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型酒店未來會如何發展
酒店(又稱為賓館、旅館、旅店等)的基本定義是提供安全、舒適,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間的商業機構,即給賓客提供歇宿和飲食的場所。
直接受益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酒店行業規模持續增長,我國的酒店行業正逐步走向大規模、高質量的發展時代。
經濟型酒店佔比過半
近年來,我國酒店行業發展在行業內部呈現明顯的結構分化特徵。以五星級酒店為代表的豪華型酒店受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和「中央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消費需求快速萎縮,同時由於運營成本高居不下、地產投資高峰等多重因素影響,豪華型酒店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增長速度呈現連年降低的態勢。以如家、漢庭等連鎖酒店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在經歷過高速增長高峰後,由於同質化嚴重和供給過剩,現已進入洗牌階段。
而中高端酒店行業受益於消費升級和中產消費群體的快速擴大,加之經濟型酒店和豪華型奢華型酒店的消費轉移影響,近年來中高端酒店迎來行業紅利時代,連續多年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酒店數量規模及總客房數持續提升,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月1日,全國住宿業設施總數為608146家,客房總規模18916852間。其中酒店業設施338021家,客房總數17619694間,平均客房規模約52間,酒店業設施和客房數分別占我國住宿業的56%和93%。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⑵ 一個五星級酒店對城市發展有哪些好的影響和幫助,比如推動經濟,解決就業等等,希望有個詳細的文字闡述
建設豪華酒店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地方旅遊環境、投資環境,滿足豪華消費需求方面能夠發揮作用。建五星酒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地經濟發展良好態勢與市場前景。
但是過度開發豪華消費市場,豪華消費熱潮從大城市向小城市、城鎮蔓延,也會透支消費產業市場空間,造成發展泡沫。豪華酒店建設熱,除了滿足豪華消費需求以外,還會引發攀比效應,其他地方如果不甘落後,那麼不出幾年,不僅大城市會出現大批六星級、七星級酒店,小縣城豎起大批五星級甚至六星級酒店,也不會稀奇,但是,其負面導向不可小視。
沒有五星級酒店,在當地投資的外商,這些消費能力比較強的群體,還有一些高端消費實力的國際遊客,只住五星級酒店,當地沒有就流失了這部分消費群體。
另外,五星級酒店本身資金實力雄厚,有自己的一套營銷模式。酒店通過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推介會、博覽會對酒店進行自我推銷,在推銷酒店自身的同時也推銷了當地的旅遊資源。
更為重要的是,五星級酒店的出現,提升當地城市的美譽度,打造當地旅遊城市的接待形象。
五星級酒店是衡量一個地區接待水準的首要條件,也是檢測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尺。一個城市是否擁有五星級酒店,與當地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
隨著城市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旅遊業也飛速發展,一個城市擁有高檔次星級酒店的多少,反映了一個地方旅遊接待能力水平的高低。五星級酒店的出現能夠完善旅遊配套設施,使旅遊接待能力進一步提高
⑶ 發展酒店對社會丶環境、經濟有什麼作用
隨著我國酒店業在來經濟和自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加強,在世界酒店業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人才建設日益提高到重要的戰略地位,人們充分認識到酒店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增強了酒店人才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把人才培養作為事關酒店業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
⑷ 宏觀經濟環境對酒店業有哪些影響
酒店業市場空間特別是高端酒店究竟還有多大容量,宏觀經濟環境對其影響有多大,行業目前的發展模式有何問題,未來的方向在哪兒,凡此種種皆成為酒店人士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日前,由《21世紀經濟報道》、《商務旅行》共同主辦的21世紀酒店業高峰論壇上,與會的酒店業代表達成共識——「目前整個行業產能過剩,要達到平衡狀態需要時間。在此期間,酒店業要想獲得與以前同樣的高收益,業者需要下更多的工夫。」
酒店數量增長快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國房地產行業順勢發展,中國酒店業也進入大規模擴張時代。市場繁榮背後,隱患和風險也逐漸顯露出來。國家旅遊局今年一季度的星級酒店統計公報顯示,全國12038家星級飯店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總計為536.28億元,與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營業收入減少了118億元。與此同時,酒店業增速卻未見放緩,一項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將新增61180間酒店客房。
大量新酒店的湧入,無疑將進一步加劇酒店行業的競爭態勢,這一點在高端酒店市場更為明顯。
