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2-25 23:13:40

『壹』 環境經濟的經濟與環境

生態現代化:經濟和環境可以雙贏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砍樹後人遭殃。這個淺顯道理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當面臨「是種樹保護環境,還是砍樹發展經濟」的狀況時,你會做何選擇?是按道理辦事,還是按利益辦事?是給子孫留下一片綠色,還是先給自己裝滿錢包?
按照傳統觀念,經濟發展是以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是一種偏利耦合,經濟發展了,環境和生態就會退化。後來學者們部分修正了這種觀念,提出環境影響的倒U形曲線模型,認為當經濟處於低水平時,環境退化很少發生;當經濟高速發展時,環境退化加劇;當經濟達到高水平時,環境退化會逐步減少。大量的分析數據顯示,這種倒U形曲線模型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部分成立的。環境退化不會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自動消失。那麼,經濟和環境的關系,有沒有第三種選擇?
這種選擇就是實施生態現代化戰略,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
生態現代化是20世紀80年代德國學者胡伯提出的,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環境社會學的主要理論。這種理論主要以歐洲經驗為基礎,描述一種新模式——追求經濟有效、社會公正和環境友好的發展。
廣義生態現代化理論,是歐洲生態現代化理論在世界范圍和現代化意義上的拓展和應用,是生態現代化研究的第三代理論。它認為,現代社會的環境問題絕大多數是人為的。生態現代化,不是簡單地從污染治理入手,而是從改變人的行為模式出發,通過改變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達到環境與經濟互利雙贏、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目的。它的基本要求包括,非物化(輕量化):高效低耗和高品低密;綠色化:無毒無害和清潔健康;生態化:預防創新和循環雙贏;經濟與環境退化脫鉤:經濟發展與物質需求、自然資源消耗、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的增長和生態退化脫鉤;經濟發展與環境進步互利耦合。脫鉤的涵義是:經濟持續增長,而且增長速度超過環境壓力的增長(相對脫鉤);或者經濟增長,而環境壓力穩定或下降(絕對脫鉤)。
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環境持續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52%的環境指標已經與經濟增長脫鉤,經濟和環境互利雙贏的局面正在形成。
中國生態現代化是一個長達百年的世紀工程,它將大致經歷4個階段:經濟與污染相對脫鉤、經濟與環境退化絕對脫鉤、經濟與環境互利雙贏、人與自然互利共生。中國生態現代化水平預計在2050年前後進入世界前40名,在21世紀末進入前20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前景美好,但任務艱巨。中國處於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時期,資源和環境壓力較大。而且未來20年(2010~2030),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將逐步完成,人口規模將達到最大值,資源需求和環境壓力有可能達到最大值,中國面臨巨大挑戰。

『貳』 環境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中國現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已經是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應該均衡出口。

華爾街金融風暴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福音,中國人將在現有的生活質量上更進一步。

抑制出品,一方面可以抑制外匯儲備的極度彭脹,二可以擴大內需,讓企業生產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當內需達到飽和或超過一定量,商品價格接近老百姓購買力,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三擴大國內投資,上長期在外打工的工可以回到家鄉上班工作,不在四處漂泊。四可以緩解大城市外來就業人員的壓力。

我們為什麼不抑制出口呢, 我們還別的理由嗎?

中國有關領導說我們有這么多外匯,可能買什麼呢?該買的別人不賣,我們只有拿去買外國國債和儲存。我們的外匯好無奈,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既然我們的外匯沒什麼用,我們就應該轉換一下思維。

中國投資的地方很多,為什麼要造一些與中國購買力相悖的商品出口來國外,換來一堆廢紙和向他國融資。我們應該保持現有的外匯,對外能通匯就足矣了,應該加緊擴大內需,中國老百姓很窮,但比以前來說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共同富裕。

中國的老百姓現在生活的怎麼樣呢?吃穿住行滿足了嗎,沒有?N多人沒有房住,N多人出行不便,N多人沒有用上大城市裡所謂的生活必須品,如冰箱,彩電,DVD,空放,空調,辦工娛樂用電腦,健身器材,沙發,席夢絲,燒飯用天燃氣,抽油煙機,飲水機,洗澡用熱水器。我們的一日三餐肉食禽蛋奶,瓜果蔬菜都一應齊全了嗎?

