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原經濟區范圍包括哪5個省、30個市和2縣
中原經濟區抄的范圍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東南部,共28個省轄市。
河南省:鄭州,洛陽,商丘,安陽,南陽,開封,平頂山,許昌,焦作,新鄉,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周口,信陽,駐馬店,濟源
河北省:邯鄲、邢台
山東省:菏澤、聊城
山西省:運城、晉城、長治
安徽省:亳州、淮北、阜陽
中原經濟區的核心:鄭州,開封
中原經濟區的重要聯絡點:邯鄲,安陽,徐州,襄樊,焦作
中原經濟區網路支點城市:洛陽,安陽,商丘,南陽,焦作
Ⅱ 我大東平加入中原經濟區了你們有什麼要問的沒
中國高速鐵路近中期規劃五縱六橫七連線中的②開河線:開封東-菏澤-東平-濟南西-濱州-東營北-河口。也即將開工建設
Ⅲ 中原經濟區的規劃是什麼怎樣落實
鄭州有條件、有能力提升為副省級城市。鄭州優勢突出。按照副省級城市必須為市區人口百萬以上特大城市或國務院批準的18個較大市之一或經濟強省省會的條件,中部地區具備升格為副省級城市資格的有鄭州、洛陽、長沙、太原、合肥和南昌。
鄭州經濟實力超過很多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魏後凱建議將目前鄭州所轄的縣(市),如中牟、滎陽、新鄭、新密和登封調整為市轄區;鞏義為全國百強縣(市)和省直管縣的試點單位,可暫不改區,作為單列市,這樣開封市和鞏義市構成大鄭州都市區的東西兩翼,形成「一體兩翼」的格局。
實現「五統籌」,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授周紹朋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突顯出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所以,鄭州在建設中除了必須有體制、機制保證和技術支撐(解決要轉變和有能力轉變問題),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戰略轉型和結構調整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未來十年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空間在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擴大三大需求中的消費需求)。
而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就必須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必須實現五統籌: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發展農村服務業和鄉鎮企業);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統籌城鄉勞動就業(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戶籍制度改革)。
以8大行業物流為對象構建「內陸無水港」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會長毛漢英建議,鄭州要加快現代物流業和物流集聚區建設。
具體是以綜合交通樞紐為基礎,以糧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車、食品、農資和郵政等8大行業物流為對象,著力打造物流配送、倉儲運輸和公共物流信息三大平台,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1小時配送物流圈、6小時分撥及終端配送物流圈、24小時干線區域分撥與中心城市終端配送物流圈、72小時國際終端配送物流圈。
高標准、高起點建設中原國際物流園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國家干線公路物流港及空港物流園區,建成輻射國內外的「內陸無水港」。
【鄭州試水】
鄭州新區嘗試走復合型城市的道路
魏後凱等專家學者的見解與鄭州市副市長張建慧的鄭州大都市構想不謀而合。魏後凱說:「越來越多的例子證明,走復合型城市發展之路,是知識創新城市中,探索城市轉型的一條有效路徑。」
不約而同,他們都把轉型的突圍點,定格在了省會東部廣袤的土地——鄭州新區。
鄭州新區 1840平方公里,涵蓋中州大道以東,黃河以南至鄭州國際機場,開封市汴西新區以西。具體分為: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中牟產業功能區、中牟縣。
「復合型城市是一種產業協調、功能融合、城鄉統籌、生態平衡的新型城市形態。」張建慧說,「復合」的概念元素包括:產業復合,即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帶動各產業分工協作、有效互動、共同發展;功能復合:生產、生活、生態等多種功能有機結合、自我完善;城鄉復合:即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共同繁榮,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復合,即建設河渠、綠地、林網、道路等各種自然生態要素的有機循環網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Ⅳ 東平旅遊的發展前景如何
東平最近景區開發的很好。也很美麗。最近要在東平建中國第二熱電廠,發展的前進我相信會很好
Ⅳ 中原經濟區的未來前景怎麼樣江蘇也是毗鄰河南的為什麼沒被提到蘇西北地區也是農業為主啊!
