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渝經濟區的交通規劃
今後,成渝經濟區所有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三分之二的20萬至50萬之間城市都將通城際客運專線,形成一小時城際高鐵網!昨日記者獲悉,《成渝經濟區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已初步完成,將盡快爭取國家發改委批復。根據規劃,成渝經濟區擬建成12條城際客專,遠期2030年前,成渝經濟區城際軌道交通線網達到4000餘公里。
數量:12條客運專線
根據《成渝經濟區軌道交通網線規劃》的初步規劃,成渝經濟區的鐵路為「一主兩軸四骨架」的線網架構,其中成渝為主軸,成綿樂、渝萬為兩條輔助軸,綿遂內宜、南達蓉、渝宜瀘、重慶至黔江等四條為骨架線,擬建成12條城際客專。
時速:250公里以上
「新規劃擬建的成渝經濟區城際客專都是按國鐵一級標准,雙線,時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中鐵二院規劃專家表示,成渝經濟區鐵路客流量占總流量還不到10%,城際軌道交通線網建成以後成渝經濟區的鐵路客流量有望提升30%至40%。
里程:4000餘公里
成渝經濟區內城際客專僅有1500公里,按照規劃,2020年前有望新增城際客專線路1000公里,最終有望在2030年前,成渝經濟區城際軌道交通線網達到4000餘公里。
所有50萬人口城市
據規劃專家透露,成渝經濟區軌道交通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增加經濟區內各重要城市相互之間高速鐵路網路的布局,成渝經濟區內,50萬人口的城市都將有高鐵通達,20萬-50萬之間的城市三分之二以上也都有高鐵直達。
而從規劃圖上來看,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到周邊城市的時間壓縮到1小時內,最終將形成了一個成都、雅安、樂山、內江、宜賓、瀘州、重慶、萬州、廣安、綿陽、達州、巴中、廣元、南充、德陽的成渝經濟區高鐵環線網。
主軸:4條鐵路直達
成渝間鐵路有老成渝線和成遂渝鐵路,客運的主通道是成遂渝鐵路,和諧號動車組直達時間約在2小時左右。渝遂鐵路二線已於2012年12月30日建成並通車,時速能提高到200公里以上,重慶成都互達的時間將比過去縮短約半小時。
同時,成渝高速鐵路已於2015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成渝高鐵為國鐵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這條鐵路最高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初期最高運行速度為300km/h。採用的動車組類型為CRH380D或CRH380A。至此,成渝之間將形成3條鐵路通道,最快只要1個小時,再加上規劃的重慶至遂寧雙線城際客專線,今後成渝間就可有4條直達鐵路。
影響:城際高鐵網
影響1:客貨分線高效運輸吸引企業投資
城際客運專線建成後,客運列車就不用和貨運列車搶線。以成渝鐵路為例,以前貨運列車跑這條線需要20多個小時,平均時速只有10多公里,成遂渝鐵路通車後,成渝鐵路基本上都是貨運列車的專用線,貨運列車跑一趟只要8-10個小時,時間縮短了一大半。
影響2:整合資源高鐵串起川渝旅遊資源
比如,川貴鐵路和渝瀘宜客專形成了一個成都至樂山、宜賓、江津至重慶的旅遊線路,這一線的樂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江津四面山等優質旅遊資源可形成一條優質旅遊帶,遊客可以乘坐高鐵在沿途進行游覽,換乘也比較方便。
Ⅱ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新基建」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一、作用: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經過連續多年大規模投資,我國傳統基建領域的存量基數已經很高。以數字型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卻處在起步階段,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二、意義:
無論是在線辦公助力復工復產、雲商業雲服務便利社會生活,還是智能製造加速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新基建」的有力支撐。有機構測算,到2025年,我國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1.2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
一端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端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可以預見,「新基建」將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是企業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能很好地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線網規劃對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一、基礎保障:
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新基建」對國民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在短期內助力穩投資、擴內需和增就業,從長遠發展來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推動作用:
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種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再次強調「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Ⅲ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發展主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第五章發展主線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能力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必須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微觀活力,優化要素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必須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實施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
Ⅳ 鐵路定線時,影響線路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最主要還是地形,其次得考慮城市建設,風景文物保護地等等的
Ⅳ 影響鐵路定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出行人數,經濟狀況,修路的成本
Ⅵ 城市規劃七線的黃線管理
(2005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第144號令發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的正常、高效運轉,保證城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根據《城市規劃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城市黃線的劃定和規劃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市黃線,是指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
本辦法所稱城市基礎設施包括:
