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紹興柯橋」屬於哪個地區
柯橋浙江省紹興市市轄區、
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西北部,南靠會稽山,北瀕錢塘江,地勢呈現「西南高、東北低」的階梯形格局 。東鄰上虞區、越城區,南交嵊州市、諸暨市,西界杭州市蕭山區,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海寧市相望。全區陸域面積1067.69平方千米。
2019年11月行政區劃調整後,全區轄11個街道和5個鎮。2018年末,常住人口98.62萬 ,戶籍人口68.13萬。初步核算,全區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4.5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8%。人均生產總值207307元,增長5.2%。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98.58億元,增長9.7% 。
(1)浙江經濟發展典型區域擴展閱讀
柯橋區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中國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戲曲之鄉和名士之鄉。境內交通發達,杭甬鐵路、杭甬客運專線、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紹諸高速、104國道、329省道以及杭甬運河等穿境而過。
擁有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曾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強,連續多次榮獲「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稱號。
柯橋區位於浙江中北部地區,北部地處紹虞平原,南部緊靠會稽山脈。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時間分布季節性明顯。屬於東亞季風區,季風氣候顯著。
年平均氣溫17.0℃,最低年平均氣溫15.8℃,出現在1984年;最高年平均氣溫18.7℃,出現在2007年;最冷月份為1月,最低月平均氣溫0.3℃,出現在1977年1月。最暖月為7月,最高月平均氣溫31.6℃,出現在2003年7月。
B. 山東的經濟怎麼樣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產值僅次於江蘇和廣東,位居全國第三。在2018年山東工業增加值3.4萬億,佔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工業增加值的8.9%。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產值分別佔全國31省市自治區總產值的15.6%、14.3%、16.2%、10.6%,分別位列全國第三、第二、第二和第二。
從出口依賴來看,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11.7%、7.0%和13.5%,位列全國第四、第三和第三,在製造業上,山東的機器裝備、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其他製造業的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5.1%、2.5%、0.2%和2.4%,位列全國第五、第六、第十八和第八位。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進口需求大幅降低,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等一般工業產品因出口依賴為嚴重而直接受到沖擊,出現產品「滯銷」問題。
雖然山東製造業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小,受到的貿易直接沖擊相對較低,但是由於廣東、江蘇和浙江等製造業出口大省的出口受阻,通過國內產業鏈的傳遞,也將對山東製造業造成顯著沖擊,出現較嚴重的產品「滯銷」問題。
C.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主要的不同點:
一、長途航線的班機一般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會在虹橋機場;
二、浦東機場大部分都是出國和跨洲的航班,如飛往法蘭克福,舊金山等,上海虹橋機場大部分的航班都是國內的航班,如飛往北京、太原等;即使是出國的航班也是在中國周邊,如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等。
在需要的時候,兩個機場又可以互為備降。事實上,上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搭乘飛機。
(3)浙江經濟發展典型區域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
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D. 浙江屬於華東還是華南
1、浙江屬於華東地區。
2、華東地區位於中國東部,自北向南包括山專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屬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灣省,總面積83.43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面積的8.7%。
3、華東地區是政治劃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如今,華東仍被用作地區用名,大致包括上述七省一市,其中,台灣省因特殊性,而單獨列出,統計資料時一般也不包含在內。除此以外,其餘六省一市的行政區劃代碼均以「3」開頭。
(4)浙江經濟發展典型區域擴展閱讀:
在中國官方現行的行政區劃排序中,滬、蘇、浙、皖、閩、贛、魯六省市的排序依次是第9至第15位,上承第8位黑龍江省、下接第16位河南省。台灣省單列在全國最後,即第34位,上承第33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截至2016年6月,華東地區共有6個國家級新區,分別是浦東新區、舟山群島新區、西海岸新區、江北新區、福州新區、贛江新區。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區成立,2016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成立。
E. 浙江在哪裡
在福建省,浙江江水彎曲,這是名子由來。
F. 事業單位聯考是啥意思
事業單位考試又稱事業編制考試,這項工作由各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專委託省級和地級市的人事屬廳局所屬人事考試中心(事業單位,考試中心命題和組織報名、考試並交用人單位成績名單,部分單位自行命題組織實施)。
