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江津區經濟發展現狀

江津區經濟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1-02 18:03:30

Ⅰ 重慶市巴南區和江津區哪個經濟發展好些

巴南 經濟好點

川黔渝江津

Ⅱ 重慶江津區發展的鐵路能帶來什麼效益呢

另外重慶江津區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四面山風景區等地都是很好的去處,各處的風景完全不同,從而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如今還有鐵路的助力,對它來說無疑是更好的助力,之後會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它的經濟總量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對於重慶這個區縣有福氣了,耗資110億修建新的鐵路,未來將會華麗蛻變,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呢?你認為它之後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嗎?

Ⅲ 江津白沙未來經濟發展規劃現在在江津城鎮經濟排名第幾

去年好像是排在第11,今年江津工業新開發了很多,理論上有所上升,具體不明

Ⅳ 重慶市江津區怎麼樣

江津好啊。環島,看你是來旅遊還是經商,都不錯。。

Ⅳ 重慶江津區怎麼樣

還好啊 離主城很近 經濟還可以 發展的不錯

Ⅵ 經濟區的發展現狀

長三角經濟區作為中國最早和最成熟的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地域范圍、經濟規模及人口總量等不斷擴大。截至目前,長三角經濟區已經發展為以上海為中心,空間范圍包括:北至隴海線,南抵浙南山區,西至京九線,東臨黃海、東海,長三角經濟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區域面積35.4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69%。長三角經濟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佔全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京津冀經濟區,是中國主要的規劃經濟區之一,被業界廣泛認為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它是中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整個沿海經濟布局中將與長三角、珠三角處於同等重要位置。這一經濟區規劃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圍涵蓋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省的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張家口、承德等8個地市。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後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礎上出現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來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實際上 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個不同層面既相互區分又緊密關聯的概念。珠三角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市和肇慶市,總人口4230萬,土地總面積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建制鎮建設用地和村莊建設用地)面積6640平方公里。 中原經濟區以河南省為主體,以鄭州為中心,包含山東、山西、河北、安徽等省部分地區的綜合性經濟區。鄭州、洛陽、南陽位列2014年中原經濟區城市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
2011年國慶前夕,建設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
中原經濟區作為國家層面重點開發區域,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橫軸和京廣通道縱軸的交會處,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是沿海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中原經濟區范圍包括河南28個省轄市(18個地級市、10個省直管縣市)及山東、河北、安徽、山西12個地級市3個縣區,總面積約28.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5億人,截止2013年底,經濟總量僅次於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國第四位。 成渝經濟區位於長江上游地區,涉及了川渝兩地部分地區。北接陝甘,南連雲貴,西通青藏,東鄰湘鄂,是中國重要的人口、城鎮、產業集聚區,是引領中國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提升內陸開放水平、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成渝經濟區的范圍包括:重慶市的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萬州區、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銅梁區、璧山區、潼南區、榮昌區、梁平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雲陽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29個區縣,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資陽市、遂寧市、樂山市、雅安市、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南充市、宜賓市、達州市、廣安市15 個市,區域面積20.6 萬平方公里。 關中——天水經濟區簡稱「關天經濟區」,2009年經國務院批復通過,其范圍包括陝西省的關中平原地區及甘肅省天水地區,共六市一區。經濟區以大西安(含咸陽)為中心城市,寶雞為副中心城市,天水、銅川、渭南、商洛、楊凌、慶陽、平涼、隴南[1]等為次核心城市。依託隴海鐵路(歐亞大陸橋)和連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國西部發達的城市群和產業集聚帶與關中城市群相呼應。該區域為中華文明發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發祥地。皖江經濟區,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安徽省沿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是迄今全國唯一以產業轉移為主題的區域發展規劃,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為推進安徽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也為中部地區加速崛起點燃了助推器。 規劃范圍為安徽省長江流域,成員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滁州、宣城八個地級市及六安市的金安區和舒城縣,共59個縣(市、區),土地面積7.6萬平方公里,人口3058萬人,皖江城市帶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點開發區域,是泛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轄行政區域組成.。陸地國土面積4.25萬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人口1255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依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編制。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06—2020年。2008年1月16日,國家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是全國第一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目標建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通知強調指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對於國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要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滇中經濟區包括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個州市,2010年前後這個區域集中了雲南約四成的人口和六成的經濟總量,是雲南大中城市聚集、交通物流便利、產業基礎扎實、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教文衛事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指台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台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並進一步帶動全國經濟走向世界的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它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總的目標任務是「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基本要求是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宏觀政策統一化、產業高級化、區域城鎮化、社會文明化。

