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黑龍江省經濟發展

黑龍江省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31 11:16:26

㈠ 黑龍江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一、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過程中黑龍江省經濟盤點

1、農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

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通過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和中央惠農政策的支持,增長呈現可喜態勢。2005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9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4年增長11.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88.9萬公頃,增長0.6%;糧食產量3600萬噸,創歷史新高。與2004年的3135萬噸(313.5億公斤)比較,增產465萬噸(46.5億公斤),增幅14.8%。

2005年黑龍江省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365億元(與2004年現價比較,下同),增加228.4億元,增幅達到20%。其中,農業產值實現764.4億元,增加144.2億元,增幅23.3%;林業產值實現68.3億元,增加2.5億元,增幅3.8%;牧業產值實現505.1億元,增加104.4億元,增幅26.1%;漁業產值實現27.3億元,增加2.3億元,增幅9.2%。

黑龍江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戰略成效顯著。2005年末全省綠色食品認證個數900個,比上年增加113個,增長14.4%。綠色食品種植面積3490萬畝,增長46.6%,種植面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位。綠色食品產業牽動農戶212萬戶,增長63%。

2、工業持續迅速增長,六大基地建設卓有成效

作為老工業基地調整的重頭戲——工業基地,黑龍江省工業發展一馬當先,形成龍江經濟的新亮點。2005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696.3億元,比2004年增長12.9%,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166.3億元,增長15.3%,增幅與2004年持平。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增加值250.4億元,增長16.1%;重工業增加值1915.9億元,增長15.2%。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1858億元,增長15.2%;集體企業增加值26億元,增長18.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851.9億元,增長15.2%。大中型企業增加值1942億元,增長15.2%;小型企業增加值224.3億元,增長16.3%。2005年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首次突破千億元。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467.7億元,比2004年增長35.9%,其中實現利潤1065.7億元,增長41.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33.2,提高38.4點。全年地方工業實現利稅170.2億元,增長31.5%,其中實現利潤63.2億元,增長75.3%。地方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14,提高12.1點。

在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宏圖偉業中,六大基地成為一道最靚的景緻。2005年黑龍江省裝備、石化、能源、食品、醫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共實現工業總產值4383.8億元,比2004年增長29.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4.8%,拉動工業生產增長27.6個百分點。(見表二)

表二:2005年黑龍江省六大基地產值表

產值(億元)
比上年增長(%)
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
六大基地
裝備工業
石化工業
能源工業
食品工業
醫葯工業
林木加工業
4383.8
693.1
861.0
2076.8
537.1
118.3
97.5
29.4
27.4
26.8
34.0
26.8
13.6
11.4
94.8
15.0
18.6
44.9
11.6
2.6
2.1

資料來源:2005年統計月報

3、固定資產投資幅度加大,民間投資再創新高

2005年黑龍江省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94.2億元,同比增長25.4%,是1995年以來同期增速最快的。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638.2億元,比2004年增長24.4%,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56.0億元,
累計增長37.1%。施工項目5743個,累計增長17.8%;新開工項目 4534個,累計增長13.5%。

按隸屬關系分,中央投資增長快於地方投資,2005年中央項目完成投資11.7億元,累計增長36.3%;地方項目完成投資1226.5億元,累計增長20.0%。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資產完成投資1040.4億元,累計增長19.4%;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42.3億元,累計增長負17.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01.0億元,累計增長40.2%,其中工業投資680.3億元,累計增長42.5%;第三產業完成投資894.9億元,累計增長16.9%。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67.6億元,累計增長25.0%。裝備、石化、能源、食品、醫葯、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完成投資602.6億元,增長45%,佔全部工業投資的88.6%。

2005年民間投資完成557.1億元,累計增長33.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40.7億元,累計增長38.0%。民間投資無論是在總量還是在增幅上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4、財政收入進度較快,財政支出進度均衡

2003年以來,國家持續推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政策,財政部門在其中肩負著重要責任。一是繼續落實了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稅收政策。各級財政部門開展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研測算和對上匯報工作。對國家出台的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降低資源稅稅額標准和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認真進行了貫徹落實。2005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92.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8.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18.2億元,增長17.4%。主體稅種中,增值稅增長27.4%、營業稅增長13.9%、企業所得稅增長42.4%、個人所得稅增長17%。地方財政支出861.4億元,比2004年增長16.1%。二是推進了地方改制企業和中直企業的分離辦社會工作。三是支持了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對企業改制投入一定量的資金。2005年共支出企業挖潛改造資金32.2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15.4%,促進了我省大型企業集團的改制重組,並為企業減輕債務負擔、實現優化重組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大力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了對公共支出的保障力度。2005年社會保障支出109.8億元,同比增長17.6%;教育支出106.6億元,同比增長17.8%;醫療衛生支出28.0%,同比增長18.8%,均高於一般預算支出增幅。(見圖一)

