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府對家庭農場的房屋建設有何規定
規定如下:
一、引導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
1、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發布、政策咨詢、價格評估、合同簽訂指導等便捷服務。
2、引導和鼓勵家庭農場經營者通過實物計租貨幣結算、租金動態調整、土地經營權入股保底分紅等利益分配方式,穩定土地流轉關系,形成適度的土地經營規模。
二、落實對家庭農場的相關扶持政策
1、積極引導銀農對接,落實流轉土地經營權貸款政策。要積極創新開展授信貸款、互保貸款試點工作,在資金借貸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財政資金應盡可能地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2、進一步提高投保保費和賠付標准,加大財政農保補貼額度,縮短理賠周期,同時要盡可能增加農業保險品種,針對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家庭農場,設計多種類型、具有個性化的險種,增強農保針對性。
3、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支持家庭農場發展。有關部門要重點傾斜支持家庭農場農田水利建設,幫助其健全和完善水利設施配套;國土、農業部門應聯合制定家庭農場倉儲、曬場、機庫等設施用地量化標准。通過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和後勁。
三、強化面向家庭農場的社會化服務
1、從事糧食生產經營面積200畝以上或者生豬養殖存欄300頭以上者,有資格申請認定家庭農場了。經認定的家庭農場,可享受各級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
2、鄉(鎮)農村經營管理站負責對家庭農場申報材料初審,初審合格經公示無異議的,報縣(市、區)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復核,符合條件的,縣(市、區)農村經營管理機構予以備案,並頒發家庭農場資格證。
四、完善家庭農場人才支撐政策
1、強化產業引導,引導返鄉下鄉人員創業,主動對接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主動對接農業新產業新業態,主動對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強化主體培育,鼓勵返鄉下鄉人員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建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和股份制企業等,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業創新的有利平台。
3、推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組織開展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發揮典型和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
五、引導家庭農場加強聯合與合作
1、引導從事同類農產品生產的家庭農場通過組建協會等方式,加強相互交流與聯合。
2、強化公共服務,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資源、資源服務創業的思路,盡快建成一批服務創業創新的平台。
(1)城鎮居民返鄉發展產業扶持政策擴展閱讀:
近年來各地順應形勢發展需要,積極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一定經驗。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1號文件要求,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現就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1、充分認識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應對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亟需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經營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
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保留了農戶家庭經營的內核,堅持了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農業生產特點,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是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升級版,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
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家庭農場的重要意義,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導。
2、把握家庭農場基本特徵。現階段,家庭農場經營者主要是農民或其他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主要依靠家庭成員而不是依靠僱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家庭農場專門從事農業,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經營者大都接受過農業教育或技能培訓,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示範帶動能力較強,具有商品農產品生產能力。
家庭農場經營規模適度,種養規模與家庭成員的勞動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相適應,符合當地確定的規模經營標准,收入水平能與當地城鎮居民相當,實現較高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各地要正確把握家庭農場特徵,從實際出發,根據產業特點和家庭農場發展進程,引導其健康發展。
3、明確工作指導要求。在我國,家庭農場作為新生事物,還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當前主要是鼓勵發展、支持發展,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規范。發展家庭農場要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生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來開展,要重點鼓勵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
要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的基礎上,結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政策扶持、示範引導、完善服務,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
要充分認識到,在相當長時期內普通農戶仍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礎,在發展家庭農場的同時,不能忽視普通農戶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認識到,不斷發展起來的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
各具特色、各有優勢,家庭農場與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農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種經營主體,都有各自的適應性和發展空間。
發展家庭農場不排斥其它農業經營形式和經營主體,不只追求一種模式、一個標准。要充分認識到,家庭農場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要靠農民自主選擇,防止脫離當地實際、違背農民意願、片面追求超大規模經營的傾向,人為歸大堆、壘大戶。
4、探索建立家庭農場管理服務制度。為增強扶持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縣級農業部門要建立家庭農場檔案,縣以上農業部門可從當地實際出發,明確家庭農場認定標准,對經營者資格、勞動力結構、收入構成、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等提出相應要求。
各地要積極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建立和發布示範家庭農場名錄,引導和促進家庭農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依照自願原則,家庭農場可自主決定辦理工商注冊登記,以取得相應市場主體資格。
B. 假設你是某農村的村幹部 村裡農副產品產業發展的很好 需要吸引大量外地務工人員返鄉 如果你是該怎麼辦
積極推廣!挨家挨戶做思想。找銷路
C. 為何說農民工返鄉熱潮的出現具有合理性
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有480萬農民工返鄉創業。在這批人創辦的企業中,有80%以上都是新產版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權產業融合項目,54%都運用了網路等現代手段。
同時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產業融合項目的出現,讓農村能夠更好地融入整個國家的發展,城鄉之間暢通的信息、物流網路,使得農村優質資源和城市消費市場的有效連接成為可能,且在農村有田有地有社會資本,返鄉創業就能享受城鄉聯動的紅利。
當返鄉成為創業就業的更好選擇,將不僅是經濟發展向農村的延伸,更是家庭團圓的溫暖、鄉土文化的回歸!
