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天天說減稅可是稅收總量卻以9%增長,而且實體經濟稅收更多。(而且現在中國經濟本來就不景氣)
中國在2010年11月,全國稅收增長率達到21%,這樣的新聞每年聽來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在工作,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稅賦實在有點過大,因為稅賦過大,很多時候不得不採取「規避」的手法,以達到「合理」避稅的途徑。
為什麼會出現全社會都在期待和試圖操作的避稅呢?
我們從中國這幾年發表的數據看到,稅收的增長率每年幾乎都在20%以上,如此高的稅收增長率,到底是基數過低的原因?還是稅收過高的情況?反正在信息披露還沒有達到充分的狀態下,我們只能夠從最終的指標來判斷。
中國的GDP在世界范圍每年的增長率算很高的地區了,而幾乎每年高於GDP二倍以上的稅收增長率,實在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國家富強是全體公民的心願和期望,國家有錢可以辦很多公眾服務,那也是均貧富的很好途徑。可是,稅收是社會經濟活動單體的成本,一個高稅收的地區,經濟的充分繁榮那是很難實現的。
合理的賦稅,那是社會管理的需要,以納稅人的稅收作為管理全社會的收入,這是世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任何東西都有個度,如果不是適度地收稅,稅賦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因為經營者感到無利可獲的時候,一定不願意投入和搞經營。崑山之所以發展很快,那是在上海市經營的台灣人感到成本壓力太大而形成的。
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上一般國家,其每年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化都是基本同步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在觀察到一些相關指標出現較大異動的時候,他們就會找原因,出方案,以達到社會經濟指標的和諧。
中國至今對納稅人的尊重還是沒有給予很充分的地位,盡管全體公民都是納稅人,而可以強調效益決定的生存,而我們的,尤其是很多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吃納稅人的非,他們不知道如何考慮自己的生存。我們的稅收管理部門,是否考慮過當您們在帶大紅花的時候,可能已經給經濟後續發展帶來了影響。
美國可以因為預算不夠,停止工作,甚至於外交都停工。那是美國的預算的執行是十分嚴密的。美國的稅收的公布,在每個州都是很清晰的,的增加稅收,都是要反復公開討論,對於使用後的多餘稅收,會通過向哪個群體退稅的方案。比如為了鼓勵人買住房,美國的一些州,在每年的歲末年初,會對購買住房家庭退稅。而您是租房子的就沒有退了。最近,美國為了促進消費,對一些群體進行直接減稅。
稅收是調節社會發展的很重要的手段,過高和過低的稅收都對社會發展十分不利。中國現在出現的問題,很多是操作者無法控制了,因為我們的很多稅收政策早就制定了,只是那些政策沒有充分論證和綜合而已,我們的以往只是給予或者不予執行,造成實際上的稅賦很高,而卻以往沒有反映。這是這幾年經過研究中國的稅收政策後能夠得出的一些解釋。不然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稅收數據時假的,或者認為中國的稅收增加之快是因為很多人原來逃稅。比如,買房子的契稅,我們以口徑決定的,住宅1.5%的標准,可以在一些時候給予到0.75%,甚至於更低,也可以象有些地區目前那樣,對於制定的單元達到一定面積的收3%。就說房產稅吧,現在一直在討論的該不該收,實際上那是早規定的稅種,只是收不收由決定而已。
中國的稅收如果再嚴格點收取,真的不知道結果是個什麼局面?因為按照目前很多地區搞開發區的經驗,就是稅收,為什麼我們各地都可以給予很多的呢?因為他們的稅收很寬裕,而政策執行的彈性太大,使得稅收的管理中人治現象就嚴重,規矩難以形成。因此,我們經常可以遇到年末突擊納稅的動員,或者年末停止納稅的現象。因為指標和業績決定了稅賦政策的實施進度。
中國的稅收增長率如果和GDP基本吻合了,那中國的經營環境得到了真正的改善了。期待我們的國家在稅收的信息方面,能夠再充分點披露,,使得全體納稅人了解到那些比例來自哪裡,這也有利於監督執政行為。
B. 為什麼要鼓勵發展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發展實體經濟,才能築牢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根基。如果一個國家僅僅是靠虛擬經濟支撐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安全就會遭受一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