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校園經濟的抓好校園經濟的幾項做法
要使領導幹部的認識到位。領導幹部,首先是一把手的作用,必須把校園經濟這個勞回動實踐答基地的建設提到正式議事日程上來。對於校園經濟的忽略,絕對是一個決策上的失誤。要使校園每塊空地都綠起來,這是學校環境管理的宗旨,同時也為素質教育的培養提供可行性場所。為此,領導幹部的決策意識不容忽視。要做到學期有計劃,年終有獎懲,責任到人,責任分明,真正把校園經濟當作一件大事來抓。
要使每位師生成為校園經濟的主人。校園經濟,顧名思義就是說基地必須在校內,這對於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很有裨益。一是近在咫尺,二是隨時隨地都可進行教育。從直觀、高效的角度看,每位師生都應成為校園經濟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比如學校可舉辦「學生每人帶一份種子,在學校種一株友誼樹」、「每班窗檯上可設置3-4盆花草」等活動。
環境的設置要盡量突出學校管理的特點,不要只追求經濟效益的多少。學校可作出規劃,對於每個區,甚至每個角都要規劃先行,種什麼,怎樣種,種的過程也是審美觀的體現過程。要把學校建成花圃式,呈現立體美,學校領導幹部和師生都要開動腦筋。要使每塊地都綠起來,使每塊地均具教育意義,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校園經濟的主導作用。
Ⅱ 如何看待校園跑腿經濟
不同地區的校園的實際情況可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個人感覺需要分開來內看的:
首先,當前經濟進入容到一個新時代發展,那麼校園當中的發展也是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每個個體在這種環境中會有不同需求是可以理解的,當需求產生時市場也會相對應有所反映,因此這種經濟的產生是對應了校園當中的需求。像現在大學當中,會有快遞領取團隊、外賣送達團隊等,給了一些經濟困難的同學有兼職的收入,也給了有需求的同學以便利;
其次,這種經濟形態的產生,在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是能夠讓學生產生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是真正為將來出到社會做足經驗准備的。而且,如果能有創業走廊等一些學校方面的支持,那麼創新的形態是能夠產生的,也將使一個校園的育學與實踐結合,這是當前許多大學在探索應用實踐大學的一個做法。
最後,是一個弊害,那就是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的話,當中會有矛盾產生,而且容易對校園安全造成影響,那麼就需要根據校園的實際情況制定規定,來引導這一種形態的發展。
Ⅲ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的類型
最主要的還是按經營方式進行劃分。因為,經營方式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校園經濟的舉辦宗旨回、服務對象、發答展水平等。
(1)校內獨立經營型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它一般由學校獨立出資舉辦,經營場所也在校內,消費群體主要是本校師生,經營目的主要是為教學服務和生活服務,規模較小,檔次較低,並且帶有一定的服務性和福利性。
(2)對外租賃承包型隨著學校後勤制度的改革,這種形式也逐漸多起來。它通常由學校提供場地和大型設備,由租賃承包方注入流動資金從事經營,並定期向學校繳納租金或承包費。
(3)校外獨立經營型這是校園經濟的校外延伸。相對校內經營來講,其服務性和福利性大大減弱,除作為校辦企業可享受一定稅收優惠外,基本要於其他經濟組織一樣接受市場洗禮。
(4)校外合作經營型這是校園經濟的高層次、高水平發展。其具體方式,既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合作制。對於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市場,有著其他方式難以比擬的優越性。尚主要集中在高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中。
Ⅳ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產業化
校園經濟是教育部門從事的經濟行業,因此具有雙重身份,綜合效益的提高是校園經濟產業化的重要內在因素。綜合效益指經濟效益、育人功能和社會影響,社會效益包括科技的傳播、對土地利用的減少等。
產業化是校園經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唯一途徑
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很重要的一點,是經營方式的放開。換言之,就是減少行政因素對企業或產業的影響,市場不再以政策或其他人為的因素為導向,轉而以市場中潛在的經濟規律為杠桿。這樣一來,用於保護校園經濟發展的政策依據將會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而大大減弱。如校園經濟土地使用優惠制度將不復存在。校園經濟的主要門類是農業,因此土地是校園經濟的命脈。但是,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後,因國家對土地管理將更加嚴格,尤其是耕地逐年減少和城鎮化加劇的情況下,耕地使用單位將會變得越來越單一。根據國家「合理利用、保護開發」的土地使用原則,雖然不限制校園經濟用地,但也會把校園經濟和其它產業門類放在同一標准線上。離開了這種國家保護,校園經濟將以與其它產業門類平等的地位參與市場競爭,這種發展極具挑戰意味,要在這種競爭中不被「淘汰出局」,唯一的出路就是產業化。也就是說,只有加快產業化進程,才會使校園經濟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Ⅳ 寫簡歷怎樣寫校園經濟
缺乏實戰經驗的實習生如何在面試中回答關於工作單位和工作經驗的問題?以下介紹的是實習生面試時可能遇到的常見和重要問題,供大家參考。
