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浙江體育產業發展

浙江體育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5 09:49:07

1. 浙江省杭州市都包括哪些區

包含10個市轄區:

1、上城區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是浙江省面積最小、單位GDP最高的城區。

2、下城區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

3、江干區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江干區是杭州城市東擴的橋頭堡,也是杭州城市發展戰略的軸心所在,還是杭州的交通樞紐中心。是杭州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CBD(錢江新城)所在地,區內還擁有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下沙高教園。

4、拱墅區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

拱墅區東南與江干區、下城區接壤,西北與西湖區、餘杭區為鄰,南臨西子湖,北依皋亭山,風光旖旎,環境優美,古老而秀麗的京杭大運河宛如銀鏈穿境,在兩岸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跡和燦爛的文化遺產。

5、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所在地。

6、濱江區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7、蕭山區

蕭山區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州灣南岸、錢塘江南岸,地處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 ,西北臨錢塘江,與杭州主城區一江之隔,北頻杭州灣,與海寧市隔江相望,陸域總面積1417.83平方千米 。

8、餘杭區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區總面積1228.41平方千米,轄6個鎮、14個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98.46萬人。

9、富陽區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與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接壤,距武林廣場32公里。富陽轄區總面積1821.03平方千米 ,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戶籍人口67.16萬(2016年年末),富春江橫貫全境。2016年富陽區生產總值697.4億元,2016年財政總收入97.2億元。

10、臨安區

臨安區是杭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餘杭區,南連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接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設在錦城街道。

(1)浙江體育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標為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2. 浙江體育職業學院是本科嗎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省體育局主管,接受省教育廳指導,以競技體育專業為特色,以培養一流競技體育人才為根本任務的省屬全日制高職院校,具有典型的行業院校特徵。
學院於2004年 9月在合並浙江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省體育運動學校和省體育局蕭山體育運動訓練基地的基礎上掛牌籌建。2006年1月(第十屆全運會後),負責全省優秀運動隊訓練競賽管理的省體育訓練一大隊、二大隊和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實質性並入籌建中的學院。同年7月,省政府批准學院建校。2014年,水上、射擊、射箭、自行車及非奧項目等成立獨立建制的運動管理中心。[1]
學院現有在冊教職員工526名,其中,院領導7名,中層領導幹部60名,國家級教練和教授25名,研究員1名;在訓運動員1091名,其中,優秀運動員473名,試訓運動員173名,長期集訓運動員445名;各類在讀學生1567名,其中,普通全日制在校高職生720名(運動員生313名,社會生407名),中職(高中)生400名,初中生113名,小學生157名。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浙江體育學院。1960年3月1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市體育專科學校和省體育進修學校合並,成立浙江體育學院,分設體育系和運動系,始招四年制本科生。1962年8月,因國家經濟困難,學院與杭州師范學院、浙江教育學院合並,成立了浙江師范學院。
1980年至1989年間,浙江省政府先後兩次籌劃建立浙江體育學院,其中一次由副省長薛駒任領導小組組長。但終因各方面原因未能實現成立浙江體育學院的夢想。
古盪校區
1990年以後,特別是2000年以來,浙江省經濟、文化全面快速發展,競技體育水平位居中國前列。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浙江省金牌數和總分雙雙進入前十,步入國內第二集團。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以金牌總數29枚列全國第6、團體總分1291分列中國第8的成績首次雙雙進入全國前八行列,再創浙江省參加全運會歷史以來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新高。同時,浙江省又是自1984年中國恢復參加奧運會以來,僅有的兩個連續六屆屆屆有金牌的省份之一。特別是在2004年第28屆奧運會上,獲得4金1銀1銅,金牌數位居全國並列第三。
為適應浙江省實現教育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文化大省,提前實現體育現代化目標的要求,2003年底,浙江省體育局向省政府提出建立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請示,省政府於2004年3月批復同意籌建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8月,浙江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浙江省體育運動學校和浙江省體育局蕭山體育運動訓練基地三單位合並,成立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籌)。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後,浙江省體育局趁勢而上,再次將浙江省體育訓練一大隊、浙江省體育訓練二大隊、浙江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三個訓練單位實質性並入學院。2006年4月,學院迎接並基本通過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正式建校考察評估。2006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集訓練、教學、科研三位於一體的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建校。

