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發布時間:2020-12-29 03:36:36

⑴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
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
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
三、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⑵ 二戰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是A。
其他兩項是一直都有的,並沒有在二戰後特別突出,唯有回A是二戰後美國的一答個突出變化。
二戰後,美國從戰前一個「二流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是在世界上的威望。而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也從戰前的西歐轉向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尤其是美國。
二戰後美國占據的國際市場,一方面是美國在戰爭中在全世界爭搶了許多勢力范圍,另一方面是通過馬歇爾的歐洲復興計劃牢牢把握住了西歐的市場。在許多美援的前提條件中就有為美國保證市場的條款。

⑶ 分析歷史上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

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美國爭取到生存空間和政局穩定以後,對於蒸汽工業涉足不深,而此時正好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所以沒有歷史包袱雖然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美國開始的較晚但完成的最迅速。而兩個科學巨匠愛迪生電器革命之父,和電力工業革命之父尼古拉特斯拉都是美國人或者移民美國的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工業流水線在美國誕生以後也隨著電力供應革命的東風水漲船高使得美國的工業能力一躍成為世界之首。第三就是利用中立政策在兩戰期間大規模的軍火貿易帶來的暴力
當然這三件事也不是平白無故的落在了美國人的頭上,美國人的立國志向和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事件上就已經基本確立了,美國人的開拓精神與創造力在美國還沒立國之前就已經漸漸形成的,然後走向獨立,一路擴張,南北戰爭,西部大開發。為美國經濟迅猛發展 做好了前期鋪墊。另外美國人與英國人的復雜關系,也為他們的技術走私提供了先天優勢。

⑷ 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進行專資本主義的屬自我調節;
2、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3、重視基礎教育,培養實用人才;
4、戰後國際地位的提高和軍事經濟實力的增強;
5、確立世界霸權地位的政治需要。
我國借鑒: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政策;重視教育,發展高科技產業;改變經濟結構,使之更適合經濟的發展。
評說:對於經濟的發展經驗,我們應取長補短,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

⑸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1、蘇聯解體美國贏得冷戰,並打贏第一次波灣戰爭,國債增長75%,GDP增長69%,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超過3倍。

2、互聯網的繁榮,電腦革命的科技創新和實際產出增長,伴隨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提供大量廉價產品進入美國刺激消費,隨之而來的是暴漲的股票市場。

(5)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擴展閱讀: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互聯網產業繁榮推動了經濟增長和股市上漲,財富效應和工資增速上升促進了居民消費。經濟和技術的繁榮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美元價格指數,並形成了過去50年來罕見的財政盈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降低了消費品成本,通脹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這種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狀態被戲稱為「金發女郎經濟」,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提高利率的必要性下降,美聯儲盡管有所警惕,但還是忽視了資產價格和債務的快速增長。最終「令人驚艷的十年」以互聯網泡沫破滅和2001年衰退收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經濟

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⑺ 二戰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C.
記住,以後的「根本原因」都要往經濟和制度方面去靠攏,不會錯的。

⑻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

原因:美國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政府加強對經濟的調控,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力的發展環境;加大了對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經費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涌現出了許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

原因: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美國債務增加,成為最大的負債國。

3、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原因:美國對社會經濟進行了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一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等。

(8)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擴展閱讀: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1、從發展過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現繁榮,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機與通貨膨脹,90年代穩定發展,21世紀初又發生經濟衰退,這顯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周期性。

2、從實力地位上看,盡管發展出現波折,但美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仍處於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前列,是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3、從主導產業上看,經過了傳統工業到新興工業再到信息產業的發展過程,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高。