中原復經濟區是指以河南省為主體制,包含山東、安徽、河北、山西等省部分地區的綜合性經濟區。中原經濟區作為國家層面重點開發區域,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橫軸和京廣通道縱軸的交會處,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是沿海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三大經濟區之後,由豫魯皖冀晉等5省30市3縣(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該區域定位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區域性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部地區人口和經濟密集區,使之成為支撐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板塊。
Ⅵ 請對中原經濟區的發展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
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理位置重要,糧食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區域面積28.9萬平方公里,2011年末總人口1.79億,地區生產總值4.2萬億元,分別佔全國的3%、13.3%和9%。
中原經濟區地處我國中心地帶,是全國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以來,中原經濟區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具有在高起點上加快發展的優勢和機遇。
交通區位重要。地處我國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是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和京廣通道的交匯區域。2011年末區內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6965公里、8323公里,佔全國的7%和9.8%,運營民用機場達到7個,在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網路中具有重要的樞紐地位。
糧食優勢突出。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主產區。糧食產量超過1億噸,佔全國的18%以上,其中小麥產量5400萬噸,接近全國的50%;棉花、油料、畜禽產量分別佔全國的18.4%、20.5%、14.8%,特色農林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產業基礎較好。礦產資源豐富,煤、鋁、鉬、金、天然鹼等儲量較大,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工業門類齊全,裝備、有色、食品產業優勢突出,電子信息、汽車、輕工等產業規模迅速壯大,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
市場潛力巨大。城鎮化率達到40.6%,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投資和消費需求空間廣闊,市場優勢日益顯現。人口總量大,勞動力素質不斷提升,是全國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全方位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底蘊深厚。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悠久,擁有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形成了兼容並蓄、剛柔相濟、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Ⅶ 山東東平縣經濟發展怎麼樣
9月3日-4日,東平縣在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核心示範區鄉鎮——沙河站和接山分別召開了項目實施工作部署會議,標志著全縣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的正式啟動。沙河站鎮、接山鄉黨委書記、分工鄉鎮長,縣農業局、財政局、農機局分管領導,農業局和兩鄉鎮包村工作人員以及17個項目村兩委成員、村民小組長參加了會議。縣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允柱主持會議,縣政府特邀顧問張文清到會並代表縣委、縣政府講話。會上,縣農業局專家組成員就全縣現代農業糧食產業項目建設內容和標准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說明。今年,省財政在中央資金中安排1.2億元,並整合相當規模的有關項目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入,支持小麥、玉米產業發展。通過嚴格的篩選,確定在全省30個縣(市、區)實施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糧食產業項目,每個縣(市、區)安排專項資金400萬元,我縣被列為省重點支持的30個縣(市)之一。我縣依據現代農業項目實施區域選擇條件,以鄉鎮為單位,按照2005年—2007年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人均佔有量三年平均數等量化指標,並與農業科技入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相結合,採取綜合評分法,確定在接山、沙河站、州城、彭集、東平鎮、大羊、梯門、新湖8個鄉鎮劃定項目區,實施面積為30萬畝。同時,在接山、沙河站兩個鄉鎮各建立核心示範區1萬畝。通過項目實施,在項目區實現田間水利工程、配方施肥、良種補貼、技術服務、科技培訓、植保服務體系、產業化經營等七項措施的全覆蓋;在核心示範區內增加深耕改土、玉米秸稈還田、增施商品有機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高產創建措施。會議認為,近年來,我縣先後承擔實施了諸多的農業項目,在支持我縣農業生產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農業科技入戶項目採取「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推廣了優良品種和夏玉米直播、小麥氮肥後移、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實用技術,科技示範戶增產增效十分明顯,也幅射帶動了周邊農戶。