3.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介紹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省體育局主管,接受省教育廳指導,以競技體育專業專為特色,以培養一屬流競技體育人才為根本任務的省屬全日制高職院校,具有典型的行業院校特徵。1 學院於2004年 9月在合並浙江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省體育運動學校和省體育局蕭山體育運動訓練基地的基礎上掛牌籌建。2006年1月(第十屆全運會後),負責全省優秀運動隊訓練競賽管理的省體育訓練一大隊、二大隊和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實質性並入籌建中的學院。同年7月,省政府批准學院建校。2014年,水上、射擊、射箭、自行車及非奧項目等成立獨立建制的運動管理中心。1 學院現有在冊教職員工526名,其中,院領導7名,中層領導幹部60名,國家級教練和教授25名,研究員1名;在訓運動員1091名,其中,優秀運動員473名,試訓運動員173名,長期集訓運動員445名;各類在讀學生1567名,其中,普通全日制在校高職生720名(運動員生313名,社會生407名),中職(高中)生400名,初中生113名,小學生157名。

4.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文化

弘揚金牌文化
2008年4月2日下午,杭州電視台影視頻道《舞林門第二季》在杭州電視台的演播室里正式啟動,此次比賽與去年的第一季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參賽選手除了杭州文廣集團的主持人以外,更加入了文化名人、體育運動員和社會選手,其中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著名運動員代表殷茵、陳樺、王嫻和潘華年,將代表體育健兒與衛生、政法、工業企業、金融等各行業的佼佼者角逐「舞林盟主」。據主辦方介紹,2008年恰逢奧運年,體育健兒的加入是比賽的一大亮點,通過舞林門這個舞台,不僅是要以這種獨特的方式迎接奧運,更重要的是要展示浙江省體育健兒「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啟動儀式上,學院黨委副書記蘇志清表示,這次舞林盛會為浙江體育健兒提供一個展示奧林匹克精神的新舞台,也將激發全體市民關注奧運、關注體育的熱情,相信在家鄉人民的支持下,浙江籍的運動員們會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迎接奧運決戰,用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為家鄉人民爭光。殷茵也代表參賽運動員感言將用體育人獨特的一面向大家展示舞蹈的魅力。
校訓校徽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校訓、校徽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校訓、校徽徵集活動於6月30日圓滿結束.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初審、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的評選和專家最後論證,最後選出入圍作品十一副,在校訓特別獎空缺的情況,經過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專家等的共同努力,另確定「明德、睿智、尚勇」為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校訓。
校訓、校徽徵集活動得到了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上下和社會各屆人士的廣泛支持,截止到5月31日,共收到應徵信函千餘封,這些信函有來自省內外,還有來自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在投稿作品中,不僅有來自中國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的專業作品,也不乏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的原創作品。
體育禮儀
體育是人類社會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馬蘭奇曾經說過:「體育與文化和教育相結合,是奧林匹克的精髓」,2008年在任主席羅格也曾說過,「文化和教育是奧林匹克根本所在。」因此,體育運動作為文化和教育的一種載體,形成了它獨有的體育文明,其中體育禮儀就是其中的一種。作為浙江競技體育的大本營——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來說,打造校園金牌文化也正是將體育與文化和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具體表現,如何使校園金牌文化深入學院的每一個角落,使之成為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每一個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理念,並最終體現在每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中,學院金牌文化領導小組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可行之路。