本屆論壇上,浩華管理顧問公司的代表給出了一組數據,未來5年,北京和上海的五星級客房總量將突破5萬間,廣州將突破2萬間,成都、三亞則有望達到1.5到2萬間,大連、合肥、西安、武漢、天津等五星級客房數量也將在1萬到1.5萬間。然而,與此相對的是,酒店入住率在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
今年一季度,全國五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為50.14%,而1到5月份,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亞5個主要五星級酒店市場中,深圳五星級酒店的平均住宿率最高,為65%;其次是廣州和北京,剛剛達到60%;上海目前住宿率只有55%。與2012年同期相比,只有深圳和三亞兩個市場實現了住宿率方面的增長,剩餘的3個城市中,北京的住宿率下降幅度最大。
「整個市場目前面臨很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政府對公款消費的限制,整個供給的增長沒有減速等。」浩華管理顧問公司董事戴雪英說。
應建適合的酒店
盡管高端酒店市場呈現出供過於求的趨勢,「但開發商並沒有停止建設酒店。開發商的邏輯是『如果我們不建設,其他的集團就會建設』。」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米歇爾·斯蒂文認為,地產商其實也不想建高星級酒店,但是政府在土地出讓時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求做綜合體,必須要有高星級酒店,開發商考慮到可以提高周邊地產價值、收管理費等等。所以,即使原本不願意建酒店,在多種因素的左右下,開發商最終還是成為了酒店業主。
美高梅國際度假集團高級副總裁馮小峰強調說,做任何一個投資、任何的一個項目,一定要考慮金融的回報率。需不需要建,在什麼地方建酒店,建什麼樣的酒店,要得到什麼樣回報等,這是整個業界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馮小峰說:「作為管理公司,我們希望的是經營成功的酒店。」
凱悅國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投資開發高級副總裁夏農提醒到,針對目前的市場狀況,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建酒店不應一味地追求高星級酒店。應建造符合市場、有市場回報率的酒店,一家酒店開三個餐廳還是兩個餐廳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整個酒店要賺錢。
鑒於酒店市場目前的狀況,幾位酒店業內人士共同的看法是,酒店管理公司今後在經營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力氣,進行精細化的管理,管理不好的公司一定會被淘汰。新市場形勢下,今後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地方政府,酒店業投資需要變得更加謹慎,以往決策錯誤,靠著市場需求的增長能夠很快糾正過來,而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一旦出錯,則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彌補。
抓住市場機遇
對於酒店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代表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香港酒店業協會執行總幹事呂尚懷透露,全國酒店業市場形勢對香港酒店業也造成了影響。多年來,香港酒店客房增長的速度一直是3%,這樣的增長使得香港酒店供需能夠平衡發展,住房率保持在86%到87%。然而今年前6個月,香港住房率總體上雖然保持在86.3%,但房價在6月份卻跌了8%。不過,他說「酒店業的支撐點是旅遊市場的繁榮,商旅活動的增長能給酒店市場提供持續不斷的需求。盡管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小的波折和變化,但大環境應該不會改變。」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副所長楊宏浩認為,中國酒店業還處在「青春期」,青春有夢,只是酒店業現在還需要堅持。希望未來酒店順利完成從政府市場到商務社會市場的轉變。
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認為,目前,中國酒店市場有四大發展機遇,第一,國內市場總體規模大、增長率高;第二,觀光休閑客源結構比例提升機遇大。老年市場崛起,家庭休閑度假市場快速發展,給中國酒店業帶來新的機遇;第三,高收入人群衍生下的高凈值市場;第四,中國城鎮化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他建議,酒店業應該加強信息管理、採取當地特色的競爭策略。(本報記者李玲)
⑸ 面試題:中央出台「八項規定」許多酒店經營生意慘淡,影響經濟發展。你怎麼看求答案
..所說的生意慘淡,就好像大躍進後期的中國,是需要發展的。而沒有八項規定,那所謂的發達的經濟都是虛的,就大躍進時期的大煉鋼鐵,又有什麼用呢?具體就按這方面來談。。。。再多說一些,只是提個思路
⑹ 什麼酒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互促進才能長久發展
國際連鎖酒店!抄
這樣的酒店,一般都是自主經營!或者有業主投資自己來管理!
他們擁有強大的管理團隊!和管理標准!每年高層經常接觸!討論集團發展的趨勢等!
這樣的酒店在社會上起到的作用非常的顯然!一個經濟開發區的成立,是否有相應的星級酒店入住!
由於星級酒店的投入都比較大!所以他的買家也比較高!每年的經濟效益也還算不錯!
所以選擇這樣的酒店做投資或者經營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比如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管理集團!在美國上市!全球連鎖!經營了9個品牌!
市值非常客觀!
歡迎討論!
