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7月8日 09:44 2005年,全區各族人民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各種矛盾和困難,努力克服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好地完成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全區經濟繼續保持近年來增長加快、效益較好、穩定性和協調性增強的良好勢頭。全區生產總值4016億元,增長12.5%;財政收入475.4億元,增長17.7%。經濟發展「雙過千」目標勝利實現。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區域特色經濟和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00億元,增長35%,投資結構繼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突破;各項改革繼續深化,開放合作不斷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成績,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保建設得到加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部分農產品價格下降,使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工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煤電油運供求仍然偏緊,尤其是電力短缺的約束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性和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對這些矛盾和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為了加快推進富裕廣西、文化廣西、生態廣西和平安廣西建設,全面實現2006年發展目標, 建議:
(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制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工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入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著力抓好農業優勢產業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抓好農業支撐體系建設,突出抓好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步伐,提高農業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措施,繼續落實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 啟動水稻良種補貼試點,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整合各渠道支農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工作。
(二)積極促進工業快速增長。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加快企業聯合重組步伐,大力培育強優企業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重點行業生產集中度和整體技術水平;加大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力度,集中力量開工一批重大工業項目,著力培育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入園進區;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現代物流、會展、信息咨詢等生產型服務業,為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統籌抓好煤電油運供求銜接。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抓緊編制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規劃和南北欽防城市群發展規劃,啟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工程,加快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前期工作,促進沿海工業布局,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加強中心城市和新設地級市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以及環境綜合整治,大力發展城市產業經濟,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加強重點鎮建設,擴大產業和人口規模,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四)積極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多地運用市場和開放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進政銀企合作,擴大直接融資,促進社會投資,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進一步拓展籌融資渠道。進一步整合統籌政府各類專項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向重點領域、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關鍵環節傾斜。把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繼續抓好自治區層面和各市層面統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新開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一批重大項目按計劃竣工投產,切實抓好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成熟的項目儲備,保持重大項目建設的連續性。
(五)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力度,下大力氣抓好企業節能降耗,在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技術。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六)積極推進改革開放。扎實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以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為重點的企業改革步伐,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繼續深化投資、價格、財稅、糧食流通、科教文衛、行政管理體制等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各項改革。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繼續舉全區之力辦好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國內外資金規模。加快調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開展國際化開發經營活動,積極推進利用境外資源性項目工作。
