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共和黨輸了眾議院,對美國經濟有什麼樣的影響
《洛杉磯時報》此前曾分析稱,若是民主黨贏得眾議院、共和黨保住參議院,那麼未來兩年內國會可能都無法通過主要的新法。此外,兩黨分別控制國會兩院,若是在如撥款等事項上無法達成一致,可能會導致政府關閉,建邊境牆、廢除奧巴馬醫改等或許也將難以實現。
但更受關注的是,特朗普是否會因此遭遇彈劾。通俄門、性丑聞、逃稅門等負面消息層出不窮,這讓不少人對特朗普的仕途產生擔憂。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立鵬認為,通俄門還要看眾議院的態度,目前彈劾可能性不大。而中期選舉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內政方面,在財政方面對特朗普推動二次稅改造成掣肘,而在移民方面也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回調特朗普的右轉傾向。
但從整體上來看,這場失利或許並不會對特朗普造成太大影響。孫立鵬認為,在經濟方面,特朗普的政策應該還會繼續推行,基建計劃正在進行,今年5月特朗普又簽署了《經濟增長、放鬆監管與消費者保護法》,而從2016年大選時的情況看,共和黨的優勢本就不大,如今的變化更多算得上是微調,也在意料之中,整體呈現可控趨勢。至於二次稅改,也不排除特朗普會在其他方面對民主黨進行妥協以推進這項政策。
分歧難彌合,如今的結果雖不如意,但事實上,執政近兩年,特朗普的成績並不差。多個國際機構認為,美國經濟表現是2008年以來最好的,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達到2.3%,明顯高於2016年的1.5%,今年預計增幅會達到2.9%。特朗普還迎來了美股最長牛市,盡管不少人認為他的貢獻只有8%。雖然千夫所指,但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面,特朗普卻毫不手軟。盡管高舉貿易保護注意大旗,但特朗普已相繼讓韓國、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讓步。如今眾議院落到了民主黨手裡,一定程度的掣肘是可以預料到的。
特朗普懂得怎樣在失敗時將損失降到最低。在選舉結果尚未正式揭曉時,特朗普便已致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向其表示祝賀,同時他也提到:希望同民主黨人合作。然而佩洛西則強調,民主黨在全民醫保等問題上同共和黨仍有不同主張。
兩黨的對立可見一斑。事實上,在中期選舉以前,兩黨選民的分歧也越來越明顯。皮尤研究中心10月一項民調針對中期選舉設計了18個選民關心的問題,結果多數民主黨選民認為其中13個是「非常大的問題」,但多數共和黨選民只認為其中5個是「非常大的問題」。
「特朗普的核心目標就是保住基本盤」,孫立鵬稱。他認為,特朗普雖然在醫改方面折戟,但在移民、拉回奧巴馬時期的自由政策、稅改、基建、放鬆金融及能源監管等方面,以及為了鞏固美國利益而在伊核、朝核、敘利亞問題等方面的做法是有一定成效的。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特朗普沒有彌合美國社會的分歧,反而加劇了族群、兩黨以及建制派和反建制派的對立。
⑵ 特朗普經濟學的核心是什麼
我覺得,特朗普的經濟學核心大概其實可以分成三點來說的
分類了一下,三點中的排頭就是:如果把國際貿易比作牆,那麼這個牆很有可能被建立起來:
在我看來,特朗普特別容易做的事就是先建築起來貿易的牆,而不是美國墨西哥邊界的牆。美國為全球經濟的老大,他的思維影響就很大,特別就是經濟學的理解。美國與中國、歐盟、俄羅斯、墨西哥的國際關系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然後還可以影響到日、韓的關系,特朗普反對TPP,主張提高關稅的牆,而對共和國也可能出現不同的效果,對於油價影響巨大,全球產業、經貿關系恐進入調整期,提高關稅等貿易壁壘的緊縮政策帶領全球經濟步入衰退。
⑶ 特朗普上任後推行「美國優先」的戰略,對美國經濟有實際幫助嗎
川普上任實行的「美國優先」戰略雖然對美國的經濟能帶來利益,但也只是短暫的,從長久看來,此戰略弊大於利。自從川普上台後,整個世界的國家都被美國攪得不得安寧,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對於川普的決定有怨念。
所以美國如果一直奉行美國優先的戰略,那麼遲早有一天美國要完。
⑷ 特朗普減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這么理解吧。 1、不是說減稅,就能把美 國所有問題都能解決了。 2、很多事情,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把問題解決掉。所以說,但但依靠減稅,預料美 國經濟怎麼樣,真不太好說的。