⑺ 酒店管理對旅遊發展的影響
中國酒店業未來的發展情況
l、供給相對過剩,競爭激烈。
1996年到2000年旅遊酒店業共增加35.4萬間客房,平均年增長率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長率為4.0%。由於供大於求,導致酒店企業之間過度競爭。從1996年到1998年全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潤率逐年下降,1998年開始出現全行業虧損。1998、1999、2000年三年虧損額分別為45.56億、53.64億和26.43億元。這種態勢。遏制了新的投資,迫使酒店產業的規模擴張速度降低,同時提出控制酒店總量、提高酒店質量等戰略性問題。
2、酒店業新的發展投資點將逐步西移並優化地域結構。
由於中國中西部地區具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國家又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開發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資將有可能從東部、南部地區轉向中西部地區。隨著中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中西部的酒店業將會進一步發展, 成為中國酒店業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長區域。從總體來看,沿海發達地區各個城市旅遊酒店的總量和檔次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區發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內就可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瓶頸主要是西部地區。
3、檔酒店的經營管理水平將繼續與國際接軌,努力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新的趨勢。
就競爭領域來看,在高檔酒店領域,外資酒店將繼續保持優勢,內資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而在中低檔領域,外資酒店還未採取行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建設的重點。經濟型酒店是外國酒店集團的關注點。據旅遊局作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預測,到2020年,入境過夜旅遊者為9500—13900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為5.7%—7.75%。國際旅遊組織進行前景預測,認為到2020年,全球將有16億國際遊客,中國將有1.3億遊客入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國。就這個趨勢,外國酒店集團看準了中國的經濟性酒店是個有潛力的增長點。隨著有薪假期的實施、交通條件的改善、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國內旅遊迅速發展,國內客人已經成為酒店不可忽視的客源。未來需求趨勢是裝修樸素、干凈衛生、設施便利、價位適中的經濟型酒店將成為國內遊客所看重的酒店業類型。在質量、服務上,高檔酒店基本滿足需求,而中低檔酒店數量雖然很多,但和國際標准相差很遠。這種態勢,和國際、國內的經濟性客源的增長趨勢不相吻合。中國擁有24萬多個大中小酒店、賓館、招待所等住宿設施,其中1萬左右是星級酒店,佔4%。有23萬多家、96%以上的住宿設施未進入星級評定范圍。這里,多數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現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國際標准,這是將來酒店行業建設上的重點。關於旅遊業:
改革開放,中國旅遊業迎來了美好的春天。80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並明確指出旅遊業是創業是創匯產業,為旅遊業的發展打開了思想解放之門。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徹底從事業接待型轉變為經濟產業型,20多年來旅遊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最近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中,再次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連續三年將旅遊業列入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這20年發展旅遊業的主要經驗是。
可以說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
⑻ 青海地區酒店行業的發展對旅遊經濟有什麼促進作用
互相促進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帶動酒店行業。酒店行業的發展是旅遊業的一種保證。
⑼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對旅遊業有什麼影響
一、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動了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旅回遊產生的條件答中,經濟能力的范疇擴大到包括工人,學生等中低收入人群,這些人群在我國的人口中占據大部分人口,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使潛在旅遊者人數增加,使大眾旅遊進一步發展。
二、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促進和拉動了旅遊長線路的發展,經濟型酒店的關鍵在於經濟,那麼旅遊者不再擔憂長線旅遊線路中,住宿所花費的大量金錢,旅途更加實惠,對於國家的旅遊業的繁榮而言,長線路比短線路更加具有開發價值,它的產品生命周期更長久,對於旅行社而言,贏利更多。
但是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
經濟型酒店的產生,就是以價格來贏得市場,在價格決定價值的時代,消費者往往就是看中價格,這樣的想法對於高檔的酒店而言,就是致命的打擊,對於旅遊的一個重要方面——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很可能引發一場價格競爭,惡性的價格競爭勢必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O(∩_∩)O~ 上述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想法。。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⑽ 經濟型酒店發展的背景
經濟型酒店又稱為有限服務酒店,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歷程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經濟型酒店的布局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新時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
我國經濟型酒店最初的發展始於1996 年,上海錦江集團旗下的「錦江之星」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型酒店品牌問世。進入21 世紀,各種經濟型酒店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除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團和攜程網於2002 年共同投資設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長。除此之外,一些區域性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也在短短幾年內在部分地區得到迅速的擴張,並積極向全國性品牌的方向努力。
國外經濟型酒店發展史
1、萌芽與發展初期
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遊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遊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 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准化方式復制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2、蓬勃發展時期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並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 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3、品牌調整時期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 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 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 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4、重新發展時期
進入21世紀,經濟型酒店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表現在經濟型酒店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開拓和本土品牌的發展。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區,經濟型酒店的擴張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經濟型酒店品牌陸續進入,如雅高集團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聖達特集團的速8(Super 8)、天天客棧(Days Inn)、洲際集團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紛紛瞄準了亞洲市場。同時,一些亞洲本土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也開始發展,例如中國的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