可以肯定的回答的是,沒有,遠遠沒有,邊都沾不上,為什麼我們不反思呢。我們連基本的生活資料都沒有滿足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去幫外國人過生活嗎?甚至借錢給別人過富裕日子,而自己卻窮困僚倒。

中國人比外國人多工作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大數就業的人比外國人上班時間長,工作強度大,我們辛苦創造的勞動成果白白讓別人享用,因為我們目前得到是沒有用外匯。外國普通工作者上班時間短八小時,每個星期有雙休日,節假日,社會福利一應俱全。他們工作這么輕松,卻生活的如此好,這難道正常嗎,難道真的每個外國人的工作效率都比中國人高嗎?

我們工作比是2:1,而生活質量比是1:2。最公平嗎。

為什麼說要抑制出口呢,因為我們用勞動換來的是所謂的美元,已經不能換成黃金,其他我們又沒有什麼可以買的啦,因為想買的他們不賣。長期下去,我們將消耗掉我們的原始資源,我們將沒有可以生存的資源,如果不能出口,或者出口成本過高,許多企業就會把目光放在國內,生產我們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提高生活質量。

為什麼有這么多老百姓買不起,因為我們生產的產品價格與國際接軌,意思就是說他們勞動時間少,生產的產品自然少,物以稀為貴,價格就高了,而我國同類商品工作時間長,生產出來的商品多,價格自然要低,但是沒有變化了,就是因為是根據國際定價的。

我們把中國放到了全世界,而沒有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個體,在這個個體里,我們的商品價格應該按照自己國家的價值規律來定價,我們的體制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生產商品的社會屬性是共同所有,讓人人都可以過富裕的生活,但是我們把我們放在了全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者融在一起,失去了最初的初衷,如果資本主義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哪我們可以按照國際來操作,但是不是,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黨員總數為7080萬名,比上年增長1.7%。黨的基層組織352萬個,比上年凈增4.3萬個,增長1.2%。中國共產黨佔全中國的比是5%左右,大多數同資本主義國家交流的時間,或多或少受著他們思維的影響,而很多中國人對共產黨的理解也是膚淺的,我也是其中一個,對共產黨理解也是支支甚少。意思是說大多數是存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思維,當他們用商品換來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而國家卻為他們的富有買了單,擁有近2萬億的外匯。

『叄』 經濟對環境的影響

經濟發展必然會導致環境污染,我們需要做的是尋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即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降低環境污染。

『肆』 經濟環境對管理的影響是什麼

管理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一般有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自然環境。內部環境有人力資源環境、物力資源環境、財力資源環境以及內部文化環境。
外部環境是組織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是不以組織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組織的管理必須面對的重要影響因素。
經濟環境是影響組織,特別是企業的重要環境因素,它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經濟環境主要指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及其增長趨勢,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等。通過這些指標能夠反映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微觀經濟環境主要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偏好、儲蓄情況、就業程度等因素。
對於不同的組織有一般的共同環境,同時也要在一定的特殊領域內活動。一般環境對不同類型的組織均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而與具體領域有關的特殊環境則直接、具體地影響著組織的活動。如企業需要面對的特殊環境包括現有競爭對手、潛在競爭對手、替代品生產情況及用戶和供應商的情況。外部環境與管理相互作用,一定條件下甚至對管理有決定作用。外部環境制約管理活動的方向和內容。無論什麼樣的管理目的,管理活動都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脫離現實環境的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環境對管理活動的決定作用。同時外部環境影響管理的決策和方法。當然,管理對外部環境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伍』 環境對世界經濟有什麼影響

最早人們熱衷於工業發展的時候卻忽略了環境的保護,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最輝煌的時期,卻也是最黑暗的時候,煤的使用,蒸汽機的普及到最後各種機械的應用,英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一個輝煌的時代,但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的。環境污染從空氣水到各個方面都受到影響,人的健康面臨考驗,當地人發病率增高,壽命縮短,至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仍影響著當地人。他們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但是有朝一日如果繼續下去我們的燃料用盡了,各國經濟會面臨嚴重的考驗,很大一部分產業將無法正常運行,雖然現在提倡使用環保能源,但昂貴的費用超過了其所帶來利潤的時候,精明的商人,各國的機構還會用嗎?說每人低碳環保有幾人真正做到,明星的宣傳簡直可笑之極,綠色大使會帶來全世界范圍的影響嗎?不可能的。到後來經濟發展了,環境卻破壞了,最終只會停滯不前的結果,如果帶來更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倒退。維持世界經濟的基礎都沒有了,還會有什麼發展