圖一:2003年——2005年醫療衛生支出與社會保障支出折線圖

資料來源:《2005年黑龍江省統計年鑒》及2005年統計月報

5、金融運行保持平穩,進出口增長明顯

黑龍江省金融運行繼續保持平穩態勢,2005年各項存款穩步增長,增幅提高。貸款增幅雖低於上年,但信貸投放結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主要投向農業和支柱產業,現金收支保持回籠態勢。2005年末銀行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135.1億元,比年初增加725.6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387.8億元,增加53.5億元;儲蓄存款余額4078.6億元,增加493.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658.5億元,比年初增加98.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074.4億元,增加73.1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372.3億元,增加41.2億元。全年累計貨幣凈投放76.6億元。年末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5家、上市股票36隻,2005年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融資6.1億元。年末共有保險公司15家,保險中介公司及分支機構45家,2005年全省保費收入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9.4%。

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連年大幅增長,引進外資規模加大。2005年實現進出口總值9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9%。其中,出口60.7億美元,增長64.9%;進口35億美元,增長12.6%。從貿易方式看,邊境小額貿易出口22.5億美元,增長78.7%;一般貿易出口21.8億美元,增長45.9%;其他貿易出口12.1億美元,增長84.8%。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出口14.7億美元,增長44.1%;三資企業出口4.8億美元,增長24.7%;私營企業出口40.5億美元,增長89.5%。從商品類別看,機電產品出口8.5億美元,增長77.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5億美元,增長42.4%。從國別看,對俄羅斯出口38.4億美元,增長78.1%;對韓國出口3.5億美元,增長64.2%;對美國出口2.4億美元,增長51.1%;對歐盟出口3.3億美元,增長80.4%。

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1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4.5億美元,增長17%。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32261萬美元,增長24.3%。

6、哈大齊工業走廊前景明朗,龍頭帶動作用凸現

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哈大齊工業走廊應勢而生。其中哈爾濱市發揮了龍頭的帶動作用,聯結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等重點城市,有效利用了各城市間產業、人才、技術、市場等比較優勢,凸顯城市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形成由重點城市和經濟群落構成的都市圈。這條工業帶不僅帶動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而且在擴大對俄貿易,改善周邊關系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哈大齊工業走廊是以哈爾濱為龍頭,以大慶和齊齊哈爾為區域骨幹,包括沿線肇東、安達等市在內的經濟區域。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的4.67%;2004年,人口802.99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00億元,分別佔全省的21.04%和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379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32倍,是我省經濟實力最強、工業化水平最高、經濟輻射力最大、科技人才優勢最明顯、可供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

哈大齊工業走廓哈爾濱段規劃5大新區總面積為250餘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汽車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機電工業、綠色食品工業、現代醫葯工業、環保產業、信息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等。2005年哈爾濱段五大新區和物流系統建設全部啟動,其中江北工業新區啟動區面積15.84平方公里,分布在對俄經濟貿科技合作園區、呼蘭河西南工業園區2個園區內,2005年計劃投資35.9億元,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2億元,重點項目投資3.4億元;平房工業新區啟動區面積8.83平方公里,今年計劃投資5.6億元,已完成投資2億元,目前19戶企業簽訂入區協議,10戶企業開工建設;群力新區、太平空港經濟區和香坊工業新區3大新區均取得相應進展。

大慶位於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部地帶。在空間布局上,確立打造「一橫四縱」的經濟帶,一橫即沿濱洲鐵路,重點做大做強石化、機械製造等產業;四縱即沿通讓鐵路、薩大路、林肇路、綏滿和明沈公路,重點做大做強農牧產品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大慶市規劃建設東城、紅崗、龍鳳、讓胡路、物流等五個項目區。

齊齊哈爾位於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西北角,這里有著共和國深厚的工業底蘊。振興戰略使大型企業和地方工業的活力開始顯現。每年一屆的綠博會影響不斷擴大。齊齊哈爾重點做大做強裝備工業,壯大綠色食品產業和煤油化工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環保、能源、造紙、冶金、建材等產業。2005年——2006年將啟動規劃區面積20.25平方公里,建設南苑、北苑、富拉爾基3個區和物流產業項目區。

