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鍵是必須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機電一體化設備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系統;用智能化、柔性化的設備來武裝各個產業,通過大量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改造傳統產業;
特別要在圍繞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葯、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細化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應用軟體產品、石油深加工產品、生物制葯及系列產品、環保工程技術設備等高新技術產品,把改造傳統產業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加快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傳統工業現代化。
Ⅱ 如何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措施
一、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能在科技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要依靠科技支撐引領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工作重點
(一)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構建企業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體制和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要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並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中給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有效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產學研結合載體。一是要按照省綜改試驗區的要求,盡快推進科技創新園的建設,使園區成為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強與上級科技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爭資立項,使科研資源更合理地對接市場。三是要有序推進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優先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知識創新研發平台,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以新型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以知識產權交易和創業服務中心為主的科技中介服務平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二要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利用特色資源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四要著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認真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
三、努力營造加強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落實好政策。重點完善鼓勵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並保證及時到位。要積極通過科技招商等方式引進科技戰略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及其他組織自發建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行投資。企業要保證科技研發經費。金融部門要支持企業技術開發,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門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把科技進步與創新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切實營造科技創新和進步的良好環境。
Ⅲ 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思考
(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制度建設是保障
(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創新創業環境是基礎
1、首先,培養高技術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創新基金和中介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營造與國際接軌的良好創業環境,在其起步和持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建立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要發揮市場機制和計劃機制兩方面的作用,形成市場和政府對企業研發機構的「合力干預」,促進園區內以企業為主體自主創新的研
發體系的建立。
3、培育高新企業創業文化氛圍,弘揚敢於嘗試的創業文化。借鑒學習美國矽谷「競爭、合作、創新、寬容」的獨特創業文化,借鑒學習日本「以人為本、激勵前進」的文化氛圍。
Ⅳ 5G技術即信息技術產業對國家經濟發展之影響是什麼怎樣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5G技術優勢明顯 產業鏈多層將受益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但與4G、3G、2G不同的是,5G並不是獨立的、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對現有無線接入技術(包括2G、3G、4G和WiFi)的技術演進,以及一些新增的補充性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和傳統的通信技術相比,5G並非傳統的單一性的通信技術,其是在傳統通信技術的前提下,將多種通信技術有機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的新技術,具有速度快,支持多連接設備,實現同頻全雙工等特性,5G技術的研究應用,會使科技發展更上一個台階,上下游產業發展也會快速提升。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Ⅳ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給我們留下怎樣可值得借鑒的經驗
園區規劃層面經驗借鑒:
第一、在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合理規回劃的思路下,形成了廣州科答學城、天河科技園、黃花崗科技園、民營科技園和南沙資訊園組成的「一區多園」體制優化發展格局。五個園區格局特色,形成了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空間布局形態。
第二、隨著園區集聚效應的不斷增強,廣州高新區吸引了大批科技企業紛紛進駐,呈現出各類創新型企業加速集聚、快速發展的勢頭。
第三、高技術產業的集聚發展有利於加快經濟增長速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帶來的是廣州高新區的快速發展。
第四、在選址上靠近大學城,具備良好的人才基礎,地理位置的優勢為其發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Ⅵ 。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什麼
。(3分)(3)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江蘇省多個城市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 。(2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Ⅶ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歷程
1、1988年批復1家,1991年批復26家,1992年批復26家,1997年批復1家,2007年批復1家,2009年批復2家,2010年批復26家,2011年批復5家,2012年批復17家,2014年批復9家,2015年批復16家 。至此國家高新區由原來的129家增加至145家 。
2、科技部自1995年開始依託國家高新區組建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
3、自1997年開始批准部分高新區向APEC成員特別開放的科技工業園區,以促進APEC成員與中國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4、199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明確列入火炬計劃的重要內容。
5、2000年以來,科技部和外經貿部聯合認定數十家國家高新區為「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
Ⅷ 高新技術產業有哪些
高新技術產業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版及其產權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判定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指標有兩個:一是研發與開發強度,即研究與開發費用在銷售收入中所佔比重;二是研發人員(包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占總員工數的比重。此外,產品的主導技術必須屬於所確定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必須包括高技術領域中處於技術前沿的工藝或技術突破。
為加快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引導社會投向,優化資源配製,從整體上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組織編制了《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目錄(2006)》。該目錄參考了國際上普遍採用的高技術產品分類方法,並按照即要與國際接軌,又要符合我國國情,便於實際操作的原則編制而成。目錄涉及電子信息、現代交通、航空航天、先進製造、生物醫葯和醫療器械、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境保護、地球空間與海洋、核應用技術、農業共11個領域。
Ⅸ 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鍵是必須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機電一體化設備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系統;用智能化、柔性化的設備來武裝各個產業,通過大量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改造傳統產業;
特別要在圍繞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葯、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細化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應用軟體產品、石油深加工產品、生物制葯及系列產品、環保工程技術設備等高新技術產品,把改造傳統產業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加快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傳統工業現代化。
1、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產品的主導技術必須屬於所確定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必須包括高技術領域中處於技術前沿的工藝或技術突破。根據這一標准,目前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
3、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形成的新型產業,被稱為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就是由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等所形成的企業群或企業集團的總稱,它是把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建立在堅實的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