時間,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和技術援助。在國內,眾多企業擴能轉產、開足馬力,優先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中國成為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迄今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只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在海外,中資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積極助力所在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恢復經濟。「交得其道,千里同好」「沖破黑暗夜,再見滿天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句美好的寄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傳遞,注入勇氣和關愛。
在塞爾維亞,中國企業參與設計了兩座「火眼」病毒檢測實驗室並捐贈設備。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說,實驗室的建成,不僅有利於控制疫情,更將提升塞爾維亞醫療水平,造福當地人民。
在馬里,人福非洲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克服停電、采購困難等難題,全體員工加班加點,為西非多國生產大量抗疫所需的基礎葯品。馬里醫生特拉奧雷·艾利歐說,當地衛生系統有了這些基本葯品,可以挽救更多生命,「中企的堅守,增強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在義大利,中國先後派出3批專家組馳援當地抗疫。義大利外長迪馬約表示:「意方重視並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在此艱難時刻,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更應加強團結合作、共克時艱。」
共同抗擊疫情,順應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醫療衛生合作的強烈意願,深化了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命運與共的真摯情誼。在克羅埃西亞前總統斯捷潘·梅西奇看來,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和人民健康的保障需要各方團結合作,需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支持。「中方倡導並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和『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正當其時,這將是2021年及未來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途徑。」

閱讀全文

與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機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