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田納西河流域自然狀況,開發治理過程,開發治理的措施
1、流域的自然概況:
(1)位置和范圍、流量:
(2)自然環境狀況:
A、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B、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比降:單位距離的落差,以‰表示。)
(3)自然資源:
A、水能資源豐富(水量及比降決定)
B、礦產資源(煤、磷、鉛鋅)豐富
2、流域的人文狀況:
(1)經濟落後,生產力水平低下
(2)航運條件差,交通困難
(3)濫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泛濫
3、治理的效果:
(1)貧窮落後——工農業發達
(2)環境優美
(3)人均收入不斷提高
(4)經濟增長快
4、治理措施:(重點)
分析流域存在哪些是有利的因素與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發展方向
不利因素——對策
措施:
(1)從防洪入手,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
梯級開發——防洪:減少了洪水帶來的經濟損失
修建水壩——航運:航運暢通、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
(2)電力先行,發展高耗能工業
梯級開發——發電(1949火電與核電)——高耗能工業(有色金屬冶煉)
電力能源基地
[問題]從長遠看,田納西河流域的工業類型是否該作適當調整?(第三產業和技術密集)
(3)利用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
a種植業:(坡地:果樹、蔬菜;平原:玉米、棉花、大豆等;發電廠附近:利用電廠余熱,發展溫室蔬菜生產);b林業:(覆蓋率>85%)具有生態效益(平衡生態、美化環境、保持水土、改善氣候)及經濟效益(解決勞動就業、穩定農業生產);c漁業;d畜牧業
(4)提高環境質量、促進旅遊發展
綜合利用一系列的設施和優勢條件,發展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