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

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

發布時間:2021-01-01 18:18:10

A. 請問有誰知道哪裡能找到浦東六大功能區的最新和具體的經濟指標

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區域發展、社會分配、社會保障體系不平衡的問題非常突出,而各種公共資源在城鄉間分配的不平等,則進一步拉大了城鄉差距,成為國之大患。

浦東從打破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入手,依託四個國家級開發區以及機場、港口等功能樞紐,帶動周邊街鎮,建立了六個功能區域,並成立了功能區域黨工委、管委會,對發展進行統一規劃、統籌管理,為實現城郊一體化開創了新制度。

浦東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大力推行城鄉醫療、教育、文化等管理體制並軌,縮小城鄉差距,讓城鄉居民要享有均等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進行了有益探索。

"我們是全國級別最高的鎮。"8月8日,中共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工委副書記對記者笑稱。

"區鎮合一"後,由於功能區是副廳局級層級,川沙鎮的領導班子,也順勢各自提了半個級別,是全國級別最高的鎮。

對於國內城區來說,在管理機構上,一般是按照城區、開發區、郊區分別設置的。這種管理體制上的分割,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區、開發區和周邊各鎮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方面的不銜接,不協調。而以往在浦東,這個問題也比較突出。

但從2004年9月開始,浦東陸續成立包括川沙功能區在內的六大功能區,促使城區、開發區、郊區實現"三塊合一"、"二元並軌"。

在浦東現有的六大功能區中,存在兩種模式:一是川沙的區鎮合一模式,再就是區鎮聯動模式。但不管哪種模式,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任務:整合資源、推進城鄉一體化。

"區鎮合一"川沙模式

浦東新區一半的農民,一半的農田集中在川沙。作為城鄉一體化試點,川沙改革成敗攸關。

2005年12月31日浦東新區第六個功能區掛牌。川沙鎮鎮政府門口,增加了兩塊牌子: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域管理委員會。功能區黨工委和管委會分別是浦東新區區委和區政府的派出機構,統籌行使川沙新鎮區域內發展的職能。

更名副其實的叫法是"區鎮合一",因為功能區與川沙新鎮合署辦公,兩塊牌子(功能區黨工委、川沙新鎮黨委和功能區管委會、川沙新鎮鎮政府)一套人馬。"對區里,我們以功能區的名義,對社區、村、居委會,我們以鎮的名義。"陸雄解釋道。

區(功能區,下同)鎮合一的建立,效果逐漸顯現。這其中又以工會組建和黨建頗能說明問題。

"工會僅靠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組建工會難。"陸雄說,"功能區成立後,就可以動員各方面召開聯席會議,有工會、稅務的等,在他們的協助下,企業成立工會就積極多了。"

目前,川沙功能區100多家外資企業中,已經有83家成立工會,而今年底這個將達到100家。

陸雄介紹說,在功能區成立後,每天都要進行這樣的條條統籌協調。

區鎮聯動推產業聯合

與川沙道路不同的是,其他五個功能區走上了區鎮聯動模式。

位於張江功能區域的合慶鎮,由於離中心城區和開發區較遠,合慶經濟園區發展相對滯後,產業定位不明確,整體產出效益也不高。功能區域建立以後,合慶經濟園區掛牌成為張江高科技產業東區,並建立了現代醫療器械產業園,共享張江的品牌、政策和招商等資源。圍繞張江的主導產業——微電子、軟體、生物醫葯,國內外知名的醫療器械和電子信息企業開始聚集。

自此,開發公司、街鎮各自為政的格局被打破。在功能區域統籌協調下,"一個品牌、統一招商、聯合開發、利益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機製得以建立。合慶經濟園區則通過"騰籠換鳥"後僅近一年,集資強度就功能區成立的2004年的每平方公里24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40億元,土地產出率由每平方公里19億元上升到31億元,分別增長了65%和66%。

同時,張江鎮環東工業區成為張江微電子及信息產業聯動區,唐鎮工業區成為張江金融信息服務產業聯動區。昔日各自為戰的"小舢板",圍繞張江高科技園區組成了主導產業突出、分工定位清晰、組團集群發展的"聯合艦隊"。2006年,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了26.9%,張江功能區域的工業總產值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了22%和29.6%。

