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

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29 23:54:41

A. 關於唐朝金錢

古代把銅幣用線穿起來,一千個為一貫。習慣用法是一文錢為一個錢,即內1000文為一貫。一容文錢的單位值跟現在的一分錢差不多,但價值可要大多了。400貫即為4000元錢。但在唐代時,家有4000元錢,可是富甲一方了。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萬元戶更有名氣的。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
還好吧。這個說的還算比較簡單????
求通過

B. 唐代主要錢幣是什麼

李淵初入長安時,民間使用的是隋代的輕錢,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乃於武德四年,一改歷代以「銖」「兩」為錢名的貨幣制度,鑄行成為「通寶」的錢幣,取名為「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錢幣幣材多種,除銅以外還有金、銀等,其中銀錢較多,金質開元傳世較少。唐高宗時,政府看到通貨緊縮的利益卻為私鑄者所得,大感不滿,命令取締私鑄,並以五比一的比率用官錢換私錢。但缺少人問津,甚至有把私錢收藏也不兌換的。於是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乾封泉寶」,以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行使,目的似在於增加發行,刺激物價,使私錢失去存在的依託。 唐玄宗後期發生的「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叛將也發行過錢幣——「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唐肅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請鑄行「乾元重寶」,以乾元重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唐代宗大歷年間似曾鑄有「大歷元寶」錢,史書未有明文記載,但傳世有實物。 此外傳世有「建中通寶」錢,錢徑2.1厘米,重1.8-2克,錢文隸書,旋讀,光背無文。這兩種錢鑄造較粗糙,在新疆等地發現較多,而內地倒較少見 。會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後的第五個年頭,毅然下令毀佛鑄錢。他規定西京(長安)只留寺廟四座,東京留兩座,其餘的一律拆毀,僧人還俗,沒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們遣回原籍,從事生產。把寺院內的佛像,僧尼缽盂、鍾磬、用具統統砸碎,化銅鑄錢。會昌開元已經發現的背文計23種,有「昌、京、洛、益、藍、襄、荊、越、宣、洪、潭、兗、潤、鄂、平、梓、興、梁、廣、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見,「永」字尤罕見。「開通玄寶」是唐代最後一種錢,直徑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寶小平錢相似,錢文隸書,光背無文。據史書記載為桂陽錢監所鑄,數量極少。因其錢文為「玄寶」,一般認為是功德錢,是為討信佛的唐懿宗歡喜所鑄。
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鑄行了近三百年,時間長,數量大,版別也較多,但絕大多數為小平錢,大錢非常罕見,也有爭論。

C. 關於唐代的貨幣流通

大唐為世界上最早發行紙幣的國家,飛錢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雛形,版也是近代世界各國權學者所公認和認可的最早紙幣。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

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中期的繁榮。唐末,因為黃巢之亂和藩鎮戰爭,戶數銳減,社會經濟規模再也未能達到開元盛世的水平。

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品的總稱,包括錦、綉、綾、羅、絹、絁、綺、縑、䌷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



(3)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社會上的貨幣流通量由貨幣發行和流通兩個環節共同決定的。通常發行是由國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過銀行進行。銀行在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等業務時可以創造出大量流通貨幣,這是現代金融體系運轉的一個基本原理。

在高效率的金融體系當中,國家只要發行/回收少量的基礎貨幣,就可以通過銀行的信用擴張來增加/縮減大量的社會流通貨幣。

D. 唐朝的錢幣有幾種

八種。唐朝的錢幣有開元通寶、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大歷元寶、建中通寶、會昌開元、得壹元寶、順天元寶等。

1、開元通寶:為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的時候,一改歷代的貨幣制度,鑄行屬於唐朝的被稱為「通寶」的錢幣,取名為「開元通寶」。

2、乾封泉寶: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時,由唐高宗推出,錢徑是2.5厘米,錢上的文字是隸書,旋讀,光背,銅料精純,鑄工良好。

3、乾元重寶: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肅宗下令鑄行推廣開來。錢徑是2.7厘米,重5.97克,錢上的文字是隸書,順讀,書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雲或星文的。

4、大歷元寶:唐代宗大歷年間似曾鑄造的一種貨幣,沒有明文記載但卻有實物存在,錢徑2.3厘米,錢文隸書旋讀,為小平錢,背無文。

5、建中通寶:錢徑2.1厘米,重1.8-2克,錢文隸書,旋讀,光背無文

6、會昌開元:淮南節度使李紳率先鑄造進呈一種背面鑄有「昌」字的「開元通寶」錢,以紀年號「會昌」。

7、得壹元寶:在唐玄宗後期,由史思明進行發行的,存世不長,但卻見證了唐朝的那一段歷史。

8、順天元寶:在唐玄宗後期,由安祿山進行發行的,存世不長,但卻見證了唐朝的那一段歷史。

(4)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古代貨幣指的是相對於現代貨幣,具有歷史性、貴重性、交換性的貨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剩餘物品的增多,人們逐漸互相依賴,收到別的物品,需要輸出自己多餘的物品,這是最早作為中間媒介的古代貨幣。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E. 唐朝時期貨幣是怎樣的

