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姚前路中段屬於城鎮嗎
屬於姚哥庄
② 我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 想在濰坊高密買房子 能用住房公積金嗎
不能,只能在青島市使用
③ 從高密怎麼去濱海經濟開發區方便快捷
你說的濱海經濟開發區是指濰坊的吧?從高密做6路到濟青高速下。在高速公路路北上攔截下午14時至16:30分大概時間段的青島至濱海過路汽車就到了。比較好是坐汽車或火車到濰坊去小商品城做濰坊到濱海的汽車二十分鍾流水發車。
④ 高密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高密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版圖面積36平方公里,轄專屬38個居委會,5.57萬人口。自建區以來,先後投資5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硬化十縱十橫二十條道路248萬平方米,鋪架設水、電、通訊、電視等各類管線87.8萬米,形成了連接濟南、濰坊、青島、煙台、日照等城市的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多次獲得山東省「先進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科學發展園區」等榮譽稱號,並被評為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
⑤ 高密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狀況
高密經濟開發區不斷加快向高新技術開發區轉型步伐,努力實現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資源依賴向科技依託、生產製造向設計創造、工業經濟為主向服務業為主、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這五個方向轉變,盡快達到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高層次人才、高品質人居環境、高效能管理、高速度發展這六個目標,爭取實現一年推進、兩年見效、三年實現省級一流高新區的目標。2009年,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11.8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8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4家,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18.93億元,經濟社會事業呈現出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高密經濟開發區 1996年1月,成立高密市朝陽街道辦事處,與開發區管委會合署辦公,區街合一。 轄38個居委會,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5.2萬。2002年,區內企業實現產值34億元, 工業增加值7.3億元,出口14122萬美元,稅收收入2189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31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3760元。 開發區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由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制定了《高密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方案》。區內共規劃了輕工紡織、機電建材、食品加工、綜合工業、化工產業、科技金融、文化娛樂等十幾個功能分區。區內共硬化道路35萬平方米,挖砌排水溝6.5萬米,鋪(架) 設各類管(道)線14.8萬米。基礎設施累計投資2.8億元, 規劃區內基本實現了供水、排水、供電、供熱、通訊、道路和土地「六通一平」 。共引進項目182個,總投資42億元,其中外商投資項目32個, 合同外資額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00萬美元。區內出口企業達到60多家,安排勞動就業2.6萬人。開發區初步形成了化纖、紡織、巾被、木器、服裝、製鞋等六大主導產業。產品暢銷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2年,高密經濟開發區先後被評為全省先進經濟開發區、2002年度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被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表彰為文明單位、外向型工業加工區先進單位等。 經濟開發區建區以來,累計批准進區項目595個,總投資462億元,形成了機械製造、化工、紡織服裝、鞋業、木業等主導產業。
我區精心打造了北部的苓芝高新技術產業園和南部鞋業、機械製造基地。苓芝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面積8平方公里,分A、B兩區,A區佔地3.8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8800萬元,今年投資3000萬元完善A區的道路、供排水管道、供電管網、綠化、美化等配套設施,使園區內形成了五縱五橫。目前,已有高密宏寶金來手套有限公司、山東永和精密金屬有限公司、山東邦泰散熱器有限公司、山東惠影科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台灣LED節能燈、高密富源勞保手套廠等項目落戶A區。
2010年,區內的創業中心也將啟動招商。創業中心投資9000萬元,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重點吸引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的科研機構入駐,以推動企業產品的上檔升級和開發區向高新區轉型。
目前,全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9家,已有40多家企業建立了科研中心,企業擁有專利141項,年高新技術產值達60億元。 開工建設了經濟開發區中學、銀鷹文昌中學、高密市計生服務中心、托老養老中心等項目,極大地完善、提升了公共服務功能;以構建「和諧計生」為追求,不斷擴大宣傳影響,強化優質服務,完善服務陣地,優化計生隊伍,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多次為國家、省、濰坊市召開相關會議提供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