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聯儲加息對世界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加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提高利息的行為,從而使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貸成本提高,進而迫使市場的利息也進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減少貨幣供應、壓抑消費、壓抑通貨膨脹、鼓勵存款、減緩市場投機等等。加息也可作為提升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對其它貨幣的幣值(匯率)的間接手段。
㈡ 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美聯儲加息影響的不僅是美國,對於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也許更大。在12月10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在美國未來可能連續加息、發展中國家一直處於低利率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性會引起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出現類似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在過去30年中,每次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都伴隨著新興市場的危機。1980—1985年美元升值引爆拉美債務危機;1995—2001年衍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2011年至今美元總體升值,造成拉美、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及金融市場反復震盪。對中國股債匯三殺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受加息影響,國內股債匯三市周四(12月14日)開盤即出現劇烈反應。中國10年期國債和5年期國債雙雙跌停,10年期國債刷新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開盤報3125.76點,跌0.47%。深成指開盤報10202.24點,跌0.3%。創業板開盤報1957.71點,跌0.27%。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大幅低開近300點至6.9350,續創逾8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稍早一度失守6.95關口,但隨後跌幅有所收窄,現處於6.9420附近震盪。目前中國正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加息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從而帶來額外的增長阻力。在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方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加大,主要將通過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一是貿易。美聯儲再次加息表明美國經濟復甦明確,由於美國的經濟地位,這將有可能稍微改善疲軟的全球貿易態勢,這對中國的出口改善是正面的;二是貨幣政策。在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基調穩健兼有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的任務且通脹上揚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或將進一步限制我國貨幣政策的空間。三是外匯。由於資本逐利的天性,美元資產收益率提高將進一步向人民幣施加壓力,如果2017年加息頻率較高,外匯儲備也將承受壓力。總體而言,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均有,但經濟短期或受到較大影響。其認為,本次加息落地之後,主要還是需關注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歷史數據顯示A股受影響並不大對中國而言,1994年以來的美國三輪緊縮中,上證指數在首次加息後的1個月內都是下跌的,美國首次加息後一季度的表現也不佳,不過這可能和中國的國內因素關系更為密切,因為在1994年、2004年時,即使美聯儲加息前上證指數也處於下跌之中。據統計,今年以來,美聯儲召開過7次議息會議。會議召開前夕,A股有6次是下跌的,下跌概率逾八成,利空沖擊比較明顯,議息會議結束後,美聯儲並沒有啟動加息,A股又重回原有軌道,以上漲為主,表現出明顯的強勢。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並沒有很強的關聯性,A股依然按照自身規律運行。但由於美聯儲之前的加息周期時間點距今間隔較長,參考意義並不太大。最近的一次加息是去年的12月16日,加息前後A股都是上漲的。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是外部因素,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從過往美聯儲加息後A股市場的歷史表現來看,預計美聯儲此次加息對於A股市場的沖擊或將有限。就目前A股自身情況來看,短期內市場表現還要看國內政策面。在年底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或將持續整固。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團隊分析師管清友和李奇霖在美聯儲上一次加息時曾撰文指出,中長期來看,美聯儲加息會加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從201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雙向波動時代,但波動的中樞在不斷貶值。2014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平均6.16,2015年已貶到6.47。未來幾年的人民幣匯率中樞可能繼續貶值。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美聯儲加息前說,在強勢美元的背景下,中國當前維持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穩定的做法將形成單向貶值預期。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加息前夕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如果特朗普倡議的經濟政策都如預期般積極,則美國明年加息步伐還要緊湊些,若美元未來繼續很強,資金外流會繼續,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