Ⅶ 重慶有多少個縣。各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現在的重慶 只有38個區縣了 18個區 18個縣
經濟狀況各不相同 主城區最好 萬州地區第二 涪陵地區 第三 黔江地區最落後
不過最窮的縣不在黔江地區 在萬州地區的城口縣 巫山縣 最好的當然是 渝北 江北 北碚 渝中 沙區 這一類 其後就是涪陵 萬州 長壽這一類區 最後就是巫山 城口 彭水 石柱等等縣城了

旅遊的話 個人認為巫山 酉陽 武隆 大足等地方比較強

Ⅷ 重慶江津怎麼樣

首先告訴您江津是個好地方,他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從風水學講這是一個人丁旺才的好地理位置!江津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江津古屬於《禹貢》梁州,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早期文明在這里繁衍。江津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位於重慶西南長江之濱,距渝中區46公里。江津域地形南高北低,最低處海拔178.5米;最高點海拔l709.4米。主城區平均海撥209.7米,全市面積3200.44平方公里,人口146萬。市區面積15平方公里,主城區人口近20萬,主城區綠化覆蓋率29.9%,人均公共綠化地3.7平方米。江津建縣已有1500多年歷史,縣城在明末戰亂中萬戶蕭疏,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漸次恢復繁榮,逐步成為川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1983年3月3日,江津歸入重慶建制;1992年10月江津撒縣設市。江津在19世紀小期發展成為長江上游著名商埠,到20世紀中期,江津已成為經濟繁榮的「成渝三江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津文化昌明,人才輩出,20世紀初由蔡元培、吳玉章等倡導的留法勤工儉學,江津成行人數佔全國百分之三以上。抗戰時,著名的津(江津)沙(白沙)文化區曾一度與重慶沙(沙坪壩)磁(磁器口)文化區、成都金牛(金牛壩)文化區、北碚文化區並列為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江津是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客死處。江津是現代科技人才的搖籃,在整個20世紀的重慶籍院士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江津人。此外,原中科院院長周光召,兩彈元勛鄧稼先、工程院士丁衡高等也曾就學於此。江津堪稱風景名勝之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位於市域南端渝、川、黔結合部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四面山,以森林為基調,以丹霞地貌為特色,以水景為亮點,綿亘百里,四面飛瀑。是地球同緯度僅存的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江津美食與江津風光一樣的迷人。江津廣柑以錦橙為代表,圓潤鮮澤,果味醇濃,酸甜適度,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名揚中外;江津白酒以「幾江」牌為代表,醇厚廿咧,年產數萬噸,暢銷全國,被譽為江津茅台:江津花生果仁飽滿:酥脆香甜,著名的江津「天府花生」在東南業、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享有良好聲譽:江津米花糖源起太和齋,香脆化渣,江津己成為全國最大的米花糖生產基地。

Ⅸ 重慶江津這個城市怎麼樣

江津區位於重慶市西南部,以地處長江要津而得名,是長江上游重要的航運樞紐和物資回集散地,也是川東答地區的糧食產地、魚米之鄉。

江津區東鄰巴南區、綦江區,南界貴州省習水縣,西接永川區、四川省合江縣,北靠璧山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幅員面積3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3.31萬人(2010年),轄4個街道、25個鎮。

江津區為「中國長壽之鄉」,獲得過」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區「、」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區「等榮譽稱號。

Ⅹ 雙福是不是重慶江津發展得最好的市場

1月8日,記者從區地稅局獲悉,2015年,江津地稅收入63.1億元,首次突破60億元大關。在城市發展新區中 ,地方稅收總量位居第一 ,增幅位居第二。

建築、製造、金融、房地產是江津四大重點稅源行業。2015年,除房地產業稅收略有2個百分點的下滑外,建築業實現稅收12.31億元,增長37.42%;製造業實現稅收4.94億元,增長26.59%;金融業實現稅收2.3億元,增長22.03%。

各行業稅收的平穩快速增長,反映了江津區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而作為江津經濟建設"十大戰場"之首的雙福新區在這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截止目前,雙福新區累計入駐企業271家,其中投產項目147個。每一個重大項目成功入駐,都為雙福的經濟注入無窮的力量。雙福新區形成了四大汽車、摩托車整車製造項目;形成了產業集群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以大型專業市場為基礎的商貿物流產業基地;形成了以知名地產綜合開發項目為代表的高端旅遊休閑產業區。

雙福區位優勢明顯,幅員面積66平方公里,廣袤土地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發展後盾。英利國際五金機電城以上市公司的雄厚實力入駐雙福,作為區域內唯一大型五金機電專業市場,英利項目的入駐必將為區域注入鮮活的力量。

閱讀全文

與江津區經濟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