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減貧幾萬人
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簡稱「統計公報」)。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在消費方面,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比上年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445元,增長5.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55元,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恩格爾系數為29.3%,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8.6%,農村為31.2%。
⑵ 中國公報表示2017我國GDP增速為多少
比2019年增長6.9%.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3]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
(2)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擴展閱讀
2017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2022年望進入高收入國家
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標准為人均國民收入1.2萬美元左右。2017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和人均GDP接近。如果此後幾年人均GDP和收入維持2017年增速,則大約在2022年,中國將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盛來運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邁上新台階。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生態環保力度加大。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⑶ 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未發布《城鄉建設統計公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你想怎麼滴有貓膩
可能是沒有具體統計數字或者沒有統計吧,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申請公開啊,看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復
⑷ 贛州市人口多少了
截至2017年底,贛州市人口為974.25萬人。
根據《贛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7年底,贛州市戶籍總人口為974.25萬人,比2016年末增加3.47萬人。截至2015年底,贛州市常住人口約為854.71萬人,居全省首位。2017年贛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166萬人。
贛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為主,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下轄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2個功能區,2017年戶籍總人口為974.25萬人。
(4)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擴展閱讀
2017年,贛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524.01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5.22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066.65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112.14億元,增長12.3%。
2017年,贛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5.7%,其中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上漲15.3%,黑色金屬及材料類上漲4.8%,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上漲1.1%,木材及紙漿類上漲0.3%。
2017年,贛州市財政總收入408.32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5.36億元,增長0.9%。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達16.2%,下降0.4個百分點。全年各項稅收收入329.88億元,增長14.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6.44億元,增長14.7%。
2017年,贛州市固定資產投資2510.48億元,增長13.8%,其中工業投資1043.02億元,增長29.0%。分產業投資看,第一產業投資56.05億元,比上年增長43.6%,第二產業投資1042.22億元,增長28.9%;第三產業投資1412.21億元,增長4.0%。
2017年,贛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7元,比上年增長1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7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214元,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547元,增長9.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3.6%。
⑸ 2017年統計公報看中國經濟有什麼新亮點
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民生事業實現新改善……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展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果、新亮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扎實推進,改善了市場供求關系,質量效益實現新提高。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創5年新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21%。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公報顯示,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持續改善。消費基礎性作用有效發揮,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6.7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繼續優化。2017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5.9%,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6.3%,增速分別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快8.7和9.1個百分點。
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2.35%,提高1.15個百分點。
「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經濟增長實現了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拉動。」盛來運說。
新改善: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過去一年,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獲得感不斷增強。
——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增速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快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4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脫貧攻堅再創佳績。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准計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社會保障不斷擴大。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269萬人、408萬人和42483萬人。全國城鎮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604萬套,公租房基本建成82萬套,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2.5萬戶。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在監測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佔29.3%,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城市年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5.9%。
「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各級政府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盛來運說。
去年的經濟發展很好。
⑹ 2017年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了嗎
據報道,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中包括了2017年GDP、CPI、房價、投資、進出口、金融等重磅數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⑺ 中國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6.3%。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計算方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_網路
⑻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
1.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統計局今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
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長6.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⑼ 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版工具,即「人均權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⑽ 《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是幾月發布的
《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於2018年8月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