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所在的縣或鄉鎮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霍城縣採取四項措施加大生態環境保護並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措施:(一)規劃先行、合理開發。
啟動了《霍城縣總體規劃、霍城縣十二五規劃和霍城縣產業規劃及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產業布局、各種資源開發建設項目准入條件,污染物排放、生態環境的紅線等一系列硬性的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規劃。以霍城縣發展產業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抓手,規范水資源、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的開發管理。突出項目帶動作用,抓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建設防風固沙、濕地保護、水源涵養、野生動植物繁殖等有利於生態修復和改善區域小環境的重點項目,推進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全面發展。
(二)強化保護、有序開發。
採取多種方式,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促進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屏棄「先開發後治理、邊開發邊治理、重效益輕環保」的理念,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堅決制止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行為,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護能力。大力推行基本草原保護、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制度,嚴格控制載畜量,保障草畜平衡制度和以草定畜工作的順利推行,實現草畜協調發展。通過建設人工草場、圍欄草場、農區養殖場的方式,使草地植被得到改善和恢復,材料覆蓋率有所提高,產草量逐年提高,有效緩解了草率矛盾。
(三)環保優先、科學發展。
樹立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的觀念,以環境承載力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管理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切實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促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繼續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小企業,提高企業入駐門檻,變招商為選商,嚴防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企業入駐。凡入駐我縣的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污染物總量控制等環保基本制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大做強企業產業鏈,使資源得到最大利用,走出一條經濟發展,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
(四)健全機制、多元投入。
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的原則,以礦山企業投資為主,建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使礦山開采企業和個人能夠自覺、有效合理的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對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集中供熱等基礎設施納入全縣重大項目之中形成,推行政府特許經營制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形成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環保投入格局中。
二、主要成效:(一)環保責任製得到層層落實。成立了霍城縣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與各鄉鎮、各部門、企業簽訂環保工作目標責任書,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部門齊心協力,全民共同參與,齊抓共管落實各項指標的濃厚氛圍。(二)生態建設得到有序開展。2010年以來,我縣累計投入1480萬元,完成三北造林4.5萬畝;投入412.48萬元,完成公益林保護26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4.38%;投入1050萬元,實施「高標准人工飼草料地建設項目」、草原生態補助獎勵等項目,建成人工草地2萬余畝,禁牧60萬畝、草畜平衡398萬畝。同時,成立伊犁河北岸濕地管理機構,加強了伊犁河北岸11889.1公頃濕地保護管理,計劃投資752.53萬元,實施伊犁河流域霍城段濕地資源保護和恢復項目。委託新疆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中心編制了《霍城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報告》,在伊犁河惠遠段栽植水土保持林帶2.4公里、929畝。特別是2013年,我縣實施了縣城北山坡生態綠化工程,該工程計劃三期完成,總投資4000萬元,綠化面積1300畝,今年投資1500萬元,完成了350畝坡體綠化;投資近3000萬元,實施佔地面積350畝的市民公園工程;投資2000餘萬元,實施了薩河縣城段兩岸綠化工程,有效改善了縣城生態環境。(三)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實施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三污同治」,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三管齊下」,不折不扣地完成減排指標。