㈡ 誰知道黑龍江省經濟落後的原因

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業發展相對較快,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黑龍江省服務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內部結構有所改善,新興服務業也得到較快發展,但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服務業發展仍然較慢,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中的服務性企業發展。服務業發展緩慢的原因很多,其中服務業市場進入壁壘較高是一個重要因素。
進入壁壘是指准備進入或正在進入的新企業在與產業內已有企業競爭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不利因素。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施蒂格勒指出,進入壁壘可以理解為打算進入某一產業的企業而非已有企業所必須承擔的一種額外的生產成本。進入壁壘的高低,既反映了市場內已有企業優勢的大小,也反映了新進入企業所遇障礙的大小。可以說,進入壁壘的高低是影響該行業市場壟斷和競爭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對市場結構的直接反映。在黑龍江省服務業中,進入壁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性壟斷壁壘
以電信業為例,2000年9月25日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該條例共制定了8項重要管理制度: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制度、電信網間互聯調節制度、電信資費管理制度、電信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電信服務質量監督制度、電信建設管理制度、電信設備進網制度和電信安全保障制度。該條例雖然首次允許私營企業經營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電信增值業務,但又規定:經營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為依法設立的專門從事基礎電信業務的公司,且公司中國有股權股份不少於51%。該條例不僅規定了電信業進入的門檻,還規定了電信資費的價格。這種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行政型行業壟斷導致社會福利損失很大。據估計,一張IP電話卡即使對折出售,電信部門還能賺到15倍的利潤。中國電信IP電話國內長途實際成本僅為0.08元,實收0.3元;國際長途實際成本為0.6元,但目前按4.8元收取。這種高利潤,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會吸引很多的其他低利潤行業的企業轉到電信行業中來,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相同。由於國家對該行業過多的行政干預,使其形成了較高的行業行政壁壘,使其他企業和社會力量難以進入這一領域進行公平競爭,結果必然會造成產品質次價高,並限制行業的發展,對整個服務業發展也帶來不利影響。
二、規模經濟壁壘
規模經濟是影響市場結構的重要變數,規模經濟的產量與市場需求的相對規模決定了一個市場所能容納的廠商數量。規模經濟越大,則在一定的市場需求下,能容納的廠商就越少,市場的集中度就越高。
測量產業市場壁壘高低的規模性指標,主要包括:經濟規模與市場總規模的比例、必要資本量、產業和企業專利特許數量、銷售金額占經濟總成本的比重等。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植草益提出了利用經濟規模障礙高低來測量產業進入壁壘的方法:
規模障礙系數d=(最優規模/市場容量)×100%
植草益提出的測量標準是:當d=10%25%時,該產業為高度規模經濟障礙;當d=5%9%時,該產業為較高規模經濟障礙;當d<5%時,該產業為中等或較低程度規模經濟障礙。
第二種測量方法是利潤率水平指標。貝恩提出的測量分類標準是:當銷售價格比平均費用高10%時,新企業仍難以進入的行業,是高壁壘產業;當銷售價格比平均費用高6%8%時,新企業仍難以進入的行業,是較高壁壘產業;當銷售價格比平均費用高4%時,新企業仍難以進入的行業,是中壁壘產業;銷售價格高於平均費用1%2%,新企業就容易進入的行業,是低壁壘產業。
從黑龍江省服務業來看,規模經濟壁壘在壟斷型服務行業的表現較為突出;在當前經濟發展中,一個地區僅靠發展傳統的餐飲娛樂性服務業,是很難對經濟發展發揮較大帶動作用的。一些新興行業因經營特點,本來就需要一定的規模經濟性,如果政策上對各種民間資本的進入加以限制,將加劇這種壁壘的作用,阻礙其本身及整個經濟的發展。
三、必要資本量壁壘
必要資本量是新企業進入市場所必須投入的生產經營資本。不同產業的必要資本量因技術、生產、銷售等方面的要求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必要資本量越大,籌集資本的難度也越大,新企業進入的資本「門檻」也越高。以黑龍江省金融保險業為例,金融保險業以資金作為資本,該行業需要的資金數目遠遠大於其他行業。能進入該行業的企業必須有充足的資金實力作為後盾才能夠運作。

