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特區發展階段

經濟特區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2020-12-29 14:51:11

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

您好!

憶改革開放,現中華雄威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Ⅱ 什麼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為什麼要搞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市場經濟也被用作資本主義的同義詞。
市場經濟乃是一種經濟制度,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和基礎作用的經濟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也應該根據自己實際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實際的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來選擇發展自己的手段和途徑,哪一個手段有利於發展自己,就拿來用之。但是多年來,我們國家一直把計劃經濟看作是社會主義的,把市場經濟看作是資本主義的,為了堅持社會主義必須排斥市場經濟。這種傳統的認識主要來自於對馬克思主義中的個別詞語不問條件和情況的照搬照抄。例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設想,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實行計劃經濟,不再存在商品貨幣關系。我們拿過來就套用,必然產生上述的概念。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思考,就可以分析出: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只是一個設想,他們並沒有講是必然,他們講的未來社會,並非是我們現在這個階段的社會主義。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的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是在那個基礎上建立一個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這就與我們當今實踐的社會主義社會有了很大的差距,基礎不同,現實不同,又怎能拿過來照搬照抄。再說,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它要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發展自己,這才有生命力,才能夠稱其為科學。我們過去就是有的地方照搬照抄,導致用傳統認識來束縛自己,再加上「左」的思想泛濫,不實事求是,造成經濟上的重大損失。錯誤和挫折,促使我們黨反思、重新認識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在理論和實踐上探索新的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

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1985年,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這些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從根本上解決了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思想束縛,對我國經濟改革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我們黨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標的基本理論依據。

Ⅲ 世界經濟特區演變的3個階段

世界經濟特區的產生和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1228年至20世紀50年代,是自由港和自由貿易區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時期。經濟特區的最初形式是自由港和自由貿易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1228年法國馬塞港自由貿易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經濟特區。1547年義大利熱亞那自由港,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以「自由港」命名的經濟特區。(2)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出口加工區在世界范圍內出現和發展時期。出口加工區在歐洲最先出現,1959年愛爾蘭香農自由加工區,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出口加工區。典型的出口加工區出現在亞洲,1966年台灣高雄出口加工區,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以「出口加工區」命名的出口加工區。中國大陸在20世紀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分別設立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都設有許多出口加工區(目前世界經濟加工區協會把「出口加工區」更名為「經濟加工區」)。
(3)20世紀70年代末至現在,是世界經濟特區向科學化和綜合化發展時期。1951年美國斯坦福研究園(後發展成為聞名於世的「矽谷」)是科技性經濟特區的始祖,70、8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革命浪潮興起,各類科技性經濟特區(科學園、技術城、大學園、研究園、科學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蓬勃發展,中國大陸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設立了眾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此同時,世界經濟特區的另一種重要形式——綜合性經濟特區也在各國各地區涌現。創辦較早的綜合性經濟特區有新加坡裕廊工業區、巴西馬瑙斯自由貿易區、印度尼西亞巴浩島自由貿易區以及中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浦東等經濟特區。

Ⅳ 對外開放的意義

堅持對外開放的意義:

1、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科學總結我國歷史經驗教訓的必然結果。我國歷史上經濟社會長期停滯落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歷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

2、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追隨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選擇。在當代,世界最新通訊技術的運用和現代交通工具的變革,使各種交往手段越來越現代化,國際經濟生活的時空大大縮短,使國際交往互惠更加便利。

資源、勞力、技術、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普遍納入經濟生活國際化的洪流之中,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的社會化、國際化、一體化普遍要求各國打開國門,採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世界市場的擴大,要求各國實行開放政策,既發展自己,也推動全世界的發展。

3、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在推進傳統產業革命,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如資金短缺、技術落後、管理經驗不足、生產效益不佳等困難。

(4)經濟特區發展階段擴展閱讀:

大力發展和不斷加強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積極參與國際交換和國際競爭,以生產和交換的國際化取代閉關自守和自給自足,促進經濟的變革,使我國經濟結構由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實行原因:

1、實行對外開放是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必然結果 。

2、實行對外開放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生活國際化的客觀要求 。

3、實行對外開放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

4、實行對外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條件。

5、無論什麼國家,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後。

6、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徵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實行對外開放,一個關鍵是要正確地對待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鄧小平明確表示:我們要有計劃、有原則地引進技術和其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但是我們決不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制度,決不學習和引進各種丑惡頹廢的東西。

