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促進儲能產業發展因素包括

促進儲能產業發展因素包括

發布時間:2021-03-16 16:54:12

1. 儲能行業未來發展如何

5G+調峰將會帶來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需求大幅增長

截至2018年,三大運營商共用4G基站478萬個,其中中國移動241萬個,中國電信138萬個,中國聯通99萬個。由於5G通信頻譜分布在高頻段,信號衰減更快,覆蓋能力減弱,因此相比4G,通信信號覆蓋相同的區域,5G基站的數量將增加。

截至2019年底,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的自建5G基站分別為5萬站、4萬站和4萬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2萬站5G基站。前瞻統計三大運營商截至2019年底擁有存量5G基站15萬站。

三大運營商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5G建設開局良好。中國移動積極推進5G建設,截至2月底,其5G基站已經超過8萬個。按照這個發展速度,預計在未來幾年建設進入高峰期,假設2020-2023年分別建設5G基站70、90、100、110萬個。根據天風證券計算,傳統4G基站單站功耗780-930W,而5G基站單站功耗2700W左右。以應急時長4h計算,單個5G宏基站備用電源需要10.8kWh。相比4G,5G單站功率提升約2倍且基站個數預計大幅提升,對應儲能需求也降增長。經測算,預計5G基站帶來的備用電源儲能需求2020-2023年分別為7.6、9.7、10.8、11.9GWh。若5G+調峰的應用場景實現,預計將會帶來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需求大幅增長。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2. 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謝謝請速回答!

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 1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2 )科學技術內進步容

( 3 )勞動力數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 1 )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

( 2 )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

( 3 )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人口政策等。

3.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宏觀經濟復的主要因素制有經濟增長、貨幣、進出口、產業發展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指標、消費指標、金融指標。

4. 能源產業發展問題

新能源是核能、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總稱,因其開發使用過程無污染排放,也被稱為清潔能源。當前,美國、日本及歐盟各國均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危機的重要舉措。我國能源供給以煤為主,目前新能源加上水能占能源消費的比重不到8%,能源開發使用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十分突出。我國新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工程技術可行,具備大規模集約化發展的條件。加快發展新能源,不僅能夠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可持續發展能力,減少污染排放,緩解環保壓力,還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既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也是促進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議針對當前新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新能源加快發展,盡快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加快發展核電。我國目前核電裝機容量只有910萬千瓦,不到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2%,遠低於世界17%的平均水平。核電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可以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清潔能源,應當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技術路線、投資體制、燃料保障等問題,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礎上,切實加快發展步伐。一是加快推進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再創新工作。AP1000是能夠充分保障安全性的未來核電主力機型,建議在加快推進示範引進項目的同時,集中核電科研力量和設備製造能力,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盡快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機型,為核電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二是允許在沿海有條件的地方繼續開工建設一批二代加壓水堆技術機組,以確保在CAP1400機型未定型時期,核電能夠適度快速發展。三是加快核電體制改革。放開核電建設業主領域,讓具備條件的電力企業成為核電發展的業主,形成「專業化、多業化」核電發展模式,依託國核技、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發展核電設計工程公司,培育核電設備製造商。四是增強鈾資源保障能力。加大鈾資源國內勘探開采力度,給予有資質的核電企業核燃料自主采購權,鼓勵企業參與海外鈾礦投資和開采活動。加快推進鈾濃縮等重大核工業項目建設,增強核燃料後處理和再利用能力。五是加強綜合協調。國務院應加強核電裝備國產化、核電建設、核電生產運營和核電體制改革等方面工作的統一領導。

二、大規模發展風電。我國風電資源非常豐富,資源量估計在10億千瓦左右。近年來,在國家有關政策鼓勵下,全國各地發展風電的積極性很高,風電發展勢頭很猛。截止2008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21萬千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當前,風電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接入電網困難、上網優惠電價難落實、電網接入標准不統一等。建議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風電發展存在的問題,促進風電健康發展。一是研究解決電網接納風電的有關問題。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就電網容納風電比例、調峰及調頻等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大規模風電並網對電網網架、電源結構、工程技術、調度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問題,出台風電進入大電網的技術標准和容量配額標准。二是完善鼓勵風電發展的政策。合理考慮電網配套建設風電接入網的投資需求,提高政府對電網企業風電接網費用補貼標准。建立綠色風電交易機制,完善風電價格形成機制,鼓勵國內外組織、單位、個人認購。制定並嚴格執行風電全面中央所得稅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三是加快風力發電機、葉片關鍵零部件的科技攻關力度,增強風電設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降低風電開發成本。