禮儀教育是金牌文化中人文精神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禮儀的踐行是金牌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體育禮儀」教育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作為加強金牌文化課題研究進入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早在07年5月11日,現代體育禮儀作為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一門特色學科已正式進入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課程,出現在體育系三年級的課堂,受到運動員學生的歡迎,感召著運動員學生形象的變化。
2008年07年6月,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趙紅紅老師撰寫的《現代體育禮儀》一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現代體育禮儀》分別從體育活動人員一般禮儀;教練員、運動員、體育工作人員、觀眾的特殊禮儀;體育項目禮儀;體育運動儀式;體育運動標識等方面分十個章節闡述了現代體育禮儀知識。《現代體育禮儀》的出版也得到了浙江省體育局、學院的大力支持,浙江省體育局李雲林局長親自為此書作序,他在序中寫到「體育禮儀已經超越了體育競技本身,它不但是體育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像一面多棱鏡,在賽場內外折射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團體和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同時稱贊此書「是對中國和諧體育建設的一份貢獻,也是送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一份禮物。」《現代體育禮儀》作為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職業道德教育的一本好讀物,豐富了校園金牌文化建設的內容,作為校園金牌文化建設的一個切入點,必將細雨潤物,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勵志教育
1、讓我感動的奧運故事選二
北京奧運會閉幕的當天,有記者請羅格講一個「北京奧運會上最使你感動的故事」,這位國際奧委會主席說:如果要講個故事的話,那當然會講到喬治亞和俄羅斯運動員在領獎台上擁抱,「因為這是她們在兩國出現沖突的情況下,在領獎台上擁抱,這種精神是非常特殊的」。最令羅格主席感動的還有這樣一件事情:「美國的一個射擊選手(埃蒙斯),上屆在雅典的比賽中領先很多,但是最後一槍打到別人的靶上,失去了金牌,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羅格說,「這次,他的夫人在北京奧運會得了頭一枚金牌,兩個人深情擁抱,我覺得非常好。而當他在比賽中要奪金時,不知道怎麼回事,最後一槍只得了4.4環,又落空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態度,他說這是一個失敗,我要負這個責任,但是我還會回來的,而且還要奪金。這就是精神。」羅格動情地說,永不放棄、一定要拼搏到底的精神,「這是最讓人感動的」。
「更快、更高、更強」,現代奧林匹克始終崇尚在公平原則下頑強拼搏、不斷進取、勇於奮斗的精神,奧林匹克格言就是這一精神最簡潔、最形象的詮釋。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運動員們在賽場上不斷向極限進軍,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北京奧運會前,菲爾普斯許下奪取8枚金牌的宏願。聽到有人說他「沒戲」後,菲爾普斯將別人的話貼到了自己的更衣櫃上。他說:「當別人說你做不到而你認真投入時,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菲爾普斯最終在北京「水立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奪取了8枚金牌,並改寫了7項世界紀錄,書寫了奧運史上的傳奇故事。勝利,源自實力;勝利,也源自超越自我、戰勝挫折的頑強信念。作為雅典奧運會女子氣步槍冠軍,我們曾對杜麗在北京奧運會衛冕首金寄予了很大期望。重壓之下,杜麗在女子氣步1槍上只收獲第五名。那一刻,失望的杜麗淚流滿面。