㈢ 美國加息對中國樓市有什麼影響
2018年,官方對經濟「慢一點的增長」容忍度增加,所以我們並不會對美國加息做出大幅度的經濟刺激計劃。
而以中國政府目前對金融、房地產行業的控制力,也是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的。
對於接下來樓市政策,可能是:
1.大環境決定了中國2018年貨幣政策仍然是略微偏緊的,」錢荒」加劇,去杠桿強化;
2.樓市調控不會出現大的、方向性的調整;
3.在經濟、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城市,會出現「隱性政策的放鬆」,比如悄悄放寬對房貸額度的限制,比如人才引進放寬對落戶的限制。
樓市進入新一輪市場調整期,樓市的深度調整將導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或被收購,而這對於綜合競爭實力較強的房企來講則成為逆勢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大型品牌房企來講,會在樓市下半場這個階段繼續「大魚吃小魚」,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化優勢。
但是在此重點提醒,一些房企的資金鏈更加緊張了,所以不要碰小房企的房子,因為爛尾的機率增加了。
房企的資金鏈趨緊,目前部分沒有價值的城市,例如三四線城市將出現房價下降趨勢,有可能會影響整體市場會出現降價的趨勢,價格的指標發生變化,總體市場會表現為「以價換量」。而這樣的局面有可能至少一直會持續到2018年底。
而對於有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及其城市圈)的剛需、改善型需求來說,2018年是買房、換房的好時機,如果是剛需,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機會。
(3)2017美元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聯儲加息對我國整體影響
美國加息,我國很難獨善其身。美國加息,必然帶來資本外流、進口成本提升、人民幣持續貶值等問題。如果不能跟隨加息,勢必要動用資本管制、外匯管制以及市場干預等手段來進行維穩,然而在持續加息壓力下,政策空間越來越小。
更關鍵的是,兩個大國正處於不同的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目前,美國整體經濟基本面相對良好,支撐加息預期,而我們則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這需要貨幣寬松來加以應對。如果對外面臨加息壓力,貨幣政策空間勢必收縮,左右為難。
顯然,如果美國放緩加息步伐或提前結束加息,這無論對於人民幣匯率,還是國內貨幣環境,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利好。這將放開國內貨幣寬松的政策空間,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降准或會繼續到來,降息也未必沒有可能。
在最近幾次重要會議中,無一不強調「穩」的重要性。從穩增長到穩就業,從穩金融到穩預期。這意味著「維穩」已經成為重中之重,貨幣寬松勢必重來。
㈣ 美元加息對A股有什麼影響
從美國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例如消費、就業和企業利潤數據,美國經濟2017年經濟復甦動力依然較強。不過,全球投資者對前期美聯儲的議息會議紀要、以及官員對於加快加息的討論,並未引起充分的警覺。
上周美聯儲多位官員密集發布鷹派言論,對市場預期進行引導,投資者才發現3月份加息已經臨近,從近兩周以來的利率期貨市場上反應看,美元加息概率大幅上升,幾乎成為定局。
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美元加息對中國的影響。從影響路徑來看,美元加息一方面影響我國匯率和通脹,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同時通過價格的輸入性傳導,增加通貨膨脹預期形成,進而形成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約束。另一方面,美元加息預期升溫,貨幣利差的變化會引起資金的流動,由此引發國內流動性收緊。近期,國內公開市場操作也印證了這種貨幣政策取向。
春節之後金融機構貨幣逐漸投向市場,市場資金緊張狀態得到緩解,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小幅下行。整體來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以資金凈回籠為主,最近的10個交易日已經連續處於資金回收狀態,導致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開始重回升勢。截至3月8日收盤,該收益率為3.41%,僅低於春節前後的階段高點。
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變化,對市場的沖擊最為明顯,但在較好的預期管理之下,市場波動有望減弱。最近的兩次美元加息時點,分別發生在2015年的12月17日和2016年12月15日。從對A股的影響來看,美元加息之前,A股市場均出現小幅回落,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流動性沖擊的擔憂。但加息之後,利空出盡反而出現市場的小幅上漲。近期美聯儲官員的集體發聲,也是在進行預期管理,盡量削弱對市場的影響。
從我國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近期的外匯儲備數據,降低了美元加息帶來的預期影響。外匯管理局3月7日公布的2月份外匯儲備數據為30051億美元,環比增加了69億美元,結束了連續7個月的下滑趨勢。外匯儲備重新站上了3萬億美元關口,投資者預期美元加息帶來的流動性沖擊減弱。外匯儲備的回升,主要動力在於全球資金自1月開始,對新興市場的風險偏好出現修復,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規模加大,我國是資金重要的配置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3月份美元加息對A股市場帶來的沖擊可能不會太大,但3月加息將會給出一個明確的信號:美元未來加息的節奏有望加快,2017年加息3至4次的預期會得到加強。
從對A股市場的影響來看,目前市場的焦點在於流動性的收緊程度與經濟復甦的驗證。根據上述分析,未來流動性收緊的預期較為明確,除了外圍的影響,在金融去杠桿、防風險的目標之下,我國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基調有較強的持續性。而此時經濟基本面的復甦能否得到數據上的持續驗證,以及經濟數據與流動性的博弈情況,是影響市場方向選擇的重要因素。
㈤ 美聯儲加息對經濟有何影響
美聯儲加息影響的不僅是美國,對於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也許更大。
