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澳門發展旅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澳門發展旅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30 20:39:41

㈠ 從自然和社會條件分析澳門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有利條件

旅遊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可以增加本土人民的收入
發展旅遊業,可以宣傳很多本土人文,經濟.
發展旅遊業,可以保護文化遺產

㈡ 旅遊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由於經濟、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民俗文化資源一度被閑置和封閉,現有的一些旅遊景點經濟疲軟,旅遊品位低下,國內外旅客很少光顧,從而使當地旅遊業與外界的市場旅遊經濟嚴重脫節。面對這樣的現狀,應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民俗資源豐富則是自己所長,故應以開發民俗作為自己的旅遊特色優勢。
對於民俗文化旅遊而言,其經濟效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項目自身的經濟效益,二是通過飲食、住宿、購物、交通、就業、招商引資等帶動地區經濟。前者一般只有在其經濟效益程度上的差別,後者則是旅遊業的決策關鍵。本文圍繞以上的兩點,進行論述。
(一)
民俗文化是以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族民間的物質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傳統,它包括生產與生活習俗、游藝競技習俗、歲時歲日習俗、禮儀制度習俗、社會組織習俗、民間文學藝術等。當前,國際旅遊趨勢在向文化旅遊發展,以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展現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旅遊越來越受到重視。民俗旅遊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可觀的經濟效益是其能夠得到大力發展的兩大優勢。
旅遊業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產業。而民俗游則是其新興的旅遊專項產品。民俗旅遊開發是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跨越式的貢獻。"民俗旅遊已成為當今旅遊業的一個亮點。發展民族旅遊業應做到:自覺地執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傳承原則;旅遊開發商應注意保護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遊開發的經濟效益原則。"(摘自《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第7期)由此可以看出,注重民俗旅遊開發的經濟效益已成為當代發展民族旅遊業的一項重要原則。
(二)
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應該向多元化、綜合化方向發展, 不能只滿足於風土人情的展示和民俗歌舞的表演, 還應充分結合獨特的自然旅遊資源和底蘊深厚的當地文化, 將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有機結合, 從而增強旅遊資源的吸引功能, 提高其觀賞價值, 豐富和增強民俗旅遊的內涵和生命力,以此帶動地區的各項經濟發展。
經濟效益是民俗旅遊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只有能夠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旅遊開發才是成功的。我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經歷了從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的過程,促進了遊客數量增長,增加了因旅遊帶來的各項經濟收入。其中因各地的民俗所拉動的地區其它產業經濟如飲食、住宿、購物、交通、就業、招商引資等都收獲不小。
曾有這樣一段話說,"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改革開發以來,旅遊業發展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旅遊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廈門日報》1994年2月10日)這段話中的第二句話,"各級政府重視",也得到了旅遊為經貿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的回報。既然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已為實踐證明了的較好的活動方式,把民俗風情游盡量納入其中,也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以它固有的、獨特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從而構成了良性的循環體經濟。
民俗旅遊是國外了解我國地方的窗口,也是我國各民族、各地方向世界的通道,近幾年,國際旅遊業出現了以民俗為主的態勢。民俗旅遊作為一種普遍模式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多優點,對旅遊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發展民俗旅遊業有利於發揮當地資源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一個地域的民俗,其民俗品格越鮮明,原始風格越濃,歷史氛圍越重,地方差異越大,就越具有地方資源優勢,就越能吸引異國異域的旅遊者。而旅遊者的到來,不僅能是他們了解這個地方,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到來,也給旅遊地帶來了極大的財富,同時,帶動了整個地區甚至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如充分利用頗具民俗風情的民間建築、飲食、游藝等建立民俗村、景區等;另一方面,利用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旅遊業產出對經濟貢獻可表現於旅遊消費支出所產生的乘數效應上。所謂旅遊乘數就是旅遊業創造的總效益與其創造的直接效益之比。 這一比例越大,乘數效應越大,從而拉動的地區經濟效益也就越大。
由此可見發展民俗旅遊對旅遊的經濟影響是直接且重要的,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也是不可小視。

㈢ 旅遊業的發展對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影響

1、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實現國內旅遊經濟收入。

2、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提高城市形象,保護弘揚當地文化特色。

3、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遊業是集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行業關聯性很強的綜合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對其它行業有明顯的直接和間接帶動作用,如,旅遊業對能夠帶動地方旅館業、餐飲業、交通業、娛樂業、商貿業、零售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從而提升當地經濟水平。

4、增加居民就業機會。旅遊的發展可以增加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的流動,旅遊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發展旅遊業能為社會提供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解決當下居民就業問題。

5、協調環境和社會發展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被寫入了新黨章,綠色城市、生態城市所訴求的也是城市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黨中央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

(3)澳門發展旅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各地在發展旅遊業時,為實現環保,城市需要限制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產業和生活習慣,比如對高標准污水處理、大氣質量的控制以及噪音控制、土地改善等,是與旅遊業的特徵相符的,也是調整城市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旅遊業從業務種類劃分看,主要有3種類型 :①組織國內旅客在本國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②組織國內旅客到國外進行旅行游覽活動。③接待或招徠外國人到自己國家進行旅行游覽活動。後兩種類型的旅遊業務活動,都是涉外性質的業務。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㈣ 澳門賭城生意凋零對澳門經濟造成了什麼影響