因此,我縣實施現代農業糧食產項目,具有良好的基礎。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對於吸納聚合更多的資金用於現代農業和糧食產業發展,從根本上提高我縣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竟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糧食安全,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都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會議指出,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專項的總體要求,從打基礎、增後勁、重長遠和構建糧食產業化經營體系的角度,糧食產業項目重點實施好四個方面的建設內容。一是農田基礎生產條件建設。要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資金對核心示範區水利設施和灌溉末級渠系進行修復和完善。重點推進項目區深耕改土和秸稈還田,努力使項目區小麥秸稈還田比例達到100%,玉米秸稈還田比例達到30%以上;核心示範區小麥、玉米秸稈還田比例均達到100%。項目區內全部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核心示範區內開展增施商品有機肥示範。二是技術研發和集成推廣。要充分借鑒和利用我縣農業科技入戶的有效模式,加強技術指導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同時,對農業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及項目區農戶,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培訓。通過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把技術推廣、生產服務、科技培訓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三是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以及信息化服務建設等,健全縣鄉農技推廣機構、完善縣、鄉、村三級科技推廣網路,以及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能力等。四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培植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糧食產銷銜接活動,促進農產品產銷結合。會議強調,實施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糧食產業項目,時間緊、任務重、要求標准高、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項目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履行職責、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對待,加強領導、科學運籌、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集中力量,確保高質量、高標准地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要加強輿論引導和宣傳,營造聲勢,讓項目區群眾盡快了解項目來源、建設內容,以及項目建設的意義,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通過努力,盡快發揮項目的最大效益,為促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會上,沙河站鎮黨委書記牛之春、接山鄉黨委書記張立國分別進行了表態發言。他們表示,決不辜負上級領導和單位對本鄉鎮的信任和支持,一定嚴格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糧食產業項目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主要建設內容,竭盡全力做實做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給各級交一份滿意的答卷。會議還對縣、鄉包村工作人員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要堅持原則、把握標准,嚴格按上級要求去辦。二是要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切實指導好項目的實施。三是要俯下身子,貼近群眾,真心實意為農民群眾搞好服務。四是要吃苦耐勞,扎實工作,樹立農業幹部的良好形象。(平縣農業局)
Ⅷ 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優勢
說含蓄點,我覺得有待商榷。說直接點我很不看好。我們的危機是什麼危機回?製造業的危機,我答們要轉型,轉的是什麼型?製造業。所謂的中原經濟區說直接點就是用廉價勞動力,和地方性優惠政策來吸引發達地區舉步維艱的企業。這些企業大都是「兩高一資」或者是製造業。我個人覺得區位優勢應該立足於長足的發展。然而中國現在的政治,決定官員必須看到眼前的業績,這才是最實在的 。企業 要想解決生存的危機,發展的危機,靠什麼?技術,科技!用很簡單的經濟學觀點來說就是讓自己的單位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東部成本高了,往中部走,中部高了往西部走,西部高了是不是要去非洲?到底是轉型海是轉地??
Ⅸ 你覺得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前景如何
很多條件因素限制,比不上南方,前景是好的,但是要等幾十年還不知道呢。發展很慢的
Ⅹ 東平縣為什麼發展快
歸功於政府,政府大力發展和建設城鎮化,生活的幾千年的老百姓的帶院房子版不再流權行,並非是老百姓不喜歡住那樣的,而是因為政府不批地,統統將老百姓趕到大樓上,這不就是你看到的大樓很多嗎。也許補償百姓8萬塊錢的佔地補償,但回頭需要百姓交幾十萬的買房首付。轉來轉去,政府功績很豐富,高樓大廈林立,小區成熟,城鎮化速度加快。可是這並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的。高房價居高不下,百姓生活疾苦。所以當你看到到處是高樓時,並不代表著這里發展快,甚至可能是百姓更窮。我愛祖國,與黨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