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生當村官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可以用到農村的實際工作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是否已經合格。在學校和在社會是不一樣的,學校基本上只是紙上談兵,比較容易,但社會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有實踐,才能有發言權。比如農作物吧,也許我們在書上學到的就是這樣的,可是到了現實生活中,也許這些就會根據天氣,土壤等條件改變了,所以大學生當村官其實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
任何一名大學生「村官」都有一個角色轉變過程,在角色轉變中,都各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
一、大學生村官的優勢
大學生村官的個人情況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接受了大學教育,大多數大學生「村官」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旦與大學生村官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就一定會大有作為。大學生村官的共同優勢,
主要是五個方面:
一是有較扎實的文化知識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特別是具有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知識、新觀念;
二是年輕,有活力,思想活躍,思維開闊,充滿熱情,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三是有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很快適應農村工作環境;
四是有事業心、責任感,能夠積極主動履行好大學生村官職責;
五是有理想、有抱負、願意把農村發展當成事業去做。
二、大學生村官的劣勢
大學生村官各有特點,到農村工作,也存在明顯的劣勢:
一是角色轉變慢。有的大學畢業生在思想上還不夠成熟,心理變化大,農村的新環境讓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不適應,進入角色較慢。
二是適應能力不強。村與村的情況各不相同,村與村之間的經濟實力、發展資源各不相同,村幹部的能力、綜合素質也各不相同,在地域、環境、交通、住宿等多方面也各不相同,使得部分大學生「村官」感到措手不及,難以適應。
三是專業不對口。很多大學生所學專業與農村工作不對口,理論聯系實際很困難,所學專業無用武之地,只能在村中做一些具體的事務性工作。
四是缺乏吃苦精神。農村工作和生活環境就城市相比較還很艱苦,且工作頭緒多,事務性工作多,很多大學生是從城市來的,從小就沒有吃過苦,到了農村不太適應,但因有合同約束,就先忍著得過且過,未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思想存在。
五是溝通能力不強。有些大學生沒有深入了解農村,沒有深入接觸農民,所以與農民溝通起來較為困難,感覺大學生的溝通能力普遍需要提高。
六是缺少主動工作的積極性。有些村官是為了取得戶口,或是無業可就,想先乾乾再說,不知道自己在農村該干什麼,很難融入到工作中,工作不夠積極、不夠主動。樹立勇氣,增強信心,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提高能力,是大學生「村官」履行好職責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