三、大力開發太陽能。我國2/3國土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屬於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理論上每年可以獲得17000億噸標准煤的太陽能,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我國太陽能市場十分廣闊,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已經成熟,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建議加快產業化發展步伐。

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目前我國已成為太陽能熱水器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截止2008年底,我國太陽能熱水器推廣面積約1億多平方米,佔世界總量的76%,覆蓋數千萬家庭,惠及1億多人。當前,應當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將太陽能熱利用作為啟動內需的重要內容來抓,繼續推動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對熱能消耗大、佔地面積大的政府建築和商業建築,要逐步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鼓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促進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我國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日益成熟,成本急速下降,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發展條件。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最大的問題,是市場應用嚴重滯後,光伏發電應用市場和光伏發電產業規模很不相稱。2008年我國光伏產品產量達到250萬千瓦,佔全球總產量的35%,成為全球光伏產品第一製造大國,但95%以上產品出口國外,我國光伏發電規模僅佔光伏產品產量的2%。制約光伏發電產業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是對光伏發電重視不夠,未被提升到戰略高度,中長期規劃目標定得太低,激勵政策沒有達到風電的支持力度。當前,應當採取更加優惠的政策,促進光伏發電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切實加快發展步伐。一是明確加快發展目標。建議按照「能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的思路,將光伏發電規劃目標調整為,2009—2012新增35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5000萬千瓦。二是實施重點實驗示範項目。盡快啟動無電地區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解決我國1000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啟動大規模光伏發電(10萬千瓦級以上)試驗示範項目建設,啟動城市大規模光伏分布式發電(1萬千瓦級以上)實驗示範項目建設,力爭2010年建設投產。啟動城市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採用光伏發電作為應急電源的試驗示範項目。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行發電企業、輸供電企業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最低限額制度,採取特許權項目等方式培育光伏發電市場。加大財政預算內資金和國債資金對光伏發電項目的投入,加大對光伏發電項目稅收優惠力度,降低光伏發電項目資本金比例,優先保證光伏發電項目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優惠政策。四是確保光伏電力接入電網。電網企業應盡快制定光伏電上網的機制、標准和配套措施,為光伏電力順利上網創造條件。要按照發展規劃中光伏電力項目的布局,提前安排電力輸送通道的建設,開展規模化電力儲能研究,保障光伏電力上網和銷售補貼政策落實到位。五是支持企業自主開發,解決大規模多晶硅太陽能發電等技術難題。

四、加快發展沼氣利用項目。在廣大農村地區利用畜禽糞便發展沼氣,既能有效解決農村生活能源問題,又能獲得農業生產所需的有機肥料,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同時,利用城市垃圾,也可以大規模開發利用沼氣。目前。能夠規模化發展的沼氣技術是戶用沼氣技術和大規模沼氣發電技術。

在戶用沼氣方面。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農村戶用沼氣得到很快發展。截至2007年底,農村戶用沼氣發展到2650萬戶,年產沼氣102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1600萬噸標准煤,為農戶帶來直接實惠130億元。目前,國家還在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戶用沼氣加快發展。但是,戶用沼氣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戶用沼氣項目後期服務不到位,「管建不管用」,沼渣出渣難,導致許多沼氣產氣率低、使用周期短,大大影響了戶用沼氣使用效果。此外,部分農村地區家庭不再畜牧養殖,減少了沼氣原料來源,制約了沼氣發展。建議在進一步加快戶用沼氣建設的同時,切實加強沼氣後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戶用沼氣出渣技術,盡快改變出渣難等問題,提高沼氣使用效率。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手動沼渣沼液出料泵」,解決了負壓抽料易堵塞的世界難題,去年以來在黑龍江省推廣使用,取得了較好效果,有效解決了沼氣出渣難等問題,建議盡快在全國推廣使用。

