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內外經濟型酒店定義,發展歷史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經濟型酒店洗手間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⑵ 酒店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酒店市場競爭分析及酒店管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報告》分析:我們國家在推行建國酒店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把引進國外先進科學管理方法與國情相結合,初步總結出一套中國式的酒店科學管理體系,使酒店企業從經驗型行政管理開始向科學化管理轉變,促進了中國酒店業管理模式和經營機制朝現代化方向加速轉變。
中國酒店行業伴隨著國際酒店業的發展與滲透,在近些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回顧過去的20年,中國酒店業的發展歷經了80年代初的茫然無措,到90年代開始的突然啟動,再回歸到現在的生機盎然。發展到如今,酒店行業的生命力非常的旺盛。
中國酒店行業現狀分析:
1、空間分布出現三階梯狀態
中國酒店業發展水平在空間上呈現三階梯狀態:第一階梯是位於東部沿海地區,第二階梯是中國的中部地帶,第三階梯是西部地帶,整個態勢是東多西少。
2、數量規模加速度擴張
自1980年開始,中國酒店業的產業規模成倍數地加速發展。酒店的供給量隨著需求的擴大而快速增長。以旅遊涉外酒店為例,1980年有酒店203家,2002年光星級酒店就增加到8880家,增長近44倍。同期,客房間數增長30餘倍。旅遊酒店每五年的增長率在50%以上。
酒店行業的發展速度是我們無法預估的,其行業的優勢占據很大的關鍵作用。因此,酒店行業將會面臨很多發展機遇。
⑶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背景及發展趨勢
經濟型酒店又稱為有限服務酒店,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歷程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
⑷ 國外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現狀
國外經濟型酒店發展過程
首先,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
其次,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經營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
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的成熟酒店業態。
再次,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的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通暢的品牌,一些大而強的品牌則得益於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最後,進入21世紀,經濟型酒店步入了又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表現在經濟型酒店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開拓和本土品牌的發展。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區,經濟型酒店的擴張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經濟型酒店品牌宜必思、速8、假日快捷等都紛紛瞄準了亞洲市場。
經濟型酒店又稱為有限服務酒店,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 and 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
經濟型酒店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具有低投入、高回報、周期短等突出的優點,莫泰(motel),如家快捷,「錦江之星」作為國內經濟型酒店的三支主要力量,其擴張速度驚人。同時,美國的「速8。」法國雅高集團的「宜必思」也相繼進入國內。從沿海到內地,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如今擁有強大網路平台支持的連鎖酒店也日趨成熟,如七天連鎖、城市便捷連鎖、漢庭連鎖等。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⑸ 中國經濟型酒店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中國經濟型酒店的主要特點
產品的有限性
經濟型酒店緊扣酒店的核心價值——住回宿,以客房答產品為靈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務,從而大幅度削減了成本。一般來說,經濟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Bed & Breakfast),一些有限服務酒店還提供簡單的餐飲、健身和會議設施。
產品和服務的優質性
與一般社會旅館不同的是,經濟型酒店非常強調客房設施的舒適性和服務的標准化,突出清潔衛生、舒適方便的特點。
價格適中
相對於高檔飯店動輒上千元的房價,經濟型酒店的價格一般在人民幣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車旅館甚至只有幾十至一百元左右。
市場定位明確
經濟型酒店的目標市場是一般商務人士、工薪階層、普通自費旅遊者和學生群體等。而高檔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務客人、高收入階層、公費旅客為主要目標市場。
連鎖經營方式
經濟型酒店一般採取連鎖經營方式。通過連鎖經營達到規模經濟,提高品牌價值。這也是經濟型酒店區別於其他星級酒店和社會旅館的一個明顯特徵。
⑹ 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未來中國經濟型酒店會慢慢的走下坡,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會把這些經濟型酒店回壓垮,因為經濟型酒店一答般都是100多塊,酒店客房行業基本幾年之內都不會升價,更不用說經濟型酒店,假如升到200多元,還會有人住嗎?
