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2. 2020年疫情期間可以發朋友圈說說有什麼
人生來來往往,陪抄伴日襲久天長。帶著愛和希望,靜待疫情退散。待到河清海晏,相逢國泰民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當有一天我們回首往事時,我們會記住我們的人生中曾兩次與嚴重疫情相遇的經歷,那經歷中勵志的、感動的部分會讓我們感悟人生只有經歷過的才是真實的。
四季輪回不止,人生,一路走過,滿身傷痕又有何妨?凜冽的寒風,肆虐的疫情,轉眼間,隔離十日有餘。人生,總要承擔許多壓力,踏破黎明前的黑暗,才能擁抱朝陽,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2020年2月28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地區及全球風險級別均提升為最高級別「非常高」,與中國一致,此前地區及全球風險級別為「高」。
3. 請敘述個人有哪些特質,因疫情後新經濟
初夏,雅安的地攤經濟與天氣一起日漸升溫。
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們,因擺攤聚在一起。促就業、穩經濟的地攤經濟為城市增添了一份接地氣的市井溫度。
擺攤收入成家裡主要經濟來源
6月11日清晨。
市區西門南路,一塊藍色隔板裝飾的早點攤,整齊地擺在路邊。攤主楊德超戴著口罩,先把餐車的角角落落擦個干凈,再嫻熟地拿出熱乎乎的粽子和雞蛋。來往路人停下腳步,駐足在他的早點攤前。
「來一份粽子,加一個雞蛋。」熱氣騰騰的早點,充滿熱情的招呼聲,小攤前人來人往。上午10時許,銷售一空的餐車前,45歲的楊德超正在清點當天的收入。「今天賣了兩百多元。」他開心地說,「現在擺攤賺錢,成了家裡主要經濟來源。」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三百元,比過去四處『打游擊』的日子好多了。」在楊德超看來,政府規范服務攤點經營,既給商販們留了出路,又滿足了市民的需求。「有政府為我們出主意、想辦法,我們有底氣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擺攤讓她再就業
10日,晚8時30分,市區沿江中路。
劉雲的小攤又迎來了顧客。「媽媽,我喜歡這個玩具……」市民羅青青帶著女兒,在4米長的攤位上,看到了很多喜歡的玩具。
年輕的劉雲原本在一家影院打工,受疫情影響,她只能被迫下崗,日子捉襟見肘。
於是她選擇擺攤。
地攤生意,雖然每天掙錢不多,但給了劉雲下崗再就業的機會,讓她在這個城市找到了新的工作。
「這是第7天出來擺攤,生意還是不錯!」當晚,劉雲滿心歡喜地清點賬目,准備收攤。
面對「地攤經濟」的熱潮,劉雲也有自己的看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擺地攤也是如此,必須潛下心來,肯吃苦,才能收獲屬於自己的成功。」
「天上從不掉餡餅,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才會更踏實可靠。」當晚,劉雲在朋友圈寫下這段話。
為了生活再次擺攤
「冰粉、涼粉好吃不貴。」12日下午4點,坐在小三輪車旁,周全有努力招呼著過往行人,他明顯感到今年的生意不太好做。
早上做了一桶冰粉,到現在只賣了10碗。下午兩點多出門,一天下來他已經移動了多個點位出攤,傍晚6點市區沿江中路是他的最後一個出攤點。
今年39歲的周全有來自漢源,前年來雨城區,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購置了一輛小型三輪貨車,做起了流動商販。「賣過花、賣過菜,好處是門檻低、好出手。」周全有感嘆。
今年4月,家裡兩個多月沒收入,周全有實在宅不住了,再次出攤。但意外的是,他發現沒人趕他了。「現在可以擺攤了。」從同行處確定了這個消息,周全有專門在網上買了個塑料凳。
「過去出攤,一天也不敢坐下來休息。無論攤位擺在哪裡,都要做好隨時離開的准備。現在有了政策支持,心裡踏實了。」
作為家中的頂樑柱,周全有認為,擺地攤是無奈之舉,但肩膀上是家庭,車輪下是生存。
擺地攤可以增強溝通能力
「生活不需要面子,想擺攤就得放下面子。」在一家國企上班的宋錫做甜點是一把好手,周末擺攤是她的新副業。
當日下午5點,第一次出攤的宋錫做好出攤前的准備工作,麻利地「安營紮寨」後,便開始忙活了。
「5元一個水晶粽,買一送一,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宋錫賣力地吆喝,不一會兒,她的攤點便吸引了來來往往的路人。
然而,第一次出攤的宋錫成績並不理想。「從下午6點到晚上9點,共收入25元。賣了5個粽子,成績很『慘烈』,完全不是想像中美好的樣子。」宋錫說,選擇擺地攤,主要是想鍛煉自己的口才和銷售能力,已經做好了賺不到錢的准備。
「通過這份工作來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提升綜合能力,上班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游刃有餘。「宋錫說。
4. 疫情導致全球的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自從全國都出現了新冠疫情之後,全球四面八方都搜集口罩,紛紛送往我國,幫助我們共同抗疫。但是現在疫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和一些各個領域的的相關發展。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門,沒有辦法營業,還有一些企業因為扛不住這次疫情而宣布破產或者倒閉。
因為疫情影響的原因,企業不得不進行關門,或者是有一些企業破產。這對於一些求職人員來說是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因為這次的一群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一定的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去生活,照顧自己和家人。
