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的歷史前提
打擊封建貴族,加強中央集權;
打擊教會,實行宗教改革;
沒收教會財產,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資金。
㈡ 英國經濟發展的優缺點
優點:起步早發展快,充分吸收科技技術發展經濟。
缺點:受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回影響大,資本主義制答度本身存在缺點。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2)英國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立的原因: 資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維護資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會主義是由無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著無產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的利益與無產階級的利益顯然是存在對立的。
㈢ 英國是資本主義發源地,為什麼美國的經濟遠遠超過英國
英國確實是當了幾百年的經濟中心,要不稱日不落帝國呢。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為回歐洲是主戰場對英國的沖擊答非常大而美國只不過是在戰爭快結束時才加入到戰爭里,最後分利益的時候他卻和英國分的一樣多,二次大戰時德國重點進攻的就是英國,對他的工廠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對英國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而美國由於遠離主戰場又賣了大量的武器他本國的經濟基本上反而增長了。還有一點因為美國當時的社會比較穩定大量的知識分子都到了美國這客觀上也幫助了他經濟的發展。
㈣ 以英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
新貴族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貴族和資產階級本身。源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國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在此期間,制呢業等工場手工業得到很大發展,還出現了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牧場和農場。由工場主、商人、銀行家和農場主等組成的新型資產階級成長起來。有些貴族雖然保留了貴族頭銜,卻也從事一些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活動,他們被稱為新貴族。新貴族有兩種人:第一是原來的封建貴族,但是他們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第二種是資本家,但是為了有政治地位,而買了封建貴族的名號。「君權神授」下的英國查利一世命喪斷頭台17世紀時,英國國王竭力推行封建專制,鼓吹「君權神授」,認為國王的權力是神授予的,不可違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受到侵害,他們利用議會同國王斗爭。(註:英國議會形成於13世紀,分上、下兩院,傳統上有批准國王征稅等行動的權利。17世紀時,許多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成為下議院的議員。當時英國國王根本不把議會放在眼裡,不允許他們議政。國王查理一世上台後,專橫有增無減,任意征稅,還一度關閉議會。他還把持出售肥皂、鹽、酒、煤等商品的專賣權。)領袖克倫威爾在戰場上克倫威爾是一名新貴族,英國內戰爆發後,他率領一支起兵抗擊王軍,逐漸成為議會軍的領袖。幾年以後,經過反復斗爭,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軍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英國成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克倫威爾掌握了政權,擔任「護國主」,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克倫威爾去世於1658年。)(註:關於此部分,詳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介紹)
㈤ 1825英國爆發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採取的措施是什麼,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825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版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權進而引起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信用關系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七十多家銀行破產。影響所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產業工人失業,經濟凋敝。但是由於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尚未完成產業革命,所以對其他國家如美國、德國等影響還不是很大。經濟危機發生後當局採取了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政策,壟斷資本逐漸興起。特別是鐵路業興起,帶動冶金、煤炭、機車製造業的發展,運輸成本迅速降低,進而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英國經濟此後經歷了長達近12年的經濟繁榮繁榮。
㈥ 英國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資產階級革命是一方面,在革命進行內戰的同時,英國國會也一直在管理經濟內的發展,也就是容說即使是革命也沒有影響到英國經濟的發展,就像伏爾泰所說的:「是英國變強大的是以下這些事實……查理一世的鮮血還在流淌,過會就通過了航海法」正式回答:1.政治: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卡斯和掌握國家權力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三次英荷戰爭,擊敗了荷蘭成為海上霸主。 2。經濟:圈地運動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生產水平飛速發展。在海外擁有廣 闊的殖民地,原料來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
㈦ 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這些應該是資本家對於利潤的追求。
資本家或者商人對於利潤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㈧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的原因不包括
是的,君主立抄憲是資本主義的制度襲,君主沒有實際的權力,現在實習的國家,比如英國,英國女皇沒有實際權力,比如日本,日本的實際權力也在首相手上,其他如泰國這些也是這樣的。
而君主專制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自然無法保證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否則也不用君主立憲了。
㈨ 19世紀中葉,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獲得了怎樣的巨大發展
19世紀中葉英國第二次、第三次國會改革19世紀中葉,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獲得巨大發展專。1850年棉紡織業屬所消耗的棉花佔世界棉花使用量一半以上;1865年鋼產量為22萬余公噸;1854~1871年生鐵產量增加了20餘倍。鋼、鐵產量均超過美、德、法的總和。煤的採掘、機器製造和造船業也都有很大的發展。採用先進技術的大農場在農業部門也已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