在大規模沼氣發電方面。大規模沼氣發電技術是在歐美國家廣泛使用的成熟技術。我國近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開發了北京德青源、山東民和牧業等沼氣發電項目,目前均已成功入網發電,取得了很好的試驗示範效果。隨著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和大規模畜牧養殖發展,大規模沼氣發電項目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據了解,當前制約大規模沼氣發電項目的主要障礙是電網接入困難問題,如北京德青源項目因為電網接入困難延遲了一年才並網發電。同時,國家對大規模沼氣發電的支持力度比較弱,沒有形成政策合力,沼氣發電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也嚴重製約大規模沼氣發電的產業化發展。為此,建議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大規模沼氣發電產業加快發展。一是解決好沼氣發電的上網問題。明確沼氣項目接入電網的設施投資由電網企業承擔,國家用可再生能源基金對電網企業建設接入網設施給予補助。二是提高上網電價補貼。考慮到沼氣發電項目雙向清潔功能和運行成本較高的實際情況,建議將沼氣發電電價補貼由目前的0.25元/千瓦時提高至0.5元/千瓦時。制定並嚴格執行沼氣發電全免中央所得稅和增值稅先征後返政策。三是鼓勵沼氣的高效利用。開展沼氣提純用於車用燃氣的試點,啟動一批沼氣發電上網和高效利用的大型示範工程。四是加強沼氣發電科研能力建設。建立國家沼氣工程技術中心和產業化基地,加快關鍵裝備研發,加快沼氣裝備國產化步伐,重點扶持自主創新能力強、有國際競爭力的沼氣工程設計、建設和運營企業,促進沼氣工程建設綜合實力提升,加快沼氣發電產業化發展。

五、利用荒山荒地大規模種植油料能源林,大力發展生物柴油。這是目前可規模化實施的石油替代戰略。據調查,我國荒山荒地資源有30億畝以上,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木本油料植物發展生物柴油,工程技術可行、市場需求廣闊、經濟效益可觀、生態功能顯著,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據調查測算,種植1億畝油料能源林和建設配套的煉油裝置,3—5年建設期內共需投資800億元,能帶動1250萬農民就業,成林後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2億噸,同時每年只需投入400億運營費,可以獲得1000萬噸清潔柴油,成為不枯竭的綠色油田,單位生產成本僅為4500元/噸,即使按照目前的柴油批發價6000元/噸計算,也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對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更是一個典型的以工代賑擴大就業、脫貧致富的項目,值得大力推進。

建議按照政府投資和吸引社會投資相結合的思路,大力推進油料能源林建設和生物柴油產業化發展,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建成2億畝油料能源林,形成2000萬噸生物柴油生產能力。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牽頭,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具體負責,制定利用荒山荒地大規模種植油料能源林、促進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二是增加政府投入。建議國家財政單列專項資金,從2009年開始5年內投資建設1億畝油料能源林示範工程,並配套建設1000萬噸生物柴油煉油儲油裝置,項目建成後納入國家石油儲備資金管理,實行滾動發展。三是鼓勵各方參與。鼓勵中石油等中央企業參與油料能源林建設,形成大批以油料能源林種植、生物柴油生產為主的縣,探索建立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生產、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四是強化技術創新。建立油料植物良種培育國家實驗室,加快油料植物種子繁育、栽培領域重大問題科技攻關,培育出適應性強、產量高、出油多的優良樹種。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對生物柴油原料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的各個環節均予以政策優惠。對生產、使用生物柴油實行中央級財政所得稅減免、增值稅先征後退等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國家生物柴油收儲體系,實行生物柴油原料保護價收購政策機制,保障林農基本權益。

5. 怎麼促進產業發展

10 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動產業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鼓勵以集約經營方式,發展原料林、用材林摹地。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突出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生態旅遊、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貴樹種和葯材培植以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品產業,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我國地域遼闊、生物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出口林產品。

11 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抓緊編制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培育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扶持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對農民生產的木材允許產銷直接見面,拓寬農民進入市場的渠道,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

12 進一步擴大林業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林業發展。針對我國林業基礎薄弱、建設任務繁重的情況,要加大引進力度,著力引進資金、資源、良種、技術和管理經驗。努力擴大林業利用外資規模,鼓勵外商投資造林和發展林產品加工業。制定有利於擴大林產品出口的政策,完善林產品出口促進機制,提高我國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海外林業開發。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工作,盡快與國際接軌。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我國種質資源的保護和輸出管理,防止境外有害生物傳入。認真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加強生態保護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6. 促進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當前,十三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相關十三五規劃的議題不絕於耳,其中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望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規劃中,整個醫療衛生行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期。」因此,「健康中國」戰略或將在十三屆五中全會後正式落地。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依靠人口紅利保持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經濟轉型面臨陣痛期,其中就包括新生人口不足,老年人口劇增,人口紅利消失,生態環境惡化影響人體健康以及食品葯品安全問題等,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於保持健康的需求的顯著提升,「健康中國」戰略如能及時推出不僅能造福人民百姓,而且利好相關醫療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美國自上世紀60、70年代分別造就健康管理公司和養老地產業相關企業的崛起,也就此奠定了美國全面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基礎。並且從數據來看,發達國家相關產業已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了相當高的比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佔GDP的4%-5%,這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或者換個角度來看,以我國全球第二的經濟體量,未來市場增長的空間是巨大的。

