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

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

發布時間:2020-12-27 11:07:40

A. 低碳經濟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意義

低碳、環保、氣候,這一系列的話題一直以來讓我很迷茫!

關於氣候變暖的回問題,我答不想談得太多——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已有詳細研究——中學語文教材有這篇文章——不知道現在還有沒——唐宋時期的氣候比現在還要熱——我不知道當時的碳排放量是否超標——我也不知道明清時期長達500年的小冰期是否是環保過度造成的。

在我看來,現在發達國家之所以大炒特炒低碳經濟,其原因無外乎保持競爭優勢——從最初的赤裸裸的武力入侵到後面的貿易壁壘——現在這些都不管用了——那就來更徹底的——技術壁壘。

哎,不說了——就是婊子立牌坊的事!

B. 急尋2011年9月17日12點以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考試真題答案

一、單選題 (說明:選擇一項正確的答案)
1、二氧化碳增多對氣候變化將有怎樣的影響?
C、長期
2、聯合國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 )列為一個海平面上升威脅的一個重點地區?
D、亞洲
3、大氣裡面二氧化碳平均會存留多少年?
B、二百年
4、中國2006年出版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裡面對平均氣溫升高的報道數字是?
C、0.5-0.8
5、____年6月份,美國的眾議院終於以微弱的多數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
A、2009
6、很多國家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國投資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方面。
A、四萬億
7、2007年,日本提《美麗星球50》計劃,目標於____年日本要進入低碳社會?
A、2050
8、2006年,日本發布了《新國家能源戰略》,它提出來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石油供應量要從50%降到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從現在100%降到80%。
C、2030
9、哪一個國家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針對全球變暖政策方案?
A、中國
10、什麼能源被普遍認為是21世紀的骨幹能源?
C、核能
11、中國哪一個省市利用太陽能最好?
C、西藏
12、低碳經濟並不意味著降低生活水平,而是___?
A、反對奢侈浪費,提倡綠色消費低碳生活
13、低碳發展要求經濟系統___。
A、從高碳走向低碳,從低效率走向高效率
14、胡主席聯合國發言的關鍵是?
A、確保資金技術
15、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參與發展___有關規則的制定。
A、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
16、IEA預測,2030年,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車輛數將由現在的20輛增加到多少輛?
D、140
17、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言的關鍵點是?
A、確保資金技術
18、中國在什麼時候制定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年對策》?
A、1992年
19、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了什麼會議?
A、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
20、1994年,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查批准,我國制定頒發了哪個跨世紀的環境保護法案?
B、《中國21世紀議程》

C. 填空題:低碳經濟的發展方法:_________。

低碳經濟的發展方法:碳中和技術
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節能減排
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低碳發展

D. 什麼叫低碳經濟,它的目的和途徑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專繼農業文明、工業屬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E. 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向低

立足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於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專化需求;(3分)發屬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2分)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2分)文化創新既要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又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堅持正確的方向。(2分)

F. 以低碳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合我國國情實際,有哪些對策

對策:1、以低碳思維加快經濟方發展式的轉變;2、低碳政策;3、低碳技術;內4、低碳教育;5、低碳容文化
對我國當前發展低碳經濟的認識,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道路任何選擇
1、發展低碳經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本質要求;2、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的核心競爭力;3、有利於融入世界最新的經濟發展與技術革新的浪潮之中,提高對於全球性經濟風險的抵禦能力;4、有利於樹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5、是我國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經之路。
發展低碳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1.將低碳經濟納入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積極參與國際氣候體制談判和低碳規則制定,為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3.倡導低碳生活,更新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4.發展碳經濟,要有完備的法律政策體系作保障。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G. 關於低碳經濟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A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B尤其是二氧化硫這一主要溫室氣

a 所謂
,是指在
理念指導下,通過


、新
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專碳能源消耗,屬減少
,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

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
,一方面是積極承擔
責任,完成國家
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
,建設
。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
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

的必然選擇。

H. 為什麼說低碳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抓手

"低碳經濟抄""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在正在舉行全國兩會期間,"低碳"頻頻出現在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成為今年兩會的關鍵詞之一。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發展模式,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開發清潔能源、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當前,發展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已經刻不容緩,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正成為新一輪國際經濟的增長點和競爭焦點。

I. 低碳經濟板塊的「低碳經濟」的發展途徑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的環境日主題提示人們,「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二,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今年6月全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無節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來人們盛行便利消費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這一嗜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單讓公眾理解「限塑」意義在於遏制白色污染,這只是「單維型」環保科普意識。其實「限塑」的意義還在於節約塑料的來源——石油資源、減排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關聯型環保意識不僅能引導公眾明白「限塑就是節油節能」,也引導公眾覺悟到「節水也是節能」(即節約城市制水、供水的電能耗),覺悟到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與節能、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與此相對照,不少發達國家都願意使用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並不一概反對小汽車進入家庭,而是提倡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日本私家車普及率達80%,但出行並不完全依賴私家車。在東京地區私家車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車一般年行使1。8萬公里。國內人們無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成了炫耀型消費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點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輛私家車將周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於人們將「現代化生活方式」含義片面理解為「更多地享受電氣化、自動化提供的便利」,導致了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的動力技術系統,往往幾百米的短程或幾層樓的階梯,都要靠機動車和電梯代步。另方面,人們的膳食越來越多地消費以多耗能源、多排溫室氣體為代價生產的畜禽肉類、油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減肥群體又嗜好在耗費電力的人工環境,如空調健身房、電動跑步機等進行瘦身消費,其環境代價是增排溫室氣體。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四,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低碳飲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目前我國國民的日常飲食,是以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的生產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而低碳飲食可以控制人體血糖的劇烈變化,從而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長期還會有保持體型、強健體魄、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等益處。但由於目前國民的認識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轉變。因此,低碳飲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不過相信隨著人民大眾普遍認識水平的提高,低碳飲食將會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人們要實現宏大的節能降耗戰略,或許要取決於很多細微之處。人們應看到,這「細微之處」不只是製造業、建築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也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節。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碳排放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科技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有責任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眾開展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創意活動和普及工作,使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的科學發展決策,變為全民的實際行動。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推行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主導,包括制定指導長遠戰略,出台鼓勵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減免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來引領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但也需要企業認清方向自覺跟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只有更多企業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自覺跟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時,中國向低碳經濟轉換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J. 低碳經濟的實現方法