你可以把你在校期間的實習或其他經歷寫上,如在學生會任某部長,做過哪些事,出過哪些力,取得過哪些成績,一定要寫得詳細寫,不要只說個大概。 比如我任系學生會生活部長,組織過系辯論賽。這樣寫就不太詳細,你應該把在辯論賽中做了哪些工作、發揮了什麼作用簡單說一下。切記一點,這部分簡歷不能隨便亂編,你以為你編的天衣無縫,但是面試者往往幾句話就能讓你原形畢露。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畢業生會寫上自己擔任學生會幹部,很少看到沒當過的。這就讓人懷疑其真實性。不過也有特例的,我曾經就碰到過這樣一份簡歷,附著一張學生會幹部任職證明,且不說這份證明的含金量有多高,至少學生會的那個印章比你空口一說可信多了。 對於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來說,工作經歷或社會實踐要挑重點的寫,不要鬍子眉毛一起抓,是個事兒就寫上,你覺得重要的要寫在前面,不要沒個主次。而在寫工作經歷的時候,重點要寫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做了哪些事情,在工作經驗的描述中,一定要突出你的業績,特別是用數字說出你工作經驗的含金量。 更多關於簡歷模板、 個人求職簡歷 、個人簡歷模板、免費簡歷模板下載(jianlishe-com)問題請咨詢簡歷舍官網,內附簡歷製作及面試技巧,簡歷範文等相關內容,祝成功。
Ⅵ 如何看待校園跑腿經濟呢
用在實處,創業在需求之上,才能體現校園跑腿的價值!比如零點校園
Ⅶ 如何做好校園經濟,掙學生的錢!
對於您的問題,我的幾抄點建議僅供參考襲.
1.資金定位:准備拿出多少金子幹事情. 而且一定要留後備資金.
2.資源定位:主要是人利資源,怎樣組合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別忘了你是在中國.
3.主導方向:你熟悉的領域,不熟的不要介入. 除非有你信賴的人幫你.
4.商品趨勢:你所經營的商品發展前景/各區域間價格/品種之間的差異/周圍的購買力....
5.聯合:不管是橫向/縱向.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謹慎.
6.眼球:你的和顧客的同樣重要.換位思考.你就會明白顧客的想法了.
具體經營什麼,只有你根據具體情況自己決定了.我想這6點把握好的話,你一定能幹好的.再有,思想一要放開,不是種了老玉米就守著這塊地了,別人都開始搞採摘了,我們也要動起來.真開了張別忘了告大家,讓大家也替你高興!!!
有空再聊,祝願你成功!!!
Ⅷ 校園經濟項目研究ppt怎麼做
一般都有模版,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改一下就好啦
Ⅸ 校園經濟是什麼
校園經濟是面向學生、依託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經濟。其主體是大學生,發展版領域也主要權來自於校園。校園經濟作為一種產業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可否認,校園經濟存在著種種不足和弊端,但只要積極地加以管理和引導,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可以完善學校的一些缺陷,真正的為學生提供實惠,取得學生、學校、主辦方三贏的良好結果。
Ⅹ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成為新媒體網路的競相掘金焦點
幾年來,蓬勃發展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校園經濟,龐大的大學生數量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依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底,中國高校大學生總數高達2500萬,比上一年度增長8%;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高校人數將達到3000萬。按照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2006年底的調查結果,大學生平均每人每年支出達15850元,其中非學費、非食宿消費支出佔50%,達8000元。按照這個數字估計,全國2500萬大學生消費市場總額幾乎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大學生群體有著巨大的現實消費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把目光鎖定這一市場,從服裝到飲料,從電腦到手機,還有MP3等各種數碼產品……大學校園已成為了眾商家的必爭之地。如此龐大的市場,無論是對於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新興產業都是一個商機,那麼企業應該如何找尋商業價值、如何能夠撬動2000億市場、掀起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的「校園經濟」等一系列問題,的確值得人們思考。 在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用戶對內容互動性的需求越來越高,以社區為代表的人際交互需求將成為用戶對互聯網服務更核心的需求。人際互動,不僅能夠深化原創內容的挖掘、開拓互聯網的信息來源,並且更加密切了用戶之間的聯系,由此形成的線上互聯網服務社區化以及新的線下服務模式,將成為各種服務創造新商業模式的關鍵要素。同時,以寬頻為基礎的互聯網服務將獲得高速發展,互聯網服務不僅承載了互聯網本身孵化出的數字產品,以及傳統產品在數字化後的銷售和服務的功能,而且正在成為營銷終端主要的實現方式,從而提供成本更低、方式更靈活的渠道,以及和商家、消費者、廠家之間溝通的解決方案。
從互聯網網民的職業分布來看,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中27%是學生。2500萬大學生是其中的主體。大學生由於上網普及率最高、規模龐大,且最活躍,成為了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體,也是推廣互聯網業務應用的最佳群體。
專家指出,基於互聯網的增值業務是必然的產業方向。以通信、媒體、互聯網產業融合成為了數字新媒體(TMT)產業。互聯網技術和業務發展模式在向寬頻、IPv6、Web2.0/3.0及多媒體方向發展。因此,結合當前的校園經濟發展潛力,以互聯網新媒體為基礎,建立起全國性、具備新一代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的增值服務平台,是完全符合產業趨勢和服務需求的。 校園經濟日益活躍,校園學生群體成為社會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已經成為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同時,校園師生的購買力日益增強。以IT產品為例,電腦普及率是70%,手機普及率為90%。這正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價值客戶群體,也是社會上ASP(服務提供商)及電子商務覬覦的市場。