圖表1:我國健康產業佔比和發達國家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前瞻分析認為,中國大健康產業將獲以下三個重要啟示:

1、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中國大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健康產業佔GDP比重均超過10%,未來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2、家庭保健服務未來可能是主要模式

美國家庭保健服務已經豐常成熟,涉及家庭健康的方方面面,且"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佔美國大健康產業的50%左右。家庭保健概念能否引入中國,值得中國業界進一步去摸索。

3、盡早搶占市場更為有利

從國際領先企業在大健康領域的發展來看,各大企業都較早地踏入了大健康領域,這也為各大企業的大健康產品盡早搶占市場奠定了基礎。

7. 中國儲能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我國儲能方式中抽水儲能佔九層以上,但近年來電化學儲能的佔比在不斷上升。2020年三大運營商5G投入相比2019年成倍提高。中國移動2020年預期資本開支為1798億元,其中5G相關投資計劃約為1000億元,而2019年是240億元,今年足足翻了5倍。隨著5G基站的爆發性建設,預計將會帶來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需求大幅增長。

儲能場景分析--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

從電力系統角度看,儲能的應用場景可分為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三大場景,分別是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發電側主要用於平滑新能源發電,平滑新能源輸出,聯合調頻等;輸配電側主要用於緩解線路阻塞、為配電設備提供支持和省級;用電側主要用於削峰填谷電價套利、光伏+儲能、通信基站備用電源、數據中心備用電源,以及構建微電網等。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8. 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水平關繫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關繫到社會運行的穩定。國家歷來重視農業問題,先後出台並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來扶持農業的發展。如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2012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等等,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農業各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 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增加糧食供給,需要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一、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資本因素
(一)我國農業資本現狀分析資本的增加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我國農業資本的投放主體是各級政府和集體經濟、農戶。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這個過程是國家逐步向地方政府放權讓利的過程,也是國家對農業投資比重下降的過程,七十年代末為百分之五左右,直到九十年代末的不足百分之三,國家財政支農支出的比例逐步萎縮。同時國家投入資本在很大程度上被各級政府單位或個人截流,造成國家對農業資本投入嚴重不足。農村集體經濟與改革開放前相比規模和實力都有下降,全國農村集體固定資產投資中用於農業建設的比重也是逐年下降,有的地區甚至成為了空殼。實力較強的地方按照收益情況平衡各方面的投資情況,這樣使農業經濟更加降低,同時,由於收購的高成本與售出的低價格,使廣大農民朋友逐漸失去了對農業的興趣,甚至最後出現的放棄。這樣導致了農業資本的顯著下降。對於農業生產資料部門而言,他的生產資料主要有建築工程和商品製造決定。建築工程行業中,建設過程牽扯到土地資本,隨著建設行業的日益鼎盛,所需的土地資源逐漸增多,導致生產用地不足,對農業資本產生一定的抨擊。在商品製造過程中,與它有關的因素是原料成本、加工、營銷等部分,原料的生產又與其它生產部門的生產相關聯。現代商品製造業的快速發展,註定了需要更多的生產原料來補給。這樣對相對效率低下的農業生產而言,必然出現供不能滿足求的現象,這樣也會使生產資料的使用價值高出本身實際價值。
(二)農業資本收益效率低下的原因農民們由於缺乏知識和技術,很難有效地利用資本,或者根本無法利用資本,就是說根本沒有資本。據統計,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足百分之四十,化肥使用約為百分之三十,水的利用率則低至不足百分之零點五這與我國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應用緩慢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為什麼發達國家經濟不增長而收入卻在增長呢?這是因為發達國家人口少而且呈下降趨勢。發達國家的收入總在增長,因為知識在增長,即使資本不增長,收入也在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卻恰恰相反。 人口不斷增加,知識,資本相對增長緩慢,這是導致運作效率低的一個中要原因。據統計,1979年至1994年農業生產增長不到三分之一,年均增長1.4%,同期從業人增長達約一半左右,年均增長2.7%。同樣是相同的收入,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本和勞動。