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既不能因噎廢食,對國外的東西一概加以拒斥,從而放慢對外開放的步伐,也不能對國外的東西不加批判地全盤接受,甚至以各種形式主張全盤西化。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始終要堅持的原則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4)經濟特區發展階段擴展閱讀來源:網路——對外開放

Ⅳ 擴大階段對改革開放格局形成的過程: 經濟特區--( )--( )--()--()--( )--()


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市╱內地省會開放城市!歡迎採納

Ⅵ 求關於氣節的議論文

氣節 
氣節是一種人生准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 
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節者的行為標准。 
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已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 
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了。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則,受到世人永遠的唾棄。   
格言名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良將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    ————《三國志》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 堅心如鐵石,不諂亦欺。  
 
     ————孟郊 貞松標於歲寒,忠臣亮於國危。      
————房玄齡 
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  
 
 
 
 
 
————蘇軾 
在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頣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 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一個讀書人最珍貴的東西是他的一點氣節。  
 
 
————老舍 

作文庫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滿分 高考滿分 高考零分

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古希臘諺語 在命運的顛中,最可以看出人傘兵氣節。  
 
 
————莎士比亞 
喪失人格的詩人比沒有詩才而硬要寫詩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雨果 
節操頌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節操的詩句,僅明代以來,就有於謙的詩句:「在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謁先師顧洞陽公祠》);「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無題》;「壯懷不逐秋容變,一任瀟瀟雨滿簾」(《靜夜思》);「珍重晚來風景好,黃花老圃殿高秋」(《遣懷》);「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北風吹》);「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石灰》)„„馮夢龍的詩句:「不共春風斗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候》)„„瞿式耜的詩句:「冰炭涼轉瞚換,但期長保凌寒節」(《園中見雪援筆志感》);「迎風桃李顏難駐,耐雪松篁味轉長」(《詠梅呈牧師》);「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庚寅十一月初五日》詩之三)„„這些詩句雖然都構成了歌頌節操的基本音調,但畢竟不是完整的詩篇,當然,完整的詩篇也不是沒有的,比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烏江》詩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主題是:活著的時候要做人中豪傑,死了之後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項羽不肯忍辱偷生、自刎而死的壯舉,是項羽高尚情操的表現。 再比如清代鄭燮(板橋)的《竹石》詩說: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食嗟來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災。有個姓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周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 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辭 謝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終於餓死在路邊。 
魯仲連功而不取
戰國時魯仲連是一個十分注重節操的人,他所注重的是為社會服務,為人排憂解難。公元前284年,燕將東毅率五國聯軍攻打魯仲連的祖國齊國,半年內攻下70餘城。五年後,齊將田單以 墨為根據地想收復這些城市。田單派人請人來了魯仲 連,魯仲連聽取了有關戰況後,提筆給燕將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中。燕將讀罷魯仲連的信,慟哭三天三夜,拔劍自刎,燕軍不戰而潰,聊城被齊國收復。田單建議齊王為魯仲連加官封爵,他堅辭不受。後來,他又為平原君解邯鄲之圍,平原君想加封他,他謝絕了。又用千金為他祝 ,魯仲連淡然一笑說:「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子罕辭寶不失節 