⑼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與特點

90年代中期的美國,與之伴隨的是美國經濟123個月的持續增長。美國經濟進入巔峰狀態之際,新經濟潮流迅猛,勢不可擋。然而,新世紀開局,美國及世界經濟遭遇增長減緩之痛,特別是「9·11」事件的發生將美國經濟推進了階段性調整的灰暗之隅。而對其背後成因的研究重新喚起世人對新經濟的興趣,其未來走向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一、與美國經濟的起落相伴隨
1996 年12月30日,美國《商業周刊》首次提出「新經濟」概念。1997年2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以官方語言確認了新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概念。雖然目前國際上對何為新經濟並無統一認識,但綜合有關學術資料,可以初步將新經濟歸納為:新經濟是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以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環境技術和管理技術等7大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其核心是觀念的創新、運行模式的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新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技術樣式,其對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發展所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高新技術的運用帶來勞動生產率的較大提高,彌補了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貨膨脹,從而減弱了經濟增長、通貨膨脹間的關聯度。
其次,企業利潤、信貸和投資成為新經濟的重要支撐點,而高科技產品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可迅速進行投資戰略調整,增加應對市場供求的靈活度。
第三,通脹率和物價水平被控制在較低范圍,從而弱化了貨幣政策干預經濟的效能,且政策時滯較前拉長。
第四,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諸多因素有效結合,提高了傳統產業及其產品的高科技含量,並使傳統經濟的生產、運作、管理模式出現新的變化,較有力地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發展。
新經濟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推進了美國工業製造部門、服務部門和流通部門的發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時間里,美GDP增長了26.7%.其間,電子和電力裝備產業產值增加了224%,機械工業增加了107%,商業服務、通訊、流通和交通產業產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間。2000年,美國GDP達到99657億美元,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續增長近十年的美國經濟開始出現周期性調整的跡象,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在此影響下,作為信息產業經營狀況晴雨表的納斯達克指數出現急劇波動,高新科技企業利潤下降、庫存增加,企業裁員、倒閉現象急劇上升。而「9·11」事件的發生則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導致股市再次暴跌,縮水達65萬億美元,其中在股市重開的第一周,納指就下跌 16.1%.美國經濟遭受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創擊。但是,「9·11」事件發生後不久,美國經濟,其中包括新經濟即出現反彈勢頭。2001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由第三季度的負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經濟增長1.3%.進入今年以來,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即攀升到5.8%.美國總統布希年初宣布「美國新經濟依然健在」,並且預計在未來11年內,美國勞動生產率可年均增長2.1%,與整個90年代相同。業內專家評稱,各種跡象顯示,新經濟依然生機盎然。
二、存在即合理?
對新經濟,褒之者有,貶之者亦有。貶之者以新經濟缺乏存在與發展的科學理論為由,將其列為後工業時代的一種泡沫現象而難以為繼。「9.l1」事件後,這種持否定的論調更是甚囂塵上。但是,從新經濟興起以來的十年進程綜合分析,新經濟的確具有較為廣泛而牢固的理論基礎。
從亞當·斯密所提出的經濟發展原則來看,分工可以極大地促進經濟發展,而分工所能達到的程度取決於市場規模的大小,市場規模的大小則又取決於市場交易的成本。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使市場規模擴大,分工更趨細化與合理,經濟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根據熊彼特所提出的著名的「創新理論」,新經濟絕不僅僅是個技術概念,它不簡單等同於技術上的發明和應用,新經濟之所以發展迅速,一個重要原因是它通過信息、網路和計算機技術等的廣泛普及,創造了包括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在內的新的經濟運行體制和組織管理體系。
從邁克爾·波特的管理學理論來分析,新經濟的蓬勃發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高新科技的運用使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多彩,可以滿足消費者千差萬別的需求,企業更加容易利用差別化贏得比較優勢;微電子、軟體與網路等高新科技產業的巨大發展要求進行大規模生產,實行高度分工協作,產業聚集成為必然,並且上升為加速經濟變革的一種工具。
三、前景令人看好
雖然美國新經濟尚未走出階段性調整,但是可以預計,新經濟依然令人看好,其發展前景廣闊。
1、十年來推動美國新經濟成長的現實條件依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革命。雖然信息產業在去年底出現了階段性調整,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卻為技術革命推動經濟發展提供了持久而強勁的動力。與歷次美國經濟衰退不同的是,美國勞動生產率並沒有受到嚴重創傷,依然保持連續增長,現仍維持在5%的水平。這表明,無論是在新經濟的繁榮期還是調整期,技術革命創造的高水平勞動生產率依然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是,經濟全球化浪潮。盡管經濟全球化引發了新一輪的南北矛盾,但全球化作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運動的客觀現實無法迴避。在當前形勢下,國際商品、資本流動、信息技術擴散和國際化經營繼續得到發展,歐盟、北美、東亞等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穩步向前推進。經濟全球化已使以信息產業為中心的新一代工業體系出現新的變化,全球生產力要素組合與生產力布局出現新的特點,在全球化浪潮中,企業正加緊進行結構調整,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市場制度與企業制度的創新亦正在加速進行。經濟全球化不僅使美國企業在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占據有利位置,而且在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將自身優勢與國外廣大市場和廉價勞動力進行利潤最大化的「合理配置」,謀取了巨額經濟利益。
2、新經濟為美國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大調整,贏得先發優勢創造了牢固的物質基礎,美國將會繼續從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度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實際上,20世紀 90年代美國信息技術革命最初得益於80年代裡根和老布希政府的減稅政策,減稅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新經濟的全面發展准備了條件。目前,布希政府正面臨使美國經濟擺脫低迷和推動經濟全面增長的雙重任務,其在經濟政策上沿襲了共和黨「務實」和「自由放任」的傳統特徵,這將為今後新經濟的走強注入巨大活力。布希政府以「里根經濟主義」為依據,再次提出供給學派理論,認為生產和供應能創造需求,自行調節經濟。主張削減聯邦政府許可權,弱化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其中包括減少對作為美國經濟基礎的私人企業的干預,政府依靠企業進行決策,不斷擴大私人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應有作用;實行大幅減稅;限制貨幣供應量等。去年,布希政府已向國會提交了10年減稅1.6萬億美元的方案,該方案將有助於政府擴大預算盈餘,刺激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此外,美國政府為有效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還在政策、法規制定,人才培養,資金投入與科研部門協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營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此外,90年代以來的企業購並和重組,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為新經濟的持續增長創造了新的基礎。它反映了在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對抗性競爭正逐步被協作性競爭取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經營戰略正發生新的變化。盡管近一兩年來,企業購並和重組出現了一定降溫勢頭,但總的發展趨向沒有逆轉。它有力地促進了企業資源的綜合利用,鞏固了企業的市場份額,減少了重復勞動,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范圍,增強了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並且帶來了不同經營發展模式的相互接近與融合。由於高新技術信息產業特有的收益遞增性容易造成經濟的不穩定,因此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為維持企業的長遠生存與發展,走大規模兼並之路無疑有利於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組合,更重要的是,將為新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創造堅實的組織基礎。

