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小農經濟產生的原因特點及影響

小農經濟產生的原因特點及影響

發布時間:2021-01-04 13:37:20

㈠ 請問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形成原因、特點和影響

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形成原因、特點和影響如下:
(1)小農經濟形成原因:生產工具的專進步,特別是鐵農屬具的使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耕作技術的進步;私有土地的出現。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傳統乳畜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的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小農經濟是自然經濟的一種類型,也可以說是自耕農經濟,特點:分散性(家庭為單位)、封閉性(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自足性(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納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如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就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現在偏遠的農村,也都大量存在這種經濟現象。但小農經濟並不完全等同於自然經濟,小農經濟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而自然經濟主要與商品經濟相對。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此外現代的小農經濟的概念有所擴展,還包括了小型農場。

㈡ 小農經濟特點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版確立。
2.小農權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㈢ 小農經濟的形成原因,特點,弱點及影響其發展的不利因素

特點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結構就是以家庭為單位,以小塊土地為核心,以種植業為主,兼營手工業和家庭飼養業,進行精耕細作的綜合經濟模式。
(1)綜合性。
(2)小塊土地經營的狹小、分散性。
(3)精耕細作的技術路線。
(4)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男耕女織,個體生產,缺乏協作。
(5)既能自給自足,又有一定的開放性。(小塊土地的局限性;獨立手工業者的需求;封建政府的賦稅政策)
(6)規模小、脆弱性大,但再生性也很強。(薄弱的生產基礎;貧乏的生產條件;地主階級的剝削;土地兼並;商品貨幣經濟的影響;天災人禍;人口的壓力)
(7)穩定性高,可塑性低。(自給自足的封閉整體抗拒任何外來的新鮮事物和內部的自我革新)
3.影響:a.積極影響
(1)適應了古代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
(2)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中國古代發達的農業文明;
(3)為其他行業提供了原料基礎,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封建國家的繁榮昌盛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4)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它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文明的綿延不絕;
它的綜合型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它的早熟性促成了中國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5)對中華民族的性格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勤勞、勇敢、頑強、靈活多變、節儉、安土重遷、安分守己、對故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切情懷。
(6)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飲食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b.消極影響:
(1)小農經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文明向現代化轉化,使之始終處於簡單再生產和手工階段,沒有產生機械化的動力;
(2)小農經濟的頑固性使中國封建社會連續不斷,不易瓦解;
(3)小農經濟的脆弱性導致中國古代社會動盪不安、起伏不定;
(4)小農經濟的相對封閉性,排斥聯合,難以形成商品化生產;
(5)小農經濟的技術以經驗、實用為主,限制了中國古代的技術路線向立體化的質的轉化;
(6)對對外貿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沒有強烈對外需求懼怕外來商品競爭威脅,有一定的排外心理。
(7)對中國人尤其是農民的的思維、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閉塞、保守、思想僵化等

㈣ 小農經濟的特點

小農經濟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自給自足、封閉分散、力量脆弱。

㈤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出現的時間,原因,評價

1)存在時間:
①出現:春秋戰國以後
②解體:鴉片戰爭以後外國廉價商品大量湧入,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小農經濟開始。
(2)產生的條件
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犁牛耕的普及,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提高。
②私有土地的出現,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3)小農經濟的特點:
①分散性: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②封閉性: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除鹽鐵外,一般不外求。
③落後性:小農經濟的狹小生產規模和簡單的性別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
④脆弱性:自耕農是國家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統治者的過分剝削和壓榨,天災戰亂都容易導致破產。
⑤保守性: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
(4)評價小農經濟:
(1)積極性:自耕農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除鹽鐵外,可以自給自足,因此生活穩定,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在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時期,基本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消極性: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封閉性、保守性等弱點,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發展緩慢和封建社會長期延續,成為近代以來阻礙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求採納。。謝謝

㈥ 6、小農經濟形成的時間什麼是小農經濟 它有哪些特點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作

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為基礎內,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容,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
小農經濟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
優點:小農經濟經營規模狹小,生產條件簡單,在比較貧瘠的自然條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產;又由於它以家庭為生產和生活單位,容易通過勤勞節儉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所以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的一面。
缺點:由於經營規模狹小,缺乏積累和儲備的能力,經不起風吹浪打。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的租賦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貸者的盤剝,以及封建地主的兼並等條件下,又經常出現兩極分化。除了少數人因生產條件比較優越、家庭生活負擔較輕,或適逢市場有利的情況,可以發財致富外,多數人往往陷於貧困和破產。因之,小農經濟又是很不穩定的。

㈦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形態是什麼簡述其出現的原因特點及影響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小農經濟,也可以說是自然經濟,也可以說是自耕農經濟,特點一是版分散權,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如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就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現在偏遠農村的農村,也都大量存在這種經濟現象.
小農經濟的發展條件
一、具有較多自由
二、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擁有一定的土地、農具或耕畜
小農經濟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小農經濟下,農民掌握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經營規模很小。農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壓迫與剝削下,農民承擔了沉重的徭役,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 小農經濟的特點 1、生產規模小,以家庭為單位。
2、分工簡單,男耕女織。
3、自給自足,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很少進行商貿交流。

㈧ 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

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回
2.小農經濟答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㈨ 封建小農經濟產生時間是春秋,2個原因(條件)和4個特點是

經濟條件。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生產力水平的要求。自然回經濟的形成。商品經答濟不發達。
是政治影響、統治階級的要求。社會穩定的需要。
安土重遷的思想文化影響。重農抑商的影響。

特點: 一.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二.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三.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弊端: 一.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 二.自給自足,生產經營模式老套,老舊,技術難以革新 三.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贊同1| 評論

閱讀全文

與小農經濟產生的原因特點及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