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興和昌平哪個經濟更好
2008年昌平地區生產總值310億元。
2008年初步預計大興區生產總值為214.5億元
2007年大興區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193.7億元
1、昌平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http://rd.bjchp.gov.cn/show.asp?ID=912
2、2007年區縣地區生產總值數據表
http://www.bjchp.gov.cn/webapp/childsite/model/dept_94/context.aspx?Info_id=200807290025&Resource_Id=200801290011
3、2008年1-3季度大興區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公告
http://www.dx.bjstats.gov.cn/fxyj/tjxx/9962.htm
4、大興區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
http://www.dx.bjstats.gov.cn/fxyj/tjxx/6706.htm
5、大興區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893159&leafid=3406&chnid=3650&gourl=/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
Ⅱ 大興村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大興村是該縣優質紅富士蘋果和紅地球葡萄種植大村,全村4000多人有百分之六七十從事林專果種植,村屬里有5000多畝果園,這里的蘋果、葡萄、李桃等果品不但供應周邊,還遠銷保定、河南等地。多年種植並搞果品運銷的王雙起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憑借自己多年的種植管理和銷售經驗,積極發動群眾學習管理技術,跑辦村級果品協會,自己帶領新任村班子成員為果農提供無償服務,現已初步形成了果品生產、管理、銷售一條龍,保證了農民豐產增收。
大興村辦起大喇叭廣播站,用大喇叭進行宣傳,還建立起科技書屋,配有文化、科技書籍1000餘冊,農業科技光碟500多片,促進農業科技知識在農村的廣泛推廣,帶領農民科技致富。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受到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的一致好評。
Ⅲ 大興鎮的經濟發展
「綠色大興,生態凈土;紅色大興,革命故土;活力大興,商貿熱土;誠信大興,投資樂土。」大興鎮位於宿豫區城東南方向20公里處,這里民風淳樸、環境宜人、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素有「古鎮、重鎮、大鎮」的美譽和「苗豬之鄉、禽蛋之鄉、蠶桑之鄉、蔬菜之鄉」的美稱,是一個充滿魅力、實力、活力的新型城鎮。 魅力大興,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距今已有1600多年,是蘇北著名的革命老區。隨著十六大的春風,大興鎮「老樹春花更著花,古鎮風貌添新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六龍」生產線,被《中國環境報》譽為「淮北平原騰起的六條龍。」
實力大興,地域開闊,水陸交通便利,資源儲量豐富,區位優勢突出。鎮域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5.4萬多人,東臨京滬高速公路,西靠京杭運河,宿泗公路橫穿腹部,歷來是宿豫區東南片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共有14個村、3個居委會、5.4萬人,4萬畝耕地,鎮域面積59平方公里。境內水網密布,綠樹蔽日,環境優美。
大興鎮現有1.1萬畝桑園,0.8萬畝苗豬繁殖,0.6萬畝出口創匯蔬菜,0.5萬畝林果,0.2萬畝精養水面,家禽年飼養量達到300萬只。小城鎮建設功能日臻完善,擁有風格各異樓房600多幢,4個專業市場,鎮區形成三縱三橫格局,供排水系統按現代標准設計,公園、賓館、舞廳等休閑場館一應俱全,鎮區常住人口達2萬多人,民營企業300多家,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鄉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環保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等多項殊榮。
活力大興,商機無限,是一個開放、開明、開拓的投資樂園。近年來,勤勞、樸素、善良的大興人民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追趕型、跨越式、集約化」的發展理念,全力實施「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調整富鎮、畜禽大鎮、科技興鎮」五大戰略,掀起了苦幹、大幹、快乾的經濟發展高潮。在這片熱土上,我們承諾:一切招商為發展,一切發展為招商。我們以優越的投資政策、優美的投資環境、優秀的投資服務,誠摯歡迎有識之士前來考察洽談、投資興業,共創大興輝煌的明天!
