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市主要產業及行業發展情況
北京的支柱產業和行業有:旅遊業、金融、文化創意、物流、批發零售、餐飲業、文化產業、房地產、生物醫葯、新能源、汽車、軟體與信息。
具體情況如下
文化創意: 產業擁有近90萬從業者及十個文化產業聚集區,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10.3%,已經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省際排名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全國領先,達到12%。
生物醫葯:2008年工業總產值達320億元,同比增長近30%,利潤率達13.7%,連續第六年排名全國首位。
金融:由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構成的金融產業,在北京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達到15.5%,成為推動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旅遊業: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1.67億人次,同比增長14.5%;旅遊總收入244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的好成績。
軟體與信息: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網路、用友、神州數碼、華勝天成、搜狐、新浪、中國軟體、航天信息、方正、同方、文思創新、亞信等12個著名企業。
文化產業:「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各類文物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達394億元,居全國首位。2010年北京地區電影票房達11.8億元,連續4年獲全國票房冠軍。「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出版業增加值年均增長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圖書、期刊、報紙、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品種均居全國首位。
物流:北京的物流業發展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互為補充的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和「三環、五帶、多中心」的發展空間布局,物流業務網路輻射全國。
汽車:2008年,北京汽車產業將佔GDP的6%以上。
⑵ 北京汽車的企業介紹
2010年9月抄2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文簡稱:北京汽車/BAIC MOTOR)是為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舉全市之力發展汽車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汽車研發製造城市的戰略目標,全面達到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的「促轉變、調結構,全面提升首都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工作要求,真正實現發展高端製造業,做強第二產業,把首都打造成世界城市的目標,而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六家大型企業發起組成。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將加快北京市汽車工業的優化升級,全面推進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戰略。
⑶ 北京的經濟情況
綜合
2015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968.6億元,比2014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2億元,下降9.6%;第二產業增加值4526.4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8302億元,增長8.1%。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6284元(按年平均匯率摺合17064美元)。
2015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3072.3億元,比2014年增長8.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4%,比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180.8億元,增長9.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6%,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3508億元,增長10.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3%,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160.3億元,增長8.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9%,比2014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5年北京市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86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38億元,增長7.3%,增速比2014年回落1.3個百分點;實現服務性消費8308億元,增長10.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商品性消費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016.9億元,同比增長40.2%,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9.5%,拉動全市零售額增長6個百分點,是零售額增長的主要帶動力。
2015年北京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23.9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2.3%。其中,增值稅716.1億元,增長10.7%;營業稅1186.1億元,增長11.0%;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為1024.7億元和478.1億元,分別增長11.9%和24.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51.4億元,增長27.1%。其中,用於城鄉社區、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分別增長77.9%、42.1%、37.8%和37.6%。
第一產業
2015年北京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8.2億元,比2014年下降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6%。糧食播種面積10.4萬公頃,比2014年減少1.6萬公頃。糧食產量62.6萬噸,下降2.0%;糧食畝產399.8公斤,增長12.7%。
2015年北京市農業觀光園1328個,比2014年增加27個;觀光園總收入26.3億元,增長5.6%。設施農業實現收入55.5億元,增長8.2%。民俗旅遊實際經營戶8941戶,比2014年增加78戶;民俗旅遊總收入12.9億元,增長14.2%。種業收入12.7億元,下降9.7%。
第二產業
2015年北京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662.9億元,比2014年增長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4%;高技術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7%、6.3%和1.1%。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17408.2億元,下降3.0%。其中,內銷產值16335億元,下降1.2%;出口交貨值1073.3億元,下降23.9%。[3]
2015年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03.3,比2014年提高2.8個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580.3億元,比2014年增長6.0%。重點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559億元,增長23.4%;汽車製造業實現利潤346.9億元,增長7.1%;醫葯製造業實現利潤129億元,增長16.2%;通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55.4億元,下降0.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84.2億元,下降22.0%。
2015年北京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436.7億元,比2014年增長2.8%。其中,在本市完成2699.1億元,下降6.8%;在外埠完成5737.6億元,增長8.0%。本年新簽合同額10790.5億元,增長3.3%。
第三產業
存貸款:2015年末北京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128573億元,比年初增加15248.7億元,增加額比2014年少246.6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58559.4億元,比年初增加4822.1億元,增加額比2014年多929.8億元。
