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西部經濟發展現狀

西部經濟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0-12-31 14:53:06

❶ 西部經濟目前的狀況

環境是很大的制約因素~眾所周知,西部內陸的環境屬於內陸,環境比較乾燥,內且某些省份水土流失嚴重,很能容影響人們投資的積極性;第二個,就是交通。我們知道西部地區多丘陵,有句話不是叫「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雖然,這種狀況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第三,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市場,西部地區土地面積光大,但是人口密度和沿海地區比較,還是有差距。這就造成了市場需求的一般,沒有市場,怎麼會有人去投資,怎麼發展經濟。如果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還要通過各種渠道運往沿海,無形中的成本就增加了。但是,我們也太應該看到西部地區所蘊含的巨大能源優勢,西部地區發展經濟也要因地制宜。

❷ 近年來美國西部經濟發展迅速,試分析原因

有三個原因:1.美國西部地區是新興工業基地,較以往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更具版發展優勢,潛力巨大。權
2.西部地區的落基山脈周圍自然資源異常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而且以往開發較少,在能源危機日益嚴峻的情況和近兩年金融危機的沖刷下,美國政府不得不開發國家這塊巨大的石油寶藏,開發了自然經濟也就發展起來了,美國的經濟基礎一直是雄厚的,短時間內迅速發展也是符合常理的。
3.據美國國會相關議員透露,二戰後就要在西部地區實施貿易中心的轉移,因為這邊有「矽谷」(高新技術中心),這對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❸ 中國東部和西部經濟狀況差距很大,如何解決

經濟差距是復有的,但制最終並不是西部省份經濟要超越東部,而是西部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東部一樣,所謂的共同富裕,西部主要是生態能源經濟,保護好那邊的環境就是主要任務,通過環境保護發展可持續綠色產業,能源經濟促進其經濟發展還有就是生態產業補助提高其收入,

❹ 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大致現狀怎麼樣

目前西部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和諧性不足集中體現在經濟發展過程存在嚴重的結構性資金缺口。
(一)對西部農村經濟發展缺乏應有的資金支持
1.對西部農民增收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同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西部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偏低。2001~2005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 253.42元、2 366.4元、2 475.63元、2 936.4元、3 255元,而西部農民僅為1 661.03元、1 721.19元、1 820.87元、2 157.91元、2 410元,分別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74%、73%、74%、73%、74%。影響西部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很多,但是西部金融機構沒有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應有的支持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一項對西部農村的抽樣調查資料表明:2003年西部地區有59%的農戶覺得缺少資金,西部農業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貸資金缺口[9]。
2.西部農業產業化的資金缺口巨大。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專業化等「三化」是解決工農差距、城鄉差距的重要途徑,而農業產業化在「三化」中處於核心地位,一方面可以帶動農民專業化,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城鎮化。目前西部農業產業化的金融需求量相當大,但未獲金融信貸的相應支持,資金缺口巨大。以四川雙流縣為例:2004年,該縣申請扶持農業產業化項目10項,共需銀行提供資金7790萬元。其中最少的為200萬元,最多的四川三龍開發公司所要建設的5000噸鮮食水果氣調保鮮庫,總投資3650萬元,最終的銀行信貸缺口為1750萬元[10]。(二)金融機構不能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
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外源融資主要是銀行貸款,但中國人民銀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我國東部中小企業貸款滿足率達74%,西部中小企業的貸款滿足率僅為61.6%[11]。據世界銀行的調查,2004年我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和海南,小型內資私營企業可獲得銀行貸款的比例為48.5%,西北地區(包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和新疆)小型內資私營企業可獲得銀行貸款比例為39.7%。
由於從銀行獲取貸款有限,西部中小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主要靠內部融資
西部金融與經濟間和諧性不足的原因:金融體系內部結構不和諧

❺ 針對我國西部地區現狀,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圈」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帶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讀圖可知,(1)西三角經濟圈包括A川、B陝、C渝等.
(2)我國位於A省的商品糧基地內為成容都平原.
(3)「西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點是西三角地處內陸.
(4)西三角經濟圈在發展中可能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會有:水土流失、酸雨、水污染、大氣污染等. 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川;陝;渝;(2)成都平原;(3)西三角地處內陸;(4)水土流失、酸雨、水污染、大氣污染等.

❻ 針對我國西部地區現狀,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圈」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帶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


(1)四川(或川、蜀)陝西(或陝、秦)(2分)
(2)成都為集中式(1分),版重慶為組權團式(1分)成都地處平原地區,有利於城市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1分);重慶地處兩江交匯的丘陵地區,地形和河流的分割使城市的發展失去了完整性(1分)
(3)天然氣、煤、鐵、水能等自然資源豐富;鐵路、水運等交通便利;人口佔西部地區的比重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城鎮化率高於西部地區平均水平;GDP佔西部地區GDP總量比重大;萬元GDP能耗低於西部地區平均水平。(每點1分,答對其中五點得5分)
(4)水土流失;荒漠化;酸雨(3分)

❼ 談談「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生活的發展變化

隨著公抄路和鐵路干線工程的建設實施,交通因此變得更加便利,很多處於交通樞紐位置的城市得以迅速發展,形成了密集的產業集群,人們可以實現在當地就業,既改善生活質量,又避免勞動力過剩造成浪費,總的來說,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❽ 西部經濟文化狀況怎樣

