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析一個城市的經濟狀況要從哪幾個方面去論述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1、經濟發展總體狀況(GDP增長及波動情況)2、經濟運行狀況(1)生產版情況(工業、農業、第三產權業);(2)需求情況(投資、消費、出口);(3)財政金融情況;(4)物價總體水平情況。3、城鄉居民生活水平(1)城鄉居民收入情況;(2)住房情況;(3)就業再就業及社會保障情況。
⑵ 中國十大城市的發展經濟狀況
第一位:上海
一項關於「宜居城市」的調查顯示,在公眾看來,「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適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標。
酷愛旅遊的研究生李晉拍攝的各地圖片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購買刊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絕:「我心中有兩個上海。第一個上海從新天地開始,一直到外灘3號。第二個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車站旁的鍋貼,以及隨處可見的便利店。當我第一次在午夜從便利店買到粽子時,我就承認,上海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大連
在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住時,分別有47。9%、46。1%和43。9%的受訪者認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好」是成為「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明顯高於「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安狀況」、「社會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居民的文化層次越高,對於環境因素越為看重。
第三位:北京
調查顯示,「經濟發達,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強」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
第四位:廣州
「機會較多,經濟水平高」也是廣州入選「宜居榜」最關鍵的因素。
廣州是一座最難說清的的城市,沒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氣、沒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沒有老成都的悠閑從容、沒有昆明的花團錦簇……只有那麼一點實在、一點安穩、一點通透;還有那麼一點張揚、一點浮躁、一點曖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矛盾,卻都能包容其間,這就是廣州。
第五位:成都
成都的悠閑,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六位:青島
青島的優雅,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綿長的海岸線、燦爛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嬌媚的櫻花和茂盛的法國梧桐、青島啤酒和童話中的小房子、優雅的八大關和漫步的夜晚——這一切,構成了青島的浪漫。那些彎彎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令你不由得把腳步放輕放慢。漫步在古老的街巷,即使是隨著性子任意閑逛都是很寫意美好的。」李晉在游記里這樣描述這個城市帶給他的感受。
第七位:杭州
杭州的纏綿,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八位:桂林
桂林的秀美,都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九位:珠海
珠海的浪漫,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十位:廈門
廈門的溫馨、成為這些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一個城市的繁榮是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因素的協調和均衡發展,只有這樣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價值的城市。就目前看來,每個城市都有需要進一步改善的方面,大城市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小城市在經濟水平甚至城市規模上向大城市靠攏,是城市發展的大趨勢。
⑶ 中國有那些城市是經濟發展最快的
中國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四大城市:合肥、西安、南昌、寧波!
⑷ 位於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前十位的城市
中國十大經濟總部排名依次如下:
北京(87.33分)
上海(84.74分)
廣州(77.59分)
深圳(69.34分)
成都(56.77分)
杭州(54.52分)
天津(53.51分)
南京(53.45分)
青島(52.17分)
武漢(50.20分)
本報訊首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昨天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一部揭示中國總部經濟狀況的《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該書通過對全國35個主要城市進行總部經濟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在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和武漢。
《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由北京社科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研究員主持完成。據其介紹,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共設6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44個三級指標,其中6個一級指標包括基礎條件、商務設施、研發能力、專業服務、政府服務和開放程度等。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根據評價結果,將35個城市劃分為四個能級,
其中前10位城市的前三甲北京、上海、廣州位列第一能級;
其後7個城市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和武漢位列第二能級;
第三能級包括寧波、大連、沈陽、重慶、濟南、西安、鄭州、長沙、福州、哈爾濱、昆明、廈門和石家莊等13個城市;
第四能級包括合肥、長春、烏魯木齊、海口、南寧、太原、南昌、呼和浩特、貴陽、銀川、蘭州和西寧等12個城市。
趙弘研究員說,總體上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成為中國總部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跨國公司成為推動中國總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出現了中小城市的企業總部向大城市遷移,大城市的企業生產基地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雙向流動趨勢;區域性「總部-生產基地」模式初步形成。
⑸ 三四五線城市經濟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發展現狀其實非常的不好,就拿齊齊哈爾來說裡面都是窮人是非多,辦事靠關系的一個環境不利於經濟發展。
⑹ 宋元時期城市經濟發展的狀況
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回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答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經濟高度繁榮基礎上的延續。沈括,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李誡在建築學上的貢獻,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⑺ 分析一個城市的經濟狀況 要從哪幾個方面去論述
1、地區生產總值
2、工業增加值
3、固定資產投資
4、地方財政回一般預算收答入
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6、對外貿易(海關進出口總額)
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消費物價指數(CPI)
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
11、外商直接投資(FDI)
12、外匯儲備
13、貨幣存量或流通量
城市經濟(urban economy)是指由工業、商業等各種非農業經濟部門聚集而成的地區經濟。城市經濟是以城市為載體和發展空間,二、三產業繁榮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高度聚集,規模效應、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十分突出的地區經濟。
城市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第二次社會大分工──農業與手工業的分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引起城鄉分離而產生的。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僅受整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性質的制約,而且總是同城鄉關系的變化聯系在一起的。
⑻ 城市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迅速 主要以智慧物流為主
智慧城市起源於傳媒領域,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集成,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市民生活質量。智慧城市有兩大發展驅動力,一是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二是知識社會環境下逐步孕育的開放的城市創新生態。前者是技術創新層面的技術因素,後者是社會創新層面的社會經濟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創新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驅動作用。
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設,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處於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因為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形成了多個智慧城市群,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項目超過歐州、印度和美國之和。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報告》。
⑼ 分析一個城市的經濟狀況 要從哪幾個方面去論述 我要分析唐山市經濟發展狀況,如果有成品 感激不盡
首先介紹城市的基本情況:地理位置、城市區劃、人口數量、經濟總量等回
然後:
一、「十二五答」以來經濟總體發展情況,GDP總量,增長率,三次產業比重,在河北的排位
二、經濟發展中呈現的突出特點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機遇
四、未來發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