Ⅳ 大興的發展規劃怎麼樣
如果說到大興,2008年之前,由於奧運會原因,北京大力發展的都是北城,所以南城一直在老北京人眼裡都是發展落後的農村,但是北京是一個講究對稱的發展結構,並且,隨著城市規劃的進展,城市化的規模逐步在邁出,是有土地的地方,政府都在開發利用,所以在2009年開始,政府將目光轉移到了京東南部,才會推出通州城市副中心並且同時將亦庄經濟開發特區與大興區域合並,一來亦庄的工業用地較多,可以借用周邊大興的白地,二來隨著大體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大興是南國門之地,發展的核心板塊,必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職能,未來10年的布局基本就形成了,所以才會有「北京發展看南城,南城發展觀大興」一說。
①禮賢鎮第二國際機場
②南中軸路的通透。
③重頭戲8號線3段延長。
④南海子公園擴建。
⑤大南城新城計劃。
Ⅳ 大興和昌平哪個經濟更發達一點
昌平相對來說是發展的早點 所以相對的來說現在比大興要好
但是隨著亦庄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 今年北京市政府又對南城開發的大膽實施
不遠的將來 大興是亮點
Ⅵ 大興區在北京處於什麼地位
想知道得更具體建議你上北京大興信息網看看,不邊東西挺全的,下面簡單給你說幾句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大興簡介
大興區最早前身為古薊縣,以建於薊城地區得名。薊縣當為先秦之縣,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秦於薊城地區置廣陽郡, 薊縣屬之。自漢至隋唐五代, 薊縣之建制始終存在。西漢, 薊縣相繼歷屬燕國、燕郡、廣陽郡、廣陽國。漢末王莽新朝時期(公元9——24), 薊縣一度改名伐戎縣,隸屬廣有郡,王莽新朝覆滅後恢復薊縣名。東漢, 薊縣相繼隸屬廣陽國、廣陽郡、上谷郡、廣陽郡。三國時代, 薊縣屬魏之幽州燕郡、燕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 薊縣相繼隸屬燕國、燕郡、幽州、范陽郡等。遼會同元年(公元938), 薊縣改名薊北縣,隸屬幽都府;遼開泰元年(公元1012), 薊北縣改名析津縣,隸屬析津府,為遼南京附郭京縣。宋宣和五年至七年(公元1123——1125),析津縣歸宋,隸屬燕山府。
金代,貞元二年(公元1154),析津縣更名大興縣,隸屬大興府,為金中都依郭縣。元代,至元九年(公元1272)中都改為大都,大興縣為元大都附郭赤縣,隸屬大都路。明代初期,大興縣隸屬北平府。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大興屬之。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明遷都北京,大興為依郭京縣。清代,大興仍為依郭京縣,隸屬順天府。
中華民國時期,1914年l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大興屬之。1928年6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9月定為特等縣,1929年1月旋即降為二等縣。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隸屬河北省第三專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8年12月地區解放,大興縣隸屬河北省第五專區。
日偽統治時期(1937.7——1945.8),大興縣先後隸屬河北省津海道和燕京道。
1943年10月,中共領導的大宛安永固涿良辦事處成立。1944年2月更名平南辦事處,同年9月設置平南縣。1945年3月,平南縣建制撤銷,分設大興縣和涿良宛縣。1949年8月以前,中共創建的平南縣、大興縣隸屬冀中十專區。1949年8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通縣專區。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興縣仍隸屬通縣專區。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
2001年1月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市撒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的通知》;4月30日,大興隆重舉行慶祝北京市大興區成立暨揭牌儀式。自此,大興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勤勞智慧的大興人民將用自己的雙手譜寫大興歷史新篇章…
地理方位
大興,地處北京南郊平原,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大興是北京市唯一一個擁有兩個新興衛星城的郊區縣。其中,區政府所在地黃村衛星城距市區南三環僅13公里,它是1984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首都第一批重點發展的衛星城之一;北京新城亦庄,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在北京跨入國際化大都市的經濟發展框架和戰略選擇中,在大興亦庄鎮內迅速崛起的又一座新興衛星城。 從經濟發展戰略地位看,大興是北京、天津兩大都市的「門戶」及外埠進京的重要通道。背倚京城,面向渤海,輻射中原之區位優勢日漸明顯。特別是現代交通、通信體系的建立,把大興同北京城區緊密地連成一體。優美的投資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人文條件,將使大興成為首都北京二十一世紀理想的發展空間。 為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大興不斷加大對城鎮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去年以來,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京開高速公路和北京公路二環(大興段)兩大重點工程全面動工。