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19世紀末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

19世紀末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04 22:41:07

Ⅰ 美國經濟發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間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簡要分析這一狀況的原因

在19世紀的後半期,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其主要原因是:美國內戰中北方的勝利,為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使西部地區得到開發,擴大了國內市場;歐洲大量資本的輸入,為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美國是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便於應用歐洲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經驗;外國大量的移民,以及黑奴的解放,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煤、鐵、石油等重要物資。此外,這一時期的美國對教育和科技極為重視,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獎勵科學發明。1869年起,美國開始實行學位制,培養出大批優秀的理工科人才,在其後的幾十年裡,各種重要的發明不斷出現。到1890年,美國政府發出的專利證明達40多萬份。這些有利條件,使美國經濟在短期內便處於領先地位。
1860年,美國工業居世界第四位,到1892年即躍居第一位,工業產量約占歐洲各國生產的總和的1/2。1860—1900年間,美國工業生產增長了6倍。其中煤、鐵、鋼和石油產量的增長尤為突出。1870年,煤的產量為3310萬噸,1900年增為26970萬噸;鋼產量1880年為120萬噸,到1900年為1020萬噸;石油開采量,1870年為2億加侖,1900年增至27億加侖。1913年,美國工業產品已佔世界工業產品總量的1/3以上,超過了英、法、德、日4國的總和。西部地區的開發,加速了美國農業的發展。從1880年到1900年,美國開墾的土地面積,超過了英、德、法三國土地面積的總和,再加以採用先進農業技術,美國的糧食和棉花產量增加了2/3。
在美國經濟增長的同時,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同樣發展著。特別是19世紀最後30年的3次經濟危機,更加速了集中的過程。托拉斯是美國壟斷組織的普遍形式。美國第一個托拉斯是「美孚石油公司」,這個1870年建立的公司,在1882年形成了托拉斯,控制了石油生產的9/10。隨後在其它工業部門都相繼出現了托拉斯,到1904年,在工業、交通、公共事業中組成了445家托拉斯,到20世紀初,形成了洛克菲勒、摩根、梅隆、杜邦、庫恩—羅比、芝加哥、克利夫蘭、波士頓8大財團。大托拉斯控制了95%的石油,鋼鐵的66%,金屬工業77%,化學工業81%,汽車製造業、製糖業和煙草業的80%。托拉斯掌握了美國的經濟命脈。
美國高度集中的工業資本與銀行資本的結合,形成巨大的財政寡頭。20世紀初,在美國形成8大金融寡頭集團。其中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居於支配地位。他們通過花旗銀行和第一國民銀行,控制了112家銀行、運輸、保險和商業公司,佔有了全部國民財富的1/3。據1913年統計,佔全國人口總數2%的壟斷資本家,擁有全國財富的60%。而佔65%的勞動人民,只佔國民財富的5%。
一小撮金融寡頭通過托拉斯支配著美國經濟,控制著美國政治,並對文化、教育和社會生活進行滲透,所以列寧稱美國為典型的托拉斯帝國主義國家。

Ⅱ 19世紀晚期美國,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美國:幅員遼來闊,地理環境自優越,資源豐富;西部領土的開發,為美國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原料和更為廣大的國內市場;源源而來的歐亞移民,不僅為美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充足的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必要的技術和經驗;內戰後的美國政治相對穩定,大量歐洲資本湧入等.
德國: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普法戰爭後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為德國增加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得自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為工業發展補充了重要的資源;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更易於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等.