證券:2015年北京市證券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597169.7億元,比2014年增長1.6倍。其中,股票成交額305252.9億元,增長2.6倍;債券成交額182495億元,增長64.9%。年末證券市場累計開戶數758.8萬戶,比2014年末增加171.3萬戶
保險:2015年北京市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03.9億元,比2014年增長16.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44.7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059.2億元。全年各類保險賠付支出506.6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206.6億元,人身險賠付300億元。
市場消費:2015年北京市實現市場消費總額18646億元,比2014年增長8.7%。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額8308億元,增長10.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38億元,增長7.3%。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中,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751億元,下降4.7%;通訊器材類實現零售額1217.4億元,增長31.1%;中西葯品類實現零售額843.8億元,增長5.6%;文化辦公用品類實現零售額582.8億元,增長10.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實現零售額432.9億元,增長15.6%。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016.9億元,增長40.2%。
批發和零售:2015年北京市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商品購銷額116709.6億元,比2014年下降9.3%。其中,實現購進額55984.5億元,下降9.9%;銷售額60725.1億元,下降8.7%
對外經濟: 2015年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3195.9億美元,比2014年下降23.1%。其中,出口546.7億美元,下降12.3%;進口2649.2億美元,下降25.0%。全年合同外資323.8億美元,比2014年下降9.3%。實際利用外資130億美元,增長43.8%。其中,金融業佔56.4%,批發和零售業佔18.6%,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佔7.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5.5%,製造業佔4.6%,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佔3.7%。 ]
旅遊:2015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旅遊者420萬人次,比2014年下降1.8%。其中,外國人357.6萬人次,下降2.2%;港、澳、台同胞62.4萬人次,增長0.7%。旅遊外匯收入46億美元,下降0.1%。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2.7億人次,增長4.4%。中國國內旅遊收入4320.3億元,增長8.1%。中國國內外旅遊總收入為4607.1億元,增長7.6%。全年經旅行社組織的出境遊人數533.1萬人次,增長30.0%。
⑷ 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的發展歷程
2002年10月28日,北京市第201期市長辦公會研究通過在順義建設汽車生產基地。
2003年03月5日,北專京汽車城投資管理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3年4月30日,順義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管理委員會。
2003年5月13日,首規委批准《北京汽車城(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4年4月20日,順義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管理委員會。
2009年6月2日,順義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臨空經濟功能區航空產業園管理委員會。
2009年7月29日,中航工業北京航空產業園舉行隆重的開園典禮,航空發動機產業基地同時奠基。
2010年6月9日,中航工業北京航空產業園發動機產業基地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中航工業與北京市的戰略合作步入實質性階段。
⑸ 北汽將如何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
因為有自己獨立強大的研發能力。北汽集團是原"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的簡稱,2000年9月改為現在的「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1月更名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北汽集團產銷汽車124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166億元,跨入「百萬千億」級的汽車集團之列,成為首都經濟高端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北汽集團將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為目標,堅持國際合作和自主發展相結合,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升全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按照「自主創新,規模發展,建設實力北汽、規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的發展戰略,把北汽建成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
⑹ 北京市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其中提到要把北京市建設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科技創新中心、關鍵零部件製造中心和高端應用推廣中心,並著力打造「全球領先、國內尖端、區域協同、輻射發展」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高地。
為了實現上述總體目標,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在2023年前,做好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重大示範工程保障,培育3-5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
2025年前,培育5-10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形成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和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建設2家國際一流的氫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創新平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化落地深度融合,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形成城市公交、旅遊客運、重型貨運和中型物流相結合的推廣結構,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從空間布局上看,上述規劃將根據北京市內不同的區域特點來規劃在發展氫能源汽車產業中的不同功能定位。具體來看,房山區將聯合天津和河北地區,立足京津冀協同,發揮氫能資源優勢,形成多渠道一體化環北京供氫鏈;海淀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發揮自身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構建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軸;延慶區、昌平區將成為北部重點示範區,大興區將成為南部重點示範區,並形成市域內多點覆蓋、輻射津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用新形態。(信息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編輯/汽車之家陳燦)
⑺ 怎樣看待北京市汽車行業發展
在北京來,這是一項重點扶持項源目,可以說「北京」牌汽車就快出來了,另外,按國家十二五規劃,新能源汽車也是北京的發展方向,因此,北京沒有理由不扶持,再說了,北汽集團實力很強。唯一要說的隱憂是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值得我們重視!
⑻ 北京車主扎堆賣車買車,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未來二手車交易市場可能更加頻繁,因為一人多車的現象被政府政府所限制。北京小客車的調控新政引起了熱議,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每個人只能有一個小客車指標,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張車牌,如果名下有多張車牌,又沒有及時轉讓的話,多餘的車牌可能會被報廢掉。據悉,該政策出台後,北京多個二手車交易市場迎來旺盛期,不少車主開始將自己的舊車賣掉,還入新車。據車主表示,如果想要延長車牌指標,除非把車賣了,否則就只能報廢處理了。
據悉,明年北京市將增加10萬個小客車指標,這次政策就是為了管控那些一人多車的情況,未來的新車指標,會向沒有車的家庭傾斜,確保車票指標公平發放。