上下整合開創新空間

對於上述舉措,陸雄這樣解釋"一是浦東太大了,新區直接抓鎮、街道有些力不從心;二是希望放大國家級開發區的效應" 。

而在浦東新區區委政研室的一份最新報告里,給出了以下三條理由:一是開發區與郊區在管理體制上是城鄉分治,開發區增長極作用顯著,但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有限,導致城鄉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二元結構;二是開發區自身發展進入以開發建設為主向管理服務為主轉變、由政策優勢向綜合環境優勢轉變的新階段,對配套環境、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以開發公司為主導、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難以承擔起大量的政府管理職能,迫切需要相應的政府機構來承接;三是浦東開發以來經濟總量增長了30多倍,城市化面積增長了5倍,人口總量翻了一番,原來以城區、郊區、開發區劃分的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管理幅度過寬,管理方式相對粗放,造成城市管理存在不少空白點。

B. 上海各區的經濟園區有哪些

如果只是一般的經濟園區的話,市郊每個鄉鎮都有,

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有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匯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長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浦東金橋出口加工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以及上海自貿區
市級開發區有崇明工業園區,寶山工業區,寶山城市工業區,嘉定工業區,國際汽車城,青浦工業區,松江工業區,金山工業區,莘庄工業區,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奉賢奉浦),康橋工業區(國際醫學園區),星火開發區,化學工業區

C. 了解上海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行業發展新情況

圍繞科教興市主戰略,上海各區縣的優勢科技產業在合理布局與快速發展之中,頻現具有區域特色的新亮點。內涵:源自地域優勢崇明、南匯等區縣獨特的地域優勢,使其科研產業發展有一種「量身定製」的鮮明內涵。定位於「生態島」的崇明,隨著越江通道工程的啟動,翻開了歷史的新頁。該縣已確定生態、觀光農業,清潔型先進工業,度假旅遊、戶外運動產業,現代辦公、會展、科研產業和生態型房地產業為未來的「五大產業」。今年將進一步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推進生態島建設,發展有機生態農業,開展科技綠化造林、灘塗濕地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等研究。年底,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將正式完工,因港而動的南匯提出「以港興區」。其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國際一流現代裝備製造業為主,綜合發展先進製造、現代物流、出口加工、內外貿易、教育培訓等產業的現代化綜合型濱海城市。據悉,今年南匯用於基建的財力投入安排將超過22億元,以加快集聚核心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同時依託深水港發展裝備製造業和物流產業。目前,南匯區已在積極推進科技孵化平台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知識產權培育與保護等六項工程。地位:依託科技戰略浦東新區、長寧區等依託明確的科研戰略,已在科研產業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聚焦張江」戰略的實施,使浦東成為軟體、微電子和生物醫葯發展的「風水寶地」。據統計,世界500強著名跨國公司中已有180多家進入浦東,有3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浦東;僅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就已落戶了70多家研究機構。去年「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在浦東新區安家,使浦東新區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佔全市57%。今年浦東新區又啟動「慧眼工程」,舉數千萬資金資助科研項目,並請資深專家指導科技型企業發展,以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骨幹企業。歷經10年發展、3年飛躍,位於中心城區的長寧區已成為多媒體製作、軟體產品、通信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的「旺地」。依託高校科研優勢的東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風險投資企業為主運作的多媒體專業孵化器,政府搭台並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無形資產」佔30%形式入股的上生慧谷生物科技園等,提升了「數字長寧」這張名片的含金量。目前長寧區「3+6」的科技產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3」即東、中、西三大都市型科技園區;「6」即多媒體內容製作群、軟體企業群、主題科技商務樓群、都市科技工業園群、技術創新基地群和產學研聯合體群。結構:在集群中優化早已形成特色產業優勢的寶山、金山等區,在集群中進一步優化結構,同樣「老樹綻新花」。圍繞著寶鋼精品鋼基地和長興造船基地建設,寶山區不但聚集起國內外鋼鐵和造船延伸產業的企業、人才,還大力提升現代生產服務業,賦予「工業重鎮」新的內涵。過去分布相對零散的鋼鐵延伸業,集中到寶山工業園;技術創新延長了企業的產業鏈,相配套的信息服務業和物流業也同步跟進;重視周邊環境整治,更是著眼可持續發展。未來,精品鋼製造業、船舶製造業、納米技術、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寶山區的五大支柱產業。以實現產業優化為抓手,以吸納大公司、大項目落戶為重點,金山東西兩翼沿杭州灣畔正在掀起新一輪石油化工建設和發展高潮。東翼正在建設的上海化學工業區,預計今年總面積將達到29.4平方公里,目前區內90萬噸乙烯工程已正式開工;西翼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將在2010年達到2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和3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特色:在創新中顯現以創新思路拓展發展,使楊浦、黃浦等區的科研產業顯現出與眾不同的亮色。建設樓宇型科技園區,是位於市中心寸土寸金地段的黃浦區探索「科技樓宇經濟」的特點。目前該區將上海科技京城定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服務業的基地,形成了一園、三基地、八中心的樓宇型科技園區。據統計,上海科技京城入駐企業1300多家,注冊資金達到35億元,創下單幢樓宇年度上繳稅收超過3億元的紀錄。此外,黃浦區還在新黃浦金融大廈內,與有關部門合作開辟了3萬平方米的都市工業設計孵化基地,初步建立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技術研發平台。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是楊浦打造知識創新區的亮點所在。據不完全統計,楊浦已有1500多家科技企業,預計3-5年內,各園區內的科技企業將達到5000到10000家,具備原創性知識產權的達30%以上。據悉,去年啟用的知識產權園,又將於本月建立專利交易技術中心;而今年將進入實質性運轉的版權公共服務平台,還將園區建設與版權產業緊密結合,力圖把版權產業推向新高潮。

