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分別為多少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指國家對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主要活動、科學技術專、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屬展所作的規劃和安排。是指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分為長期計劃(十至二十年)、中期計劃(一般為五年、三年)、年度計劃。中國從1953年起至2017年共制訂和執行了十三個五年計劃。
㈡ 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首先由國務院組成專門斑子起草文件並反復討論修改,提交更高一層審核,黨中央原則同意,全國人代會通過。
㈢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有哪些
已沒有計劃之說,現在叫規劃了。計劃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現在統一叫規劃。
現在國家正在起草十三五規劃,總體規劃下有區域規劃、專項規劃,下面還有很多子規劃,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武漢城市圈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教育發展規劃,交通發展規劃等等
㈣ 如何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2010年3月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預備會議通過
一、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溫 家寶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二、審查和批准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批准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三、審查和批准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批准2010年中央預算
四、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
五、聽取和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 邦國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
六、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
七、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八、其他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2010年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一、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二、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三、列席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四、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五、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六、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七、審議通過人事事項
㈤ 我國把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改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在哪一年
從1985年第七個五年規劃開始,改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入了社會發展內部分。
一般來容說長期叫做規劃,中長期和年度叫做計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指國家對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主要活動、科學技術、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所作的規劃和安排。是指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分為長期計劃(十至二十年)、中期計劃(一般為五年)、年度計劃。中國從1953年起至2017年共制訂和執行了十三個五年計劃。
㈥ 棚改項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好不好
這種棚改計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肯定好啊!
當然,這只是棚改,並不一定是你想的全拆遷啊。
有些地方需要改造。比如說老房子,沒有電梯可以裝電梯,解決老年人爬不了樓的困境。
棚改計劃,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至少解決了燃眉之急。
期盼哪!
㈦ 什麼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這是我國發改系統的一項工作,每一年都要制定相應的經濟指標,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這些需要在每年的年初制定,這就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的最主要內容。
㈧ .我國把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改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在幾幾年
你說的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在「九五」計劃前,五年計劃都稱作「計劃」,從「十五」開始,「計劃」改叫「規劃」,即「十五規劃」、「十一五規劃」。
㈨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預算經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後
選B,人大會議通過的決議具有法律效力,權威度要高於政府決定,因此政府絕對不能自行調整(當然現實中這種事情是非常多見的);人大每年就在開會的那幾天存在休會期間有人大常委會作為常設機構代為行使職權效力等同人大;決算、發展規劃在執行過程中人大肯定休會了,所以提交人大常委會。
㈩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概述
1982年,根據國家計委規定,把國民經濟計劃改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回劃,答既包括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也包括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計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依據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體現黨和國家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以及一定時期內的政治經濟任務,在實事求是和綜合平衡的基礎上制訂的。反映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規定國民經濟發展的方向、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效益,是指導國民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