Ⅲ 19世紀末美國崛起的原因是

19世紀末美國崛起的原因如下:

  1. 美國建國初時國土面積十分狹小。到19世紀中、晚期以後,美國國土范圍從東部大西洋沿岸,向西部延伸,橫跨美洲大陸,直達加利弗尼亞、俄勒岡、華盛頓等西部海岸,覆蓋了除加拿大、墨西哥之外的整個北美大陸。毋庸置疑,領土擴張在美國歷史上客觀存在。

  2. 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擁有的足以制勝的軍事實力,都是以戰前美國已經形成的經濟實力為基石。經濟實力形成在先,戰場制勝於後,不可因果倒置。

  3.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以前蘇聯為主的華約曾經大搞軍備競賽。蘇聯在核武器,常規武器裝備,軍隊人員數量等方面,都不亞於美國,且擁有一個龐大的軍工體系。最後,華約解體,前蘇聯分崩離析,國民經濟的爛攤子原形畢露。可見,軍事、戰爭決不是一個現代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4. 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進一步掃清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的障礙。

  5. 條件優定: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國際壞境優越,少受戰爭之害;大量移民,提供勞動力和技術。

  6. 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家,對於一切人才都不阻攔其定居美國,這為美國科技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二戰時,重要戰場都遠離美國本土,所以美國國家在二戰時沒有遭受任何毀壞,發展迅速。另,二戰時德國科技實力是世界最高,戰敗後,美國搶走了大部分資料技術與人才,為其國處發展獲得了支持。

Ⅳ 結合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史實,概括美國崛起的原因

充分利用兩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發展新興工業,為其崛起提供內在動力;開拓國內市場和擴大海外市場;減少與現存世界體系的正面沖突,不直接挑戰霸權國家;通過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等。

Ⅳ 19世紀下半葉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原因

19世紀下半葉,美國依靠關稅保護、限制外資、促進人才培養及自然資源的合理回開發等一些貿易答保護及工業促進政策,以國內對工業製成品的大規模需求為基礎,大力發展鋼鐵冶煉等這一時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原因「依靠扶植民族產業的戰略方針、獨具特色的國家創新體制、技術和工藝的不斷進步、高質量資本設備的密集使用、高工資工人的生產率優勢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有效開發等,美國成功地利用第三次技術革命創新浪潮的機會窗口,實現了工業化的崛起。

Ⅵ 19世紀末美國經濟發展特點

19世紀後半期,美國由抄於第二襲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壟斷組織的促進、國內豐富的天然資源、歐亞移民帶來技術與勞動力和歐洲剩餘資本湧入,到1894年工業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代替歐洲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美國憑借經濟實力推行金元外交,妄圖支配世界各國,並把侵略重點移到亞太地區。

Ⅶ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德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樓主,你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美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西部領土內的開發,為美容國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原料和更為廣大的國內市場;源源而來的歐亞移民,不僅為美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充足的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必要的技術和經驗;內戰後的美國政治相對穩定,大量歐洲資本湧入等。德國: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普法戰爭後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為德國增加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得自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為工業發展補充了重要的資源;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更易於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等。

Ⅷ 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

美國經濟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的特點。首先從50至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三、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四、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五、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地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美國的西部和南部由於一沒有傳統工業的負擔,二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興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地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如次:一、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二、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高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19和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巨額的利潤。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至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

Ⅸ 19世紀末,美國和德國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

美國:19世紀後半期,美國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壟斷組織的促進、國內豐富的版天然資源、歐亞移權民帶來技術與勞動力和歐洲剩餘資本湧入,到1894年工業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代替歐洲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美國憑借經濟實力推行金元外交,妄圖支配世界各國,並把侵略重點移到亞太地區。
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作用
德國經過王朝戰爭,完成了國家統一.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穩定的政治局面有利於經濟發展
普法戰爭中德國得到了法國的賠款,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得自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社會背景是德國經濟迅速發展,速度僅次於美國..英德矛盾,法德矛盾逐漸加深..德國要求殖民地和海外市場

Ⅹ 美國十九世紀經濟騰飛的原因是什麼據說八個方面

美國19世紀末經濟騰飛原因分析
1)政治方面內戰結束,廢除奴隸制,掃除了障礙,政局專穩定。
2)外部環境:優越的地理屬環境,遠離紛爭的歐洲,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對美國不構成太大的威脅。
3)經濟因素:
①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西部開發,提供了原料和市場,
②源源不斷的歐亞移民,帶來了勞動力和生產技術和經驗,
③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
④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比較到位,壟斷組織發達,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末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