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地理位置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來開發區成立於自1995年8月,位於中國山東半島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開發區。2010年4月正式獲批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人口15萬,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先後被評為「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山東省科學發展園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做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指示。山東省、濰坊市做出加快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重大決策部署,開發區作為濰坊市發展藍色經濟的先行區和示範區,承擔著代表濰坊積極參與「三區」建設,全面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歷史使命。我們立足建設設施配套、產業發達、功能完善、生態優良、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濱海新城,面向全球公開招標,確定 「一城四園」的規劃布局。
2.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前景究竟如何
前景還是不錯的,你沒有發現,可能你去的地方不恰當,現在濰坊市政府正在加大投入發展濱海新區,至於房地產,前景更是不錯的,許多是在海邊修建的,環境很好!!
3.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自然資源
區內擁有400多平方公里可直接開發利用的工礦存量用地,辦理土地手續方便快捷。海岸線長69公里,淺海灘塗面積13.5萬畝,有廣闊的潮間帶和灘塗資源,繁衍生息著魚、蟹、蝦、貝等海洋生物達500多種,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具有廣闊前景。
開發區內地下鹵水儲量豐富,含鉀、鈉、鈣、鎂、溴、碘等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元素,地下鹵水埋藏淺,易開發,發展海洋化工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地下鹵水靜儲量60億立方米,年產原鹽800多萬噸,溴素6萬多噸,分別佔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年產純鹼200萬噸,氯鹼25萬噸,氯化鈣50萬噸,石油加工能力400萬噸,已有純鹼、溴化物等11種產品產能全國第一,在發展生態海洋化工、先進製造業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4.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有哪些大中型企業最好請付全部詳細目錄!好的話追加分數
你是說什麼企業
一般大中型的企業都選擇去濱海
比如海龍
堅龍
美的
還有很多很多的
這個一般查不到的
還有其他的一些化工廠
5.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歷史沿革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境域自唐朝開始,經宋、元、明、清4朝,皆屬壽光縣(現稱壽光市)南皮鄉,駐地五台(現壽光市侯鎮)。
清宣統2年(1910年),全縣劃成15個自治區域,南皮鄉屬觀海區。
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後仍襲之。
1932年(民國21年),壽光縣國民黨政府奉命將15個區並為10個區,觀海區為第九區。
1942年10月,壽光縣九、十區與濰縣四、五區組成壽濰縣,縣府駐劉家呈子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劉家呈子村)。
1944年4月壽濰縣撤銷,5月建昌濰縣(包括昌邑市部分區、村)。
1945年10月,昌濰縣撤銷後,第九區復屬壽光縣,區駐地先後在榆樹園子、七里庄、劉家呈子(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榆樹園子、七里、劉家呈子)等村。
1948年7月第九區改稱望海區,駐地先後在東黑村、道口村,1950年5月改稱第九區,駐道口村,1953年更名為道口區。
1955年4月從道口區析出成立漁業區,駐大家窪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大家窪村)。
1958年2月撤區並鄉,設大家窪鄉,同年9月,建海濱人民公社。
1959年公社機關由石橋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石橋村)遷至道口村,改稱道口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從道口人民公社析出,建大家窪鎮(2005年1月改稱大家窪街道辦事處)。
1995年8月15日,以山東羊口鹽場、濰坊純鹼廠和壽光市大家窪鎮為依託,成立濰坊海洋化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283平方公里。
2002年9月12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5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定為省級開發區,定名「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
2010年5月,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6.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前景
十一五」期間,國抄家加快了襲環渤海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濰坊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工業經濟、加快北部沿海開發、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工業強市戰略,加快了以濱海經濟開發區為龍頭的北部沿海開發步伐。山東省委、省政府已將濰坊北部沿海開發列入全省「十一五」規劃,納入到打造半島製造業基地和魯北開發的總體戰略布局之中,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濰坊市沿海經濟開發建設的先行者和重要力量,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了重點支持,為快速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濱海經濟開發區將按照國家、省、市的總體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北部沿海開發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產業綜合配套條件,構築先進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和主攻方向,致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將開發區建成國內一流的化工生產、科研開發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區。
7. 濰坊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和濱海區分別在什麼地方 這三個區有什麼區別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濰坊的東部城區;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歸屬寒亭區管轄,位於北辰綠洲濕地公園西側;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渤海萊州灣南畔,是濰坊北部沿海開發的核心區域。此三個開發區有以下區別:
一、級別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54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4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5年8月,2010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規模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轄區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14.5萬人;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6萬。
三、發展重點不同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濰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已形成了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生物醫葯和新材料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以生物制葯、精細化工、機械電子、新型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群體。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以鹽化工、溴化工、精細化工、醫葯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為主,機械製造、輕工、紡織、物流等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集群。
8.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大中型公司企業有哪些
西城海化集團
龍威集團
潤豐化工
普羅德邦
尚順化工
裕源集團
大成鹽化等
金輝房地產;東城新和成葯業,龍震集團,鑫環集團,濱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國邦葯業等
9.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的規劃
一城
150平方公里濱海水城,包括希望城、太陽城、幸福城、歡樂海四部分。
以「希望城」的理念建設科教創新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後可容納50所職教院校及科研院所,人口50萬。成為集職業教育、科研開發、產業孵化於一體的產學研園區,打造環渤海地區最大的職教園區和藍色高端產業科教基地。
以「太陽城」的理念建設中央商務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成為商務、辦公、金融、會展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以「幸福城」的理念建設高檔商住區,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重點打造健康生態城和國際影視城,通過改善生態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以「歡樂海」的理念建設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開發風箏沖浪、海上龍舟、觀光遊艇、海洋文化體驗等淺灘旅遊項目,打造山東「藍色逍遙游」和國內知名的濱海休閑旅遊目的地。
四園
先進製造業產業園: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裝備製造、機械電子、新型材料等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項目。已引進濰柴重機、弘潤石化、新和成葯業等151個項目,總投資450億元。
生態化工產業園: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海洋化工和石化產業。現有中國海洋石油、以色列化工等141個項目,總投資144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園: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為主的綠色能源產業。投資15億元的華能風電項目已並網發電;一期投資120億元的國電新能源項目近期動工建設。
海港物流園: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倉儲物流、加工配送、配套服務等項目。目前,已有森達美物流、海正物流等10多個項目入駐,總投資60多億元。
10. 濰坊市的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怎麼樣
那裡企業數量不少,又不缺地,交通不錯,以後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