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江鎮的經濟發展
三江鎮是江西省為數不多的千年古鎮,南昌縣經濟排名第三,也是江西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已被列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示範鎮。位於南昌縣東南,東靠黃馬鄉,西臨豐城市段潭鄉,南為豐城袁渡鄉,北至廣福鎮,因為撫河支流的箭江、隱溪、彭溪三條河的交匯口,所以歷史上又稱三江口。全鎮29.2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96個自然村,2個居委會(轄三江、烏龍街等2個居委會,三江、汗塘(橋頭萬家)、松林、山下、東庄、竹山、源溪、崗坊、徐羅等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江口)。鎮域總人口29984人,城鎮聚居人口9688人,其中駐鎮學生29000人,非農業人口 7816人,駐鎮經商務工人員3100人,城鎮化水平30.1%。2005年全鎮GDP77136萬元,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5.19%∶54.94%∶29.85%,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農業以糧食、蔬菜、荸薺(橋頭萬家為三江荸薺主要種植大戶)為主,副業以家畜、家禽飼養和水產養殖為主,工業以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為主,第三產業以商貿、農副產品集散為主。
2005年全鎮GDP77136萬元,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5.19%∶54.94%∶29.85%,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農業以糧食、蔬菜、荸薺(橋頭萬家為三江荸薺主要種植大戶)為主,副業以家畜、家禽飼養和水產養殖為主,工業以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為主,第三產業以商貿、農副產品集散為主。
2013年,全鎮財政總收入完成4361.5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202.3萬元,地稅完成2159.2萬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1668.9萬元,同比增長9%,其中國稅完成550.7萬元,地稅完成1118.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3億元,同比增長4.5%。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6億元,同比增長2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98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1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1838元,同比增長17%。
2014年,全鎮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5000萬元大關,完成了5128.1萬元,超額完成108.1萬元,同比增長17.58%。其中國稅完成2568.6萬元,地稅完成2559.5萬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2299萬元,超額完成379萬元,同比增長37.76%,其中國稅完成643.4萬元,地稅完成1655.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836.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收入4.46億,完成任務的106%。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億元,同比增長11.11%,其中500萬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9億元,同比增長15.66%。
Ⅱ 江西豐城市怎麼樣人口,經濟。發展等
豐城市位於江西省中部,總面積2845平方公里,人口137.20萬(2010年)1988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現轄5個街道辦事處,27個鄉鎮(含上塘鎮)。
郵編:331100 代碼:360981 區號:0795 拼音:Fēng Chéng Shì 英譯:Fengcheng City 豐城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北緯27°42′-28°26′,東經115°25′-116°26′。東界臨川、進賢、南臨崇仁、樂安、新干,西接樟樹、高安,北連新建、南昌。市域南北長74.4千米,東西寬57.5千米,總 劍邑廣場
面積2845.07平方千米。全市戶籍總人口137.20萬(2010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36.21萬人。 全市轄5個街道、20個鎮(含上塘未批鎮)、7個鄉:劍光街道、河洲街道、劍南街道、孫渡街道、尚庄街道、小港鎮、白土鎮、袁渡鎮、石灘鎮、張巷鎮、杜市鎮、淘沙鎮、秀市鎮、橋東鎮、洛市鎮、鐵路鎮、麗村鎮、榮塘鎮、拖船鎮、泉港鎮、董家鎮、隍城鎮、梅林鎮、曲江鎮、上塘鎮、筱塘鄉、段潭鄉、蕉坑鄉、石江鄉、荷湖鄉、湖塘鄉、同田鄉。共有45個居委會、504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河洲街道孺子路6號,距省會南昌60千米,距離市會宜春近160千米。
地處贛江中下游的鄱陽湖盆地,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南北高,中間低,以玉西嶽為最高,海拔1169米。全市山地佔8%,丘陵地佔7%,低丘崗地佔56%,平原佔27%,水域佔2%。河流以斜貫中部的贛江和境北緣的錦江、肖河、撫河為主。全年均勻氣溫為15.3-17.7℃,全年日照時數1935.7小時,年均勻降水量1552.1毫米,無霜期274天。礦產資源有煤、鎢、鐵、金、鈾、硫磺、石灰、耐火泥等30多種,其中,儲煤量達7億噸。為全國重點產煤縣市、全國商品糧和商品漁基地。 劍邑大橋
有浙贛鐵路、京九鐵路、張塘鐵路支線,贛粵高速公路、105國道和昌贛公路、豐高公路、豐樂公路穿境而過,有港口碼頭8個,距昌北機場70千米。名勝古跡有洪州窯遺址、孔子廟、萬壽宮、龍興書院、劍匣亭、白馬寨明清古建築群、厚板塘古村、羅嶺千年古柏,羅山、株山、楊柳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