1,西部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政府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視和投入,西部地區的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逐年攀升,西部自身通過政策改革.吸收外資.宏觀調控等一系列符合西部自身實際的改革,使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政府對於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師資力量都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西部地區相對於東部發達地區對於基礎教育的投入捉襟見肘。就我國現實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西部農村經濟仍處於被帶動.相對落後的狀態,由此對於基礎教育的投資意識和比重相對疲軟。西部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設施.校園環境.教學設備等已經不能滿足基礎教育的需求,不能滿足學生對於課程的深刻理解.思維的發散.創新能力的提高。而西部農村地區往往關心的是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如何,物質文明建設是否有提高,卻忽視了教育對於經濟發展的潛作用。這樣就導致了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的惡性循環。 經濟的發展模式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處地區的社會文化影響,基礎教育改革,變革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社會風俗和文化底蘊中存在的一些東西很容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障礙。
西部農村地區民眾長期以來形成的舊的觀念和生存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構建的文化則制約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度和進程。西部農村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制度相對不夠完善,而幾千年的自然經濟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形成了自有的貧困文化貧困文化與文化貧困 這里所說的 貧困文化」 「 與時下熱門話題中的「文 化貧困」 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從文化形態上來理解 的, 後者主要是從知識層面上來理解的。「文化貧困」 的著眼點, 主要在於素質低下( 如智力低下、 科學文化 知識缺乏等) , 它主要從量的關系方面反映人們的一 種智力狀態, 基本上局限於工具理性的范圍。而 「貧困 文化」則是指人們所擁有的一種安於貧困的價值觀。 它主要從質的屬性方面反映人的深層精神狀態, 屬於 價值理性范疇。如果在這方面陷入貧困, 要比物質貧困、 智力貧困更深重、 更可怕、 更難以擺脫。


西部農村地區這種自有的文化體系,最直接的作用對象是處於教育中主體地位的學生群體。西部農村地區的學生群體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受到這種文化的熏染和毒害。其在此文化暗示下形成的學習方式,學習觀念,和學習思維或多或少的在圍繞著這種文化展開.進行。那麼,西部農村地區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會是煥發生機的具有極大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學習了,而將是一種被動的疲軟的學習。

2,基礎教育的不平衡。 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西部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等方面都存在局限,在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之間,存在著不平衡,這種教育的不平衡性很難調和,它受到區域,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響。

西部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方面相對於發達地區.城鎮學校明顯感到底氣不足,在校園環境建設基本滿足學生就學需求的前提下,那麼師資的良莠很大程度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習慣,而教師會對任教地區和學校進行選擇,那些發達地區,環境待遇好,重點院校就成為其熱門選擇,對於落後的西部農村地區往往招不到.留不住好教師,造成了西部農村地區師資嚴重匱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帶不進來,使得西部農村長期處於落後和蔽塞的狀態。信息獲取和交流機制陳舊,外面的教育信息動態獲取很被動很遲緩,無法准確撲捉最新的教育動態信息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長期處在被動中。
但是西部農村地區的這種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而會因著地區的經濟的發展存在。
3,西部農村地區學生自身狀況:

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題,教學質量的優略必將在學生本身得以體現,那麼學生主題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觀念也就微 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各方面還未成熟的學生們很容易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的影響。
西部農村地區家庭中仍然存在封建殘留思想,比如:「重男輕女」「學知識無用論」等,這樣,來自家庭和社會上的封建思想潛移默化的左右著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行為,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誤導了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而是把學習當成一種逃避不了的任務,對於學習沒有自信和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是以教師的教授為課堂的中心,忽視了學生是有思維的人,重在傳授課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西部農村地區的課堂更是把課本知識的傳授和教師的教做為教學重點。這樣的結果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片面追求教學的全面發展和共同進步,沒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性,以及個體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專長。致使,大部分學生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建議,甚至會有很多學生因為某方面較差而被視為弱智,這樣就大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在西部農村地區很大范圍內這種現象很普遍,而由此造成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低下很嚴重。
二,尋找根源,創新方案。 西部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形勢以及學生主題都存在自身特點,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特點而盲目的「一刀切」,而是要分析,尋找其存在的根源和背景,把握實際,創新的制定解決的方案,這樣才不會背離西部農村的實際盲目改革。 1,聯誼,聯教,資源網路化。 西部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存在的不平衡很難調和,然若對西部農村盲目的進行「一刀切」式改革,勢必無法達到預期的改革局面和效果,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分清形勢,聯系實際的前提下,區別對待,創新.科學的去尋求解決之道。

西部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基點相對分散,在這種前提下,要充分調動各種教育資源的積極性,就需要首先對這些資源編制,整合,建立聯誼,聯教機制,使教育資源網路化,在不平衡中尋求平衡點。在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校校之間,師師之間建立一個互動互融的交流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達成教育資源的交流共享,從而激活各種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❾ 我想去西部開發區去發展發展,不知道那邊的經濟狀況如何

西部來范圍比較寬泛啊
其實西北和西自南的差異就很大
無論是環境還是經濟
如果你關心賺錢的問題的話
還是西南機會多一起
但如果你關心個人科研道路的發展的話
可能大西北更缺乏專業人才
我們家就是黃土高原的
覺得那地兒的確挺需要專業人才指導的
經濟模式和人們的思想確實還比較落後
希望你能有所作為

與西部經濟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