(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要切實關注民生,關心群眾切身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尤其是大齡失業人員再就業,把發展服務業與擴大就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旅遊、商貿餐飲、社區服務、養老、物業管理、文化、健身、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認真落實鼓勵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開拓城鄉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擴大城鄉居民消費,保持價格基本穩定。加快「兩基」攻堅進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創新文化發展機制,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推進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加強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快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高度重視和加強庫區移民安置工作。抓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繼續集中財力為民辦好一批實事。
Ⅱ 就 如何看廣西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對廣西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來寫一篇150
目前,廣西縣域抄經濟發展存在的問襲題與困難有:
(1)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強。
(2)產業調整未能深度發展,增長方式式粗放。
(3)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4)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不強。
總體上,廣西縣域經濟產業結構需逐步優化升級,由原來的「一、二、三」傳統格局變為「二、一、三」的工業化起步階段格局,第二產業只比第一產業略強,而第三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則低於第一產業。在產業關聯度方面,工業的發展未能有效地支援農業及其它產業的發展,各縣(市)農副產品多半是以原始產品或初級產品為主,農產品精深加工尚處於起步階段,現有的加工產品也因技術起點不高,更新換代慢,不適應市場的需要。第三產業沒有很好地形成為農業、工業服務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廣西縣域第三產業的發展多是一些傳統型行業的發展,而一些為社會化大生產服務的現代供銷渠道、社會保障、融資市場、房地產、科技信息咨詢等新興行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
Ⅲ 廣西經濟十強縣
廣西十強縣 % O% P+ y$ z9 D, l5 s
縣域經濟單位/西部排名/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 A9 k$ U# _7 u0 f! z. |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8 b# s& L! |! O- v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1 {* k: D4 F& O' I: l6 D) @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 ^4 }9 c" W* c% f1 |6 R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 A7 }5 O: b' t7 V& L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1 _, f5 t1 @7 ^
Ⅳ 廣西十大具有發展潛力縣城
1-平果:潛力指數9。伴隨鋁工業的發展,一舉躍居廣西第一強縣,有雄厚的財政收入。隨著城建的完善和鋁工業的產業鏈拉長,將繼續領跑各縣。缺點是,縣域人口較少,山地面積比重較大,制約城區的擴展。
2-平南:潛力指數9。隨著南廣高鐵,貴梧高速,柳肇鐵路,荔鐵高速的規劃建設,將成為區內重要交通樞紐和內河港,將成為華南和西南物資的集散地,港口吞吐量甚至可取貴港而代之成為區內最大內河港。自然條件優越,地處潯郁平原漁米之鄉,農業發達,淡水充足。規劃中的核電站,也可為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電能。回歸10強縣指日可待。
3-橫縣:潛力指數8.5。南寧東部門戶,水陸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人口多,多丘陵旱地,且地處南寧下游,適宜發展大工業和農副產品基地。隨南寧城市東移,將成為大南寧的重要工業區。
4-北流:潛力指數8。經濟基礎較好,有較強的商業意識和創業精神,中小企業眾多。缺點是,企業以建材陶瓷為主污染較大,位置有點偏不是處在重要的鐵路線上或重要河流沿岸。
5-合浦:潛力指數8。與北流類似的是,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經濟基礎較好。而且位於北部灣經濟區內,沿海工業海洋漁業都大有可為。
6-扶綏:潛力指數8。位於中越交通線上,緊靠南寧,受南寧的輻射和邊貿的影響,潛力很大。缺點是,縣域人口較少。
7-靖西:潛力指數7。鋁礦產資源豐富,邊境貿易和邊境旅遊活躍,發展將令人刮目。缺點是,位置太偏。
8-荔浦:潛力指數7。隨著柳賀高速,荔鐵高速開通,將成為桂林南部的經濟中心。缺點是,基礎太弱。
9-岑溪:潛力指數7。桂東重要交通樞紐,臨近廣東,近水樓台先得月,有利於吸引東部產業轉移。岑羅高速開通後,優勢將更加明顯。
10-興業:潛力指數7。玉林聯系區內各地市的門戶,交通便利。畜牧業發展突出,有春茂,美鳳,溫氏等區內知名畜牧業企業。缺點是,新建縣底子薄。
Ⅳ 廣西縣域經濟實力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的有哪些
興賓區、抄玉州區和襲桂平市2011年GDP總量均超過200億元。具體見http://hs.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7124924.html
Ⅵ 誰有廣西所有的縣城經濟排名啊,我要全部的從富裕到貧困的
廣西經濟發展十佳縣: 天峨縣、興安縣、臨桂縣、藤縣、靖西縣、鹿寨縣、武鳴縣、天專等縣、屬大新縣、陽朔縣 廣西經濟發展進步縣: 南丹縣、德保縣、象州縣、浦北縣、全州縣、大化瑤族自治區縣、貴港市港北區、蒼梧縣、橫縣、玉林市玉州區、玉林市福綿管理區、恭城瑤族自治縣、荔浦縣、寧明縣、陸川縣、賓陽縣、忻城縣、興業縣、上思縣、西林縣、合浦縣、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山縣、欽州市欽南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田林縣、東蘭縣、博白縣、樂業縣、容縣、扶綏縣、靈山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德保縣、賀州市八步區、平樂縣、龍州縣、灌陽縣、資源縣、平南縣、防城港市防城區、貴港市覃塘區
Ⅶ 廣西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議(1500字的論文)
我也是,可是我根本不了解廣西,無從下手
Ⅷ 廣西各縣經濟排名
廣西十強縣縣域經濟單位/西部排名/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Ⅸ 如何看待廣西縣域經濟的現狀
廣西的抄縣域經濟基本上是被地級市吸血...我稱之為吸血型經濟發展模式.
這里以廣西北流市(縣級市)和玉林市作為說明.
廣西北流市一個在陶瓷和農副產品方面很厲害的市.北流工業起步早,基礎雄厚,規模優勢明顯,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獸葯、罐頭食品、機械、皮件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09年為廣西經濟GDP最高的一個縣,經濟總量排在西部地區20強縣(市),但是由於是託管在廣西玉林市.每年要上交一定額的稅費.優先發展地級市.所以造成了經濟很強勁但是在本市的民生和基礎設施卻不夠完善.所以.黨廣西區提出要縣域經濟改革的時候玉林慌張張的成立玉東新區.位的就是不讓北流這顆搖錢樹被廣西區直管...現在玉林已經提出了一個玉林-北流-福綿一體化.想在五年之內把一個縣級市並入玉林.
Ⅹ 廣西欽州靈山縣經濟發展前景
建議你購買小型的收割機,考慮到有些地方的田地不平坦,輕巧型的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