目前尚無全國和全省、市統一招考,最多縣級各個單位統一招考 ,一般規模大的採取網路報名,人數少則現場報名。
考試流程
招考公告一般情況下發布在省,地級市的人事廳局所屬的人事考試中心的網站上,筆試和面試基本上各佔一半,分數有的46開,一般無最低分數線。
單位分類
我國的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級黨政機關,教科文衛,以及新聞出版、體育、環境監測、城市建設等等,此外,還有一些機關的附屬機構和法律服務所等。
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時期逐步建立並發展起來的,事業單位的組織與管理體制具有典型的計劃特徵——各類事業機構都為公立機構,資產都屬國有;政府決定事業單位的設立、注銷以及編制,並對事業單位的各種活動進行直接組織和管理;各類事業單位活動所需的各種經費都來自於政府撥款。
G. 貴州屬於哪個方向
貴州屬於中國西南方向。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
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轄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觀音洞舊石器遺址被正式命名為「觀音洞文化」,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7)浙江經濟發展典型區域擴展閱讀:
著名人物
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興義府,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
王陽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楊龍友:明代著名詩人、書畫家。
姚茫父:清末民初著名畫家、詩人、學者。
周漁璜:清代著名才子、詩人。
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貴州畢節(今七星關區)人。中共貴州省地下黨的重要創始人,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革命先烈。
丁道衡:字仲良,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張道藩:(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衛之,本籍貴州六盤水盤縣人(城關鎮),美術教育者。曾於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擔任台灣立法院長。
安健:(1877~1929年)字舜卿,彝族,去世後被南京政府追贈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貴州六枝特區上官人,出生在一個彝族土司家庭,是傑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後人,清末附生(秀才)。少年時就學安順府,後游學省城貴陽。
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光緒31年(1905年)拋棄科舉仕途,東渡日本留學,同年在東京首批加入中國同盟會。
丁寶楨:字稚璜,清貴州平遠(今織金縣)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清代中興名臣之一。著有《十五弗齋文存》、《丁文誠公奏稿》等。
李端棻:晚清著名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1898年,因力主變法,被授予禮部尚書之職。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撤職查辦。1901年返回貴陽。在貴陽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持經世學堂的教學工作。
李世傑:字漢三,號雲岩。生於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今城關鎮黎明村)。清朝一品重臣。
謝六逸: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奠基人、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
蹇先艾:當代中國鄉土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
張諫:明赤水衛(今七星關區)人,貴州第一個進士。張諫於正統四年(1439)己未科取進士,歷官順天府(今北京)尹、太僕卿,為皇家股肱重臣。
陳恆安: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文史學家。
宋吟可:當代中國著名畫家。
蕭嫻: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
周起渭:字漁璜,號桐野(1663年~1714年),貴陽青岩騎龍人。清初著名學者、詩人。24歲鄉試第一,31歲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檢討、編修、侍講學士。後任浙江正考官、直隸學政和詹事府詹事等職。
謝三秀:字君采,明萬曆、天啟年間著名詩人。曾三任掌故,精於詩作,詩名遠播,有「天末異士」之譽。
趙以炯:清咸豐十七年(1857年)生,為雲貴兩省自興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
熊蘊竹: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中共早期革命女傑。
樂森璕:(1899年~1989年),字季純,祖籍貴州黃平縣。民國7年(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民國9年(1920年)升入該校本科地質系,民國13年(1924年)畢業,獲理科學士學位。民國23年(1934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
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在中國地質勘探、礦產資源開發方面貢獻卓越。
周素園:貴州畢節縣(今七星關區)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和學者。前清貢生。貴州籍辛亥革命元勛。貴州第一份日報《黔報》創辦者。大漢貴州軍政府行政總理。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八路軍高級參議。
黃齊生:(1897年~1946年),貴州安順人。他畢生和陶行知、黃炎培等探索中國教育改革之路。曾兩次到延安,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會見,兩位中共領袖對黃齊生為抗日救國所做貢獻倍加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