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文翻譯:過去的三十年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過去的三十年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英文:The past 30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核心詞彙釋義:
過去:past;former times;history;pass (by);go over;
三十:thirty;thirtieth
見證:bear witness/testimony;give witness;witness;testimony
中國:China
經濟:economy;income;financial condition;manager (of an actor, a musician, a singer, etc);economical;thrifty;of instrial or economic value
迅速:rapid;swift;fast;quick;speedy;prompt
發展:develop;expand;grow;burgeon;recruit;admit
(1)中國近三十年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按預定計劃,到2010年,中國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
從1953年到2010年,中國已陸續完成十一個「五年規劃」,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而1979年以來的改革開放,則使中國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高速增長。
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宏觀調控體系日趨完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經濟增長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經濟
㈡ 中國經濟經歷了持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進入一個緊縮時期,央企要做好3至5年過寒冬准備。你們然
這是宏觀調控的經濟戰略。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只有少數國家的經濟增長,全回亞洲只有中答國,印度和韓國,而老牌經濟強國的歐洲只有德國獨撐,最強的美國也靠外債度日。在這種形勢下,控制經濟增長,壓縮內耗,以便將來形勢好轉,蓄勢待發而己。中國的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農業基礎建設完善,有超強抗擊能力。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經濟下滑的形勢下,都屹立不動。現在我國的GpT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黃金的儲備量更是首指一屈,根本無寒冬之憂。現被公認為全球的救世主
㈢ 近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哪些是消極的變化
(1)人民生活抄總體上達到小襲康,成功舉辦奧運會等。
(2)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或實行改革開放;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④實踐科學發展觀。 (3)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學。
㈣ 近二十年中國巨大的變化有哪些
對照近年來的變化:
1、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到2007年止,我國GDP總額已達到22.4萬億元,人均約合2880美元,年均增長100%以上,已經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由佔全球GDP總額的10%上升到50%以上;經濟效益的提高,財政收入連年的增加,到2007年已達到5.13萬億元,外匯儲備超過.7萬億美元。2009年,GDP總量已躍升世界第二位。
2、取消農業稅,終結了中國幾千年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今年豐收已成定局。
3、進出口貿易一直增長,開放型經濟進入了新的階段。
4、創新轉型國家建設進程良好,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
5、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
6、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居民收入有較大增加。
7、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
8、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
9、社會建設全面開展。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農村實現了免費制教育。
10、 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
11、 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
12、我國外交全方位發展。
(4)中國近三十年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五年時間瞬間即逝,中國與世貿之間的關系早已跨越了當初的起點。回首既往,目睹當下,相信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基本認識: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中國入世都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性事件。這不只是因為全球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突然加入了洶涌澎湃的13億人口,而且更因為中國和世界都因此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而這種變化將貫穿於整個二十一世紀。
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後來者」,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卻迅速地後來居上。在短短五年時間里,中國經濟和市場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不僅使世界為之矚目和震驚,而且還對當今和未來的全球秩序發揮著重要影響。
社論表示,就在入世後的幾年時間里,中國的經濟規模接連超越了多個老牌工業國,包括義大利、加拿大、法國和英國。中國僅居德國、日本和美國之後,其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目標,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由此開始,由七大工業國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人們所沒有料到的。
社論指出,當然還遠遠不止於此。在入世之初,中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貿易國,但今天卻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體之一。
當初,其外匯儲備只相當於新加坡或台灣,但今天卻超越了曾經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當初,其貨幣還不受重視,甚至受到歧視,但今天人民幣卻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所有這些,似乎都在瞬間發生。
然而,中國入世五年來最深刻的變化,還在於整個社會的變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的變化
㈤ 中國近30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來中國近30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自1,中國政局穩定,執政者對經濟干預少,因此,經濟的發展阻力小。
2,中國勞動力賤,生產成本低,因此,吸引了大量境外資本。
3,中國人口多,消費力量強大,因此,即使生產出過多的產品,也不太容易造成生產過剩導致經濟危機。
4,中國經濟正在起步階段,任何國家經濟起步階段都會飛速發展,只要執政者不幹預。
5,中國人早在春秋時期就熟悉了商品經濟。經商是中國人很熟悉的活動。中國經濟在中國商人的運作下,發展速度快。
6,中國人民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潛力很大。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起了推動作用。
㈥ 請問中國近30年發展如此快速的原因
這30年的發展飛快,是因為這30年把前期沒有發展的都發展了,所謂就是借鑒方內式的容行為,在發展,根據西方國家發展的方向,在發展,所以進步比較快,後期會遲緩的,和現在的美國經濟比還是差距很大,我國現在的經濟其實還是屬於比較落後的國家,所以不要擔心其他問題
㈦ 中國歷年GDP走勢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GDP每年增長7.2%。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預期的6%-6.5%的目標。
從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7.2%,高於同期世界的2.6%和發展中經濟體的4%的平均年增長率,年均444.130萬億美元 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平穩,發展平穩。 其GDP同比增長6.9%,並且連續八個季度保持穩定在6.7%-6.9%的增長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劃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0% 。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 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 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7)中國近三十年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於臨界點。
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個百分點;其中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 月份為下降 9.9%。
㈧ 關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真可謂是的歇後語
。。。。真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㈨ 中國三十年來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改革開放,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
㈩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大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
第一階段:由計劃經濟到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就是目標探索階段)
第二階段: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市場經濟框架構建階段)
第三階段:改革不斷深入,對外開放向深度和廣度推進。逐漸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開放的發展格局(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