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

發布時間:2021-01-03 20:25:41

Ⅰ 國家出台什麼政策落實發展實體經濟

會議來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自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2 0條政策措施,全力扶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加快發展。一要抓好宣傳落實。進一步加大面向企業的宣傳力度,把各種扶持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到位。相關責任單位要抓好工作落實,強化業務支持,真正讓政策措施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基層,促進企業發展。二要強化行政服務。持續優化機關工作作風,切實規范行政審批事項,除了法定事項外,對不該收的費堅決不收,不允許變相間接向企業收取費用。進一步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實施協調會審批辦法,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三要做好政策評估。對20條政策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廣泛聽取企業和基層意見建議並做好情況反饋,定期進行評估和分析,及時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做好補充和完善,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回答題。小題1:我國強


小題來1:B
小題2:C

Ⅲ 如何理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當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有哪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主要任務包括以下: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措施。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既有供給問題也有需求問題,既有結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但供給側和結構性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給結構失衡,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質量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資源配置存在「脫實向虛」現象,影響了發展基礎的鞏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一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三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發展成就顯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實力還不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還不適應。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一是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是倡導創新文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四是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已連續十幾年獲得豐收,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2萬億斤,農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三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渠道。四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五是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逐步縮小差距。一是協調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二是協調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地區開放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是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四是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要害在創新,關鍵靠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決破除制約發展活力和動力的體制機制障礙。一是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三是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性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消費、投資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條件。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一是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二是拓展對外貿易,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優化進出口結構。三是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四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路。
應答時間:2020-1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自查報告.在線等、、、、、、、

建議看一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17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3〕87號)。對照這些文件政策開展自查。

Ⅳ 如何加大放貸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截至7月末,我行各項貸款余額44.46億元(含貼現7.77億元),比年初增加4.41億元,增長11.02%,市場份額保持在全市金融機構前三位。

——一般貸款投放創新高。截至7月末,我行累計發放一般貸款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億元;一般貸款余額36.7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完成央行合意貸款增量全年計劃指標額度的99%,較計劃進度多投放1.02億元。

——加大票據融資力度。截至7月末,累計簽發銀行承兌匯票3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7億元,累計貼現3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億元;承兌匯票余額31.8億元,比年初增加13.8億元,票據業務保持全市金融機構市場份額第一;同時,為支持區域內實體經濟,嚴格執行央行信貸調控政策,我行不斷加大票據的轉出力度,騰出信貸規模,累計轉貼現賣出22.3億元。

——調整信貸期限結構,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主動調整短期、中長期貸款比例,增加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滿足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需求。截至7月末,我行短期貸款余額25.55億元,佔比57.47%,比年初增加6.38億元,中長期貸款11.14億元,佔比25.06%,比年初減少1.43億元。

——積極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圍繞「兩化互動」和「五個自貢建設」,力促地方經濟發展。不斷加大對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富順晨光工業園區、榮縣郝家壩工業園區、沿灘工業園區、自流井工業集中區、貢井工業集中區、大安工業集中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和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累計向省、市重點項目授信6.22億元,涉及機械、化工、商貿、城市基礎設施、園區基礎設施、衛生、教育、旅遊等18個項目,向園區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近25億元。

——著力支持中小企業和「三農」發展。截至7月末,我行新增90戶小微型企業貸款客戶,小微企業授信戶數(含個人經營性貸款)1621戶,較年初增加278戶,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含貼現)246844.36萬元,佔全部貸款的55.52%,較年初增加63841.26萬元,增長34.89%,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增速23.87個百分點,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含貼現)增速不低於全部各項貸款增速。截至7月末,涉農貸款余額110770.5萬元,佔全部貸款總額的24.91%。其中: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11570萬元,農村中小企業貸款余額95015.5萬元,涉農不良貸款余額220.5萬元,不良率0.2%。近年來我行涉農貸款逐年遞增,執行力強,效果良好。

Ⅵ 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及影響

①錯誤,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於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但並不一定引起產版品結構優化;
②正確,權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費有利於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負擔減輕,活力增強;
③錯誤,大力發展股權融資會增加企業資產負債率、增加企業還債壓力;
④正確,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對企業應該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產品附加值,增加企業利潤;
故答案為D

