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菏澤市東明縣張繼爭簡歷
張繼的資料.
張繼,字懿孫,襄州人,登天寶進士第。大歷末,檢校祠部員外郎,分掌財賦於洪州。高仲武謂其累代詞伯,秀發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今編詩一卷。
Image
中文名稱
中文名稱: 張繼
又名: 張懿孫
性別: 男
生卒年: 不詳
國別: 中國
作品
正式發表: 楓橋夜泊
生平簡介
生平簡介
唐代詩人。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二載 (753)中進士。張繼在至德中與劉長卿同為御史,大歷年間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分掌財賦於洪州。與皇甫冉、劉長卿交誼頗深,歿於洪州後,劉長卿曾作《哭張員外繼》痛悼之。
張繼詩現存約40首,主要是紀行游覽、酬贈送別之作,多為五七言律詩及七言絕句。語言明白自然,不尚雕飾。七絕《楓橋夜泊》情致清遠,歷來為人所稱,北宋時已刻石於蘇州(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卷中)。自歐陽修《六一詩話》就「夜半鍾聲」提出疑問之後,後人紛紛致辭,大多均列舉例證,以明唐代僧寺半夜鳴鍾的事實。張繼詩還有若干首表現了對於時事和人民生活的關切,如《閶門即事》描寫農民被召從軍後田園荒蕪的情景,《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反映安史亂中唐室播遷、財政拮據的狀況。還有《送鄒判官往陳留》一首,寫齊宋一帶備受戰爭破壞,其中「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幾句,為《中興間氣集》編者高仲武所贊賞。
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全集》和《全唐詩》均存張繼詩 1卷。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和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張繼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