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了解土耳其近代現代歷史發展的書籍,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
《新土耳其》柳克述 1926
《土耳其現代簡明史》【蘇聯】安·菲 米列爾 1973
《現代土耳其的興起》【英】伯納德·劉易斯 1982
《土耳其現代史》楊兆鈞 1990
親,夠你看了吧。呵呵
❷ 土耳其面積多大
土耳其國土面積為78.36萬平方公里。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2)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影響嗎擴展閱讀:
土耳其的地理環境:
1、區域位置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2、地形地貌
土耳其地形復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里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3、氣候特徵
土耳其的氣候類型變化很大。東南部較乾旱,中部安納托利亞高原比較涼爽。一般來說,土耳其的夏季長,氣溫高,降雨少;冬季寒冷,寒流帶來了降雪和冷雨。果園、麥田和水庫儲有充沛的雨水,葡萄園和去海灘遊玩的人有充足的日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耳其
❸ 古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經濟政治,文化
由於土耳其握有歐亞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路線,帝國的經濟因而蓬勃發展。土耳其對西歐回及亞洲間貿易的答壟斷經常被引證為西班牙女王支持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航尋找亞洲海路的主要原因。1492年前已有人推測地球是圓的,然而哥倫布卻是第一位發現了可縮短需經奧斯曼帝國往亞洲貿易的危險路線的方法。政治上採取高壓的宗教通知,文化主要是伊斯蘭文化。
❹ 韓國與土耳其,在經濟與政治上,分別是哪個比較強
經濟韓國,政治土耳其
❺ 敘利亞內戰對土耳其的影響(對土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影響)
就我本人的觀點,土耳其在中東的地位,就好比在東南亞地區菲律賓和越南版的地位差不多權,都是美國的馬前卒,而敘利亞爆發的內戰也是美國挑唆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對政府發動的有預謀的軍事行動,目的是在於建立一個親美的敘利亞政府,這是美國中東戰略的一步棋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土耳其這只馬前卒,當然要不遺餘力的為自己的主子賣力,以保持和美國更加緊密的關系,所以無論土耳其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參與到對敘利亞的內戰當中,它都不會吃虧,因為這背後有美國的支持和默許,相反如果土耳其無動於衷,反而會招致美國對他的反感。
❻ 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政壇「常青樹」,在國內他到底獲得了哪些勢力的支持
首先就是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擔任市長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政治方面的經驗。其次就是埃爾多安的從政手段十分犀利,素以鐵腕手段和加強經濟發展著稱。最後就是埃爾多安經常性地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上為土耳其贏得了良好的知名度和政治決策成名度,讓土耳其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上升,可以說提升了土耳其的國民自信心。
最後就是埃爾多安上台之後,帶領整個土耳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活動。比如出兵敘利亞等等事跡,讓土耳其的世界影響力重新回到了巔峰狀態。
❼ 土耳其政治和經濟情況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歌: 《獨立進行曲》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桿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志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艾哈邁德·內傑代特·塞澤爾(ahmed necdet sezer), 2000年5月16日正式就任。
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亞洲部分領土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佔全國總面積的96. 9%,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干半島東南部,佔全國總面積的3. 1%,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里。東界伊朗,東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塞普勒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 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馬爾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侯,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侯過渡。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內陸250—400毫米。
人口:6550萬(2000年1月)。土耳其人佔80%以上,庫爾德人約佔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爾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69萬(1997年)。
簡史:土耳其人發源地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史稱突厥。7世紀東、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所滅。8—13世紀,突厥人西遷至小亞細亞。14世紀初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進入鼎盛期,版圖擴及歐、亞、非三洲。16世紀末開始衰落。20世紀初淪為英、法、德等國的半殖民地。1919年穆斯塔法·凱末爾發動民族資產階級革命,1922年戰勝外來侵略軍,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當選總統。1924年3月,廢除了奧斯曼哈里發(前伊斯蘭教領導人君主)的王位。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個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