舉個例子現在經濟酒店行業的工資是2000元一個月,租金為100元一平方,洗滌費為2塊錢1張床單,房價為150元1晚,其他暫時不計,等3年後員工工資起碼要3000元,租金按每年百分之五的遞增率,洗滌費就算漲到2.2,可是你的房價呢,漲的上去嗎,不止漲不上去,隨著使用的年限,你的硬體也會變舊,到時候你能不能保持那個房價都不一定,。我記得09年我在一家四星級酒店上班,當時的房價為288元一晚不含早,員工工資為800元一個月,直到現在他的房價也還是288元一晚,還包了早餐,員工工資為2000元。一般酒店一晚的成本為60到80元,他賣288起碼還有200元利潤,如果是賣100多的房價,那還有利潤嗎??所以很多經濟型酒店現在都在人手和布草和一次性用品方面去壓縮。如果覺得我說的還有點道理,就採納我吧親!!
⑺ 求一篇我國經濟型酒店現狀分析和發展對策與戰略研究 論文 希望能有熱心人士幫我。非常感謝
考慮經濟型酒店的特點進行評定,這樣既可以規
范經濟型酒店,又可以使經濟型酒店得到更廣的大眾認知。
在第一部分我國經濟型酒店概述中,通過對美國酒店等級評定標準的分析,
結合我國國情,明確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界定范疇,類別和特徵,認識到經濟型酒
店作為提供有限服務的住宿設施的一種,是為有限預算的商務客、遊客提供住宿
功能突出的酒店。我國經濟型酒店主要發展類別有城市商務經濟型酒店、汽車旅
館、公寓旅館和長住型旅館、鄉村旅館或景區旅館、青年旅館、家庭旅館等。經
濟型酒店在成本、投資回收和利潤率等方面也體現其較高的效益。
第二部分分析我國經濟型酒店的市場需求。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社會
經濟的發展,旅遊業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國內旅遊逐漸發展壯大、國際大眾化
旅遊逐漸成熟,這使得酒店業的發展也改變了以高檔酒店為主的局面,逐步形成
高中低全面發展的行業結構。在供給方面,中國經濟型酒店存在供給斷層:質好
價高的高星級酒店和質次價低的社會旅館數量大,而干凈、安全、價格適中的酒
店少。通過分析表明,從全國范圍看,經濟型酒店這塊市場一段時間內都不會飽
矛口。
第三部分運用了行業競爭力模型和SwT0分析方法。雖然國內經濟型酒店的
數量尚少,但大量的加入者和現有競爭者的抗衡將會限制經濟型酒店的潛在收
益。通過分析我國經濟型酒店的機遇、挑戰、優勢和劣勢,得出我國經濟型酒店
機會大於威脅,劣勢略高於優勢,由此我國經濟型酒店可以採取扭轉型戰略,充
分利用環境帶來的機會,設法清除劣勢,強化優勢。當優勢大於劣勢時,再採取
增長型戰略,開發市場,擴大規模。
第四部分是我國經濟型酒店發展對策和戰略分析。對經濟型酒店面臨的主要
問題,提出關於市場定位、科學管理,人員配備,硬體設計,市場化運營,網路
化管理等方面的對策。在中國發展經濟型品牌的戰略是聯合發展(特許經營、直
營、戰略聯盟等)和個性化取勝。指出經濟型酒店集團以規模化經營,在我國的
發展應在直營店模式基礎上發展品牌輸出。由於受到國際成熟經濟型品牌的沖
擊,我國經濟型酒店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族系品牌,發展多品牌戰略,在酒店集團
內部形成不同檔次,滿足不同客源市場的需求。加強行業協會的發展,發揮協會
的作用對經濟型酒店進行自律,監督和協調可以更好的促進經濟型酒店發展。把
中文摘要
在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型酒店是一種發展得比較成功的酒店經營模
式。近幾年我國年國內旅遊的人次在8億左右,且數字還在不斷增長,而國外旅
游者的主流力量還沒有真正涉足中國大陸,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2010年
上海世界博覽會的召開,來我國旅遊以及商務考察的人數將大幅度增加。其中絕
大部分是大眾化遊客。外國的酒店投資者和酒店管理公司,通過實地調研己形成
共同認識:近期在中國發展高檔酒店已不是投資酒店的最好選擇,經濟型酒店的
發展是酒店的新機會。國際知名酒店將其在世界上很成熟的經濟型酒店品牌打入
中國,國內投資者也開始創立經濟型連鎖酒店。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
需求的不斷變化,經濟型酒店已成為酒店業發展的熱點領域,酒店業的競爭格局
也隨之發生改變。經濟是否等同於便宜、簡陋?經濟型酒店是否是車馬大店,是
低星級酒店?中國應該如何發展經濟型酒店等等,都成了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問
題。我們必須探討它的理論實質和發展途徑,發現其經營的客觀規律,為理論創
新和實踐運營提供理論指導,這對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乃至整個旅遊業的發展
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應對經濟型酒店的內涵加以研究,分析其現狀和特
點,找出發展之路。
本文通過中外酒店類型的對比,吸取國際經濟型酒店管理的經驗和管理措
施,結合我國現有的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指南,指出經濟型酒店是提供有限
服務的住宿設施中的一種,其有限服務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它不等同於我國現有
市場上的一二星飯店以及社會旅館。目前我國經濟型酒店是供小於求,從SWOT
分析中認識到我國經濟型酒店是機會大於威脅,劣勢略大於優勢,可以採取扭轉
型戰略。針對存在的劣勢,對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提出了關於硬體控制和軟體
管理方面的對策。在我國發展經濟型酒店的戰略是聯合發展和個性化取勝,同時
在我國由於受到國際成熟經濟型品牌的沖擊,經濟型酒店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族系
品牌(多品牌),滿足不同客源市場的需求。加強行業協會的發展,發揮協會的
作用對經濟型酒店進行自律,監督和協調可以更好的促進經濟型酒店發展。把經
