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國有企業的發展對一個市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國企是共和國的長子,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建國初期,我們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加快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擁有了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半個世紀過去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建立,國家擁有國有資產和發展國有企業的目標更多地轉化成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大多數國有資產進行處置,將其變現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於社會救濟,從實物或賬面上來看,國有資產沒有了,但這種處理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局,那麼,這種處置應該同擁有國有資產和發展國有企業具有同樣的效果。事實上,這種處置方式正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長期目標取向。但是,在這種處置方式尚沒有完全鋪開之前,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
首先,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雖然通過「抓大放小」,一部分國有中小企業以租賃、承包、售出、參股等方式向產權多元化轉變。但是,進入2000年,我國的國有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構成了極其巨大而龐雜的體系,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其次,大型國有企業是抗衡跨國公司的主力軍。中國加入WTO以後,國際知名的大型跨國公司大舉進攻中國市場,各種洋貨猛烈沖擊國貨。盡管民營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其在技術、質量、規模等方面的顯著差距,尚不能與跨國公司抗衡,而只有大型國有企業才是抗衡跨國公司的生力軍。如彩電行業曾是進口產品最多的市場,但是1996年四川長虹等大型彩電公司在價格、質量、服務等方面向外國名牌展開市場爭奪戰,一舉打破了大屏幕彩電由外國名牌主導的格局,以致長虹的「紅太陽一族」大屏幕彩電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三分之一。
再次,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支柱產業的重要支撐。在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產業中,我國七大汽車集團佔全行業總產值的66%;嘉陵、北方、輕騎、金城四大摩托車集團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上海、東方、哈爾濱三大發電設備集團,提供國內電站設備的70%。
最後,大型國有企業仍是出口創匯的主要力量。1997年,國有企業出口創匯額超過了外商投資企業,居於領先地位。其中,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以銷售額的1%左右投入研究與開發,有的達到2%,技術進步處於國內工業企業領先地位。
國有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總體處於虧損狀態,只有大型企業盈利,充分顯示國有大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網路
⑵ 如何正確認識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
這個只能針對討論,國企那麼多,話說又都是大型企業,勢必有很多老員工,當內年的功臣,當年為你的容企業起步付出汗馬功勞,現在企業穩步發展了,他們也快退休了,養老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的子女朋友不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要腳踏實地,這則需要有關部門堅持不斷的排查各部門的職責,及人員分配了。國企是必須有的,需要人來管理,不管理是亂套的;但是不能監守自盜。
⑶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為什麼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深化國企改革,有利於國企增強活力,採用現代企業制度,應對經濟全球化競爭與合作。
有利於完善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度,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利於發展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各項舉措要有利於繼續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有利於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有利於增強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感。總之,是有利於國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而不是削弱國有經濟。
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經過30多年改革,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布局、效率和企業形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3)國企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從國有企業發展的環境看,隨著市場化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將加快完善,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進一步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金融市場體系會進一步完善。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從基礎性提升到決定性,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將大幅減少。從開放的形勢看,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我國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對內對外相互促進、引進來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國有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參與競爭將會成為常態,必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這些都將使國有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巨大的新挑戰。
⑷ 三個問題: 國企的優缺點 民企的優缺點 在當今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民企國企哪個更有利於國家
國企:
1)優點:
- 很鍛煉人的交際能力,為人比辦事重要;
- 適合養老,絕對悠閑;
- 亂七八糟的回福利多;
2) 缺點:答
- 工資比外企少;
- 憑能力往上爬很困難;
私企
1) 優點:
- 由於一個人要做多個人的活,非常鍛煉能力;
- 人少,斗爭少,在公司內部發展比較大;
2) 缺點;
- 活多,累的半死,工資還不高;
- 福利不一定好,私企不太按照勞動法,加班不給錢啥的是尋常;
- 老闆說了算,不喜歡你的直接走人;
私企一般能夠活躍市場,私企的創新能力強。而國企一般比較穩定,能夠穩定社會治安,沒有好與差。
⑸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什麼把發展混合所有製作為重要途徑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是當前深化國企改革的基本方向。為持續穩健推進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們必須對當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意義有一個充分認知。綜合而言,當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證明,我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除了傳統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兩種形式之外,隨著生產力社會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控股經濟也將成為公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即通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的歷史條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實現途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實現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在深層次上的融合;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是一個有機整體,兩者利益及發展是完全聯系在一起的,同興衰、共進退。
2.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克服國有獨資企業的弊端