但是,她沒有倒下,她仍在拼搏。5天後,杜麗重新站在了女子步槍三姿賽的賽場上。在這場並非自己主項的比賽中,杜麗最終以創奧運會紀錄的成績奪冠。
在逆境中,在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和煎熬中,杜麗完成了一次鳳凰涅盤般的「自我超越」。
17歲時,張湘祥獲得悉尼奧運會銅牌,被看作是中國舉重界的希望之星。但在2003年,醫生錯把針劑打進了他訓練受傷的腰椎,他差點丟掉了性命。2004年無緣雅典奧運會後,他和教練躲到一家小飯館里抱頭痛哭……
然而,張湘祥最終選擇了堅強。他說:「只要我還活著,我就不會放棄。」重建信心、恢復訓練……8月11日晚,張湘祥在北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比賽中,以319公斤的總成績勇摘金牌。「我等這塊奧運金牌等了8年。」賽後張湘祥激動地說:「如果你有生命,就能創造任何奇跡。」「我盡了全力,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還是在北京奧運會的舉重台上。2008年8月12日晚,男子舉重69公斤級決賽。韓國名將李培永第一次挺舉就左腿抽筋,在教練攙扶下回到休息區。但他並沒有放棄,繼續忍痛走上舉重台;又失敗了,休息一下後,他又一瘸一拐走向了舉重台。
盡管李培永第三次挺舉依然失敗,但現場觀眾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這位舉重台上的英雄。事後,他這樣說:「現在我盡了全力,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2008年8月17日,當英國選手拉德克里夫跑向「鳥巢」女子馬拉松決賽終點時,比賽前三名已經慶祝好一陣子了。在第四次、運動員2公寓參加奧運會後,這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仍然帶不走一枚奧運獎牌。
在通往「鳥巢」的道路上,拉德克里夫曾一度跑在隊伍的最前列。然而,當賽程過半時,拉德克里夫的鞋子被後面的選手踩掉,雖然她趕緊跑出大部隊提上鞋子,但對於身處體能極限的馬拉松選手來說,這種干擾足以「致命」。
果然,當拉德克里夫再度起跑時,她的比賽節奏被徹底打亂,而且腿傷復發。表情痛苦的拉德克里夫一度跑跑停停,眼看對手從她眼前一個個跑過。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比賽,最終位列第二十三名。
當記者問她,明明知道已經與獎牌無緣了,為什麼還要堅持到底,她說:「我不想留在那裡,那樣我會很孤獨的,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比賽。」
曾兩度刷新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的拉德克里夫為了實現奧運夢想,在當上媽媽後不久就又恢復訓練。但是,四個月前,她又突然左腿骨折,醫生建議她全面休養,這意味著她將無緣北京奧運會。
拉德克里夫不甘放棄。她求助於美國宇航局設計的「失重跑步機」,利用這種機器減輕跑步時對她腿傷的壓力。就在傷勢好轉之際,拉德克里夫又在一次外出時不慎被毒蜘蛛咬傷,直到賽前還在接受治療。
跑過終點後,拉德克里夫與隊友相擁而泣,「鳥巢」內響起一片掌聲。堪稱失敗亦英雄的,還有中國男籃。面對實力遠遠高於自己的美國「夢八隊」,姚明與他的隊友們雖知難免一輸,但仍不畏懼,以勇氣和沖勁拼出了水平。雖然最後以31分之差落敗,卻是中美男籃奧運交鋒史上的最小差距。在隨後與西班牙隊的比賽中,中國隊更是超水平發揮,將比賽拖入了加時賽。
8月20日,只有一條腿的南非女運動員納塔莉·杜托伊特游完全程,最終獲得北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游泳第16名。
即使對健全人來說,馬拉松游泳都是一個高難項目。運動員不僅要花上兩個多小時游完10公里,而且要跟其他選手自始至終「混戰」在一起!
杜托伊特並不否認殘疾給自己造成的局限,但她依然堅持放飛自己的夢想。「夢想是自己設定的,不是別人給你設定的。」她說,「我能夠參加北京奧運會就是美夢成真。」
2、勵志月活動形式多運動員踴躍參與收獲大
2007年底,隨著學院勵志職業教育活動、藝術節等活動的不斷深入,競技體育一系團總支「勵志月」活動也拉開了序幕。競技體育一系團總支結合本系實際和運動員的特點,利用博客、QQ群和實體BBS等新穎、貼近實際的活動形式吸引運動員的廣泛參與,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隨著電腦的不斷普及,網路成為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對此競技體育一系適時地推出QQ群。「有了QQ群,大家的聯系就方便快捷多了,而且交流自由,沒有約束。」大家都為增加了這一新的聯系方式感到高興。全系121個運動員,已有43個運動員加入Q群成為大家庭中的一員。有些運動員因為各種原因一度退出了Q群,但是不久又重新回歸,坦言大家在群里七嘴八舌地聊天的感覺很不錯。Q群成了增進和運動員聯系溝通的一個有效平台。有一次公寓樓的停水,有一個運動員在群里反映了這個信息,一系辦公室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和綜合管理處聯系。從運動員反饋到綜合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維修,整個過程不過五分鍾時間。隨著奧運會臨近,系裡的一些運動員相繼赴外地集訓,Q群也成了聯系系裡和外訓隊員的紐帶。