春秋時宋國有人獲得一塊美玉,奉獻給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這塊玉拿給玉匠鑒定過,認為是寶貝,所以才進獻給您。」子罕說:「你把玉作為寶貝,我把不貪物作為寶貝,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們兩人就各自都喪失了自已的寶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寶貝吧。」獻玉的人說:「我懷藏美玉,一定傳統被盜賊殺害,不能回到家鄉,把美玉獻給你是為了我免於一死。」子罕聽後,便將他的美玉交給玉匠雕琢,賣了很多錢給了獻玉者,然後送他回家鄉。 
披裘公諷季札 
春秋時代,延陵(今江蘇常州)名賢季札,有一天到南郊遊玩,看到一位身披老 皮的老翁,背著柴禾很吃力地慢慢走著,就在老翁的腳旁,有一塊被人遺留的金子,閃閃發光。老翁沒有瞧見,只管走路。季札站在高處,處看得明白,招呼老翁說;「喂!老人家,你的腳旁有一塊金子,拾了吧。」老翁停下來,眼睛乜著季札,答道:「你這個人雖然站得高,卻看不遠,表面上似乎像個君子,你想要你就拾了吧。不要以為我窮得夏天還披老羊皮,就會不勞而獲拾這金子!」季札十分慚愧,問他尊姓大名,老人頭也不回地走了。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 
魏晉名士嵇康不與貪官污吏合作,表現出高貴的節操。
嵇康曾在魏朝擔任過一個小官,但他由於看不慣司馬集團的所作所為,便到鄉不隱居起來。他的好友山濤給他寫來一信,勸他不要與司馬氏集團頂撞,要克服自己的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的脾氣,好繼續去做官。 
嵇康讀完信後,立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這就是有名的《與山巨源(濤)絕交書》。在信中,他主張君子百行,循性而動,各附所安,論述了自己入山林而不返的理由。 
嵇康採取莊子拒辭楚王之相的作法,表現出對貪官污吏批判的態度。所以,他寫完信後,讓好友阮籍看,阮籍竟雙手顫抖,淚光瑩瑩,哽咽著對他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真正的人的骨氣,你真是一個與邪惡勢力格鬥的勇士!我即使不能像你這樣疾惡如仇,也可以在醉鄉沉睡不醒。而山濤,可惜我們尊他為兄長,想不到竟會為了官位而背叛自己的氣節。後來,嵇康被司馬昭以「輕時傲世、亂群惑眾」的罪名加以殺害,被害前,他還在刑上彈了一曲絕世之作《廣陵散》,琴聲不亂,音調激越,回盪在殺人刑場的上空,表現著他高尚的情操。  
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澤做縣令時,有一次,郡里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里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餚,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迎來送往。 
     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辭 官回家。   
一方硯台,二人忠心 
   宋代抗金英雄岳飛有一方硯,背刻著這樣一句座右銘:「堅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堅硬、潔白的本質,決不讓黑色所玷污,象徵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後來,這一方硯又轉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國,他在上面也刻了一 座右銘:「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費失道自全。」 
黃道周節義千秋 
黃道周在南明福王政權中,官至禮部尚書。他在衢州抵抗清兵時,戰敗被俘。他堅決不投降清軍,臨到就義的那天早晨,兩名已經降清的南明官員按禮儀進來拜見,黃道 周痛斥他們對朝廷的背叛,兩人灰溜溜地出去了。 
黃道周乘車赴弄場,另外隨之就刑的七個人嚇得面無人色,黃道周笑著對他們說:「害怕了吧?再忍一會就可成就千秋之業了。」跟隨的七個人振奮了精神,說:「對!」車到了西華門,黃道周忽然從車上掉下來,清軍以為他是害怕掉下來的,忙過來把他扶起來,安慰他不要害怕。黃道周見清軍這樣小看他,瞪大眼睛怒斥這個清軍指揮:「你說的什麼話?黃道周難道是怕死的人嗎?你不知道這路是皇帝的輦車走的,我怎麼能坐在車上走過這里呢?我只是由於連日絕食腳下沒勁,下車時才摔在這兒的,我什麼時候會害怕呢?」清軍指揮賠禮後說:「這里有成千上萬的人瞻仰您的風 ,您也很疲憊了,就在這里成全大事好嗎?」黃道周就地設席,向南行禮,一個老人上前請他留下絕命書,他撕破衣襟,咬破手指寫下「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16個大字。跟隨就義的七個人也寫下一幅血書:「師存與存,師亡與亡。」黃道 周挺起瘦弱的身軀,昂首就刑。大義凜然。劊子手的手顫抖了,一刀沒砍死他,劊子手大驚,跪下請黃道周坐下就刑。鮮血淋漓的黃道 
周坐在地上,從容就義。(《歸田瑣記》) 
明月照人 
王夫之為了事業和理想,從來不為利祿所誘,不受權勢所壓。就是歷盡千辛萬苦,也矢志不渝,明朝滅亡後,他在家鄉湖南衡陽抗擊清兵,失敗後,隱居石船山,從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體不好,生活又貧困,寫作時連筆紙都要靠朋友周濟。每日著述,以至腕不勝硯,指不勝筆。在他71歲時,清廷官員來拜訪這位大學者,想贈送些吃穿用品。王夫這雖在病中,但認為自已是明朝遺臣,拒不接見清廷官員,也不接受禮物,並寫下一副對聯,以表自已的情操: 
                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 
清是清廷,明是明朝,王夫之就這樣借這副對子表現了晚節的大忠。這正像宋韓琦所說,「保初節易,保晚節難」,「莫差老圃秋容淡,要看黃花晚節香」。

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區域政策經歷了不同的階段:①以經濟特區為中心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階段;②以縮小

答案:B
解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主要區域政策的演進可分為四個階回段:以經濟特區為答重心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階段、以浦東開發為龍頭的沿江沿邊地區重點發展階段、以縮小區域差距為導向的西部大開發階段和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的共同發展階段。

閱讀全文

與經濟特區發展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