在12月10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在美國未來可能連續加息、發展中國家一直處於低利率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性會引起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出現類似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
在過去30年中,每次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都伴隨著新興市場的危機。1980—1985年美元升值引爆拉美債務危機;1995—2001年衍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2011年至今美元總體升值,造成拉美、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及金融市場反復震盪。
對中國股債匯三殺
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受加息影響,國內股債匯三市周四(12月14日)開盤即出現劇烈反應。中國10年期國債和5年期國債雙雙跌停,10年期國債刷新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開盤報3125.76點,跌0.47%。深成指開盤報10202.24點,跌0.3%。創業板開盤報1957.71點,跌0.27%。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大幅低開近300點至6.9350,續創逾8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稍早一度失守6.95關口,但隨後跌幅有所收窄,現處於6.9420附近震盪。
目前中國正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加息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從而帶來額外的增長阻力。
在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方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加大,主要將通過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中國經濟:
一是貿易。美聯儲再次加息表明美國經濟復甦明確,由於美國的經濟地位,這將有可能稍微改善疲軟的全球貿易態勢,這對中國的出口改善是正面的;
二是貨幣政策。在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基調穩健兼有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的任務且通脹上揚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或將進一步限制我國貨幣政策的空間。
三是外匯。由於資本逐利的天性,美元資產收益率提高將進一步向人民幣施加壓力,如果2017年加息頻率較高,外匯儲備也將承受更多壓力。總體而言,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均有,但經濟短期或受到較大影響。其認為,本次加息落地之後,主要還是需關注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給經濟帶來的影響。
歷史數據顯示A股受影響並不大
對中國而言,1994年以來的美國三輪緊縮中,上證指數在首次加息後的1個月內都是下跌的,美國首次加息後一季度的表現也不佳,不過這可能和中國的國內因素關系更為密切,因為在1994年、2004年時,即使美聯儲加息前上證指數也處於下跌之中。
據統計,今年以來,美聯儲召開過7次議息會議。會議召開前夕,A股有6次是下跌的,下跌概率逾八成,利空沖擊比較明顯,議息會議結束後,美聯儲並沒有啟動加息,A股又重回原有軌道,以上漲為主,表現出明顯的強勢。
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
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
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並沒有很強的關聯性,A股依然按照自身規律運行。但由於美聯儲之前的加息周期時間點距今間隔較長,參考意義並不太大。最近的一次加息是去年的12月16日,加息前後A股都是上漲的。
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是外部因素,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從過往美聯儲加息後A股市場的歷史表現來看,預計美聯儲此次加息對於A股市場的沖擊或將有限。就目前A股自身情況來看,短期內市場表現還要看國內政策面。在年底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或將持續整固。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團隊分析師管清友和李奇霖在美聯儲上一次加息時曾撰文指出,中長期來看,美聯儲加息會加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從201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雙向波動時代,但波動的中樞在不斷貶值。2014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平均6.16,2015年已貶到6.47。未來幾年的人民幣匯率中樞可能繼續貶值。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美聯儲加息前說,在強勢美元的背景下,中國當前維持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穩定的做法將形成單向貶值預期。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加息前夕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如果特朗普倡議的經濟政策都如預期般積極,則美國明年加息步伐還要緊湊些,若美元未來繼續很強,資金外流會繼續,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
㈥ 對於美國加息,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有沒有相關的書籍介紹和解讀美國加息
美國加息,是一種利好。先說說為何加息和減息是何緣故。
美聯儲加息是一種激勵措施,減息則是消退措施。
每個國家,都會發行國債,是一種融資手段。國債是分期退本還金的,加息則意味著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或個)會得到一筆更多的紅利(利息)
美國加息,對購買美國國債的持有國來說會加大購買力度,從而會讓資本流向美國,當美國資本飽和後會減息,說明美國的資金充足。