⑽ 美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一時期,恰巧在總統柯立芝任期之內(1923—1929年),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又被稱為「柯立芝繁榮」。那麼,「柯立芝繁榮」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擴張了經濟實力,為「柯立芝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戰爭初期,美國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此外,美國還在戰爭期間對英法貸款,並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戰爭結束時,美國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到1924年,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國移到了美國。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為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迅速發展生產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從而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二、技術革命是「柯立芝繁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忙於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後又忙於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戰爭結束後,美國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並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採用新技術的熱潮。與此同時,美國還大力推行「工業生產合理化運動」。當時,運動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泰羅制和福特製。早在19世紀80至90年代,年輕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W·泰羅就著手研究工廠的科學管理,並發展成為一種理論。在這個理論成熟後的20世紀20年代初期,工商企業中幾乎每一個部門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學管理。所謂福特製,即採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先是在福特汽車公司採用,由於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應用於許多工業部門。

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還以加強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工作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美國大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機構,1927年據208個公司的報告,它們用於科學研究的經費總數近1200萬美元。工業部門科學研究工作的加強,推動了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憑借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後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後,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並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為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當時,建築、汽車、電氣工業並稱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一戰」中,美國國內建築業近乎停頓。戰後,建築工業迅速發展,產值從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1928年的近175億美元。建築工業的發展不僅開辟了就業途徑,而且也促進了與其有關的其他工業的發展。在20年代,汽車工業成長為美國最大的製造業和最大的工業部門,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鋼鐵、石油、化工、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電氣工業在20年代也發展很快,同樣促進了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
回答者:yj_boy7 - 榜眼 十三級 10-25 22:57

柯立芝繁榮

(Keli fanrong)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高漲。因其主要發生在柯立芝總統任內,故名。此間正值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時期,英、法、德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處於停滯或恢復狀態,便於美國經濟勢力向外擴張。美國國內通過技術革新、固定資本更新和企業生產及管理的合理化,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過程空前加速,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總值均創新紀錄,汽車製造、電機電器製造和住宅建築業發展尤其顯著。到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當時英、法、德三國所佔比重總和,以致柯立芝總統聲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但這種繁榮主要集中在部分工業部門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業部門和農業的不景氣,使美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並且由於股票投機成風,使繁榮本身帶有一定虛假性。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則加深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孕育著新的危機。

第三十任美國總統柯立芝

這是美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國家間的關系暫時緩和,1924年至1929年,資本主義處於相對穩定時期。在此期間,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從而使世界資本主義生產發展較快,出現了一時的「繁榮」。美國的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鋼鐵工業和建築業的生產都出現高漲局面。20年代的美國、收音機相當普及。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電話,開始進入富人家庭。有聲電影也問世了。因這一時期,正是美國柯立芝總統在任期間,因而把這時期的美國,稱為「柯立芝繁榮」。美國資產階級宣揚說資本主義已取得「永久的穩定」,實際上,在「繁榮」的背後,經濟危機的萌芽正暗中滋長。

閱讀全文

與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