⑸ 特朗普移民政策對美國經濟有何影響
傳統政治經濟學著作解釋
1.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2.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3.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⑹ 為什麼說特朗普不懂美國經濟
正所謂「一沉百踩」,特朗普現在在輿論上被美國主流媒體針對,而且其施政方針與以往奧巴馬甚至是喬治布希不同,所以有輿論認為其不懂美國經濟,諸如退出TPP,反全球化,甚至是退出巴黎協定等也被批評影響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發展。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根據媒體報道,特朗普破產過幾次,但是依然能夠從破產中走出來並且重新建立事業,有人說他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財產估計有30億美元左右,在紐約甚至有川普大廈,這樣一個可以幾次破產又幾次重新站起來的人,應該是懂經濟的。再者說從2000年以後,柯林頓時期以後,美國可以說得上是年年舉債,將國庫揮發的所剩無幾,甚至國債超過美國一年全年GDP,有城市宣告破產,華爾街老出事,如08金融海嘯等引發出美國一般人與資本家之間矛盾日益尖銳,這幾年反映這種矛盾的電影不少如《華爾街之狼》、《佔領華爾街》等等,諷刺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甚至有人說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很差,所以與其說特朗普不懂經濟,那麼他的前任可能壓力也就是不是比較大了呢?
至少特朗普上任以後,通過行政等手段,成功迫使如珍寶空調等企業回遷甚至留在美國,增加就業機會,減少貿易逆差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鑒於其任期還沒完,很難給出一個最後的答案。
⑺ 特朗普來了,對全球經濟會帶來哪些影響
第一,全球經濟增長可能下滑。雖然特朗普主張在美國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和減稅,但實際上這些政策恐怕會因大幅削弱財政可持續性而難以實施,因而可能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美國經濟。反而,他的當選使得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籠罩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會打擊美國及全球的投資信心。另外,風險資產在不確定性高企時一般會遭到拋售——的確,美股和歐股自希拉里「郵件門」事件再次升溫後連續下跌——這也會通過財富效應、信心和信貸效應向全球經濟傳導。最差的情形就是特朗普治理下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發生貿易戰,打亂全球生產鏈從而影響全球貿易和生產。
第二,通貨膨脹可能被推高。若是美國由全球化的領導者轉為貿易保護主義者,而後者的抬頭可能會推高貿易成本,也對許多經濟產生供給方面的沖擊,很有可能導致成本-推動性通脹的發生。另外一方面,全球化的進程可能進入一個比較緩慢的狀況,甚至會開倒車,使得以後至少4年時間里企業通過全球生產的配置來降低生產成本變得困難,從而也可能推高通貨膨脹。
第三,貿易夥伴的貿易盈餘減少。特朗普的當選會使與美國有著大額的貿易順差的國家的貿易盈餘減少。受到影響較大的可能是中國和其它亞洲經濟體。
第四,進一步導致美國國內避險情緒升溫,利空風險資產,利好黃金、日元等避險資產。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業是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的忠實擁躉,如果特朗普最終當選,資本市場可能會「用腳投票」,此前積累的風險可能會集中爆發。
⑻ 特朗普稅改,對美國和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低稅率會吸引中國的流動資本,造成資本流向美國
⑼ 特朗普說要放慢檢測速度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什麼危害
放慢檢測速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是漠視生命的行為,就因為每天陽性數量激增,管控不嚴,數據一直居高不下,對經濟造成影響。所以放慢檢測速度對恢復經濟沒有好處,只能把美國帶到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