D. 鼓勵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是什麼意思如何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住宅
近年來,農村宅基地和住宅閑置浪費的問題日益突出。在2019年國家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關於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的通知》、新《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文件中都提出了,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採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4、支持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有償退出宅基地
對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各地可以多渠道籌集資金,探索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其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
目前很多農村家庭全家都搬到城裡去生活了,農村的住宅變成了一種無用資產,不少房屋因長年無人居住、維護,破敗的也是非常快,房屋價值也是大打折扣,所以選擇有償退出宅基地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E. 返鄉下鄉人員可以在農村建房子了
返鄉下鄉人員要在農村建房子需滿足一定條件的,像以下幾種情況的就可以:
1、家裡還有人戶口在農村
現在大家都知道農村戶口好,不想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但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年輕人不得不把戶口遷到城裡,但父母的戶口還是留在農村的。孩子給老人翻新房屋,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只要父母任一方戶口還在農村,就可以在農村建房。
2、當地村民默許
雖然按法律規定,如果全家戶口都不在農村了,就失去宅基地使用權了。農村現有的房屋不能翻建等,待房屋不可居住後,宅基地由集體收回。但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地區,即使你全家無人戶口在農村了,但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也是沒人管的,對於你建房是默許的,這種情況,非農戶口也是可以在農村老家蓋房的。
3、做支持回農村發展的產業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84號)提出:「鼓勵返鄉下鄉人員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各省(區、市)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管理辦法,支持返鄉下鄉人員依託自有和閑置農房院落發展農家樂。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縣級人民政府可在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單列一定比例專門用於返鄉下鄉人員建設農業配套輔助設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騰退出的建設用地指標,以及通過農村閑置宅基地整理新增的耕地和建設用地,重點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支持返鄉下鄉人員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建農業物流倉儲等設施。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廠礦廢棄地、磚瓦窯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閑置校舍、村莊空閑地等用於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從上述文件可看出,你可以在支持回農村發展的那些產業中,尋找到符合你的方式,正大光明回家蓋房。
4、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目前國家還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像2018年湖南省委一號文件就提出:「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不過需注意的是,國家對於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是嚴格禁止的。
F. ,精準扶貧具備,那五項條件
扶貧工作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方案,緊扣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凝心聚力、聚焦發力、准確用力,最大限度挖掘、整合、運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一要抓好結合點,融入工作全局。
二要抓好牽引點,激發改革活力。
三要抓好支撐點,突破關鍵領域。
四要抓好立足點,優化資源配置。
五要抓好共振點,形成強大合力。
精確扶貧對象:
(1,要精準扶貧對象。通過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告公示、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完成建檔立卡工作;同時建立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動態管理,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
(2,是要精準扶貧措施。應打破縣、鄉、村行政界限,把基礎相同、條件相近、地緣相接的貧困村組成小片區,統一扶持政策,統一布局項目,統一安排資金,統一規劃建設,最大限度實現整體脫貧,分類施策。
(3,要精準資源配置。創新建設地市一級的「扶貧投融資平台」,政府出資與企業合作,力爭形成一定授信規模,用於扶貧開發;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計劃,把貧困鄉村的教育基礎設置完善好;推進資源整合,在用好扶貧專項資金的基礎上,整合住建、交通、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項目資金重點向貧困村傾斜。
G. 從產業轉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滬皖籍從業人員返鄉創業的原因
產業轉移到安徽,增加了就業機會。
國家政策支持,交通設施和基礎設施等完善。
返鄉人員掌控了技術,市場信息,積累了基金,具有鄉土情感
H. 2017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如何構成
4月1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7年)》。報告稱,2017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超過740萬,其中返鄉農民工佔72.5%。
報告稱,不斷拓展的農牧結合、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網購電商、鄉村養生養老等領域,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巨大平台和重要載體,大批閑賦農民、返鄉人員、退伍轉業軍人甚至農村殘疾人員等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實現了就業創業。2017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超過740萬,其中返鄉農民工佔72.5%;全國從事休閑農業的人員達到900萬,帶動了700萬戶農民從中受益。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中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內容來源:人民網
I. 廣西平樂縣返鄉農民工創業有哪些政策
《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推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專家認為,在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和動能轉換的背景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意見指出,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旺,可以促就業、增收入,打開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新局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說,積累了一定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的農民工,有志於返鄉創業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都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
他說,推動返鄉創業契合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現在創業氛圍、環境在不斷優化、改善,創業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同時,返鄉創業順應了產業轉移這一進程。
信長星說,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過程中,不論是轉移產業本身,還是這些產業所能拉動的配套產業,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所以返鄉創業有很多機會和空間。此外,返鄉創業也順應了勞動力結構性變化的趨勢。
意見提出,要堅持普惠性與扶持性政策相結合,堅持盤活存量與創造增量並舉,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協同,堅持輸入地與輸出地發展聯動,通過促進產業轉移、推動輸出地產業升級、鼓勵輸出地資源嫁接輸入地市場、引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等渠道帶動返鄉創業。
專家認為,中國已經出台了很多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政策,對農民工等群體也應一視同仁,這樣能激發更多人創業的積極性。
意見強調要健全基礎設施和創業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服務平台和互聯網創業線上線下基礎設施建設,依託存量資源整合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強化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創業培訓工作,完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公共服務,改善返鄉創業市場中介服務,引導返鄉創業與萬眾創新對接。
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說,中國應充分利用現有的開發區、創業園和孵化基地等設施,發揮它們最大的邊際效益,同時避免重復建設。而網路創業具有成本低、產品多樣、方便快捷等特點,應當大力支持。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指出,培訓是創業重要一環—創業者不能打無准備之仗,只有了解市場,具備風險意識,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意見提出了支持返鄉創業的五方面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強化返鄉創業金融服務;完善返鄉創業園支持政策。
J. 退伍軍人返鄉創業,也就是產業,資金不足,怎麼辦
退役軍人創業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可以申請免徵一定額度的稅費。
資金不足可以申請退役軍人無息貸款
創業不容易 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