D. 上海市哪個區經濟最繁華其次是哪個區

浦東新區經濟最繁華,其次是閔行區。

1、浦東新區,2015年GDP總值是6548.35億元。

東新區在上海人眼中高大上的存在。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上海第一大的行政區。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金茂大廈……高樓林立,人才濟濟,每一處都充滿著機遇與挑戰,每一處都透露出繁華與自信。著名景點、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野生動物園等。

2、閔行區,2015年GDP總值是1964.71億元。

閔行區位於整個上海的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鑰匙」,2016年5月,閔行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聚集了非常多的外來精英人才,也是近年來上海房地產樓盤的聚集地。著名景點、七寶古鎮、銀七星室內滑雪場、錦江樂園、閔行體育公園等。

(4)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擴展閱讀:

浦東新區位於上海市東部,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北倚物豐人傑的長江三角洲、面對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浦東新區合並後的新浦東,在短短19年間,浦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被譽為「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2016年浦東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32.5億元,排名上海第一。人均GDP159500元,排名上海第三。

E. 請問上海市哪幾個區經濟比較好啊哪個區在市中心啊

2018年,上海合計共有16個區一個縣,劃分如下:
中心城區7個包括:黃浦區(原黃浦區加原南市區加盧灣區),靜安區(原靜安區加原閘北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半中心區半郊區1個:浦東新區
郊區7個包括:寶山區,嘉定區,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
郊縣1個:崇明縣
上海市區共分為三個等級:
1、黃浦區、長寧區;
2、靜安區、徐匯區;
3、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上海郊區共分為三個等級:
1、寶山區、閔行區;
2、松江區、嘉定區、青浦區;
3、奉賢區、崇明區、金山區。
上海比較好的區主要是指中心城區,包括原來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區。由於歷史原因,上海蘇州河以北的城市面貌原來要落後於蘇州河以南的幾個中心城區正核心區。隨著城市不斷的發展建設以及南北平衡戰略的推進城市的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許多後起之秀不斷涌現,譬如徐匯區的徐匯濱江;黃浦區的南外灘地區;新靜安區的大寧、蘇河灣地區;虹口區的北外灘;楊浦區的五角場、大連路地區、新江灣城;普陀區的長風生態園區以及長寧區的天山古北地區。
上海的城市正不斷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以前南市區是上海最差的地方之一,和黃浦區合並之後鳳凰涅槃。而曾經被譽為上海最窮的赤膊區閘北區,也已經和上海的掌上明珠靜安區合並,上海正不斷提供強弱區的合並或者強強聯合(強強聯合的典範是黃浦區和盧灣區的合並)將上海中心城區聯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自發源動力,持續消除弱勢地區,抬升整體區域價值。
而上海純正中心城區的徐匯區、楊浦區、黃浦區、長寧區、虹口區等則有錢人很多,城市的建設面貌是明顯的國際大都市水準,徐匯楊浦靜安都是上海典型的富人區,大多數街區的市容市貌也就相當於外國的都會圈,又富又多,色彩都是斑斕的,徐匯區在過去來說算是新城區和文化區,除了兩大塊商業區,其他也都是宜居環境。尤其是肇嘉浜路以南地區如今更是日新月異,其發展的水平、層次還有未來的潛力甩開上海的窮人工業區閔行寶山區十幾條橫馬路。
從整體上說,浦東新區是上海最有錢的區。市區中蘇州河以南的黃浦區最有錢,蘇州河以北的楊浦區最有錢。上海因水而生,浦字代表著金錢、權力和人文。
而郊區裡面治安最差,最為混亂的就是閔行區,因為閔行區和市區接壤的近郊城鄉結合部,所以這種差距尤為明顯。閔大荒的房價和市區相比也是比較廉價的,因此閔行有滾地龍大本營的稱呼,是上海的窮人下只角地區。不過上海房價最便宜的應該是遠郊,比如金山和崇明這些地方。閔行是上海窮區中的窮區,滾地龍中的滾地龍,而閔行浦江鎮基本又是閔行最偏僻的地方,連閔大荒自己也基本放棄了對閔行區的開發,因為那邊太窮了,人口素質也非常低下,很多都是以前上海最窮的老城廂南市區動遷過去的滾地龍窮癟三。郊縣城鄉結合部閔行非常混亂,那裡的人文環境、治安、教育都是上海最差的地區,很多惡性疾病的發病率還有惡性案件的發生率也是這兩個城鄉結合部最高,那邊人口素質也很差。閔行屬於上海的窮人區,窮屌絲特別多,經濟總量比較大,但是其他方面和市區差距實在很大,無論人文、教育還是環境各個方面都很落後,治理方面也是上海最差的之一,全區的檔次偏低,屬於工人、工薪、窮人、流動人口居住的窮人近郊地段。