加息有一定額度,一味加息則表明美國經濟衰退,信任度會下降,持有國則會拋售美國國債。為了保證資本不外流,美國拋售儲備黃金,導致黃金價格下跌。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三萬億,佔美國總國債七分之一,為最大持有國。日本,沙特列二三位,是美國的主要三個國債持有國。
由於美國發行了21萬億國債,說明美國欠下了21萬億外債,己超出美國16萬億的生產值,美國已經資不抵債,成為最大欠債國。
美國要償還這些債務,數十年已元可能,經濟衰退已成定局。二十二年的戰爭,把昔日霸主的美國拉下神壇,年年借外債還新債,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當某一天滾不動時,經融危機又會出現。美國分別於1988年,1998年,2008年每隔十年出現一次全融危機,以往靠扒盟國的羊毛度過,把日本、韓國、泰國、英國、法國害慘了,至今經濟沒有恢復,停止了三十年的發展。今年是2018年,又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雪崩年。
以往戰爭掠奪,如今聯合國對所有成員國的文物,黃金及戰略物資登記造冊,戰爭解決金融危機的時代成為歷史。美國便打起了貿易戰,分別對歐盟、日本、韓國發起,轉嫁危機。今年的貿易戰頭一棒是咱中華家,中國與美國貿易戰過招,已經不是頭一回,完善的工業基礎,人口眾多的內需求量,飽和的糧食資源,不惜與美國一戰到底,魚死網破。打窮了不要怕,反正是窮人出身,大不了又回到窮人狀態,從頭再來過一次。而美國打窮了則不同,失去霸主地位,處境非常危險,別看它盟友多,死敵也多,會致它於死地。
美國還剩下兩條可以走,一是不擇手段,控制石油,在中東硬懟俄羅斯,拿下敘利亞,繼續掌握石油美元的霸權;二是打代理人戰爭,有了戰爭,才有巨大消耗,通過軍售來維持。
戰爭的地點選擇非常重要,否則把自己卷進去就糟糕透了。目前來看,美國也在試探。一是東北亞,日俄之間不可能,日本沒有膽量;二是朝鮮半島,韓國太弱小;三是台海,中國會第三次告訴美國如何打地面戰;四是東歐,利用北約群毆俄羅斯。靜觀其變吧,總會有戲。
㈦ 美聯儲加息意味著什麼
美聯儲加息會促使美元短期上漲,人民幣兌美元方面會有短線的下滑。
美聯儲加息影響
1、一定程度上控制將導致金融泡沫的「熱錢」借貸。如果利率太長時間處於超低水準,最終會出現過度杠桿借貸,這最終又將導致市場大幅修正。
2、這將允許美聯儲有充分的貨幣彈性,可以對不同的經濟形勢作出反應。在經濟衰退時期,美聯儲有能力放寬貨幣來刺激經濟。在通脹時期,美聯儲有能力收緊政策來放緩通脹。
3、保護美元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大部分貨幣都與美元有聯系,美國加息將在全球范圍內令美國債券的需求量變大,特別是其他國家債券的收益正在下降的現階段。外國投資者必須將他們的貨幣兌換成美元以買入美國債券,此次美元需求變大將令美元更強勢。
4、美元會上漲,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貴金屬,外匯市場都會下跌。對於一些新興經濟體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資金的流出,然後導致本幣匯率下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它國家貨幣將繼續貶值。貨幣貶值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資本加劇外流,這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的沖擊是最大的。
拓展資料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㈧ 美聯儲縮表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一、直接影響
美聯儲縮表意味著變相加息,縮表後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隨之而來的就是人民幣資產價格下降,從而使中國經濟走弱。
不過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貶值也不都是弊端,如果人民幣貶值將推動出口,間接刺激經濟增長。
美元走強後,美元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資金流向美國,中國資本外流,流動性收緊。中國央行必定採取行動,不管是加息還是逆回購,對於市場影響都很大。
同時,美元走強還加大外債償還能力,雖然中國現在不是美國最大債務國。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數目還是很龐大的。截至2017年1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降至1.0511萬億美元,當月減持73億美元。
二、間接影響
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資本外流,貨幣貶值。中國對外投資和出口受到影響,沖擊國內經濟。同時,美元走強,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降低中國進口成本,增加輸入性通脹風險。
綜合來看,美聯儲縮表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十分不利。因此,中國將提前應對美聯儲縮表,投資者需要注意做好前瞻性投資。
㈨ 美聯儲縮表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直接影響】:1、美聯儲縮表意味著變相加息,縮表後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隨之而來的就是人民幣資產價格下降,從而使中國經濟走弱。
2、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貶值也不都是弊端,如果人民幣貶值將推動出口,間接刺激經濟增長。美元走強後,美元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資金流向美國,中國資本外流,流動性收緊。中國央行必定採取行動,不管是加息還是逆回購,對於市場影響都很大。
3、同時,美元走強還加大外債償還能力,雖然中國現在不是美國最大債務國。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數目還是很龐大的。截至2017年1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降至1.0511萬億美元,當月減持73億美元。
【間接影響】:1、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資本外流,貨幣貶值。中國對外投資和出口受到影響,沖擊國內經濟。同時,美元走強,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降低中國進口成本,增加輸入性通脹風險。
2、綜合來看,美聯儲縮表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十分不利。因此,中國將提前應對美聯儲縮表,投資者需要注意做好前瞻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