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那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對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是什麼,不利影響是什麼
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潮濕多雨,冬季乾燥少雨。例如,長沙年降水量1 390毫米專,3~8月就占屬71%;南京年降水量1 031毫米,4~9月佔74%;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決定於季風進退的早晚和強弱。長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個月,到華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長短與夏季風控制有關系。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雨量極不穩定,逐年變化很大。在長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兩倍,南京則多三倍,北京更超過五倍。所以,在季風氣候條件下,水旱災害頻繁,是對人們生產和生活極不利的一面。
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對發展農業十分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應。 氣溫年較差大,冬季氣溫低,可對病蟲害的減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於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災害,因此又常常造成農業減產.
② 我國氣候對社會經濟的不利影響主要在哪
主要在農作物方面吧
③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地分布狀況,對氣候,河流和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1)地勢對氣候抄的影響:我國地勢西襲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帶來豐富的降水,形成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有利於我國東部發展農業生產。
(2)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3)地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溝通了東西交通,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於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
④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地勢有什麼特點這一特點對我國的氣候和經濟有哪些有利的影響
(1)我國地來勢特點為源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這一特點對我國的氣候的影響為有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
(2)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特點為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差異小;受海陸因素的影響,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小王是南京人,春節期間准備到西安去旅遊,可以選擇航空、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①乘飛機從南京飛往西安;②從南京乘火車走京滬線經徐州轉乘隴海線到西安;③乘汽車從南京到西安.
故答案為:(1)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有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2)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我國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我國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地遞減;(3)①航空:乘飛機從南京飛往西安;②鐵路:從南京乘火車走京滬線經徐州轉乘隴海線到西安;③公路:乘汽車從南京到西安.
⑤ 氣候變化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氣候變化對經濟發展產生深處影響!
最新公布的科學調查報告顯示,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尤為突出。英國災難緊急救援委員會成員之一的蒂爾基金會近日發表一份報告說,受環境問題影響,傘球已有25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數字將在50年內增加到2億。
⑥ 分析: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全球變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復雜的潛在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
的。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
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從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導致
植物生長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但是與正
面影響相比,全球變暖對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更為巨大和深遠。今年8月份CCTV報道,由於氣候變暖的影響,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下降了1.3米。
祁連山冰川縮減危及河西走廊:近年來,祁連山冰川融化比上個世紀70年代減少了大約10億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專家分析,冰川退縮,雪線上升除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超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濫采地下水有關。《中國環境報》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國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熱膨脹,當海洋變暖時,海平面則升高。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國加高堤壩應對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風雨頻率增加,這使英國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壩。據英國官方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20年中,由於泰晤士河的水位隨全球變暖而升高,當地不得不先後88次加高防洪堤壩,以保障倫敦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悉,人們現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壩。據估計,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壩的頻率會達到每年30次。鍾和 中國環境報2004-10-19
(2) 海岸被沖蝕
(3) 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遊業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連、秦皇島、青島、北海、三亞濱海旅遊區向後31-366料,沙灘損失24%,北戴河沙灘損失60%。2002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報道,沿海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其產值為2503億元,占海洋產業總產值的34.6%。
(6) 影響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佔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脅。如果極地冰冠融化,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會被海水吞沒,馬爾地夫、塞席爾等低窪島國將從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約熱內盧、東京、曼谷、紐約等海濱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蘭、埃及等國也將難逃厄運。
2、對動植物的影響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能改變一個地區不同物種的適應性並能改變生態系統內部不同種群的竟爭力。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的某些物種消
失,而人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增加,競爭對手和
天敵也可能減少。比如說桔子,過去20世紀70年代,它的最北的邊界線是在黃
山一線,宣城市也曾經試種過,但到冬天的一場大雪,樹木就凍死了。但現在我
們校園里的桔子樹都長得很好。又如,揚子鱷只生活在宣城、涇縣和南陵這樣狹
小的地帶,如果北界線北移,揚子鱷可能會自然絕種。這是從我省的局部地區來
講。從全國來講,我國把冬季1月0度等溫線作為副熱帶北界,目前這一界線處
於我國秦嶺-淮河一帶。研究發現,氣溫升高會使這一界線北移至黃河以北,徐
州、鄭州一帶冬季氣溫將與現在的杭州、武漢相似。
3、對農業的影響
一年中溫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決定種植何種作物的主要因素,溫度及由溫度引起降水的變化將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產量和作物的分布類型。氣候的變化曾經導致生物帶和生物群落空間(緯度)分布的重大變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區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種植成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歐出現小冰川期,平均氣溫也只比現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農場棄耕,冰島的農業耕種活動則幾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會使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因此,全球氣溫升高後,世界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分布狀況將會有很大變化。
4、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健康取決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全球變暖將成為下個世紀人類健康的一個
主要因素。極端高溫將成為下世紀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主要
體現為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瘧疾、淋巴腺絲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
霍亂、腦膜炎、黑熱病、登革熱等傳染病將危及熱帶地區和國家,某些目前主要
發生在熱帶地區的疾病可能隨著氣候變暖向中緯度地區傳播。
⑦ 我國地形的總特徵是什麼這一特徵對我國氣候,河流及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
地形總體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氣候影響為:青藏高原為高原氣候回 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東部答為季風氣候 河流:受地形影響,我國河流多為自西向東流 經濟:青藏高原地形復雜 氣候惡劣 交通條件差 經濟發展慢 中西部區深居內陸 交通不便 經濟發展慢
⑧ 說明中國地勢的特點及其對氣候、河流、交通和經濟的影響。
特點: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成三級階梯狀分布。
影響:
①地勢對氣候的影專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屬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於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
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於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⑨ 我國地勢特徵對我國的自然環境要素(氣候\河流)和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使得我國的氣候東部暖和降水較多,西部乾旱,河流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部地區,使得東西部交流更方便,促進東西部經濟均衡發展。
⑩ 我國地勢對我國氣候 河流 農業 交通等方面有什麼有利影響
1、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專氣流(夏季風)深屬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於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
2、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我國的大型水電站大多建設在階梯的交界地帶,如葛洲壩水電站和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等。
3、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於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