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發布時間:2020-12-27 01:09:59

❶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指的是什麼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2020年8月16日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意見徵求。

(1)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擴展閱讀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中央政治局會議用三個「仍然」對「十四五」時期發展大勢作出精準判斷:「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

我們要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深入研判、深入調查、科學決策。黨中央正在組織制定「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議。他希望各地深入調研,聚焦面臨的老難題和新挑戰,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思路、舉措。

❷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具體指的是什麼

我國的第個五年規劃具體指的是:進一步理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特別要圍繞不短板、惠民生、促升級、增後勁的推出一批重大項目和工程。我國的第14個五年規劃現在有了具體的規劃,是在徵求大家的意見之後進行挑選匯總,最後才能形成我國第14個五年規劃。這次的五年規劃,也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提高了規劃編制過程的社會參與度與透明度。

中國將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強大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制定了多個五年計劃,招生也在這些規劃下,我國變得更加美好,變得更加強大。

❸ 現在中國正處於第幾個五年計劃

現在中國正處於第十三個五年計劃。

1、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為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

2、五年計劃作為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干預形式最早並非源於中國,也非中國所獨有。20世紀30年代,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3、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定並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到2015年結束已經完成總共十二個五年計劃/規劃。五年計劃與國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體現出了鮮明的階段性特徵。

4、由於劃分標准不同,對五年計劃的歷史階段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這里從五年計劃本身出發,從發展觀的轉變與經濟體制變遷等方面把握五年計劃的發展脈絡,將十一個五年計劃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3)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擴展閱讀:

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2、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

3、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

4、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

5、第五個五年計劃:1976-1980;

6、第六個五年計劃:1981-1985;

7、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

8、第八個五年計劃:1991-1995;

9、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2000;

10、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

11、第十一個五年規劃:2006-2010;

12、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

13、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

❹ 請問我國共進行了幾個五年計劃,分別是什麼時候,內容是什麼

截至2019年,中國已發布十三個五年計劃。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

2006—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2006年3月,全國人大十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一五」是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克服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帶來的嚴重困難,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社會事業顯著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為「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

2011—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單行本。

書中包括了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等十六篇。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

201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4)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擴展閱讀

五年計劃制定背景:

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後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隨著冷戰的逐漸展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兩個陣營不僅在政治制度與軍事實力上展開全方位競爭,還圍繞著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較量。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

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

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計劃實施期間,朝鮮戰爭的爆發加劇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依然沒有放棄顛覆大陸的企圖,中國周邊的戰爭威脅並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發展經濟、鞏固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成為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於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重建或者恢復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任務。

對於大多數新興的原殖民地國家而言,加快工業化進程並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更是成為鞏固與維持政治獨立的經濟前提。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工業化的浪潮。

在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❺ 如何看待我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1、凸顯戰略性。五年規劃(計劃)編制的指導思想與我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意志。規劃的編制之所以有很強的戰略性,原因在於其不局限於某些產業或某些區域,

而是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展現我們黨總體的執政思路、執政理念、執政風格,是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謀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性表達,是未來五年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綱領。

2、把握宏觀性。五年規劃(計劃)是統攬全局的規劃,其著重點在於謀劃未來五年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包括發展思路、指導方針、區域協調發展等,從而確定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戰略重點。

3、明確的政策性。對未來五年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和戰略重點,規劃(計劃)都會提出基本政策和保障措施,確保黨中央規劃與建議落地實施。

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實施、支柱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國家都會出台具體政策予以大力支持,從而為市場更好配置資源、地方或部門出台配套執行方案提供了重要保障。

(5)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擴展閱讀

十三五」規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面對世界經濟增長格局、國際產業分工、全球貿易規則、能源版圖、地緣政治環境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

黨和國家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制定了這一規劃。當前,「十三五」規劃全面收官在即,「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將在我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❻ 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是什麼

201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主要的政策在於利國利民,建立內全面的小康社容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於2016年3月17日正式發布,規劃分為二十篇共八十章。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定並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到2015年結束已經完成總共十二個五年計劃/規劃。五年計劃與國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體現出了鮮明的階段性特徵。

拓展資料:

五年計劃(The Five-Year Plan),後改稱五年規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綱要,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為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

參考資料:網路-五年計劃

❼ 經濟持久戰,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遠景目標是什麼

經濟持久戰,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遠景目標是什麼?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年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第13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但是從今年的年初開始,從我國到全球在不同程度上的遭受了新冠肺炎的影響,各國的經濟都有所損失。

中國現在在國際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得益於我們各方的努力,我們才取得不斷的進步,因此才有我們幸福的今天。

閱讀全文

與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