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本人要參加辯論賽,越詳細越好)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利影響。
1、威脅經濟安全。經濟安全觀是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分不開的。衡量經濟安全的標准有兩個:一是國際競爭能力,因為追求經濟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沒有國際競爭力,一國的經濟安全就沒有保證;二是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決定著一國經濟命脈的控制權問題。由於發展中國家往往技術基礎薄弱、人才短缺、資金不足,很難在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其國際競爭力不足。同時,也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造成一定的沖擊。經濟全球化主要是在發達國家的國際制度安排下展開的,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發展中國家為了獲得經濟全球化給本國帶來的好處,有時還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一些讓步,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2、危害金融安全。金融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主要表現為資本流動全球化、貨幣體系全球化、金融市場全球化、金融機構全球化,以及金融協調與監管全球化。與較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體制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缺乏高級金融人才。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投機猖獗,風暴四起,使得國際間貨幣合作的風險加大。而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管,一旦國內經濟出現問題,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便會乘虛而入,必定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
3、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外圍邊緣地帶的發展中國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容易接受發達國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最終導致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的單一性、從屬性,從而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影響政府收入與政府借貸。貿易自由化將會使政府關稅減少。在自由化的最初階段,其影響可能是中性的,甚至會增加額外收入,但最終會減少政府總收入水平。同樣,任何稅收減免或對外國投資者、出口生產商的稅收抵免措施都將減少稅收收入。
② 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什麼問題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毋庸置疑,經濟全球化並不代表每個國家都能從中受益,它取決於國際制度和規則。在現行的國際制度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經濟全球化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給它們帶來的利益遠多於發展中國家。首先.國際通行的制度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國內規則的特點,不存在與國外規則的嚴重沖突。其次因為主導著國際制度,發達國家可以使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來自內外製度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從而轉嫁成本,規避風險。再者發達國家通過國際制度、規則極大地發揮了其優勢和保護其劣勢。 最後世界經濟中的「集權」效應,由於他們所具有各種優勢,使得發達國家能夠從全球化中獲得遠比發展中國家多得多的利益。 對於反展中國家而言,就如同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將經濟全球化比喻為「一柄雙刃劍」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發展中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使貿易投資自由化,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實現經濟「趕超夢想」。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和技術大外溢,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因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挑戰。首先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方面,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推動者,掌握著主動權,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大部分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則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不穩固,市場發育不完備,經濟結構相對脆弱,資金匱乏,技術比較落後等,很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而產生國內經濟波動。第二,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第三,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我們忙著追求經濟GDP的增長,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經濟全球化使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得我們的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會日益尖銳。造成近年來的沙塵暴肆虐……第四,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第五,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對於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中國家無論譴責或者迴避它都是沒有用的。許多的學者強調,發展中國家應採取經濟的對策,趨利避害,尋求發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發展中國家要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包括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觀念和體制,積極與國際接軌。
③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是什麼
第一、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
第二、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目前,24小時電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形成,在為市場交易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時,也為金融界的不少投機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三、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一方面他們要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卻被發達國家指責為破環環境的對象。實際上,發達國家已經超越了工業化發展階段,應對已形成的環境污染結果負責。
第四、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現在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造成那些處於最底層的發展中國家更加貧窮落後。
(3)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擴展閱讀:
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④ 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消極影響有許多,但不包括
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消極影響,有很多,但是不包括社會的發展和農業的發展。
⑤ 經濟全球化趨勢對發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利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於經濟全球化發展過快,市場的破壞作用膨脹;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和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實力不足,造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貧富差距拉大。 |
⑥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哪些影響
積極:更多的發展機會就業機會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對外開放 豐富人們的生活 便於引進先進的經濟技術,人才。最終促進經濟發展。
消極:風險全球化的影響(如經濟危機的波及等)經濟全球化實際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 面臨著大國技術,經濟方面的優勢與壓力,民族經濟受到沖擊,意識形態的和平演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產業轉移和資源配置易使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產業結構偏低且單一等問題。
⑦ 論述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表現,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什麼影響
表現:
1、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
2、經濟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業生產經營全球化;
動因: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加速流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產業結構高級化,增強經濟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就業,使勞動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
3、還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以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擴大;
2、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和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
3、各國特別是落後國家原有的經濟體制,政府管理能力,社會設施,價值觀念和文化都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
4、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的依賴也越來越強,而有效的全球性協調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使全球性經濟危機難以避免。
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⑧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是一把雙刃劍
在我看來,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一般意義上說,經濟全球化描述的是生產要素回在答各國之間流動加快的趨勢,經濟活動在各國之間聯系日益緊密的趨勢。然而單純從善良的正面去了解經濟全球化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僅要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特點,以及正負效應,而且要理解反全球化運動的特點和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把握處於激烈博弈中的世界經濟態勢,並選擇和實施中國之最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