其中,京開高速公路北起北京玉泉營環島,南至河北固安大橋,全長38.2公里,縱貫大興西紅門、黃村、北藏村、龐各庄、揄垡等「一城五鎮」。北京公路二環大興段,東起通州區,西至房山良鄉,是大興連接北京與外埠的交通「大動脈」這兩條「大動脈」,不僅路面設施先進,而且新建了29座高標准立交橋,其中,飛跨黃村衛星城2.4公里長的高架橋,堪稱京郊橋梁之最;佔地380畝的「雙源」互通式立交橋在京開和北京公路二環交匯點上又托起11座小立交橋,今年,這兩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大興的交通更加便捷。為了完善城市功能,大興還投資兩億多元,新修了興業北路、林校北路、黃亦路等8條骨幹道路,使全區50多條公路與京津塘、京開高速公路和104國道縱橫交織,暢通無阻,形成方便快捷的現代化交通網路。這樣一來,從黃村出發,10多分鍾即可駛進北京城區,90分鍾可到達天津新港。京津、京山、京滬、京九鐵路在黃村火車站交匯入京,黃村發揮著重要的鐵路樞紐作用。黃村衛星城東6公里處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南苑機場,已有28條航線開通。 鋪平大興之路。366路、901路、410路、937路、957路、962路和特3路等10多條專線公交車從北京城區直通大興,進一步拉近了城鄉距離,方便了百姓出行。隨著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系統的完善,寬頻信息網路的建設以及供電、天然氣管網和有線電視光纜的快速延伸,為大興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Ⅶ 北京大興區經濟怎麼樣,外來人口多不多,和其他幾個區比怎麼樣
我就是大興本地人,黃村的。在我看來,大興這邊外來人口相當的多,走在大街上就版能看得出來,感權覺比本地人都多。具體的統計數字是大興區的外來人口居北京市全部區縣第5位,為64.4萬人,同時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增長速度為全市的第三位。經濟方面要看跟哪裡比了,跟市裡比肯定哪個都比不上,郊區縣裡面至少昌平和通州絕對比不過,剩下的幾個區縣除了北邊巨遠的那幾個我覺得說實在的都差不多。門頭溝要差一些。但畢竟也是首都的地界,跟外地比的話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富裕的(別挑極端例子給我,我是指普遍情況,中國整體畢竟還是有待發展的)。但是大興在發展,而且發展的速度很是快,這幾年間我能看到的變化就真是很大。發展就需要人,我覺得這方面機會比市裡多(高端人才除外)。一個經濟學學生(只是學生而已)同時也是大興本地人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Ⅷ 大興采育有發展嗎聽說歸屬了亦庄經濟開發區是真的嗎
現在是采育經濟開發區。
蝴蝶說的不錯,現在京城的發展是以奧運為中心的奧運建專設。東、西、北屬有山有水,市政府照顧的體貼入微,這幾年他們的旅遊業發展蒸蒸日上,而大興則被定位為北京農業發展的主基地……
客觀講,現在采育的經濟比較落後(相對於京城其他地區),建設小城鎮,劃開發區,我認為是市政府對於采育的特殊地理位置,作出了比較明智的經濟戰略部署。試想,在不久的未來以亦庄、采育開發區為代表的北京經濟帶,與(廊坊)大學城一帶的經濟圈,(楊村)天津經濟開發區,一直延伸到塘沽經濟開發區,這樣一個足夠「大」的經濟圈,地區含蓋京、冀、津,經濟貫穿三地之間,其實力不可小視哦。采育作為經濟圈連接的紐帶,作用顯而易見。
我想在久的將來,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在采育人民辛勤努力下,采育的騰飛指日可待!
Ⅸ 北京市大興區能發展起來么據說南邊不會在發展了
你這是聽誰說的?~~未來北京市的發展重點就在大興好不好~~必須能發展起來的啊~~北京市專門出台的《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
至於北京南城發展慢,首先是歷史原因,北京背依燕山,面向中原的地形結構,使北京主要對外的通道基本都在南部。解放前,北京老城對外的封閉性使南城成為外來人口集聚區,人口的流動直接影響到這一區域的發展;其次,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北部和東部地區是農業用地,開發成本比較低,且可以成片開發,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建設就向北和向東移動。而城南則被劃分為工業區域,國有企業的權屬問題比較復雜,種種原因導致投資商積極性不高;此外,在北京大規模的建設階段,一些政府的投資項目,如亞運村、奧運村等一大批項目都落戶在城北,重大項目的落戶不斷提升城北區域品牌的美譽度,同時也使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北城發展基礎比較好,交通便利,自然條件也不錯,使得在北京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過去偏重於北部和東部,一些大型的設施和企業主要落戶在那裡,這是導致北京南北發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由於歷史原因,新中國成立初城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就與城北存在著明顯差距。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中,城北始終是投資建設的重點,而城南的發展未能實現產業結構的順利轉型,投資環境差、吸引外部資金的能力弱、國有經濟比重低、集體經濟力量薄弱、吸納就業能力差,同時面臨著舊城改造,危舊房面積大,人口密度大。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城南城北經濟差距進一步加大。20世紀90年代以後幾次財政體制變革的結果更是加大了南北城原有的經濟差距。
Ⅹ 大興區在北京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近幾年發展南城,地位只能說一般,不如通州!大興區人民政府有總體規劃,大興區政府網站你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