政企不分、機制不活、效率不高、腐敗高發是國有企業飽受詬病的弊端。從深層次看,產生國企弊端的根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企業外部政府部門對國有企業日常經營管理自主權的干預,另一方面是來自所有者缺位,缺乏高效的動力機制與約束機制,而且委託代理鏈條長,客觀上很難進行有效監管。外部因素是條件性的,內部因素則是決定性的,因而內部改革至關重要,其中產權層面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今後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基本方向,隨著非公資本的引入,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將得到有效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將得到健全。
3.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增強國有資本的帶動力
國有企業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增強國有資本帶動力,更好發揮國有資本作用。發展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將更多社會資本引入到國有企業,以國有資本為主導,帶動大量社會資本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將通過向社會資本減持而退出的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優先發展領域,從而有效發揮國有資本的產業發展調節作用。
4.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發國有企業活力
體制機制障礙嚴重削弱了國有企業的發展活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國有企業結合民營企業優勢重新激發企業活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各有優勢,國有企業在技術、人才、融資、資源配置與管理方面占優勢,民營企業在機制、效益、效率與監督方面具有優勢。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有機融合為一體,能夠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優勢很好地結合起來,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⑹ 怎麼看央企國企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怎麼防止大股東欺負小股東
為了防止大股東欺負小股東,那麼在制定公司的章程的時候,就應該把一些具體的規明確化,西造化,以防止出現大股東欺負小公眾的現象,把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權益具體化
⑺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是什麼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
作為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重要工具,以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在公共產品提供等領域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中國的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資產的投入主體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就是國有企業。
1. 國有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雖然也有營利目的,但也有非營利性目的,或者說它不以營利為唯一目的。國有企業要執行國家計劃經濟政策,擔負國家經濟管理(調節社會經濟)的職能。對於有些重要行業和產品,明知在一定時期內不能營利,也要、或者說更需要國家投資開辦企業,而等到以後其經營能夠營利或盈利率較高時,民間社會願意投資了,這時國家倒往往可以減少投資,甚至退出這些領域。
2. 國有企業雖然是一個組織體,但它只有或主要為國家一個出資人。這不同於合夥、合作企業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於私人獨資企業。國家作為企業出資人,一般並不由最高國家機關(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或中央政府)直接進行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而是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分別由各級有關國家機關或其授權部門,代表國家所有權人負責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
3. 國有企業同所有其他企業一樣都必須依法設立,但它們所依據和適用的法律有所不同。國有企業依據和適用國家制定關於國有企業特別法,雖然它們也適用一般企業法的許多一般性規定。國有企業法同一般企業法比較,在企業設立程序、企業的權利義務、國家對企業的管理關系等方面,其規定有所不同。國有企業設立的法律程序較其他企業更為嚴格、復雜。國有企業往往享有許多國家給予的政策性優惠和某些特權,如某些行業經營的壟斷性、財政扶助、信貸優惠以及在資源利用、原材料供應、國家訂貨和產品促銷、外匯外貿等方面的優惠、虧損彌補和破產時的特殊對待等等。但同時它也受到國家和有關主管部門的政策性限制,承擔許多特別的義務,如必須執行國家計劃、價格許可權制、生產經營自主權的限制,要優先保障國家和社會需要,滿足國家調節經濟的要求,有時利微或無利也得經營等等。國家對其他企業的管理,主要是制定其組織和活動的一般規則,要求其守法和照章納稅,而對於國有企業,國家需要以政權和所有者雙重身份進行管理,在許多方面,國家(其代表者)要以自己為一方主體同企業和企業中關有各方直接發生各種法律關系。在國有並實行國營情況下,這種情況尤為突出。
⑻ 什麼叫國企,什麼叫央企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資料拓展】:
兩者區別:
1、央企屬於國企
國企是指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因此央企一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2、上屬單位不同
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央企歸於中央其他部委管理。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3、企業規模不同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4、未來發展不同
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上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而國企因為支持力度不一樣,可能發展的不會像央企快速。
5、經濟價值不同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目前,國有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約佔30%左右。而中央企業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⑼ 國有企業在國民生活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雖然通過「抓大放斜,一部分國有中小企業以租賃、承包、售出、參股等方式向產權多元化轉變。
國民經濟泛指國家所有經濟體,只要有國民參與經濟建設的都是國民經濟,國有經濟是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它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國有企業的建立,政府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國有企業中,導致了一大批國有企業的建立和出現。一些國有企業仍由原來的政府部門改制而來。例如,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原郵電部,改為電信局。後來,在上世紀90年代末,轉型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企業。
中國的國有企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注冊,資產的投入主體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就是國有企業。
(9)國企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的歷史:
國有企業的普遍出現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全面干預和調節經濟生活。同時,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企業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單純依靠自由競爭維持的市場經濟造成了社會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對生產實行領導。從1945年開始,英國將一系列基礎工業和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法國接管了能源部門、保險部門、金融部門和一些大公司。
⑽ 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
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
他還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講話精神,首先必須正確認識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
只有辦好國有企業、使國有資產不斷增值,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此,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適應國有企業改革進程,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在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