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資本——收入比率不同,發達國家農業的資本——收入比率高於製造業,我國則相反,因為我國人口稠密,農業機械化程度低,因此,製造業幾乎成了我國的支柱產業。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會成為世界工廠的緣故。據專家估計,投入1元於農業科業,創產值77元;獲利22元;均高於投資於輕工業和機械業。製造業是資本密集型,而農業不論你化肥用的再多,再好,你總是需要那麼大的土地,加上我國機械化程度低,自然生產率低下。因此,國家政策使農業資本投入缺乏。第二、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國的總生產率就越高,所以,我國國家投資主要傾向與此,近年來,我國機關、黨政、社會團體不斷增加,以及歷年的國家投資傾向證明此點。我國的農業資本如此缺乏,本來就更需要節約,但是的不盡人意的是我國資本浪費嚴重,如水資源上,農業用水總是鋪張浪費,大水漫蓋,不能形成良好的農業灌溉系統;灌溉部門以售水為利益目標,不能有效配合;水費較低,農民由節水實現的經濟效益難以補償高度用水的較高收入;人們節水意識淡薄;節水知識和技術的普及不夠;制定政策脫離實際等。都嚴重浪費了資本。
二、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知識因素
(一)投資教育對於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意義教育具有教育有生產能力和配置能力。在當今社會教育是基礎,能夠更好的讓人實現自3身價值,理念。拿教育跟農業資本做比較,兩者雖然都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收入,但是相對而言,前者更可以提高勞動效率,改變生產組織,變革社會觀念。教育作為一種理念,可以轉化為變相的消費,這種消費可以讓受教育者開闊眼界,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精神享受,深刻地理解事物,這種追求是無止境的。教育代表了知識,在農業領域知識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像肥料的使用,轉基因農產品的開發,及各種防止病蟲害措施都離不開知識的影子。在昆明對轉基因的無公害食品有很嚴格的要求。昆明宜良縣農業局開展農業轉基因產品標識檢查,這就表示了政府的重視,從而體現了知識的重要性。
(二)我國農村教育投資存在的問題中國現教育體制對各級教育提出了巨大要求,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要求更廣泛的中學教育和相關的高等教育,還包括成人教育,從掃盲到農業推廣。然而據統計,在農村有很大程度上仍存在嚴重的教育不足現象,高文盲率、高半文盲率比比皆是。農村的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和浪費並存,教育投資效率低等等都是影響農村教育的嚴重問題。這就要求農村掃盲工作要卓有成效,要有可操作的計劃、基本資金和有效的管理,並堅持各種類型的成人教育。在經濟迅速增長的社會里,對大學教育的需求迅速擴大,我國市場經濟機制已發揮作用,社會用人制度的改革正緩慢推進。然而,受過較高教育水平的人具有較高生產力是潛在的,要轉化為生產力須有二個前提條件:1.較高生產力能給個人帶來較高收入;2.存在競爭。這種態度和制度是互為因果的,政府應改革利益不均等分配,使農業人才在社會中有其相應的位置。農業經濟的增長和教育息息相關,良好的教育能培養人們樹立理想、有較完美的人格、好學不倦和具備相關的知識。農村教育應加強質量上的要求,中學教育也應在一定程度上與生產實踐相聯系,這樣就可以保證畢業生的高質量,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
三、我國農業經濟增長中的人口資源
(一)我國人口數量劇增的原因分析解放前,我國估計嬰兒死亡率約為五分之一,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左右。而到了九十年代死亡率只佔零點三個百分點,人的預期壽命為達到68.6歲。在人口眾多的我國我國,人口每增長1%,為防止由於人口增長而導致的生活水平下降,就需要4%的國民收入的投資。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人們的傳統保守,知識落後,計劃生育遭到頻頻阻礙,知道九十年代計劃生育才真正嚴厲的起作用,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醫療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壽命突破七十歲,人口增長依然迅速,形勢很嚴峻。
(二)人口增長經濟增長的關系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正和國家醫療福利事業的發展,那些守老傳統,生兒養老,多多生育開枝散葉的道德觀,逐漸失去活力。人們對老了以後的擔心逐漸減少,拿出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和提高自身知識文化水平,因此,近年來我國人口素質不斷增長,因此,對於農村勞動生產率來講,人口增長對其有促進作用。而人們傳統的道德向計算、方便和長遠目標轉移,最終是較高經濟增長的結果。在農村實習過程中,就當地的農業情況,人口分布情況做個一個觀察。現在的農業種植面積可以說在成一定趨勢的遞減,二人口情況則相反。當地的一位老大爺像我透露,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村裡的大人小孩差不多誰是誰認識,而且就那麼幾個人,但現在這個人口數量與那時候比,多的不是一點半點啊。聽到這些話,我就明白了,在農產品種植面積一定的情況下,人口的呈幾何時增長,無一不透漏了現在所面臨的問題。這就要求農業技術等各方面的進步,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需求。
四、我國農業經濟增長中的經濟制度因素