唐代是一個經濟文化都發達的強盛朝代。據考621年鑄行「開元通寶」錢,結束了秦漢以來以重量銖兩定名的錢幣體系,而開創了唐宋以後以「文」為單位的年號,寶文體系銅鑄幣。

「開元」有創始,首創之意,「通寶」即流通的寶貨。其在重量單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銖為一兩。開元通寶開創十進位制,每枚重二銖四為一文錢,積十文錢重一兩,即十錢一兩「以錢代銖」。

開元通寶在唐代鑄行200多年而使幣制長期穩定。唐以文計數,以錢兩為重量單位的寶文錢體系沿襲至清朝歷時千年。另相傳唐高祖鑄行的開元通寶由初唐書法大家歐陽間所書的增文采,被譽書法幣。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為對付財政困難,鑄造大錢,稱「乾元重寶」。這是最早稱「重寶」的錢,一文重寶當開元錢十文,引起通貨貶值,物價飛漲,盜鑄嚴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廢佛,取佛銅大量鑄「會昌開元」錢,使延續了半個世紀的通貨緊縮現象才有所緩和。「乾元」,「會昌」均為紀年。

五代十國是軍閥割據混戰分裂時期,由於政權林立,貨幣五花八門,是一個貨幣混亂時期。幣材除銅外還有錫、鐵等。大額錢幣當十當百,甚至當千當萬流行。錢制的混亂復雜反映出割據戰亂帶來的經濟惡化。

綜上所述,銅鑄幣方孔圓錢從銖兩體系轉變為年號,寶文體系為貨幣發展一大轉折時期。

F. 唐朝貨幣種類有哪些唐朝貨幣的變遷史是什麼呢

唐朝是我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朝代,也是人才輩出的一個朝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他們的作品直至今日仍然被後世廣泛傳誦。正是因為唐朝的繁榮和繁盛,才留下了中華民族無數的文化瑰寶。在那個時候百姓安居樂業,富足安康。而現代社會的人文大多數關注的焦點,都在於如何掙錢養家的目標上。由此看出,從古至今,錢的多少是一個人民最關注的問題。那麼作為中國古代最繁榮繁盛又令無數外國人羨慕的朝代,唐朝的貨幣種類和變遷史是什麼呢?

再在之後唐代宗鑄過大歷元寶,但是這種貨幣應用的時間也不是很長。直到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貨幣才得到了真正的統一。

G. 唐代中葉以來在貨幣流通領域產生錢荒問題有何影響

<div> C <div>
試題分析:北宋時期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排除A;飛錢具有匯兌功能,而不是貨幣,排除B;D說法過於絕對化,因此選C。

H. 唐朝錢幣的發展 唐朝錢幣的種類有哪些

I. 古代唐朝使用什麼貨幣唐朝貨幣有哪些特點經歷了哪些演變

唐朝時使用開元通寶,不過在統治者剛來長安時大家還使用的是前朝的貨版幣,一直到了四年後權,才改成以另外錢名的交易體系,有了唐朝獨特的錢幣。後來還有什麼別的通寶比如開通玄寶之類的。

唐武宗在他當上皇帝的第五年,決定讓他們把佛像拿來造錢。於是讓僧人還俗,尼姑返回原籍,把寺廟里的佛像用來打造錢幣。唐代最後一種貨幣和乾元重寶差不多,寫的是隸書,反面光滑沒有寫任何東西。一直在唐朝使用到都最後。

J. 唐朝用什麼貨幣

開元通寶。

從唐高祖李淵到昭宣帝李柷,終唐一代凡290年,只發行了七八種錢幣,而見於正史的僅有三種,即前述「開元通寶」和「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兩種年號寶文錢。

這種情形與此前歷代王朝讓人眼花繚亂的錢制,自是一個鮮明的對照。從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貨幣政策是十分穩定、有效的,而穩定的基礎當然還在於錢幣本身在市場流通中的積極表現。

唐朝早期社會開放,經濟繁榮,「開元通寶」始終是貨幣流通中的主角。早期統治者對於控制物價,使通寶保持合理幣值及較強購買力十分努力,這也是此時期被稱作盛唐的重要特徵之一。

至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發行了大面值、「以一當舊錢之十」的「乾封泉寶」,此錢製作精美,形制略大或等同於開元錢,但次年就因引起通貨膨脹而停鑄,又恢復了開元錢的行用。這是唐朝首次推行的大面值錢幣。

(10)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唐朝政府不斷出台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 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中期的繁榮。唐末,因為黃巢之亂和藩鎮割據,人口銳減,社會經濟規模再也未能達到開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的780年,統治者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余緡,其中鹽利達278萬余。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日益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閱讀全文

與唐代錢幣的經濟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