農業方面:建成綠色食品基地20萬畝,測土配方農業面積40萬畝,減少農葯用量10噸,化肥用量1000噸;爭取水利建設資金2.1億元,完成除險加固水庫3個;新建節水灌溉工程3萬畝。污水排放方面:投資1420萬元,建成縣城排水管道21.35公里,污水處理1.6能力萬立方米/日;投資2.5億元,加快了江蘇工業園供排水、供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並按照廠網並舉、管網優先的原則,加快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確保污水處理率達到60%。垃圾處理方面:總投資2933.6萬元,新建垃圾無害化處置場,容量30.57萬立方米,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120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目標要求。投資325萬元完成改廁3950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45%。2010年COD削減71.43噸、SO2削減45.63噸;2011年COD削減84.51噸、SO2削減28噸;2012年COD削減82.85噸、SO2削減30噸,今年計劃COD削減126.89噸,SO2削減80.64噸。(四)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護。霍城縣現有飲用水水源地6個,屬於集中供水,供水人口23萬人,根據《霍城縣建制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劃》,一方面在項目審批上做到源頭預防,另一方面不定期對水源地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水源地飲用水水質安全。同時做好專項規劃,重點抓好果子溝東乾渠、麻桿溝二庫、大東溝蘆草溝鎮防洪段和果子溝等四個鄉鎮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按照水源地保護技術報告,劃分了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保護區設立警示標志,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進行管理。同時,定期開展水源地監測工作,水源地水質良好,符合飲用水水質標准。(五)環境整治和示範創建深入推進。自國家實施農村「以獎促治」項目以來,霍城縣共實施農村「以獎促治」項目9個,投入資金2016萬元,受益行政村21個,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場3個,治理多年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填埋點1個,購置車載式垃圾箱600個、垃圾桶520個,鋪設污水管網16.1公里,畜禽糞便綜合治理(修建大小化糞池220座),購置垃圾清運車20輛、裝卸車2輛和吸糞車5輛,修建人工濕地2000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項目村及鄉鎮、村組的環境。2012年,已創建自治區級生態鄉鎮1個,自治區級生態村2個,兩年來共創建自治州級生態村16個,生態鄉鎮3個,2013年擬申報國家級生態村2個,自治區級生態村2個,自治區級生態鄉鎮1個,目前申報材料已上報自治區環保廳。
(六)污染治理取得實效。制定了污染治理方案和減排計劃,先後對縣屬排放廢氣的6家企業安裝了廢氣污染防治設施;境內排放污水的企業,全部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50張以上病床的醫院2家(縣江蘇醫院、縣中醫院),全部實現達標排放。A級以上旅遊景區同步建設環境保護設施。通過對現有污染源的集中整治,基本上取締了小土爐、小土灶等國家明令禁止的小企業。同時引導列入國家萬家重點用能企業名單的新疆四方實業有限公司開展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工藝節能等技術改造,強化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的管理,加快淘汰落後工藝和設備。(七)環保准入得到有效落實。嚴格按照「是否符合國家、自治區產業政策、是否符合功能區劃和城鄉總體發展規劃,是否布局合理,是否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是否做到達標排放,是否滿足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是否能夠維持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等七項原則審批項目,堅決將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益的項目拒之門外。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辦理相關審批、許可或核准手續,不提供建設生產用電、用水和貸款。全力推進重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新開工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達到100%。認真落實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復墾制度,堅持礦產資源開發環保優先原則,嚴把項目環評前置審批職能。(八)重點項目生態修復督查力度不斷加大。重點加大對高速公路、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礦山開采、河道取砂進行了執法檢查,目前西氣東輸施工方投資700萬元,賽果高速項目部投資550萬元,分別採取修建擋牆+植生袋、覆土植綠、網格噴播等方式,對施工料場、施工便道、棄渣場、預制場、施工營地進行了生態修復,使重點地段的生態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有效地防止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並責令未按環評要求施工的砂石料廠、礦山開采、開挖便道、超過紅線外施工的6家施工單位限期改正;對造成水污染事件影響較大的2家施工單位進行了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環境違法行為。
B. 河南省駐馬店的平輿縣經濟發展,環境,整體生活水平怎麼樣
我是平玉人哦,,我感覺平玉在整個駐馬店的那些縣中也算是好的了有一條很繁華的街哦,全部都是網吧和KTV如果要說平玉最賺錢的是啥,那就是開網吧因為平玉的學校多,一到星期六日網吧全部暴滿,上個網還要排隊
C. 哪些區縣或區域環境問題最為突出
毫無疑問,肯定是石渠縣!
