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冠肆虐,多國經濟受損,中國經濟對世界影響究竟有多大
我們從初中開始學習歷史和思想政治,老師們在給我們講解這些歷史的時候,經常會告訴我們,現在世界各國的聯系愈發的密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現在國際經濟已經有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表現,這次中國新冠肺炎不只是影響了中國本身的經濟,世界各國的經濟出現了停滯或倒退的現象。
所以說,本次新冠肺炎導致了國際市場都出現了巨大的波動,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出現了明顯的影響,這次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全球性質的。
❷ 中國經濟受影響嗎
現在的經濟是全球連在一起,無論是貿易還是金融,所以一個地方有問題一定會傳播到另一個國家,所以中國經濟是會受到影響的~
❸ 經濟危機對中國都有那些影響
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1、 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 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 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❹ 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惡重衰退,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說明了什麼
說明地球人類是一個整體,一榮未必俱榮,但一損必定俱損,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互助,拋開成見宗教信仰等思想觀念,攜手共進。
❺ 中國經濟到底受全球影響大不大!!!!
恩,不會很大的,我修改下答復,原因是什麼呢,要說這次的風暴影響大的,只是局限於中外回合資,或者是中答方在外國的資產,因為受到他們法律的影響,但在我們中國本土,只要是我們中方的資產,影響是不會大的,這也歸功於我們的體制以及我們的各種反壟斷的制度,所以回答很肯定的可以告訴,對我們的影響是絕對很小的,反面的思考問你一個問題,你,我不知道你從事什麼行業,假如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或者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工業者,對你有很大的影響嗎`?問題也很簡單的就可以告訴你,沒有任何的影響``因為我就是屬於典型的E典型和I典型,就是個體戶和工薪階層`我就是這樣,包括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如此,影響是不大的,影響大的只是老闆``
❻ 中國經濟受美國影響有多大
直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來自貿易和資本兩個方面。
1、貿易方面。中美貿易近年呈快速增長的趨勢,1996-1999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8%。1999年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總額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7%。目前美國已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進口國,1999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419億美元,占總出口量的21%。如考慮經香港轉口到美國的貿易,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比重可達到25%左右。2000年這一勢頭繼續得到加強,1-10月累計對美出口量達434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對美出口總量。
從進出口結構看,1999年中國對美出口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機電產品、鞋類、玩具、服裝、服飾、皮革製品、傢具、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主要為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其中機電產品所佔比重在不斷上升。進口產品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如飛機、機電設備、紙及紙製品、化肥、化工、石油設備等。
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美國經濟情況惡化,貿易萎縮,將對中國對外貿易產生較大的影響。不僅中美直接貿易額會有較大的下降,中國對香港的轉口貿易量也會有相應程度的下降,這是不利的方面。
但是,考慮到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特點,這種不利影響的程度可能會低一些。一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大部分為中低價產品,當美國經濟下滑時,大眾的消費水平下降,這類商品很可能在美國市場更受歡迎。二是中國的貿易方式具有特殊性,即「三來一補」(來料加工裝配、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裝配進口的設備、補償貿易)等加工貿易仍是我國外貿的主要形式,占進出口總額的53.7%。這使得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表面上看起來很高,實際上中國在加工貿易中真正受益的部分為加工費,其占整個貿易量的比重極小。三是當美元貶值時,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也會隨之相應貶值,有利於刺激出口。
2.資本方面。90年代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投資增加幅度較大,1991-1999年平均增幅為54%,但到目前為止,美國投資在中國利用外資總額中的比重仍不是很大,1999年為9.9%。如果美經濟出現「硬著陸 」,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可能會有所減少,這是不利之處。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硬著陸 」後,將會有大量資金流出美國,中國如能抓住這一機遇,充分利用穩定發展和潛在市場的優勢,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則可能會變不利為有利,吸收更多的外資。
間接影響。從間接角度看,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如果出現「硬著陸」,其影響無疑要波及全球。這一波動效應對中國、對整個世界經濟來說都是不利的。只是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地區所受的影響和程度不一樣。
在資本方面,1990年到1999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的總量不斷增加,1999年全球FDI的總量已達到8655億美元(見表1),其中的近1/3都流向了美國。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受資國,1999年吸收外國投資2755億美元,預計2000年仍將保持這一規模。美國經濟「硬著陸 」的結果必然導致國際資本的重新分配,就目前的資本市場的格局來看,主要的資本流入地可能有歐盟、日本和東南亞三大塊。
從貿易方面來看,美國也一直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世界商品進出口總量達113290億美元,美國佔15.4%(見表2)。美國經濟「硬著陸 」後,對外貿易必然萎縮,會影響到世界貿易的總量,但影響程度在各個地區不盡一致。