(一)城市公共汽車首末站、出租汽車停車場、大型公共停車場;城市軌道交通線、站、場、車輛段、保養維修基地;城市水運碼頭;機場;城市交通綜合換乘樞紐;城市交通廣場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
(二)取水工程設施(取水點、取水構築物及一級泵站)和水處理工程設施等城市供水設施。
(三)排水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轉運站、垃圾碼頭、垃圾堆肥廠、垃圾焚燒廠、衛生填埋場(廠);環境衛生車輛停車場和修造廠;環境質量監測站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
(四)城市氣源和燃氣儲配站等城市供燃氣設施。
(五)城市熱源、區域性熱力站、熱力線走廊等城市供熱設施。
(六)城市發電廠、區域變電所(站)、市區變電所(站)、高壓線走廊等城市供電設施。
(七)郵政局、郵政通信樞紐、郵政支局;電信局、電信支局;衛星接收站、微波站;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城市通信設施。
(八)消防指揮調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設施。
(九)防洪堤牆、排洪溝與截洪溝、防洪閘等城市防洪設施。
(十)避震疏散場地、氣象預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災設施。
(十一)其他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城市基礎設施。
第三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黃線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黃線的規劃管理工作。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基礎設施用地、服從城市黃線管理的義務,有監督城市黃線管理、對違反城市黃線管理的行為進行檢舉的權利。
第五條城市黃線應當在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時劃定。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不同規劃階段的規劃深度要求,負責組織劃定城市黃線的具體工作。
第六條城市黃線的劃定,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與同階段城市規劃內容及深度保持一致;
(二)控制范圍界定清晰;
(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准、規范。
第七條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應當根據規劃內容和深度要求,合理布置城市基礎設施,確定城市基礎設施的用地位置和范圍,劃定其用地控制界線。
第八條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城市總體規劃,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基礎設施的用地位置和面積,劃定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界線,規定城市黃線范圍內的控制指標和要求,並明確城市黃線的地理坐標。
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按不同項目具體落實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界線,提出城市基礎設施用地配置原則或者方案,並標明城市黃線的地理坐標和相應的界址地形圖。
第九條城市黃線應當作為城市規劃的強制性內容,與城市規劃一並報批。城市黃線上報審批前,應當進行技術經濟論證,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
第十條城市黃線經批准後,應當與城市規劃一並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除外。
第十一條城市黃線一經批准,不得擅自調整。
因城市發展和城市功能、布局變化等,需要調整城市黃線的,應當組織專家論證,依法調整城市規劃,並相應調整城市黃線。調整後的城市黃線,應當隨調整後的城市規劃一並報批。
調整後的城市黃線應當在報批前進行公示,但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除外。
第十二條在城市黃線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貫徹安全、高效、經濟的方針,處理好近遠期關系,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需要,分期有序實施。
第十三條在城市黃線范圍內禁止進行下列活動:
(一)違反城市規劃要求,進行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的建設;
(二)違反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進行建設;
(三)未經批准,改裝、遷移或拆毀原有城市基礎設施;
(四)其他損壞城市基礎設施或影響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和正常運轉的行為。
第十四條在城市黃線內進行建設,應當符合經批準的城市規劃。
在城市黃線內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應當依法向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城市規劃許可,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相關手續。
遷移、拆除城市黃線內城市基礎設施的,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五條因建設或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臨時佔用城市黃線內土地的,應當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城市黃線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城市規劃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一)未經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准在城市黃線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的;
(二)擅自改變城市黃線內土地用途的;
(三)未按規劃許可的要求進行建設的。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批准在城市黃線范圍內進行建設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Ⅶ 經濟持久戰,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遠景目標是什麼
經濟持久戰,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遠景目標是什麼?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年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第13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但是從今年的年初開始,從我國到全球在不同程度上的遭受了新冠肺炎的影響,各國的經濟都有所損失。
中國現在在國際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得益於我們各方的努力,我們才取得不斷的進步,因此才有我們幸福的今天。
Ⅷ 求答案:1.城市規劃對總平面設計控制線又哪些2.簡述總圖有關經濟技術指標(房屋建築學)
規劃七線,總圖建築密度和容積率最重要。
Ⅸ 鄭渝(鄭州至重慶)鐵路是我國高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線路,對促進兩地及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