(一)制度變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加速制度的變化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它的變化加大了人活動的自由度,減少稅收,制定保護生產和經營的法律,增強社會、地區、職業的流動,加強政治參與能力,改善投入,加強教育等。制度的改變可以影響身邊的大小企業,拿昆明的斗南花卉來說,就是因為改革開放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其有1999年成立以來的小規模,單一化逐步趨於完善,並加強與其他地方交流、合作,其公司商標已經發展成為目前我國第一個花卉類「中國馳名商標」。現在花卉市場現每天約有20000餘人次進場交易,日均上市鮮切花上百個大類,1000多個品種,500--1500萬枝鮮花,日成交額600--1200萬元,每天約有300-500噸鮮花通過航空、鐵路、公路運往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2008年,斗南花卉市場銷售花卉種苗(球)8000餘萬株,鮮切花交易量突破41.2億枝,交易額達29.9億元;2009年,鮮切花交易量突破44.3億枝,交易額達32.1億元。促進合理的制度變化取決於制度本身和物質條件,其中對制度的理解尤為重要。現在許多地方存在嚴重的社會弊端,例如個別政府部門從自己收益出發,將許多額外負擔加在農民頭上,而農民由於經濟地位低下,缺少統一組織,教育的不發達和地區的封閉性,使得政治目標有限,處在社會的從屬地位,這樣就更加劇了弊端的嚴重性。因此,制度的變化必須符合實際要求,著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
(二)農業生產專業化和農業經濟組織的完善農業經濟的增長要求農業生產專業化和農業經濟組織的完善,以及組織協調。政府通過市場的形式為農民們提供農產品的需求,為農民提供農產品的信息,保障其運輸銷售,並通過大規模的經濟活動為農產品的經營產生經濟影響,使家庭經營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農業經濟組織的性質可以是各級政府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各種聯合組織、以及合作組織。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自給自足的經濟還佔主導地位,市場經濟依然處於從屬地位,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因此在面對變幻莫測市場中,其服務依然是有限的。在同等程度上使每個人平均受益,如果有的收益比他人明顯增多,或者收益歸為主要人物,要讓人們為保證經濟增長而多做貢獻是困難的。農民對待集體經濟的利益態度取決於比較報酬,以及集體經濟能為他們帶來的利益。五、結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無論是資本、知識、人口還是經濟制度方面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在國民經濟比重中占很大一部分,同時也在一定方面體現國家整體水平的高低。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農業大國,這要就要求我們在農業上必須集中精力,不斷地創造來滿足人們日子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所有的種種無一不在體現農業的重要性,因此,其經濟的增長勢在必行。當然,國內的各種行業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彼此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同時,像工業,建築業等行業也有一定的提升。在本地,農業的增長影響著眾多領域,像花卉、蔬菜、農作物等之類的弄產品都直接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昆明的農業經濟增長在眾多行業中起著基礎性作用。要想加快我國的農業經濟的增長,就必須提高國民知識文化水平,鼓勵和支持城鎮下崗職工和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和創業,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技術培訓;必須堅決貫徹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就必須加大對農業扶持和資金投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都需要大投入;必須提高土地等各方面的利用率。
引用中國農業大學現代遠程教育 畢業論文(沒有作者)
希望對您有用

9. 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 1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2 )科學技術進步

( 3 )勞動力數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 1 )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

( 2 )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

( 3 )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人口政策等。

10. 如何了解儲能

從字面意義就可以看出,「儲能」即「能量的存儲」,指將電能、熱能、機械能等不同形式的能源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將其轉化成所需要的能量形式釋放出去。

電池是最常見的儲能設備,不過本文探討的「儲能系統」技術復雜度更高、規模更大。一般來說,儲能系統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抽水蓄能是目前發展最成熟、裝機容量最大的儲能技術,即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能抽水至上水庫,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庫發電。抽水蓄能可為電力系統提供調峰、調頻、事故備用等多種輔助服務。

除抽水蓄能外,電化學儲能是發展最快的儲能技術。其中鋰離子電池具有明顯的相對優勢,鋰電池中的各種細分種類如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等各有優劣,目前還難分伯仲

閱讀全文

與促進儲能產業發展因素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