其實甘孜州、阿壩州的大部分縣的污染都很少的,專幾乎就沒有工業屬的,除了康定和馬爾康這些州駐地以及像汶川、瀘定這樣的靠近成都地區和雅安地區的縣之外(哪怕就是這幾個縣的污染也很小了,生態環境比成都下面所有的縣市都還好得多),其餘的縣的環境更好,污染自然很小。 之所以說石渠縣的污染最小,那是因為石渠縣是四川最偏遠的縣,距離成都都一千餘公里,人口極少,而且不論川藏公路的318國道或者317國道都不經過石渠,石渠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縣,縣城海拔超過4100米,連樹都不長了的,到處是漫無邊際的草原,畜牧業發達,工業為0,所以污染最輕。
還有就是得榮、鄉城這些縣的環境肯定也很好,因為他們也很偏遠,國道和省道都不經過的。
涼山州的話,木里藏族自治縣的污染最少,西昌周邊的縣的污染只算一般。甘孜州和阿壩州就沒幾個縣污染大的。
要論污染最輕,唯有石渠,全國也找不到幾個縣的污染比石渠輕。
D. 縣市區如何優化發展環境
優化發展環境和幹部作風建設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消弱,只能深化,不能敷衍,要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
認真逐項抓好落實。要按照「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開展一次「回頭看」活動,針對薄弱環節,加大工作措施,統籌安排,突出重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保證全年任務圓滿完成。要著力做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在提高執行能力上下功夫見成效。一是抓好制度執行;二是抓好領導幹部帶頭;三是堅決解決中梗阻問題;四是探索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
(二)在服務企業上下功夫見成效。一是開展好「一對一聯系企業」活動;二是開展企業發展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三是深化涉企「三亂」專項治理。
(三)在提升效能上下功夫見成效。一是深入開展「四減一代辦」;二是做好電子監察運行和監控工作;三是廣泛開展各項民主評議;四是探索創新服務制度。
(四)在查處問責上下功夫見成效。一是認真落實《濟寧市作風效能問責暫行辦法》。二是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三是開展經常性明查暗訪活動。四是突出查處四類重點。對執行不力工作不落實,影響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幹部「庸懶散」違反工作紀律和工作失職瀆職造成影響損失的四類行為,從嚴問責。對吃拿卡要收了好處亂辦事,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招標投標違規操作和強買強賣強攬工程的霸頭惡勢力等四類問題,從嚴查處。
(五)在做好組織協調上下功夫見成效。針對薄弱環節,加大工作措施,突出重點,保證全年任務圓滿完成
E. 如何推動我縣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
一、 細化分解內容,明確落實「兩個責任」的分工定位
明晰黨委的主體責任。黨委的主體責任是由多個層面構成的責任體系,必須按照分層定責和結合實際的原則將基層黨委主體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層面,細化基層黨委班子、黨委第一責任人以及班子成員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具體職責,科學劃分各責任主體之間的責任界限,建立完善工作程序和保障機制,切實做到「一崗雙責」。
明晰紀委的監督責任。要按照聚焦中心任務突出主業主責的要求,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紀委監督責任的履行,按照紀委「三轉」的要求,要著重明確、細化「檢查,督導、糾錯、考評、追責、懲戒」等環節上所應負的責任,創新監督方式,完善紀委對同級黨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風廉政璋設責任制的監督機制,探索對紀委監督責任的再監督機制,不斷提高紀委監督責任履行的規范性和公信力。
二、健全工作機制,把握落實「兩個責任」的具體抓手
完善領導機制。要完善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有效防控廉政風險、協調推進重點任務等工作機制,逐項分解夯實責任,促進黨委班子、主要領導和班子其他成員嚴格履行自身責任。
建立定期匯報制度。應組織基層單位定期召開匯報交流會,年底向紀委全會述責述廉,重點匯報「兩個責任」完成情況,交流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完善巡查督導制度。加強和改進監督的形式、途徑、方式,深入了解基層反腐倡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及「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優化考評機制。要積極探索建立「日常巡查、專項檢查、群眾參與」的常態化、立體式考評模式,堅持把基層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作為日常巡視的重要內容,定期選取一些權力較集中、資金較為密集、信訪問題較多、腐敗案件多發的重點地區和部門開展專項檢查,同時引入第三方評議機制。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加大追究力度,強化落實「兩個責任」的倒逼機制
完善責任追究辦法。既要強化問題倒逼的原則和標准,又要理順責任追究關系,要准確區別集體責任與個人責任,直接責任與領導責任,前任領導責任與現任領導責任等界限,用好「簽字背書」和「一案雙查」,形成責任分解、檢查監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
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黨委和紀委的「失責」行為、對各級組織和領導千部違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定的行為要嚴肅追究責任,實施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出了問題從嚴從快處理,實行層層追究,杜絕以經濟處罰為由逃避執紀,或以集體決策失誤為由逃避個人責任,形成良性的責任導向,做到有錯必糾、有責必問。
F. 平潭縣經濟發展狀況和環境問題有哪些
平潭現有的經濟狀況不樂觀,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環境倒是沒什麼問題,關鍵在於城鎮規劃和衛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