博客盛行的年代,對於一系的體育健兒們而言,博客也很好地成了他們了解團總支風貌的一個載體。照片、晚會視頻、通知公示……沒有華麗的名字和花哨的裝飾,這個名為「競技體育一系團總支」的博客卻成了隊員們溫暖的小窩,運動員們都說每次上網總忍不住上去瀏覽一下,看看元宵節晚會的視頻、眾人推薦的勵志小文章等等。
「生活對於每個人而言都非易事,我們必須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都具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事情完成。當結束的時候,你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這是競技體育一系系主任張敏兒在看完實體BBS上的其中一篇勵志小文章之後的跟帖。
實體BBS活動就是每個星期在系公告欄里推出一篇勵志寓言類的小文章,大家可以將寫好的感言貼到文章後跟 校園人工湖貼。實體BBS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讓運動員以及教練員、系裡工作人員可以沒有拘束的暢談自己的感想,又避免了沒有電腦上網帶來的不便,因此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動期間共推出5篇小文章,每篇文章後面總是密密麻麻地貼滿了小紙條。一篇篇簡短的小文章、一句句有感而發的短語、一條條精煉的格言點燃了運動員思想的火花,吸引著隊員們去思索、去感悟,同時也構建起了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的橋梁。本次「勵志月」活動為期一個半月,於1月27日室內田徑錦標賽前結束。活動結束後,系團總支將組織團幹部對所有的小文章和感言進行匯編整理,發到每一名運動員手中。競技一系團總支書記童妍菲說,通過「勵志月」活動對於進一步深入推進備戰工作、促進廣大教練員運動員掀起訓練熱潮、鼓舞全隊士氣、加強凝聚力和戰鬥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職業教育宣傳
《備戰2008年奧運會勵志教育讀本》摘選
體育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跨越國界的體育,促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交流與合作。競技體育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力量的縮影,運動員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競技水平和精神面貌的代表。他們的表現與國家榮譽、民族尊嚴緊密相聯。比賽場上,運動員以各種方式體現著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延續不斷的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這種情感使人們在一定情況下形成為國爭光的實際行動,並不懈地為之奮斗。競技體育運動是愛國主義的直觀體現。顧拜旦曾經指出,在世俗化的世紀,有一種信仰可以引用來實現世俗化的目標,這就是國旗。現代愛國主義的象徵——把國旗升上勝利的旗桿,以獎勵獲勝的運動員,這樣就繼承了古的崇拜,而不需要重新點燃火炬。運動員的愛國主義。體現在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為祖國的譽而戰,努力拚搏,在賽場之上升起國旗,奏響國歌。
祖國榮譽至上是備戰奧運的所有中國運動員都應當具備的榮譽觀。祖國榮譽高於一切,這是運動員愛國精神的集中表達,也是他們成才、成功的動力之源。只有為國而戰,勇敢奮斗奪取獎牌,那才是運動健兒的光榮追求和價值所在。體壇前輩吳傳玉、容國團、湯仙虎和黃健,從國外回到新生的祖國,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歸宿。中國成就了他的強國之夢,他們為中國體育創造了歷史。「我是祖國培養的」。這是每一個運動員的肺腑之言。沒有國家的全力支持,個人就難有驕人戰績。在祖國需要奉獻之時,蔡振華、郎平、熊倪舍小家,顧國家,義無反顧地投身於中國體育的重新崛起之路。
我們的背後是祖國的強力支持。跳高名將朱建華和他的教練胡鴻飛、「東方神鹿」王軍霞、競走高手陳躍玲,都以國家利益為重,執著地追求世界第一。他們為祖國榮譽而戰,祖國給他們以崇高的褒獎。
搏擊賽場,為祖國贏得巨大榮譽的李寧、劉翔在不同時期都向祖國回饋自己的成果。因為他們懂得,自己的成功來自黨和各級組織的支持,來自人民的關懷,榮譽應當歸於偉大的祖國。他們把賽場內外當作自己報效祖國的人生舞台,矢志不渝。

5. 浙江省體育行業協會有哪些

訪問鄭江省浙江省體育局網站,

閱讀全文

與浙江體育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