隨著「低碳」的出現,「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園」、「低碳交通」、「低碳環保」「低碳網路」、「低碳社區」——各行各業蜂擁而上統統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為一種時尚。為更好地規范「低碳經濟」扎實、有序推進,使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降排指標得以實現,使「低碳經濟」真正成為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
第一,將減排目標納入「十二五」規劃。
到2020年實現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是庄嚴的承諾,同時也是十分沉重的責任。一方面,它標志著我國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另一方面,它標志著從政府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必須成為這一場革命的當事人、參與者、奉獻者和受益者。
第二,抓好試點,樹立典型。
深圳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的第一個國家低碳生態示範市,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住建部支持將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最新政策和技術標准優先在深圳試驗,引導相關項目優先落戶深圳,並及時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深圳負責承接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政策技術標准和示範任務。同時,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將每年一次的「光明論壇」提升規格,使其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低碳生態城市理論與實踐的交流平台。在條件具備的省市、地區、行業中及各省,都應有目的的選擇試點和典型,扎實推進,建之有效,確保我國經濟在低碳經濟促進下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成立專門機構指導「低碳經濟」。
推行低碳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要改善環境,形成一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經濟手段並重。行政手段是引導,法律手段是規則,經濟手段是平衡。因為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最終是要靠經濟規律和市場機制來解決。為確保全社會都步調一致、齊心協力使「低碳經濟」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並順利完成這一艱巨而偉大的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經濟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國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經濟指導機構」。
第四,制定出台相關政策,保證「低碳經濟」健康發展。
吸納國際先進經驗,制定出台產業導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資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術理論;系統的產業、產品認證及檢測標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訓。
第五,大力發展「低碳產業」。
為了實現低碳,停止發展與低速發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發展,同時提高我國在低碳經濟與技術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經濟不僅僅是需要去鄭重承擔起來的一份責任,它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發展機會,必須在轉型、轉變中培育和創新更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第一個規模達50億元的杭州市「低碳產業基金」就是政府主導的典型的低碳產業,其投資方向是三大類:即為「高碳改造、低碳升級和無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節能減排;低碳升級包括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升級原有設備;無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風能、太陽能等。
第六,處理好「一抓」「三防」關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經濟建設;「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亂上項目、防浪費。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必須在開始時就讓各級政府、行業、社會頭腦清醒、思路明確、認識一致、步調統一。」
第七,認真做好宣傳教育普及及輿論監督工作。
各級政府應利用各種方式宣傳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關系,經常向社會通報減排進展、成效與不足,同時要組織媒體配合政府號令及時進行相關報道和揭露。開通低碳經濟網路專線,搭建老百姓與政府勾通的橋梁,發揮人民群眾「低碳經濟」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在低碳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各級政府在新上項目、投資方向、減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協的審批、監督權力和作用。除經常組織代表、委員視察新上低碳經濟項目外,在每年兩會上都應由政府向代表、委員通報「低碳經濟」運行情況、「低碳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經濟」對人民幸福度的貢獻率。
第九,將「低碳經濟」績效納入政府、公務員政績考核核心內容。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表示,發展中國低碳經濟要堅持三個四,即四管齊下,四力並舉,四方來源。
第一,四管齊下。因為中國已經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且排放量每年還在增長,這是因為中國兩大特點,第一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我們要發展,第二是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90%是化石能源。根據這兩條來說,實際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就是說要按照剛才提出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目標來進行。第二就是要發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綠色產業,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核能、水能、電動汽車等等。第三是要盡量設法利用二氧化碳。最後一點是二氧化碳的普及和存儲,就是所謂的CCS,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第二,四力並舉。發展低碳經濟,政府是要主導的,沒有政府的主導,沒有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第二是要社會的參與。第三是要企業的積極努力,因為很多低碳措施都需要企業去努力實施,特別是在中國我們還沒有強制排放,還是自願排放,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低碳意識將決定著我們發展低碳的效果。最後就是個人的自覺的環保的意識。
第三,四方來源。首先是政治家,今天的政治家如果沒有環保意識,沒有綠色意識,就不配當政治家,所謂政治家要把環保、綠色作為他的重要的政治理念,而且要把只有一個地球這個地球是共同的家園作為一個理念,不要只考慮自己本國的利益,要考慮整個世界環境保護的問題。第二是科技界,科技界要努力創新去發展各種低碳的措施和技術。第三是經濟界要認真研究綠色經濟的規律,並且從中總結出一些能夠說服人的觀點。最後是金融界,發展低碳經濟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要有資本的支持。不僅僅包括傳統的資本市場、股票、債券等等的支持,還包括碳排放交易等等新的金融手段。

與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