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的規律

經濟發展的規律

發布時間:2020-11-25 10:04:02

A. 什麼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

用哲學理論回答就是社會發展規律的特點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也要相匹配,這是任何社會都要遵循的客觀規律。

B. 從經濟學來講,不同的行業遵循著不同的經濟發展規律對嗎

也就是周期不同
有的行業如日中天
有的行業前途光明
有的行業曇花一現
有的行業英雄遲暮
有的行業銷聲匿跡
但他們的發展規律都是一樣的
萌芽——成長——茂盛——枯萎
只是對應的時間不一樣

C. 中國的經濟發展規律

堅持社會主義,我過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 經濟法的發展有何規律

1、從"非常態法"到"常態法";
2、從「戰時法」到「平時法";
3、從「邊緣法」到「基幹法";
4、從「一元體系」到「二元體系」;
5、從「差異」走向「互鑒」。

E. 什麼是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是世界經濟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不平衡性進一步加劇.(1)發達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它反映在西方各國國內經濟的增長速度和國際經濟地位上.20世紀80年代以前,西歐、日本快於美國,美、日、歐經濟實力的差距大大縮小,美國在經濟上的壟斷地位被打破.9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競爭力有所提高,與歐洲、日本相比,顯得充滿活力.美國經濟第一個走出90年代初的低谷.這主要得益於冷戰結束後,美國的科技力量經過調整,大量充實到民用工業.因此在高科技領域里的競爭,美國走在世界前列.前一段追趕勢頭迅猛的日本、德國則稍遜一籌.美國的經濟實力仍居世界首位.(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這主要反映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距和經濟結構的現代化程度上.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速度上快於發達國家,但由於人口壓力很大,人均增長受到很大限制.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點較高,由於壟斷高科技,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擴大的趨勢.另外,在經濟結構及其發展階段上,發達國家的經濟進入「後工業社會」,而發展中國家很多目前還徘徊在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過渡階段.許多發展中國家單一的經濟結構沒有根本改變,以出口幾種產品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技術水平落後,資金短缺,外債嚴重,人口增長迅速,國內收入分配極不均衡.還有,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上的差距更大,文化教育事業落後.若不解決這些問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只會愈來愈大,成為破壞國際政治穩定、阻礙世界經濟繁榮的重大問題.(3)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歷史和國情不同,奉行的經濟發展政策差別很大,因此,在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取得經濟成功的同時,許多低收入國家的經濟仍然停滯不前,發展中國家之間出現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在發展中國家中,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是二戰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少數國家與地區在一些基本指標上已接近發達國家.這種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將激化各國之間的矛盾,相互競爭更為激烈,並影響到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

F. 從經濟學來講,不同的行業遵循著不同的經濟發展規律對嗎

不一樣的。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產物。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ol>

G. 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什麼呢

經濟發展的最大最根本性的規律性:是經濟之商品或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要保持「良性循環和合理演變」。任何一個環節的阻礙和中斷都將使正常循環進行不下去,而形成各種形式的金融經濟危機。

H. 市場經濟規律主要是什麼規律

一、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不僅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發揮著其作用。其基本內容仍然是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所需勞動時間的產品的生產, 各種商品都是以各自的價值數量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的, 價值規律是其他法律的前提。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 價值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價值價值具有調節生產和流通各部門社會勞動力總量比例分配的作用。

價值對社會生產的調解是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來實現的。

產品在生產過程中, 其勞動消費必須達到或低於社會所需的勞動力消費, 才能獲得效益。市場價格和價值的相對水平反映了商品供求關系。正是通過這一點, 價值在規范社會勞動中發揮著作用。作為一種市場經濟, 這一基本經濟法的要求是通過價值函數來實現的。

作為一種脅迫性力量, 價值要求每個生產者都要關注市場的需求, 只有適應市場的需要, 我們才能談論生產來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是價值價值必須激勵生產企業不斷提高技術, 提高勞動生產率, 改善管理, 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這種價值的功能是通過競爭與個人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運動來實現的。個人工作時間比社會所需勞動力少的時間越多, 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的盈利地位就越高。為了減少個人工作時間, 生產者必須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管理, 這一過程是提高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過程。

因此, 價值價值的內在要求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 價值價值也具有引導消費、更好地滿足需求的作用。

價值可以通過為商品價格的制定提供客觀的基礎來指導消費者的消費。為了吸引消費者消費某種商品, 生產企業可以制定更低的價格。相反, 如果為了限制某種商品的消費, 也可以通過高價來實現。

這種在消費中的指導作用, 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消費的需要, 反過來也是為了為實現社會主義生產計劃做出貢獻。

二、競爭規律

競爭法實質上是對商品生產中勞動力消費的比較。競爭法是指商品經濟中不同的利益主體, 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爭取有利投資場所和銷售條件的客觀必然性, 與價值規律相同,它是商品經濟的固有規律。

它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實現產品價值和市場價格。

商品的價值是在競爭中實現的, 即商品生產者在市場上的勞動力消費比較, 只有通過競爭, 才能在現實中了解什麼是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來確定商品的價值, 以及新產品的價值也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它還促進了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 表明它在促進資源流動和分配方面更有效率。