經濟型酒店納入星級評定的范圍,考慮經濟型酒店的特點進行評定,在一、二星
級中強調住宿功能,在三星級標准中再劃分兩個層次:三星級全面服務和三星級
有限服務,這樣既可以規范經濟型酒店,又可以使經濟型酒店得到更廣的大眾認
知,同時也形成經濟型酒店的不同檔次。最後,以「如家」為例分析經濟型酒店
發展戰略。
關鍵詞:經濟型酒店連鎖加盟特色發展品牌管理行業控制 部分 我發你郵箱其他的
⑻ 經濟型酒店未來會如何發展
酒店(又稱為賓館、旅館、旅店等)的基本定義是提供安全、舒適,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間的商業機構,即給賓客提供歇宿和飲食的場所。
直接受益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酒店行業規模持續增長,我國的酒店行業正逐步走向大規模、高質量的發展時代。
經濟型酒店佔比過半
近年來,我國酒店行業發展在行業內部呈現明顯的結構分化特徵。以五星級酒店為代表的豪華型酒店受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和「中央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消費需求快速萎縮,同時由於運營成本高居不下、地產投資高峰等多重因素影響,豪華型酒店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增長速度呈現連年降低的態勢。以如家、漢庭等連鎖酒店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在經歷過高速增長高峰後,由於同質化嚴重和供給過剩,現已進入洗牌階段。
而中高端酒店行業受益於消費升級和中產消費群體的快速擴大,加之經濟型酒店和豪華型奢華型酒店的消費轉移影響,近年來中高端酒店迎來行業紅利時代,連續多年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酒店數量規模及總客房數持續提升,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1日,全國住宿業設施總數為608146家,客房總規模18916852間。其中酒店業設施338021家,客房總數17619694間,平均客房規模約52間,酒店業設施和客房數分別占我國住宿業的56%和93%。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經濟型酒店發展的背景
經濟型酒店又稱為有限服務酒店,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歷程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經濟型酒店的布局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新時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我國經濟型酒店最初的發展始於1996 年,上海錦江集團旗下的「錦江之星」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型酒店品牌問世。進入21 世紀,各種經濟型酒店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除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團和攜程網於2002 年共同投資設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長。除此之外,一些區域性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也在短短幾年內在部分地區得到迅速的擴張,並積極向全國性品牌的方向努力。
國外經濟型酒店發展史
1、萌芽與發展初期
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 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2、蓬勃發展時期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 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3、品牌調整時期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 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 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 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4、重新發展時期
進入21世紀,經濟型酒店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表現在經濟型酒店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開拓和本土品牌的發展。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區,經濟型酒店的擴張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經濟型酒店品牌陸續進入,如雅高集團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聖達特集團的速8(Super 8)、天天客棧(Days Inn)、洲際集團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紛紛瞄準了亞洲市場。同時,一些亞洲本土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也開始發展,例如中國的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