F. 上海有幾個區那個區最好

上海有16個區,黃埔區最好。

截止2019年,上海有16個區: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 、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

最好的是黃浦區,黃浦區為上海市中心城區,也是上海最繁華的地區。

南京東路、人民廣場、豫園外灘、新天地、淮海中路這些著名地段中心都在黃浦,黃浦區是上海最核心的地段,坐擁上海最高檔的住宅地區和最繁華商業。

(6)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擴展閱讀:

黃浦區的著名景點

1、福州路文化街

上海開埠時,福州路是黃浦灘旁東西向的土路,最初為外灘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築成泥沙石子馬路,因附近設有基督教倫敦會傳教機構,當時名「佈道路」、「教會路」。

2、外灘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點。上海開埠後,西方殖民者在黃浦灘沿岸修築馬路,築成黃浦灘路。西方僑民將其喚作「The Bund」,中國人譯之「外灘」。

3、人民廣場

上海市最中心的地域——人民廣場,在解放前是眾所周知的「跑馬廳」。上海開埠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擴張時,今廣場東部的現西藏中路為其西界。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是整個上海的政治文化中心。


G. 請幫忙分析一下上海經濟發展的區位條件.

如果你能更詳細的說明一下你要了解的重點的話,我倒是可以做更好的解答.

目前來說,市中心和浦東的區位條件不錯.

H. 中國六大經濟特區有哪些

深圳、珠海、 廈門、 汕頭、 海南島、 喀什。

1、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2、珠海

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

3、廈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1],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4、海南島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面積3.54萬平方公里,人口925萬,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海南省陸地主體,平面呈雪梨狀橢圓形,長軸作東北—西南走向,長240千米,寬210千米,面積約3.54萬平方千米,為國內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5、汕頭

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

6、喀什

喀什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5個地區之一,駐地喀什市。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轄1個市和11個縣;2017年總人口464.97萬人。

I. 上海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葯製造業是上海六個重點工業行業。

2018全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呈現結構更優、效益更好、更趨協調、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一是經濟平穩增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6%,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新增就業崗位58.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預計城鎮調查失業率在4.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

二是經濟結構、質量和效益持續向好。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製造業部分產值增速快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4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三是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方案的98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9)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擴展閱讀

2018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實際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比重提高

根據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2679.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37億元,下降6.9%;第二產業增加值9732.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22842.96億元,增長8.7%。

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2018年工業增加值8694.95億元,比上年增長1.9%;

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增長3.3%;

J. 上海有哪幾個區,哪個區經濟最發達

上海復現在一共有18個區,分別是:
黃浦制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閔行區、嘉定區、松江區、金山區、青浦區、南匯區、奉賢區
其中屬於市中心的是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

閱讀全文

與上海六大經濟發展區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