二是通過競爭, 促進各類商品生產的生存, 達到適者生存, 不僅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且實現市場的新陳代謝。

自然淘汰法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著同樣的作用。通過適者生存, 產業結構得到了最迅速、最有效、最徹底的調整, 促進了社會經濟更快、更合理的發展。第三, 競爭可以促進社會和技術進步, 促進企業創新。

企業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其中技術創新是根本, 誰是先進的技術, 誰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 立於不敗之地。

三、供求規律

供求關系的變化供求關系導致價格的變化, 反之亦然, 這種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與價格的變化相互作用, 供求關系相互適應, 形成均衡價格規律性, 是市場供求規律。

供求關系法具有以下功能:

首先, 它導致價格圍繞價值波動, 為市場提供不斷變化的價格信號。

二是直接決定市場總量和結構條件, 促進市場發展處於平衡不平衡狀態。

(8)經濟發展的規律擴展閱讀:

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市場作為一種交易活動或交換的場所,早已存在。但作為以市場為主來配置社會資源的市場經濟的形成則不過幾百年。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自由市場經濟與現代市場經濟。

自由市場經濟,也叫古典市場經濟,即完全由市場力量來自發調節的市場經濟。一般指20世紀以前存在的市場經濟。它建立在工業革命以及相應的生產技術基礎上,以機器生產為主體,生產能量得到充分的釋放。

這一階段採取的是一種國家不幹預經濟生活的自由放任政策,整個經濟在「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支配下自由運作,社會經濟運行呈現出一種無組織、無計劃的自然運行狀態。

然而,自由市場經濟在帶來異常可觀的經濟效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種令人憂慮的狀況,這便是生產過剩或經濟蕭條,這種經濟危機以周期的形式經常發生。

為了彌補這種自由市場競爭的失靈,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了政府幹預。這樣,自由市場經濟就發展為現代市場經濟。

現代市場經濟萌芽於20世紀初,形成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它是建立在更加發達的生產力水平基礎之上,實行國家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

相對於自由市場經濟,現代市場經濟制度及其運行更趨完善,表現為市場機制的健全,法律的完備,保障制度的社會化、規范化,宏觀調控手段的完善以及調控機制的健全,較之自由市場經濟,更加註重宏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注重對效率與公平的協調。

現代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個更加高級的階段。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會出現許多理論和實踐上需要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推動了經濟理論的發展。在自由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具備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需的外部條件,市場體系還不完善。

這一階段,經濟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探討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揭示其內在運行機制,探求增加財富的途徑和手段。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正是這一階段經濟思想的集中體現。他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論斷,使人們第一次對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法則有了清晰的認識。

亞當·斯密提倡的經濟自由主義對資本主義各國實行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後的經濟學家也大都沿著經濟自由主義的軌跡,結合當時的經濟發展需要進行經濟理論的發展與創新。

進入20世紀,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使經濟理論發生了一個大轉折。那種認為通過市場的調節經濟就可以達到均衡的理論與經濟現實大相徑庭。

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指出市場的自發調節不可能實現充分就業,使經濟自動達到均衡,因而市場經濟必須要有政府的干預。這就標志著古典學派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已經讓位於必須進行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

以此為標志,市場經濟進入了有宏觀調控的現代市場經濟階段。市場經濟理論也由此沿著經濟自由主義、政府幹預主義的不同軌跡繼續向前發展,甚至出現了把二者結合起來的新綜合的趨向。

世界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發展已經表明,現代市場經濟一方面是建立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運行的,同時又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節。

I. 經濟發展,自然規律

對經濟規律的認識、利用和發展與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利用有著不同的特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利用或多或少是順利的。和這不同,認識、利用和發展經濟規律涉及社會各階級和階層的利益,因而在階級社會中,認識、利用和發展經濟規律是有階級背景的。為社會的利益來利用和發展經濟規律的總是先進的階級,而衰朽的階級則加以反抗。先進的階級發現、利用和發展那些觸犯社會衰朽階級的利益的經濟規律,往往要遇到這些階級的抵制和強烈的反抗。因此,就需要有能夠克服這種反抗的社會力量。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曾經利用工人和農民作為自己的後備軍,戰勝了封建主階級的反抗。在當代社會條件下,克服衰朽階級反抗的社會力量就是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和農民的聯盟。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原始社會和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階級社會中,經濟規律常常作為一種自發的力量支配著人們的行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雖然有了高度的發展,但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存在,經濟規律仍是自發地起作用,人們的自覺作用被限制在十分狹窄的范圍內。社會主義社會則不然,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無產階級的階級利益和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的一致性,使人們有可能自覺地利用和發展經濟規律來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時,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能夠認識它們和依靠它們,駕馭它們,並給其他正在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規律以發生作用的廣闊場所。恩格斯曾經預見到,隨著資本主義的消滅和生產資料的公有化,人們將擺脫社會經濟關系的壓迫,認識客觀的經濟規律,並將比較自覺地運用這些規律以利於社會。他寫道:"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的規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