由於歐盟對美進出口量只佔其貿易總量的8%左右,受美國貿易方面的影響相對較小。而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所受的影響則會是巨大的。每年日本對美出口量占其總出口的30%左右,從美進口量則占進口總量的24%,如果美國經濟情況惡化,美元貶值,則對日本出口的打擊將非常沉重。由於日本是一個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因此,由凈出口的減少帶來經濟增長的放緩甚至停滯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復甦也嚴重依賴出口的增長,而美國是東南亞國家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其中電子產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目前,新加坡和菲律賓出口收入的近2/3來自電子產品,韓國、中國台灣省和馬來西亞這一比例為30%到50%。一旦美國進口萎縮,將會導致亞洲國家的出口大幅下降。
目前中國對亞洲(包括日本)的出口約占總出口的53%,如果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惡化,則會進而影響到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此外,佔全球經濟總量1/4的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後,將會導致全球整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這對於日益開放、日益融入世界的我國來說將會產生不利影響。
鑒於上述分析,我們建議,為了防止和減少美國經濟波動對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我們應該有所准備。從根本上說,作為一個大國,我們應該而且也可以主要依靠國內的巨大市場把經濟搞好。
1)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採取措施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刺激民間的投資和生產經營活動。此外,可以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再為擴大內需增添一些動力。2)繼續採取零稅率和及時退稅政策,鼓勵出口,調整好出口結構,繼續實行多元化戰略。3)注意利用好外資。一方面要抓住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協議大幅度增長的機遇,做好協議的落實工作,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開放投資領域來吸引外資;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創新,靠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和蓬勃發展的經濟來吸引外資。4)從長期看,一要加強中日之間的理解與合作,力促「東盟+3 」區域經濟聯盟的形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發揮作用的是區域經濟聯盟。
對亞洲而言,目前正在醞釀的「東盟+3 」模式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關鍵在於中日之間的合作和努力。不徹底解決與日本的關系,要想形成一個有利的環境是不現實的。二要加強法制建設,特別是涉外法律法規的建設。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和加入WTO等現實都說明今後只有靠法律武器才能為我國爭取到一個較好的外經貿環境。
❼ 中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大嗎
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受影響的程度非常小,幾乎可以不去計較。
然後伴隨2000年以專來,屬中國加入WTO,經濟逐步與國際接軌。金融大門對全球敞開。
所以,中國在這次以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的全球危機中受害不淺。
但總體經濟面並沒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❽ 中國經濟受外因影響大還是內因影響大 選一個方面 多闡述幾點 謝謝啦
內因影響大
❾ 為什麼中國經濟會受到世界經濟影響這么大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國的經濟與世界上其他經濟體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所以才會出現一個經濟體「感冒」其他經濟體也得「打噴嚏」的現象
世界金融危機,中國經濟當然會受到影響
❿ 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經濟危機使我國的出口受到很大的阻礙,東莞四分之一的出口企業已經垮台。今年可能更嚴重。
直接影響:
主要是對資本市場的沖擊;對我國外匯儲備縮水的影響,進而影響國內部分金融機構的業績。如果我國持有的一些美國公司的債券並且該美國公司面臨倒閉,不言而喻,這部分借款面臨無法收回的風險,畢竟有一些債券是無抵押債券,因此,相關部門就該相應地計提相關損失。
同時,國內一部分銀行也持有的美國此類公司債務。因此,目前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外匯儲備中的債券所佔比率以及外管局所持有的債務類別等情況以及國內部分銀行所持有的美國乃至歐洲國家的債券數額和債券的屬性。
另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如果國外投行的倒閉清算時,畢竟會將其全球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頭寸進行結算,如果我國的金融資產是其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那麼這部分金融資產的拋售勢必又加劇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緊張局勢,最近港股市場的大跌就應該於此有很大的關系。值得慶幸的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相信受此影響不會很大,多為心理上的沖擊而已
間接影響:
主要是對我國實體經濟的沖擊;美國次債危機演變成美國的經濟危機,而且號稱「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對美國這樣一個國家經濟的沖擊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歐元區經濟體經濟同樣會受到嚴重沖擊。而我國雖然金融市場並未全面開放,但我國的經濟目前對外依存度高達60%,而國內出口最大的就是歐元區和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如果對外出口國家經濟出現大幅下滑,其國際需求的大幅下降勢必影響到我國的出口,而國內月度出口數據正說明此趨勢。然而,我國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出口拉動國內投資,從而推動國內GDP高速增長,如果出口出現了問題,那麼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必定會受到影響,國內經濟毫無疑問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表面上看,我國GDP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因為我國內需還尚未充分激活,未來通過擴大國內消費來刺激經濟發展的潛力還很大。但是目前看這一經濟發展趨勢還需要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