Ⅶ 誰有《濰坊市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啊

濰坊市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振發展信心,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下放「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事項。及時掌握並反映企業訴求,與國務院、省政府行政審批事項壓減工作相銜接,年內再依法取消下放一批企業發展最急需、「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事項。對法律法規規定市縣均可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原則上下放縣級辦理。進一步清理壓減審批要件和審批環節,全面推進政府權力「瘦身」,為企業減負,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牽頭單位:市編辦;配合單位:市法制辦、市政務服務辦等市直有關部門)

字數太多,給你個鏈接關於轉發《濰坊市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http://xxgk.anqiu.gov.cn/html/site_gov/articles/201606/8215.html

Ⅷ 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展望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新的風險在不斷積累。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很突出,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如何在低迷的世界經濟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認為,目前經濟全球化的高漲時期告一段落,全球經濟可能進入相對低迷期,經濟結構調整將是各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調。當前我國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好時機。各級政府要轉變過度依賴出口和粗放投資的發展模式,使經濟加快回到自主增長的軌道。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說,2012年特別是上半年,出口形勢將比較嚴峻。從國際看,美國主權債務負擔沉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擴散,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增勢放緩。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面臨著發展中國家要素成本低的挑戰。「根據面臨的嚴峻形勢,初步確定今年的外貿進出口預期目標為增長10%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樊綱則認為,要在動盪的世界經濟中看到積極因素,美國自我修復能力比較強,歐洲也不會出現負增長,只要兩大經濟體沒有出現真正的衰退,我國出口不會受到嚴重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部長隆國強說,「從外需角度來看,2012年並不會比2011年更差。歐盟經濟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但美國經濟可能會比上一年略好,日本會明顯改善。整體來看,明年外需增速會有所回落,但回落程度有限。」
深化改革——
要堅持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
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採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表示,當前銀行利率實際上是負利率,負利率影響儲戶情緒,更會使社會資金躁動,形成以錢炒錢的情況。中國的股市監管不到位、投機性太強,「希望對股市的監管在新的一年要有突破,也希望上市公司行為更規范一些,真正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銀行的出路在於改革,通過競爭、利率市場化來解決問題,一方面能夠給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支持,一方面能使百姓拿到合理利息。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建議中央銀行在制定基準利率時適當縮小存貸利差,「一般來說,銀行資本利潤率可能高於社會資本利潤率。但是,也要使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投資收益率差距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要擴大銀行業務范圍,從其他方面獲得更好、更合理的收入。
「提高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水平,不是說我們國家虛擬經濟發展過頭了,而是為了吸收美國、歐洲等國家虛擬經濟泡沫化造成金融危機的教訓,要堅持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 戴相龍說。
樊綱認為,實體經濟面臨很多困難,這不僅要看到虛擬經濟部門、金融行業的問題,更要反思政府的問題,比如企業的稅費負擔是不是太重了。今後應逐步推動結構性減稅,促使實體經濟重新煥發生機。
擴大內需——
當前一定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2012年,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說,「穩」就是要穩宏觀政策、穩經濟發展、穩物價水平、穩社會大局,「進」就是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只有穩,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社會矛盾;只有進,才能有效實現社會進步和發展。
對今年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經過模型分析,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保持8.5%左右的增長速度。「增長速度放慢不一定是壞事。」盧中原說,三大需求的關系更加協調,需求結構才會得到調整,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實惠,增長就能具有更大包容性,增長成果更加公平地被全體人民分享。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認為,經濟增長要從以投資拉動為主轉變為民間消費為主,必須有一個過渡,否則中國經濟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擴大內需,當前一定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要盡可能讓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轉為中等收入家庭。要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後顧之憂,實現城鄉社會保障的一體化。」同時,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保持社會流動渠道暢通,避免階層固化。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今年房地產增速肯定要回落。有人說為穩增長,要放開房地產調控政策,我不贊成。」去年新開工1000萬套保障房,今年再新開工700萬套,房地產對穩增長的支撐能力不會太差,沒有必要放鬆調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應該在堅持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時,增加對合理供給的支持力度,對保障房和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的建設,包括土地供應、資金供應給予更大政策支持,讓新開工住宅的增長速度更加平穩。

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