澳門賭城生意是澳門整體經濟的支柱行業,我認為生意逐漸凋零,會嚴重拉低澳門的整體經濟水平。

首先提起澳門,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澳門賭場,每年來到這里進行賭博的人也是數不勝數,而且澳門大賭場是世界第一堵城,在全世界都享有譽名,不僅中國大陸的老闆們喜歡來這里賭博,很多國家的大佬都會過來,所以澳門賭城生意是澳門整體經濟的支柱行業,其經濟管理模式就是以賭城為主題,帶動旅遊和商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們前來。

最後我還是希望大家明白天下沒有白白掉下來餡餅的道理,不能以賭博為生,那樣結局註定是傾家盪產,多少人因為賭博使原本美好的家庭支離破碎,除非真的是有非常雄厚的經濟條件,要不然最後受傷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你深愛的親人。

㈤ 澳門的旅遊業發達,經濟支柱之一是什麼

香港與澳門有很多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如下:
(一)相同點
1、香港與澳門回歸後,都實行「一國兩制」,這對香港與澳門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投資環境,吸引多國多方資本起了重要作用。
2、自由港經濟都是其經濟發展的優勢。香港是自由港,對外貿易一向是香港的支柱和主導產業。澳門在「雁行原理」里,自由港是位於我國第三列隊以至第四列隊通向世界的自由港。它們是我國南方新世紀通向世界的一大一小的門戶。
3、優越的區位條件。香港是中國南方對外交通的門戶,處於亞洲航運和國際貿易的中心位置,由歐、非、南亞往來東亞之間的航運,都已香港為必經之地。澳門曾經是中西方貿易的主要商港,由於地處珠江口的有利位置。因此它們都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
4、人才聚集地。香港和澳門由於發展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吸引了國內外的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5、旅遊業都較發達。香港是東南亞旅遊中心之一;澳門的旅遊博彩業是其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之一。
(二)不同點
1、港口優勢不同。香港有優良的深水港灣。而澳門半島正處於珠江口泥沙沉積地段,缺少深水港灣,不利於遠洋航船停泊。
2、經濟發展著重點不同。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擁有比較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包外匯市場、借貸市場、股票證劵市場、黃金市場等等。
澳門主要發展的是微型經濟,以博彩業為龍頭。也是金融中心,但是遠遠趕不上香港。
3、生產要素成本差別。香港是遠東製造業中心之一,生產要素成本較高。澳門與之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澳門工廠數量多,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㈥ 澳門發展旅遊業具有哪些有利條件

有利條件:
一歷史:中西交融, 入境簡便
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三氣候:海上花園,氣候宜人
四景點:名勝眾多,文化獨特
五經濟:經濟多元,世界賭城

㈦ 旅遊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是什麼

作用於影響

  1. 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

  2. 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

  3. 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

  4. .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㈧ 簡述旅遊業發展對社會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旅遊業除了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外,還具備和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作用」.
一、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的功能作用
據推算,在經濟增長其他條件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國內旅遊消費每增長10個百分點,將拉動居民消費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約1個百分點.
二、對調整產業結構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旅遊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10%,旅遊服務貿易約占服務業進出口貿易的30%.通過加快發展旅遊業,也將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地位的迅速提升.
三、對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的功能作用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大幅提高農民收入、轉變農耕方式、改變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使農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鎮化.
四、對平衡國際收支減少貿易摩擦方面的功能作用
由於我國出境旅遊人數和花費較多的國家,很多屬於我國貨物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歐盟一些主要國家等).因此,通過發展出境旅遊,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我國同一些國家的貿易摩擦.
五、對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的功能作用
從我國Ⅰ、Ⅱ、Ⅲ產業每萬元GDP能源消耗情況來看,第一產業約為0.48噸標准煤/萬元,第二產業約為0.9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約為0.3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單位能耗是二產的1/3,是一產的60%.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可以帶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實現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有效降低資源消耗的目標.
六、對調整收入差距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實現財富的轉移,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而更多情況是實現由相對發達地區富裕人群財富向相對落後地區貧困人群的轉移.我國目前2萬多個景區點,其中70%以上坐落在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通過發展旅遊,特別是鄉村旅遊,可以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㈨ 澳門經濟有何特點

澳門的來經濟命脈主要是旅源游及娛樂事業,它的產值佔澳門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六十五。澳門經濟前景一方面仰給本身的旅遊娛樂事業,但隨著亞洲金融風暴顯現區內經濟體系的問題,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澳門亦面對經濟轉型及重新釐定本位經濟優勢的問題。誠興銀行 永明先生亦從這思路出發,認為澳門未來的經濟活力在於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包括加強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及歐洲市場的聯系,既推動澳門為區內重要的旅遊娛樂中心,又可扮演外商在華投資的後援基地。其次,澳門本土的企業亦有需要多元化的發展,他以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為例,指該公司正以多元化的經營策略迎接新的經濟環境,其中以成立誠興銀行為明顯一例。此外,澳門企業家亦意識到金融市場對澳門經濟的重大影響,故近年企業對開拓資本市場,加強企業在金融市場方面的活力反映澳門經濟發展新方向的一面。最後 先生亦談到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問題,認為這方面的發展乃大勢所趨,澳門不應落後於世界潮流。

閱讀全文

與澳門發展旅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