『陸』 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環境污染包括了空氣污染,水污染,森林銳減和樹木砍伐,物種滅絕,噪音污染等等內,隨著這些污容染的日益嚴重,尤其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機污染物和難分解的物質流入到江河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資源污染,也導致了江河的富營養化趨勢越來越嚴重。這些違反自然常規的活動不僅給企業增加了處理的成本,同時也破壞了環境和資源的平衡,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影響巨大的。社會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每年所消耗於環境污染上面的資金和人力也是逐年增加,當增加的比例越來越快時,對經濟發展的社會影響就會越大,我們處在一個資源虧乏,人口眾多的社會,環境污染間接性的限制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大量的資源流失,所以減少污染和無污染是必要的,不要「先污染,後治理」。

『柒』 社會經濟發展對環境產生什麼影響

社會經濟發展對環境導致能源資源與環境的制約加大。

長期以來,能源資源是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物質基礎。隨著對外部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上升,能源資源瓶頸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軟肋」,中國經濟也由此與國際市場的能源資源供應風險密切聯動。這其中,能源資源的可獲得風險與價格風險尤其值得注意。

能源資源的持續可獲得,既要擁有較強的支付能力,也要保持供應來源的穩定性和能源資源的運輸安全。並且,保持國際市場上能源資源價格的穩定更非易事。

因此,能源資源瓶頸將是中國經濟必須面臨的長期問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難以得到徹底破解。

與此同時,過去許多地區和領域以能源資源的粗放利用和環境污染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扭轉。控制環境污染的存量和增量的持續上升,必須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加以統籌解決。

(7)環境和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社會經濟:

1、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五中全會重點從這六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為綠色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以五中全會描繪的藍圖為引領,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我們才能譜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2、推進綠色發展,真抓實幹才能見效。

進一步提高綠色指標在「十三五」規劃全部指標中的權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環境質量作為更具約束性的硬指標,是推動綠色發展的政策制度保證。

無論是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還是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都是為了盡快遏止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築牢綠色發展的底線。

『捌』 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在一個國家內部,地理位置有時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重要.對於國家,地理回位置對國家的答經濟發展有時也有重要影響.
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般與國家面積的大小有關.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就顯的越次要.原因是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總有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人口自然會在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集中,照樣能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的好處.比如,面積大國一般都臨海,都可以利用臨海優勢.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是否臨海,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是否臨海,對經濟發展有時會有影響.臨海的國家相對來說具有海洋交通優勢.因為國家之間最主要的交通,是以海洋交通為主.是否擁有便捷的海洋交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擁有便利的海洋交通,可以實現便利的國際貿易,獲得其它地方的自然資源.可方便出口自己的優勢自然資源或產品,也可以方便的吸收外來資本投資,充分發揮本國的優勢,比如勞動力優勢.

『玖』 環境污染對經濟發展的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個人認為是這樣的,社會進步是主流,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經濟的快速增長,文化的多元化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環境污染伴隨著人類社會進程的始終,尤其是在經濟發展的快速時期。例如我國目前處於社會的轉型時期,污染問題也會日益嚴重,但是這不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而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發展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而科技的進步恰好可以解決一部分的環境污染問題。科技可以幫助我們開發新型的、污染少的甚至0污染的清潔能源;科技可以幫助我們研究人類應該如何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科技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目前以及將來所要面對的污染問題,如sbr法,脫硫技術等;科技可以促使環保知識的普及,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舉個生活中的實例,我們都知道國家倡導垃圾分類已經很多年了,可一直收效甚微,一方面因為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夠強烈,另一方面是科學技術尚未成熟,試想,如果可以批量生產出自動分類的垃圾箱,那麼城市的固體廢棄物污染也會減少很多,城市的環境會變得更好。綜上,不難發現,污染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而科技發展可以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很多問題,所以,科技發展利大於弊。下面設計一些防守場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對方辯友今天說科技發展會帶來環境污染,可是我想請問您了,污染到底是經濟發展帶來的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2、所以我們看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通過科技的發展解決了,這樣的好處您方都可以視而不見么?3、對方辯友一直在說,科技發展這不好那不好,是對方辯友我們承認確實存在著一些弊端,但是按照您方看法弊端已經這么多了,我們乾脆就不要讓科技再發展了吧?4、(結了這個防守場)所以今天對方辯友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科技不一定會帶來環境污染,您今天用一個或然的事實來論證一個必然性的辯題您方今天的論證邏輯是不是有事偏頗?以上是個人愚見,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加油!↖(^ω^)↗

『拾』 國家政治環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何影響

由於收入分配不公所導致的一系列的社會政治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中國,這一問題內已經超越其他所容有一切因素成為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之間矛盾之最主要源頭.收入分配不公導致社會高度分化,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糾正,社會的穩定就成大問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成大問題. 政治相對開放的國家,經濟發展也會相對較快

閱讀全文

與環境和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