政治: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並生效,是共和國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大國民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實行普遍直接選舉,18歲及以上公民享有選舉權。只有超過全國選票10%的政黨才可擁有議會席位。大國民議會共550個席位,議員根據各省人口比例經大選產生,任期5年。政府稱部長會議。
伊斯坦布爾建於1616年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有6個宣禮塔,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以「藍色清真寺」聞名於世
經濟: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鉻礦儲量為1億噸,鉻礦儲量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1989年森林覆蓋面積為20.2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6%。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土耳其享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歷史古跡星羅棋布,有世界七大奇跡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廟,歷史名城伊斯坦布爾、埃菲斯古城等。旅遊業已成為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貨幣名稱:土耳其里拉(Turkish Lira)。
新聞出版:全國有日報約400種,期刊約500種。《自由報》、《國民報》和《晨報》為三大非官方報;《日安報》和《共和國報》反映共和人民黨觀點;《喉舌報》和《土耳其報》具有較濃的原教旨主義和泛突厥主義色彩;《每日新聞》是唯一的英文報紙。阿納多盧通訊社是半官方通訊社,創建於1920年;安卡拉通訊社為半官方通訊社,1971年成立;經濟新聞通訊社是非官方通訊社,主要面向銀行界和實業界。土耳其廣播電視組織成立於1946年,半官方機構。對內廣播主要有安卡拉、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電台等;用16種語言對外廣播。共有各類私營電台454家,電視台71家。1994年4月議會通過《私營廣播電視機構及節目法》。
接受檢閱的土耳其國防部隊從國旗及首任總統凱末爾畫像前經過
軍事:1921年1月凱末爾創建「國民軍」。1952年加入北約。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參謀長為最高指揮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國防決策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是武裝部隊內部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總參謀部是武裝部隊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下轄各軍種;國防部是同總謀部進行合作的最高行政機構。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18個月。實行軍隊職業化措施,壓編指揮機關人員,技術軍人文職化,實行軍官和技術軍人合同制等。
外交:一貫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贊同推進西方民主化進程。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重視與鄰國建立和保持友好關系,強調發展與世界和地區大國的關系。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的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西歐各國的關系。已與歐盟實現關稅同盟,目標是成為歐盟完全成員國。但在人權、民主、塞普勒斯等問題上與西方仍有分歧。
❽ 日本和土耳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A.南南合作B.南北對話C.南南對話D.南北合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關於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做「南北對話」;ri本是發達國家,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兩國之間關於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做「南北對話」.
故選:B.
❾ 誰能具體說一下土耳其這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包括經濟、軍事、政治等。
土耳其面積78萬平方公里,和我國內蒙古差不多,人口7000多萬,是典型的中等國家。該國跨亞歐大陸,亞洲部分大,歐洲部分小,其中最大港口城市伊斯坦布爾地處歐洲部分。
政治:土耳其是以土耳其人和庫爾德人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政治上一直奉行親西方的政策,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較好,是北約成員國,不過由於其國民多信奉伊斯蘭教,美歐國家對土耳斯的接納程度有限,不會把他看成鐵桿盟友,而國內第二大民族庫爾德人經常鬧獨立並和政府發生沖突也給土耳其國家穩定蒙上了一層陰影。
經濟:201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約為中國的2倍多,經濟上差不多進入「中等發達國家」之列,和西方發達國家比還有較大差距,但其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比較平衡,發展潛力較大,土耳在加入歐盟受阻,對經濟加速發展帶來一定不良影響,而民族矛盾尖銳也給國家政局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負作用。
軍事:由於得到美國的支持,土耳其軍事發展較快,目前在西方支持下已經敢於叫板俄黑海艦隊,但國內軍事工業基礎差,武器多依賴西方,所以軍事發展實際處於西方控制下,不會出現太大的飛躍,但和地處同一地區的其他穆斯林國家相比還是比較強大的,在西亞除以色列外沒有強過土耳其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