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是十分不容樂觀的,幾個主要的發達國家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因為疫情的防護措施等人們很少去公共場所進行大規模的聚集,這樣也給很多的一些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因此也會使得全球迎來經濟危機的風險。因為疫情的原因,數字經濟將會突飛猛進,新生的電商企業將會開啟高速發展並造成全球覆蓋的模式。也會使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相應的態度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自己的風險意識也會加強很多。在全球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家都開始生產口罩,這是一個巨大的調整轉變過程。
5. 最適合在疫情期間發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一、最適合在疫情期間發朋友圈的句子有:
1、東西雖然丟了,就算它再珍貴又有何版防,畢竟咱人是好權好的,懂嗎?這叫"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希望這件事情不會再影響到你的心情。
2、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如只看消極的一面,心情自然會低落、郁悶。讓自己換個角度,從積極的一面看待問題吧,那樣會讓你走出心情低谷的。
3、趕快讓自己樂觀快活起來吧,只要你的心理一改變,身體、精神也會隨之變化。那樣你會得到一種永遠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會使你健康而充滿活力!
4、雖然分手了,但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刻,我承認腦子里想的都是你。我也不想我們再和好了,我只想你平安就好。
6.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但是對中國的百姓影響很大沒有收入,沒有來源,就只能幹靠!
7. 全球性的疫情是否影響到了大部分人的經濟收入水平
是的,嚴重影響大多數人的經濟收入水平。
二零二零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了我們人們,它首先在武漢爆發,然後迅速擴散開來,最終影響到全世界。目前,全球確診感染人數已經幾乎接近三千萬人次,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二十萬人,對於人類來說,可謂是一種巨大的災難。這場疫情的爆發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經濟損失嚴重。
三、服務業的經營慘淡
如今,雖然部分地區的疫情已經過去,部分服務業已經准備開始恢復營業。但是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還是不會像往常一樣經常外出,這也導致服務業的經營十分慘淡,公司的盈利狀態也在不斷下滑,人們的工資也會隨著降低。
由於這場疫情的影響,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早日過去,重新恢復昔日的經濟。
8. 疫情過後對經濟有影響嗎
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這些國家疫情加劇將在短期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地區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從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賴來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工業原料出口占該部門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16%、19%和20%,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占各產業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為39%、43%、37%和18%,對日本、韓國分別為17%、12%、12%和10%,合計分別為56%、55%、49%和28%。
在高端製造業中,電子產業、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最終產品產值中,進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19%、17%和18%,其中,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占元部件進口增加值的比重為23%、25%、28%和39%,從日本和韓國進口比重為29%、21%、19%和18%,合計52%、46%、47%和57%。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給,導致「斷供」風險極大,直接沖擊我國工業生產,其中,高端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趙忠秀,楊軍,2020)
9. 這次疫情會不會對國家的經濟產生一點不好的影響
答案是肯定會。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對外貿易和國內生產,經濟都會受阻。對國內經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