表1 2002年黑龍江省金融機構資產狀況表 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2002年《黑龍江金融年鑒》

從表1可以看出,黑龍江省金融業的資產額全部超過10億元,工商銀行的資產額更是超過100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其他企業要想進入該行業,資產總額至少要達到過億元。這么高的資本量壁壘可能是中小企業所望塵莫及的。
而電信業本身屬於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行業,決定了其擁有較高的資本壁壘的同時也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如寬頻接入技術實用化以ADSL為代表的XDSL技術,以其客觀理性、低成本,並依託國內現有的龐大固定電話用戶線資源,成為主要運營企業主推的寬頻接入方式。採用乙太網承載技術的VSDL技術,是用於為用戶相對密集的地區提供短距離的高速數據介入業務,已逐漸引起業界的重視。為了挖掘現有網路的潛力,更好地提供增值業務應用,各大電信運營企業都在積極進行各類增值業務網路技術的開發或應用,如IP視頻、MPLSVPN、瀏覽媒體等。可以說,在這個行業中,誰率先擁有了最新的、最優的技術,誰就擁有了競爭市場份額的法寶。而其他企業若要進入該行業,這些專利、技術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而相對於上述行業,社區服務業、餐飲娛樂業等等,這些行業所需的資金、技術都相對較少,因而新企業進入該行業的壁壘就相對較小。
四、區域壁壘
區域壁壘是指,由於行業所在的區域經濟、教育文化程度、交通條件、歷史原因等外在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所造成的行業進入壁壘。相對來說,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同其周圍的市縣相比經濟發展速度要快一些,行業也相對較為齊全,行業轉型的機會較多,相對的進入壁壘也比經濟落後地區低。下面以黑龍江省保險業為例,進一步說明區域壁壘對行業的影響。

表2 2003年下半年各壽險會員公司網點統計表 單位:個 中國人壽 太平洋人壽 平安人壽 新華人壽 泰康人壽
哈爾濱 544 178 206 326 174
齊齊哈爾 340 44 48 108 87
牡丹江 401 196 98 190
佳木斯 184 40 62 100
大 慶 214 46 98 85
雞 西 399 18 47
鶴 崗 101 96
雙鴨山 37 164
七台河 38 14
綏 化 179 144 48
黑 河 217 24
伊 春 210 28
大興安嶺 139
資料來源:2003年度《保險月報》

從表2可以看出,黑龍江省保險業在各地區間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哈、齊、牡、佳等大城市佔據了黑龍江壽險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而經濟相對落後的雞西、鶴崗、雙鴨山、黑河等地區,不僅市場佔有的份額少,甚至新華、泰康的保險公司在該地區都沒有設網點。
總的來說,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且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因而行業在各個地區開展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市場發育程度比較高,服務行業發展條件比較好,進入的機會也就更多;而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市場發育程度比較低,服務行業發展條件比較差,現有企業經營尚且困難,其他企業要進入該行業,其困難就更是難上加難。以餐飲業為例,哈爾濱為省會城市,餐飲業無論從規模到數量都多於其他城市。因為省會城市的經濟發展明顯快於其他城市,消費能力也比其他城市強,就決定了哈爾濱有更大的空間發展餐飲業。
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地區整體來說經濟發展與改革相對滯後,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越來越大。最近,中央決定實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對東北地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黑龍江省應緊緊抓住這個機遇,作好各方面的工作的同時,盡快實現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目標的規劃與落實。在振興的各方面工作中,加快服務業,特別是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優化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建議,要根據黑龍江省的具體情況和特點,盡力降低或打破黑龍江省服務業的進入壁壘,鼓勵中小企業和各種民間資本進入各類服務業,促進服務業的發展,並對整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為此,建議認真研究和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降低或取消黑龍江省服務業的各種市場進入壁壘,在總體上形成一種企業進退自由的氛圍。
第二,政府應根據不同產業的特點設置不同的進入壁壘,引導產業組織的合理化。總體上應做到有利於民間資本和中小企業進入,要鼓勵和支持各種資本力量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第三,在行業准入、標准、等限制性條件方面,要盡可能減少行政干預,干預的主導方面也應作出限制壟斷,鼓勵競爭,著力營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調動和引導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㈢ 為什麼黑龍江的發展相比之下這么慢