據賽爾新概念公司CEO匡鵬分析,當前高校師生群體的消費習慣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高校師生人數眾多,相對集中。大學生的上網普及率最高,他們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需求特別強烈。這使得起到溝通作用和具有社區化效應的互聯網服務尤其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歡。第二,高校師生擁有一定的即期購買力。由於大學生已步入獨生子女時代,加上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大為上升。據中國高等教育網大學生消費調查表明,2007年,大學生的月平均消費更是上升到了1071元,是消費者行列里的「新貴」。第三,高校學生群體容易建立品牌的長期效應。正是因為高校學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幾年後,他們都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如果能夠擁有這一人群市場,也就擁有了未來競爭優勢。第四,大學生受購買能力限制。大學生群體受到現有購買能力的限制,因此價格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營銷工具;大學生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購買行為易受廣告影響;注重追求潮流時尚以及重視購買的便利性。
可以說,如果一個企業的品牌能讓學生普遍接受,那麼不僅會佔領現實的校園市場,對企業未來發展也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誰掌握了校園市場,誰就掌握了中國未來的中高端消費市場。 據艾瑞市場調查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底,全國網路廣告經營額達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億元,增長率達48.9%。DCCI預計,200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整體規模(不包含搜索引擎)達76.23億元,較2006年增長53.07%。到2008年,網路廣告市場的營收規模將達到125億元左右,2009年達到170億元。
當前,高校師生市場越來越多受到廠商的關注,廠商們十分願意在高校市場投放廣告、進行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由於高校市場的受眾集中、網路信息到達率高,廣告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在拓展這一細分市場廠商的期望值保持了高度一致。例如作為中國最大的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校園夢網,其業務就是通過向2500萬高校師生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特別是其四大核心業務之一的夢網觀察,就是服務於校園夢網的市場營銷和廣告客戶,通過主動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提高流量的針對性,逐漸實現營銷的個性化,提高營銷服務的效率。夢網觀察向客戶提供實時的觀察,幫助客戶發現、定義和跟蹤學生群體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將學生群體需要的產品和信息傳達到需要這些信息和產品的客戶手中,有效提高了廣告和市場宣傳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其實,新媒體網路校園平台的目標廣告主可以是IT、數碼產品、通信服務、快速消費品、時尚、食品飲料、培訓、體育健身類、汽車房產企業以及金融業等等。專家舉例表明,以IT及數碼行業市場為例,高校大學生對IT及數碼產品的消費能力很高。在高校的2500萬大學生中,有50%的學生新購置了電腦,如果按照每台電腦4000元的平均每人消費標准,那麼就產生了大約500億元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而像Mp3、MP4、數碼相機等,在高校2500萬大學生中,除了少數貧困學生人均一台來計算,按綜合600元標准,這也會產生45億元的消費市場。再以通訊行業高校市場為例,高校2500萬學生的90%擁有手機,以1000元/人為標准,高校大學生市場就有225億元的消費市場,而通話費按每人每月50元為標准,每年將有135億的消費市場。
大學生,在社會上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他們有形或者無形中影響著周邊的消費者,是新時尚和新品牌的傳播者。畢業後,他們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是未來市場的主力消費群。在校期間,大學生形成的消費觀、品牌觀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人生。今天的大學生是中國明天的希望。「校園經濟」的背後不僅承載了中國的未來,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和助推器。
校園經濟如何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
「如何將校園經濟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校園經濟作為學校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陣地,已經被教育工作者所認識。無數實踐證明,只有抓好校園經濟這個既能創收,又能育人的陣地,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腳踏實地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