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相對較慢,在全國甚至東北地區都處於落後狀態,主要原回因是黑龍江省對會展答經濟認識不足、缺乏管理、主體弱小。所以,加快發展黑龍江省經濟需要有正確的思路、准確的定位以及政府的促進政策。

其中也不乏中央的政策傾斜,基本沒給黑龍江什麼震動性政策。這是省委省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黑龍江的地理,氣候,農工商人口比例,性格因素對黑龍江的市場經濟發展有相當影響。

㈣ 黑龍江省的發展前景

黑龍江是很有前景的 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機會不能錯過
大慶

㈤ 黑龍江現在主要經濟發展靠什麼

據說是要發展農業,畢竟全國的大部分糧食都要靠東北供應的。

㈥ 為什麼黑龍江省這么落後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1.黑龍江地處中國東北端,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四千萬。境內有全國排名第一的大面積平原,可以說是沃野千里,石油、煤炭、林業等自然資源的儲藏量和開采量以及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有這樣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什麼經濟發展水平始終徘徊在全國中下游水平呢?現在,我舉兩個例子,或許能從中窺出一些端倪。

2.一個工程項目,按照國家規定,政府要委託正規的招投標公司進行網上公示,然後,由招投標公司組織各投標單位進行競標,勝出者中標。這是常理,也是國家要求的做法。但是,事情絕不會這樣簡單,如果是這種做法,某些政府管理機關和有關職能部門將一無所獲。

3.首先,對競標單位進行資質及資歷方面的審查,這是正常的,也是必須的。但問題是資質審查是人為的,可控制和可操作的,只要你誠心競標,捨得孩子去套狼,這一關是可以輕易邁過的。第二步,既然是有多家都來競爭,這無異形成了一個賣方市場,而賣家就是我們的官當家,買家當然就是那些競標單位,有買有賣,利益鏈就形成了。同是買家,表面上的一些東西都差不多,誰來中標呢?

這時候官本位和錢本位的交易出現了,一些人從這場交易中分得了豐厚的紅利,買家和賣家各自在這場交易中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協議圓滿達成。這時候,中標的往往是那些捨得投入,能夠一眼看準要害部門和人事的人,不管他們有沒有能力去承擔!

這場交易過程中,不僅僅有招標方和競標方,圍繞著工程這塊蛋糕的有方方面面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就連投標公司也不肯閑著,除了投標單位要交納數額不菲的投標費和抵押金,中標的要再往投標公司的帳戶交納至少五千以上的費用,美其名曰入網費,不交這筆費用,你從投標公司拿不到相關的資料!

㈦ 黑龍江省的經濟衰落到谷底了嗎

黑龍江冬天兔子比東冬天比較冷所以投資的比較少所以經濟比較衰弱

㈧ 黑龍江經濟發展論文

http://wenku..com/link?url=Y248H9K4g__iGZrdO-_
這里有範文,你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內用,謝謝容

㈨ 黑龍江的經濟發展區位條件

江沈陽現在在全國來說,他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地區,經濟不是很發達,但是東北三省曾經是我們國家的老工業基地,我們國家的口是振興老工業基地,所以不久將來黑龍江一定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㈩ 黑龍江省牡丹江經濟狀況怎麼樣那發達嗎

牡丹江經濟狀況很好,但不算是很發達,只能算是一個消費中等的城市,下面是牡丹江經濟狀況的介紹:

2019年,牡丹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4.99億元,同比增長4.2%。城鎮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增長1.2%。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構成看,八大類呈六升二降的格局。

食品煙酒類、衣著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醫療保健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同比分別上漲2.9、1.3、0.5、3.1、0.4和1.5個百分點;居住類、交通和通信類同比下降0.7和1.1個百分點。

(10)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70年來,牡丹江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人均GDP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65元增長到4.9萬元,產業結構由以工農為主,轉變為服務業佔主導、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工業經濟從小作坊發展到擁有29個工業大類、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

農業由「靠天吃飯、一糧獨大」發展為特色高效精品農業,服務業由小商小販慘淡經營到如今成為全國現代物流、金融生態、文化消費試點城市。特別是市場主體活力明顯增強,民營市場主體佔比超過95%,民營經濟成為全市發展的主力軍。

牡丹江市依託百年對俄開放合作基礎,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開放型城市,對外經貿拓展到177個國家和地區,對俄非油進口貿易額佔全省的38.5%,出口貿易額佔全省的25%,進出口貿易總額始終居全省首位,成為「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戰略支點。

閱讀全文

與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